学术投稿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671-587X
  • 国内刊号:22-1342/R
  • 影响因子:0.90
  • 创刊:1959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12-23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在2004年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
  • 医药卫生综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2003年2期文献
  •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培养表皮角朊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目的:选择培养表皮角朊细胞时添加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及小牛血清的适浓度.方法:添加不同浓度的EGF及小牛血清,测定3H-TdR掺入量.结果:添加20 μgL-1EGF时3H-TdR掺入量明显高于添加5和10 μg*L-1EGF时.结论:20μg*L-1EGF、20%小牛血清为培养表皮角朊细胞的适浓度.

    作者:马刚;陈世义;刘洪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薯蓣皂苷元对移植人低分化胃腺癌荷瘤裸鼠肿瘤重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动物整体实验,观察薯蓣皂苷元(diosgenin,Dio)对移植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株(MGC-803)荷瘤裸鼠肿瘤增重的影响,为确定该药物的临床抗肿瘤适应证寻求依据.方法:将左侧腋部皮下已植入1 mm×1 mm×1 mm左右(重量约40 mg)MGC-803肿块的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组及3个不同剂量Dio组.给药周期为 6周.给药结束,将动物脱臼处死,剥离出肿块称重,比较各组肿瘤重量,并求出肿瘤抑制百分率.结果:Dio 400、200和100 mg*kg-1 ig对移植MGC-803荷瘤裸鼠肿瘤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出较好的量效关系,平均抑瘤率可达44.9%~64.5%.结论:Dio对MGC-803增长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陈声武;王岩;孙长江;何忠梅;王本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电离辐射对小鼠胸腺中多巴胺β羟化酶及β2受体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系统调节辐射所致免疫功能变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斑点印迹杂交检测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胸腺中DβH mRNA及β2-AR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无论75 mGy还是2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8、48和72 h,小鼠胸腺中DβH 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约50%~60%,β2-AR mRNA表达较对照组也有升高趋势.结论:X射线全身照射可诱导DβH mRNA及β2-AR mRNA的表达,提示交感神经系统是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对免疫系统进行调节,并在辐射生物效应中起到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

    作者:刘林林;田梅;傅海清;鞠桂芝;尉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射干提取液对铜绿假单胞菌PA11株R质粒体内外消除作用

    目的:以射干提取液为质粒消除剂,对铜绿脓假单胞菌PA11株R质粒进行体内外消除试验,使消除子恢复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取射干水煎剂对PA11株进行小抑菌浓度(MIC)试验,统计MIC50和MIC90.结果:射干水煎剂对PA11株MIC为31.25 g*L-1,MIC50为7.81 g*L-1,MIC90为15.62 g*L-1.结论:射干于体内外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作者:于军;于红;肖洋;吴春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兔面神经延长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扩张延长周围面神经的水囊合理注水量与延长值.方法:使用组织扩张器对3组(每组10只)兔面神经行一次性扩张延长,水囊注水量分别为4、6和8 ml,注水后保持5 min.注水前后分别进行肌电测定;并在光镜、透射电镜下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3组延长值分别为9.22%、15.00%和22.10%.前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神经扩张前后相比无明显差别,第3组则比延长前明显减慢.前两组轴突密度扩张部与正常神经相比无明显差别,第3组密度明显降低.前两组神经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正常,髓鞘为圆形,排列规则,第3组束膜间有血管扩张、间质水肿、出血及脱髓鞘变化.结论:兔面神经一次扩张延长的水囊合理注水量为6 ml,延长值为15.00%.

    作者:刘鸿飞;张伟;徐勇忠;张宇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同型半胱氨酸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胶原蛋白合成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胶原合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体外培养的大鼠VSMCs,加入不同浓度的Hcy,通过3H-脯氨酸掺入、α1[Ⅰ]型胶原测定观察Hcy对VSMCs胶原合成的影响,并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其对α1[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Hcy促进VSMCs的胶原合成及α1[Ⅰ]型胶原mRNA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Hcy促进VSMCs的胶原合成,可能是通过促进α1[Ⅰ]型胶原mRNA表达实现的.提示Hcy促进胶原合成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王金凤;任立群;李广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糖和缺氧对体外培养视网膜Müller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在高糖和缺氧条件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原位杂交和ELISA方法对高糖和缺氧条件下体外培养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VEGF的表达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结果:高糖能刺激VEGF表达,且通过转录水平调节,这种调节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CoCl2能造成Müller细胞不完全缺氧,刺激VEGF的分泌.结论: Müller细胞在高糖、缺氧条件下VEGF表达增强,VEGF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是高糖及缺氧条件下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因素之一.

