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1-9561
  • 国内刊号:23-1318/R
  • 影响因子:0.55
  • 创刊:198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黑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杂志最佳期刊奖(99)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2010年3期文献
  • 深圳市2007-2008年管网末梢水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情况,为随时监测全市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动态变化提供信息,为加强深圳市管网末梢水的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2007-2008年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资料进行统计,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年)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共监测439份水样,合格381份,总合格率为89.07%.不合格的项目主要有细菌总数、浑浊度、pH值和铁.其中,细菌总数的合格率低,合格率为89.35%,其次为浑浊度的合格率为98.16%;pH值的合格率均为98.61%,铁的合格率为98.64%.结论 深圳市管网末梢水的细菌总数、pH、铁和浑浊度等项目合格率较低,今后应加强饮水的氯化消毒、对管网的定期检修、冲洗和设立管网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作者:黄广文;陈静文;李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临潭县2005年居民死亡监测分析

    为了解目前临潭县居民死亡现状及其规律,评价居民的健康状况,探索主要死亡原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制定防病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对临潭县2005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常胜杰;姚文林;李永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宜春市非发酵豆制品生产监管模式研讨

    传统性非发酵性豆制品包括豆浆、豆腐、豆皮等,其加工技术多为祖传技艺.在宜春市,大约90%左右的豆制品由个体作坊生产,其抽检合格率约在50%.改善此类生产企业的卫生状况,提高产品合格率,建立非发酵性豆制品生产的卫生监督长效监管机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对宜春市中心城区非发酵豆制品生产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

    作者:辛润红;张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007年海淀区部分酒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微生物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酒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 于2007年4月~10月监测了海淀区14家酒店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分别对空调送风中空气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和β-溶血性链球菌、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进行检测.结果 送风中空气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合格率分别为60.0%、92.0%、100%;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97.4%、90.9%;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合格率为41.6%.结论 海淀区部分酒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较低,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应加强集中空调系统的清洗消毒和卫生监督管理.

    作者:李繁;王菊光;江泽芬;马平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富阳市768名儿童血中铅、钙、铁和锌水平调查

    目的 了解本地区学龄前儿童血中铅、钙、铁和锌水平.方法 2008年1~12月选择门诊(富阳城区幼儿园)4~7岁儿童768例,其中男436例,女332例,平均年龄5.3±1.1岁,分别检测血中铅、钙、铁和锌水平.结果 768名患儿的血铅水平分布于10.73~214.62μg/L间,平均水平为(78.37±22.52)μg/L,铅中毒患儿148例,占19.2%.血铅水平和铅中毒比例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血钙水平分布于1.78~2.86mmol/L间,平均水平为(2.37±0.31)μg/L,低钙血症患儿9例,占1.2%.血铁水平分布于710~2 200μg/L间,平均水平为(1 337.83±230.57)μg/L,缺铁患儿23例,占3.9%.血锌水平分布锌于720~1 800μg/L间,平均水平为(1147.51±322.27)μg/L,低锌血症患儿237例,占30.8%.结论 该地区4~7岁儿童铅中毒和低锌血症仍比较常见,加强预防和干预十分必要.

    作者:周文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深圳龙岗区布吉一例布氏杆菌感染的调查

    2008年5月1日,深圳市龙岗区布吉发现1例疑似布鲁杆菌病例,在市、区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布吉预防保健所对该例羊种3型布鲁菌病例进行了疫情调查,现将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谢桂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包头市东河区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包头市东河区暗娼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危险行为以及接受艾滋病预防服务的有关情况,为及时调整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重点内容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8~9月,在东河区娱乐场所、洗浴场所、宾馆旅店等暗娼活动场所内,对经确认的暗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5.83%,近一年,有75.83%的暗娼接受过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材料,有79.17%接受过免费安全套,从同伴那里获得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占80%.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暗娼占95%,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占93.33%.结论 应继续加强艾滋病重点知识的宣传,继续开展暗娼干预工作,加强同伴教育,提高规范化性病诊疗率.