    作者:朱向红;王越晖;王心蕊;王溪原;倪劲松;吴家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人参二醇组皂甙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人参二醇组皂甙 (panaxadiol saponins,PDS)对体外培养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生的直接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活细胞计数法与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 PDS和200 mg*L-1PDS在不同作用时间(6~120 h)对RPE细胞增生及代谢的影响.结果:PDS组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并出现细胞脱落,400 mg*L-1PDS具有强的抑制效应,其明显抑制效应在6 h出现,96 h达高峰.PDS组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RPE细胞生存率下降.结论:PDS可能通过阻滞钙通道降低细胞内钙浓度、干扰RPE细胞代谢,对RPE细胞增殖具有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方式的抑制作用.

    作者:明月;朱玉琢;拱中华;王锐;庞利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人免疫缺陷病毒Ⅱ型gag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条件的研究

    目的:提高人免疫缺陷病毒Ⅱ型(HIV-2ROD)gag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量.方法:研究了转化子生长的培养条件,包括不同的甲醇诱导浓度、诱导时间、溶解氧、摇瓶转速及不同pH值对人HIV-2 gag表达的影响.表达产物进一步通过盐析和Sephadex G-100分子筛层析柱层析分离纯化.结果:佳表达条件是1.0%甲醇诱导,诱导时间3 d, 大于85%的溶解氧,摇瓶转速250 rmin-1,pH6.0~6.5,目的蛋白表达量达到21 mg*L-1.同时,经纯化后得到了纯度大于95%的目的蛋白.结论:获得了HIV-2ROD gag重组蛋白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系统中分泌表达的佳表达条件.

    作者:李子健;金宁一;江文正;张立树;赵健绮;金洪涛;王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后1、3、5个月进行视网膜石蜡切片的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实验.结果:bFGFmRNA从3个月开始有表达(78%),5个月时增加至89%,bFGF蛋白质也从3个月开始有表达(56%),5个月时增至89%.结论:bFGF在糖尿病大鼠背景期的视网膜病变中有表达.

    作者:宋鄂;施小茹;常秀琴;吴家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小鼠白细胞介素18基因克隆、测序及重组质粒pIRES-IL18-B7.1的构建

    目的:克隆小鼠白细胞介素18(mIL-18)编码区的cDNA序列并构建其表达载体.方法:利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以小鼠脾细胞mRNA为模板,扩增获得全长mIL-18,与pMD18T连接作全自动测序,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包含mIL-18和B7.1的双基因表达质粒pIRES-IL18-B7.1.结果:经测序证实获得的mIL-18序列与文献报道完全一致,并成功构建了表达质粒.结论:成功克隆了mIL-18的cDNA,并构建了双基因表达载体pIRES-IL18-B7.1.

    作者:金光辉;田梅;金顺子;刘树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国长白山乌苏里蝮蛇降纤酶基因克隆和结构分析

    目的:克隆乌苏里蝮蛇(Gloydius ussuriensis)降纤酶(Difibrase)基因,为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降纤酶打下基础.方法:从乌苏里蝮蛇毒腺制备总RNA,经RT-PCR扩增、克隆和顺序测定. 结果:降纤酶cDNA开框读码序列全长702个核苷酸,编码234个氨基酸,推测其活性中心为His41、Asp86和Ser180,含有6对二硫键. 结论:确定乌苏里蝮蛇降纤酶cDNA顺序,推导出其氨基酸顺序和活性中心结构.

    作者:孙德军;闫琪;杨春伟;杨同书;颜伟群;侯立中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褪黑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褪黑素(ML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肺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胆胰管末端穿刺逆行注入5%去氧胆酸钠(1 ml*kg-1体重),制成SAP动物模型,于皮下注入MLT溶液或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NS),术后6 h及12 h活杀大鼠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SAP+MLT组大鼠肺组织炎性病理改变较SAP+NS组明显减轻,MDA含量及MPO活性均较SAP+NS组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SOD及GSH-PX活性较SAP+NS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氧自由基所引发脂质过氧化损伤是SAP肺损害的重要因素,MLT可有效减轻肺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

    作者:郭海峰;王广义;杜晓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TGFβ1和TGFβRⅠ在煤工尘肺大鼠模型肺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和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GFβRⅠ)在煤工尘肺(CW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CWP高发病区和低发病区煤尘进行氨基酸含量分析,用不同病区煤尘建立CWP大鼠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法观察TGFβ1和TGFβRⅠ在肺组织中的表达,观察动物模型形成不同时间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TGFβ1和TGFβRⅠ在CWP大鼠肺组织各种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表达的数量及染色强度与肺纤维化程度一致;高发病区煤尘中大多数氨基酸含量比低发病区明显增高,但两组之间TGFβ1和TGFβRⅠ表达无差异,两组CWP大鼠模型肺泡炎及肺纤维化形成的时间和程度也无明显区别.结论:TGFβ1和TGFβRⅠ与CWP发病密切相关,在其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CWP发病率高低与煤尘中氨基酸含量无关.

    作者:周红;马忠森;王秀丽;安继红;赫国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

    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2001年8月-2002年2月本院用电视胸腔镜(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14~45岁,平均28.8岁.左侧病变18例,右侧病变10例,双侧病变2例,并发血胸及胸腔积液4例.30例均在电视胸腔镜下行手术治疗,其中小切口辅助3例.②方法:全麻气管内置双腔管,健侧单肺通气.

    作者:陈延青;吕道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2例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本组32例,均符合1995年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病程在3个月以内.男18例,女14例,年龄14~38岁,其中29例有明显上呼吸道感染史,3例肠道感染史.32例患者既往均无心脏病史,排除药物影响、中毒性、代谢性和胶原病等的心肌病变.②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乏力、头晕、胸闷、心悸,15例有心前区持续性闷痛.体检心尖部第一心音明显减弱,可闻及奔马律及早搏.

    作者:李力;刘丽君;王海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软骨化生型脑膜瘤一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因左侧天幕上脑膜瘤术后11年,头痛伴右侧肢体运动障碍逐渐加重半个月入院.头颅MRI见左侧颞顶枕叶可见不规则形不均匀长T1、T2异常信号,边界较清晰,占位效应明显,大小为8.96 cm×5.25 cm×7.5 cm,周围可见部分长T1、T2水肿信号,左侧脑室受压明显,中线结构向右移位.临床诊断为脑膜瘤.

    作者:林波;马秀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重度低压缺氧对小鼠肝脏及脾脏中微量元素的影响

    高空飞行突发事件造成的急性低压缺氧所导致的呼吸、循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近年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许多研究.但模拟重度低压缺氧对机体微量元素的影响未见报道.本文作者对小白鼠进行了7 km急性低压缺氧对肝脏、脾脏微量元素影响的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镭;高梅;马洪波;李永进;杨中万;王咏梅;王长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

    为了探讨自由基的氧化损伤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机制的影响,本文作者应用721分光光度计对10名健康对照组及1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红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郑丽杰;冯仲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氦氖激光照射治疗糜烂型足癣疗效分析

    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72例糜烂型足癣患者均来自本科门诊,临床表现及真菌检查符合浅部真菌病的诊断,其中男49例,女23例,平均年龄37.6岁.病程1.5个月~23年(平均6.4年),53例患者曾用多种外用药反复治疗但效果不佳,易发作.

    作者:宋雪英;攸连秀;卜亚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低场MRI椎管内硬膜外恶性淋巴瘤二例

    原发于椎管内硬膜外的恶性淋巴瘤十分少见,本文作者在低场MRI遇见2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晓明;孙戈新;苑晓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两个第二趾移植及一个手指移位再植修复幼儿三指离断伤

    1 临床资料患儿,男,5岁.因绞肉机绞伤右手急诊入院.查体见右手示、中、环指近节中段处离断,离断组织破碎,只有环指外形较完整.急诊清创后施行修复再造术.设计环指移位再植中指,移植双足第二趾再造示、环指,移植再造手术采用趾-指动静脉吻合的方法,尽量减少副损伤,不用游离足背动静脉.再植及再造的固定采用逆行贯穿指骨克氏针固定,肌腱及神经的修复按常规,吻合血管的质量是手术的关键.