    作者:王钢峰;郭文英;贾明;初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城市除四害先进城区考核复查结果与分析

    目的 了解2009年度浙江省除四害先进城区的考核和复查结果,总结、评价除四害工作的实际效果,促进除四害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结果 2009年9个城市开展的24项除四害先进城区创建和巩固活动,各地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发动广泛,采取环境治理、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四害密度,取得明显的效果.对其中24项进行了考核或复查,23项通过考核或复查的,由省爱卫会发文进行命名和确认.结论 创建和巩固灭鼠、蚊、蝇、蟑螂先进城区活动是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有效载体,也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工作,在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需要不断创新,以促进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作者:何粟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36所中学校医务室卫生现状调查

    学校医务室的主要负责学校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和卫生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为了解中学学校医务室的整体状况,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传染病防治法>,结合日常学校卫生监督工作,于2009年4月对市内及县区36所有医务室的中学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一系列问题.

    作者:刘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新余市面制食品中铝含量调查分析

    长期以来,铝元素一直被认为是无毒元素,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铝是引起多种脑疾病的重要因素,它是多种酶的抑制剂,其毒性能影响蛋白质合成,可使脑内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因此长期过量摄入铝,可导致老年痴呆[1.2].为制定预防措施,减少铝元素对人体的影响,保护人们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2009年6月对新余市面制食品中铝元素的含量进行了调查.

    作者:彭小波;谢安华;周林;胡小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石家庄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使用及放射防护调查

    放射卫生防护是医疗照射防护的重点.为了解石家庄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分布和使用及放射工作人员情况,掌握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性能及其工作场所防护现状,于2007年和2008年调查石家庄市94家使用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医疗卫生单位,并进行现场检测.

    作者:陈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常熟市居民膳食结构及能量来源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江苏常熟居民膳食营养结构及各供能物质的食物来源,为改善居民膳食现状提供参考资料,以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营养干预政策.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常熟市农村、城镇、城市居民分别为540、90、90户家庭,对其年满15周岁及以上成员进行膳食频率调查.结果 常熟市居民蔬菜、水果、奶类摄入分别为262.2g、71.6g、24.4g,谷类食物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55.2%,由动物性食物提供的占15.5%.结论 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蔬菜、水果、奶类摄入均偏低,高脂食物摄入过多,应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居民合理膳食,预防和控制营养相关疾病.

    作者:程良保;王冬月;吴叶;沈明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绍兴市2008年凉菜卫生状况调查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绍兴市餐饮业和熟食摊凉菜的卫生质量状况,进一步提高凉菜卫生质量,确保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绍兴市卫生监督所于2008年5月对全市范围内的宾馆酒店和熟食摊的凉菜进行随机抽样检测.

    作者:章春英;毛寅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化妆品生产企业违规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N市有化妆品生产企业39家,近十年来,这些生产企业在逐步发展进步,但在进步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所存在的问题.1 常见违规现象1.1 企业内部卫生管理1.1.1 无证生产1.1.1.1 化妆品生产企业迁移厂址,在厂区外另设车间未重新领取<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作者:戴心声;唐怀青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应用效果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在重大社会活动卫生保障中

    近年来,公共卫生现场快速检测技术为日常卫生监督及时发现重点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导向[1].2006-2008年我们在15次重大社会活动卫生保障任务中采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对供应活动的食品、住宿场所、瓶(桶)装饮用水进行了检测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了206个问题,获得了举办方的肯定.

    作者:朱小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山东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7年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与审查率依然偏低.本文分析了山东省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管理、评价报告书质量、评价机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对提高建设项目的评价与审核率提供参考.

    作者:王斌;张玉慧;张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结果分析金山区2006-2008年托幼机构卫生监督抽检

    目的 掌握金山区托幼机构环境、物体表面和保教人员手的消毒现状,规范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推进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方法 统计2006-2008年金山区31家托幼机构的教室空气、餐具、桌面(台面)、玩具、茶杯、毛巾、保教人员手的消毒效果的抽检结果,进行率的比较.结果 2006-2008年托幼机构抽检766项次,合格749项次,总合格率为97.78%.其中环境空气总合格率为95.83%,物体表面总合格率为99.81%,保教人员手总合格率为94.53%,紫外线照射强度检测合格率为82.22%.结论 各托幼机构对幼儿密切接触的玩具、茶杯、桌面(台面)和毛巾等物体表面的消毒比较重视,消毒效果较好,合格率较高;保教人员手和紫外线灯照射强度合格率较低,尤其是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的合格率偏低.