    作者:富饶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地塞米松治疗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继发尖锐湿疣一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因全身散在红斑、水疱伴瘙痒3 d入院.该患者因风湿性关节炎口服关节镇痛片10 d(剂量不详),7 d后口唇及颊粘膜出现散在红斑、水疱,面部、双手背出现散在红斑、斑丘疹,并迅速蔓延至全身伴瘙痒,于当地诊所静点林霉素、病毒唑(剂量不详)未见好转,于发病第3天来本院就诊.体检: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一般状态欠佳,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夫妻均无婚外性行为史.皮肤专科检查:眼结膜充血,口唇及颊粘膜散在绿豆大红斑、水疱,全身皮肤散在指甲大小水肿性红斑、斑丘疹,皮疹中央有水疱,外阴部皮肤粘膜未见异常.

    作者:朱红;刘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胆囊结石引起的后天胆道变异(附10例报告)

    1994年6月-2001年7月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56例胆囊结石患者中发现10例胆道变异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光;佟建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双阑尾炎一例报告

    双阑尾畸形是十分罕见的外科疾病,双阑尾炎更为少见.近本科收治1例双阑尾炎患者,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王贵民;刘永利;张再夫;魏善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固定矫治器与牙合垫联合应用矫治偏颌畸形

    本文作者采用固定矫治器与牙合垫联合应用矫治偏颌畸形24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辛奕;卜春艳;张德素;朴仁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伴有呼吸困难及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低钾型周期性瘫痪一例临床分析

    在周期性瘫痪中低血钾型是较常见类型,多以四肢发作性对称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而出现呼吸困难同时伴有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周期性瘫痪更为少见.

    作者:邢影;徐忠信;包晓群;邬英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癌一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因颈部增粗10个月入院,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及呼吸困难.入院时查体:一般状况好,消瘦,颈部不对称,颈前略突出,双侧甲状腺轻度肿大,左叶及右叶内可触及大小不等结节,其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清T3、T4及甲状腺吸碘率均在正常范围.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择期在局麻下施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中见双侧甲状腺均肿大,右叶约3 cm×4 cm×2.5 cm,左叶约3 cm×5 cm×2.5 cm;右叶内可触及1个约2.5 cm×2.5 cm的结节,质硬;左叶内可触及2个约1 cm×1 cm、0.8 cm×0.8 cm 结节,质韧.术中诊断:甲状腺炎.手术经过顺利,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

    作者:武晓丽;孙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自体牙移植术的临床观察

    本文作者自1997年起利用同侧下颌第三磨牙进行自体牙移植15例,随访观察3年,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万英明;陈丹;郭兮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口服泛影葡胺和石蜡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1991年2月-2001年12月共收治肠梗阻病人468例,其中粘连性肠梗阻275例,男152例,女性123例,年龄16~76岁,平均为51.3岁.

    作者:李柏文;张利群;严智勇;赵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老年知识分子眼病调查及防治

    1997-2001年在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中老年知识分子健康体检中进行了眼病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智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颈基底部骨折

    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1999年10月-2002年6月,本科共收治股骨颈基底部骨折16例,其中13例行加压滑动鹅头钉(DHS)内固定术.男8例,女5例,年龄40~72岁.右侧9例,左侧4例.

    作者:苏光源;刁剑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青少年血压偏高者发中锌、铜和硒的检测

    本文作者对216例血压偏高青少年发中锌、铜、硒3种微量元素进行检测,以探讨3种微量元素与血压升高的关系,为高血压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海燕;董虹;张妍;李晶玉;王翠霞;赵东霞;伊红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补充钠镁离子在肝硬化腹水治疗中的作用

    1993-2002年间本文作者对6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在调整电解质平衡的基础上,于应用利尿剂同时补充适量钠盐和镁离子,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丽萍;邬淑杭;高士奇;金镇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氧化亚氮麻醉配合硬膜外腔阻滞用于门静脉分流术的临床观察

    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在行门静脉分流及断流手术时,麻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不仅要考虑麻醉效果,还要考虑麻醉药物对肝脏的影响.本文作者采用连续硬膜外腔阻滞,慢诱导气管内置管辅助吸入氧化亚氮的方式麻醉,获得较好效果.

    作者:周松花;胥亮;李学;张锐;李兴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前房注入粘弹剂湿房保存法保存角膜的效果评价

    本文作者设计一种前房注入粘弹剂角膜湿房保存技术,此法保存的角膜期限是96 h,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亚东;付田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顽固性咽部溃疡粘膜中炎细胞的病理学意义

    目的:观察顽固性咽部溃疡( RPU)患者咽部组织粘膜炎细胞的病理意义.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随机检测36例RPU组溃疡粘膜的HLA-DR抗原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PU组溃疡粘膜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均符合RPU的诊断,病变粘膜中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异常表达HLA-DR抗原.结论:RPU患者溃疡粘膜HLA-DR抗原的异常表达可能在递呈抗原及启动局部免疫过程中起关键作用,RPU是一种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局部免疫反应.

    作者:滕博;金春顺;辛丁;李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并发双重病毒感染病理学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并发双重病毒感染的机理.方法:对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尸检,并对其心肌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核酸杂交,观察结果.结果:发现该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并发了巨细胞病毒和柯萨奇病毒双重病毒感染.结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可并发双重病毒感染,除巨细胞病毒外,可并发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感染.

    作者:任立群;范志民;李广生;赵志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的遗传异质性

    目的:确定线粒体DNA12S rRNA基因的1 555位点A→G的突变与药物性致聋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的方法分析家族性和散发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An)致聋的易感性与12SRNA的相关性.结果:在一个典型的AmAn致聋的家系中,全部患者均未检出12S RNA基因1 555 G的突变,在188例散发AmAn致聋的患者中仅有5.32%携带1 555 G的突变.而在一个母系遗传的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家系中却检到了1 555 G的突变.结论:AmAn致聋具有遗传异质性,AmAn致聋可能还有线粒体基因的其它位点的突变参与.

    作者:杜宝东;苑铁军;王苹;刘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正常与异位子宫内膜Bcl-2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目的:探讨Bcl-2和细胞凋亡与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61例正常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Bcl-2检测.同时用TUNEL法对其中34例标本进行凋亡检测.结果:正常位置的子宫内膜分泌期及月经期凋亡细胞较多,增生期内膜及异位内膜无凋亡.Bcl-2蛋白在增生期含量高,分泌期低落,月经期消失,异位内膜中高于增生期(P<0.05).结论:细胞凋亡与子宫内膜脱落有关;异位子宫内膜细胞通过抗凋亡基因Bcl-2的高表达而抑制细胞的凋亡过程,延长生命周期.

    作者:王华;韩丽英;李荷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Stx2A-LHRH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分析

    目的:表达志贺毒素2A-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Stx2A-LHRH)重组毒素,探讨其是否具有特异杀伤癌细胞的可能性.方法:用PCR方法扩增带有Nco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的Stx2A-LHRH DNA基因,克隆至pET-20b(+)质粒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挑取单菌落培养,提取质粒、酶切.结果:经鉴定、测序,获得重组质粒pET20-SL.结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成功地构建了带有Stx2A-LHRH重组毒素基因的质粒,使其表达Stx2A-LHRH重组毒素成为可能,为进一步研究导向药物奠定了基础.

    作者:岳瑛;祖莉莉;于晓伟;冯书章;朱平;李荷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门脉高压性胃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Hp检测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rapid urease test, RUT)和Hp-PCR检测法.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组Hp阳性率显著低于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P<0.01);Hp感染和肝功能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HG慢性活动性胃炎Hp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胃炎(P<0.01).结论:Hp感染不是PHG的主要致病因素,但Hp感染和PHG胃粘膜的慢性活动性胃炎密切相关.

    作者:金珍婧;陈永胜;迟宝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干扰素α-2b联合红细胞生成素对骨髓纤维化红系祖细胞作用的体外研究

    目的:研究干扰素α-2b(IFN-α2b)联合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骨髓纤维化(MF)红系祖细胞(CFU-E)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法对20例MF患者CFU-E进行观察.结果:单用IFN-α2b对MF患者CFU-E有明显促增殖作用;与EPO联合时其促增殖作用更加明显,使MF患者CFU-E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IFN-α2b联合EPO对MF患者红系祖细胞具有显著促增殖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袁长吉;王建伟;高素君;姚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大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大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分析102例心胸比率≥0.70大心脏瓣膜病人手术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全部应用人工机械瓣膜,手术施行了单纯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二尖瓣置换加主动脉瓣成形;联合瓣膜置换.附加术式为保留二尖瓣装置行二尖瓣置换,左心房折叠缝合及部分切除.结果:全组术后早期死亡5例,占同期手术病例的4.9%,晚期死亡7例.长期生存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胸比率平均缩小0.19. 结论:大心脏瓣膜病人经围术期全面、确切的心肌保护,同时行改进的心脏瓣膜置换技术,完全可以得到救治,近、远期疗效良好.

    作者:缪文瑞;张曙东;许日昊;王天策;朱志成;王春光;李凡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目的:观察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时定量取样,在各自的λmax处测定其A值,计算百分含量,判断两者配伍后的稳定性.结果:将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及利巴韦林注射液同时加入生理盐水、复方氯化钠、5%及10%葡萄糖、5%葡萄糖氯化钠等输液中,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是稳定的.结论:甲磺酸培氟沙星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本实验条件下可以配伍应用于上述各输液中.

    作者:倪海镜;戴维群;徐丽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应用双吻合器技术保留肛门功能治疗低位直肠癌

    目的:评价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98年1月-2001年10月间应用双吻合器行直肠前切除保留肛门治疗186例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并发症中吻合口瘘3例,无吻合口狭窄及输尿管损伤,术后随访6~38个月局部复发6例,均为C期患者,复发率为3.22%.结论:双吻合器的应用明显提高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成功率,并保证了低位和超低位前切除术的安全性.但局部复发率与病期早晚有关.

    作者:陈光;王磊;王广义;所剑;李有柱;王有德;谭毓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老年黄斑变性眼的血流动力学

    目的:评价老年黄斑变性(AMD)眼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方法: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分别检测AMD患者40例(40只眼)、正常人30例(40只眼)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RI).结果:AMD患者CRA和PCA的血流速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RI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AMD患者存在眼血流动力学异常,脉络膜血管床血液灌注减少,提示血管缺陷可能是AMD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王云瑞;徐韶林;吕冬梅;王棉;于泓;张晓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脐动脉波形异常伴妊高征患者胎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胎儿脐动脉波形异常伴妊高征(PIH)与胎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0例妊娠晚期孕妇进行脐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末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期小血流速度比值(S/D)测定,根据脐动脉波形变化分为4组:脐动脉波形异常伴PIH组7例,脐动脉波形异常不伴PIH组10例,脐动脉波形正常伴PIH组8例,脐动脉波形正常不伴PIH组25例.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测定4组患者胎盘组织中VEGF的水平.用免疫组化法,用抗F8因子抗体标记4组孕妇胎盘中的血管密度.结果:4组孕妇胎盘VEGF积分吸光度值分别为17 273±2 074、31 027±4 652、23 584±1 780、41 903±11 009.脐动脉波形异常伴PIH组与脐动脉波形正常不伴PIH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胎盘的VEGF表达下降使胎盘血管密度降低与脐动脉波形异常及妊高征的发生有关.

    作者:张燕;李静波;史文静;朱凤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显微手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

    目的:探讨脊髓不同病理类型髓内肿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特点.方法:充分椎板减压,显微镜下分离肿瘤,保留周边血管,尽可能切除肿瘤,术后敞开硬脊膜,改善脊髓血液循环.结果:13例脊髓髓内肿瘤病人7例全部切除,3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随访2年,疗效满意.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脊髓髓内肿瘤是目前唯一直接有效的方法.选择性地辅以术后放疗可获得良好的近期和远期效果.

    作者:鲁质成;张显峰;荀雨龙;刘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胃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临床及病理分析(附10例报告)

    目的:探讨提高胃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确诊率的方法.方法:对10例胃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胃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临床表现不特异,易漏诊,确诊主要依据胃镜下组织活检和肠镜.结论:对可疑病例及早行胃镜检查,反复行多部位及同一部位深挖活检可提高确诊率.

    作者:郭宏华;魏丽琴;王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张力带钢丝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总结张力带钢丝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经验.方法:对肩锁关节脱位Tossy分类Ⅱ°和Ⅲ°的66例病人,68个患肢进行手术治疗,采用张力带法固定,随诊3个月~6年.结果:优64例(66个患肢),占97%;良2例,占3%.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固定牢靠.

    作者:赵毅;牛丰;胡春明;徐莘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妇科肿瘤患者血清CA125 监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中癌抗原125(CA125)水平与妇科肿瘤等疾病的关系,特别是与卵巢癌的密切关系,从而揭示CA125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400 例妇科患者血清CA125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在手术前明显升高,手术后则明显下降,通常在第3疗程的化疗后达到正常水平.在卵巢癌复发时CA125水平重新升高. 结论:CA125是卵巢癌诊断、病情监测、疗效判定以及预测复发方面的重要参考指标,而且在卵巢及盆腔肿物的良恶性鉴别上亦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静波;蔡知天;李荷莲;崔满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胸肺顺应性对安氟醚肺泡浓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安氟醚麻醉时不同胸肺顺应性(CT)对安氟醚肺泡浓度(FA)的影响.方法:90例非开胸手术病人按CT不同分为A、B、C 3组,记录在氧流量为1 L*min-1及安氟醚挥发浓度为1.5 vol%时FA的变化,观察时间为20 min.结果:C组的FA在所观察的各个时间点,都明显高于A、B两组(P<0.05).结论:在安氟醚麻醉期间CT良好者,FA上升较慢,而CT差者,FA上升较快.可能与年龄及肺部病变有关.

    作者:杜柏山;段立波;夏继荣;刁伟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髂腹股沟皮瓣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皮瓣在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对应用髂腹股沟皮瓣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的278例患者,就其手术适应证及不同缺损部位修复后的临床疗效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术后随访时间为1~4年,皮瓣均全部成活,有20例皮瓣远端出现静脉危象.结论:髂腹股沟皮瓣是一种较好的修复前臂及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手术操作简单、成活率高.

    作者:宫旭;路来金;丰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腰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目的:探讨腰交感神经切除术(SM)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价值.方法:1990-2001年间对48例TAO病人施行了SM,其中3例施行了双侧手术,共51条肢体.其中Ⅰ期10例,Ⅱ期34例,Ⅲ期4例.结果:10%达到临床治愈,62%达到基本治愈,28%明显好转,远期效果突出,特点是降低了截肢率.结论:选择性腰SM是治疗TAO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王琦;赵文光;王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亚甲蓝染色法鉴别乳癌前哨淋巴结及意义

    目的:探讨手术中亚甲蓝染色法鉴别乳癌前哨淋巴结(SLN)在制定乳癌腋窝淋巴结清除范围中的作用.方法:术中癌肿周围注射亚甲蓝,找到蓝染淋巴结为SLN,余为非SLN(NSLN),经病理检查确定有无淋巴结转移,有转移者为阳性.结果:52例患者中发现SLN46例,检出率为88.5%,发现108枚SLN;在SLN阳性的18例中NSLN也阳性者10例,阴性者8例;在SLN阴性的28例中NSLN也阴性者27例,阳性者1例;SLN活检(SLNB)预测腋窝情况的灵敏度为94.7%,假阴性率5.3%;检出率与肿物大小、位置、病理类型无关.结论:SLN转移情况基本可以反映乳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SLNB有望成为指导N0期乳癌腋窝淋巴结清除范围的方法.

    作者:姜义;张弘;关文曾;徐景伟;孙建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13及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13(IL-13)与总免疫球蛋白E(总IgE)的变化.方法: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方法检测哮喘患儿血清IL-13与总IgE水平,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IL-13及总IgE水平发作组显著高于缓解组,P<0.01;发作组与缓解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清IL-13水平及总IgE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哮喘患儿存在IL-13及总IgE水平升高.

    作者:赵凯姝;鲁继荣;张云峰;成焕吉;赵芳兴;刘文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不同人群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人型支原体(MH)、解脲支原体(UU) 在不同性病患者、健康人群、性病患者性伴中的感染情况和分布特点,以及与其他微生物感染的相互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性传播疾病(STD)门诊的1 143例、健康人群465人、性伴134人尿道(宫颈)分泌物的UU、MH感染.结果:STD患者中UU感染大大高于MH感染,除梅毒患者外的STD患者、性伴人群无论男女UU、MH感染率与健康人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组、总STD患者、健康人群的UU、MH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健康人群女性与性伴人群女性UU、MH阳性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性病患者中支原体感染率增高,不同病种的STD感染支原体的频率相同,临床更应加强女性UU、MH的检测.

    作者:徐斌;孙晶;于海滨;张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瘢痕疙瘩的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药物注射、射线照射、手术切除的方法治疗129例患者.结果:药物注射有效率为83.9%,β射线照射94.3%,手术+药物注射84.6%,手术+β射线照射96%.结论:瘢痕疙瘩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方法.

    作者:刘鹤松;赵自然;林承赫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神经内窥镜锁孔技术治疗重度原发性脑室出血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锁孔技术在原发性重度脑室出血中的应用.方法:对7例原发性重度脑室出血的患者采用神经内窥镜锁孔技术经侧脑室额角入路进行脑室内血肿清除手术.结果:术后无一例死亡或植物生存;随访3个月,达到修订的牛津残疾量表0级2例,1级4例,2级1例.结论:神经内窥镜锁孔技术是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在有条件的医院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罗毅男;付双林;葛鹏飞;陈大玮;陈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在2001年WHO分类中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oma)被划分为MALT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本文作者就其病因、遗传和病理学近年来的进展状况作一论述.

    作者:陈定宝;杨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评定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障碍严重影响其运动功能的康复.作者阐述了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障碍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平衡评定方法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认为平衡评定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贞兰;刘世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临床表现凶险,病死率高,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争论的焦点.本文作者对SAP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综述,认为以非手术治疗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已经大大提高了SAP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吕国悦;孟宪英;王广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消化道出血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s穿刺技术将导管选入腹腔动脉,对可疑病变部位血管选择性造影.有活动性出血者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有异常血管而无明确活动性出血经导管灌注血管收缩药物.结果:18例病例中12例造影出现异常表现,即造影剂外溢、积聚、血管增多、结构紊乱.其中血管发育异常2例,憩室1例,肿瘤3例,非特异性炎症1例,假性动脉瘤2例,溃疡病3例.靶血管栓塞后造影剂外溢消失.结论:选择性DSA造影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检查安全有效,可以达到诊断和/或治疗双重效果.

    作者:曹殿波;杨海山;王大伟;赵永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影响因子较高的肿瘤学期刊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是世界三大检索系统之一,我国对被<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为了方便临床医生选刊,现将<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肿瘤学期刊加以分类,从中选择影响因子较高的20种源期刊介绍给读者.

    作者:徐桂香;白淑春;李立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国女性青年人体体段质心位置及测算方法

    目的:确定中国女性青年人体体段质心位置,为直接测算中国人体惯性参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CT-图像分析法,对50例中国女性样本人群(18~23岁)进行全身CT横断层扫描、影像分析和测算.结果:中国女性青年人体各体段相对质心数值较大,质心位置较低.CT-图像分析法的样本相对误差均方根值在1.34%以内.结论:中国青年女性人体四肢不够发达,四肢各体段中骨骼所占的比例较大,表现出四肢各体段密度较高的结构特点.CT-图像分析法的测算精度高,数据可信.

    作者:夏长丽;石岫昆;陈野;石秀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影响人群健康的环境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乡镇居民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保健措施. 方法:选择某市A、B两镇,进行居民急慢性疾病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室内吸烟、家庭人口数和厨房排烟情况与乡镇居民健康密切相关.结论:室内空气质量与乡镇居民健康密切相关.

    作者:任淑萍;叶琳;胡玉琳;杨慧;王燕媚;董胜璋;胡前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计算中国男性人体环节质心位置的多元回归方程的研究

    目的:确定计算中国男性青年人体惯性参数模型,建立直接计算中国男性青年人体各环节质心位置的多元回归方程.方法:采用CT-图像分析仪测算法,对50例中国男性样本 (18~23岁)进行体态参数测定、全身 CT横断层扫描、影像分析、测算,并进行逐步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设计了由15个环节组成的中国男性青年人体数学模型,并据此推导、建立了以身高、体重及环节长度、宽度、围度等为自变量的直接计算中国男性青年人体质心位置的多元回归方程.结论:为直接测算中国男性青年人体整体及各环节的质心位置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作者:石岫昆;高振平;于萃萍;汲军;石秀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HRP-SPA免疫组化法检测抗核抗体和抗着丝点抗体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方便、准确、特异的方法检测抗核抗体(ANA)及抗着丝点抗体(ACA).方法:比较HRP-SPA免疫组化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法.结果:对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0例系统性硬皮病(PSS)患者血清进行ANA及ACA检测,两种方法检测ANA阳性率基本相同,核型略有差异.HRP-SPA免疫组化法检测ANA正常值滴度定为≤1∶80,间接免疫荧光法正常值滴度定为≤1∶40.HRP-SPA免疫组化法检测ACA的阳性率高于间接免疫荧光法,正常值滴度与ANA相同.结论:HRP-SPA免疫组化法完全可以取代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ANA和ACA检测,是一种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筛选风湿病的简单快捷的检验技术.

    作者:王剑英;顾春梅;李萍;孟宇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手断层标本的设计和制作技术

    目的:为解剖学教学和科研提供教学标本和科研资料.方法:采用电动带锯机制作手的断层标本.结果:利用此种技术制作手的断层标本能够达到设计的要求.结论:制作手的断层标本应按设计要求完成每一步骤.

    作者:董国军;苏略;褚祥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