    作者:夏树华;褚红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济南市2008年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结果分析

    1 疫情概况1.1 发病率根据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按发病日期)统计,2008年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2008年全市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计11122例,发病率为181.26/10万,与2007年比下降6.11%.发病率与2007年相比上升的病种:艾滋病、HIV感染者、百日咳、麻疹、布病、炭疽、肺结核.下降的病种:肝炎、菌痢、伤寒+副伤寒、淋病、梅毒、流脑、猩红热、出血热、狂犬病、乙脑、疟疾、新破.

    作者:马祖芳;丁伟;王可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鸡西市2008年预防接种单位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鸡西市预防接种单位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预防接种单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全市的预防接种单位填写统一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预防接种单位分布状况,预防接种门诊基本条件、工作人员情况以及预防接种单位责任区、服务半径以及接种服务的形式和周期等.县级卫生局审核后,进行汇总分析.结论 全市的预防接种单位虽基本能满足目前需要,但场所、设施等硬件条件相当落后,急需解决.

    作者:王金华;曹志敏;闫滨;黄鹤;张世婷;薄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山西省部分人群HCV感染状况初步调查分析

    目的 初步了解山西省部分地区、部分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查阅文献与描述性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省HIV感染者、既往有偿采供血人员、无偿献血人群的HCV感染特点进行初步调查分析.结果 山西省160例HIV感染者中检出HCV阳性111例,其中男性97例(60.6%),女性14例(8.75%).2 875例既往有偿采供血人员中,检出HCV阳性500例,其中男性298例(10.37%),女性202例(7.03%).1 496例无偿献血人群中共检出HCV阳性5例,其中男性3例(0.2%),女性2例(0.13%).结论 有吸毒史的HIV感染者及既往有偿采供血人员是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由于目前对丙型肝炎的治疗既缺乏有效手段,又没有特异的疫苗.因此,保障安全用血,对高危人群加强宣传教育,做好防治工作,是阻断HCV传播的主要方法.

    作者:郭晓黎;王乃昌;张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7起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分析

    目的 了解济南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规律,为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2006-2008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08年济南市报告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27起,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发生起数较多的为水痘(9起)、流感样病例(6起)、流行性腮腺炎(6起);3-5月为报告发病高峰;乡中小学和县中小学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好发场所;学校突发事件信息主要来源于属地医疗机构,占66.67%.结论 应加强对各类学校、托幼机构人员培训和督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处理水平.

    作者:成洪旗;徐淑慧;于秋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和平县2008年麻疹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和平县麻疹流行特征,为政府制定防制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和平县2008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按照发病日期统计.结果 和平县2008年共报告麻疹病例21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5.46/10万.5~6月份是发病高峰期,共发生14例,占发病总数66.67%.7月龄~5岁占总发病数的61.90%(13/21).病例中无免疫史或免疫不详为19例,占90.47%.结论 未接种疫苗是造成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应普及麻疹防治知识,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加强新生入学查验证工作及适龄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并有计划的开展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工作.

    作者:袁道伶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993-2008年黑龙江省艾滋病流行状况

    通过对黑龙江省1993-2008年艾滋病流行状况分析,截止2008年底全省累计发现HIV/AIDS共计838人.其中感染者571人,占68.14%;病人267例,占31.86%;死亡136例,占16.23%.根据流行特征,黑龙江省艾滋病流行可分为三个时期;即1993-1994年为传人期,1995-2000年为播散期,2001年以后为急速扩张期;从人群分布分析中,艾滋病感染者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分布主要以20-50岁年龄组为高发;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其中同性恋感染者有上升趋势.地区分布差异较大,以大中城市为主.

    作者:黄秉诚;周广恩;李婷;佟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哈尔滨市2008年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2008年哈尔滨市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情况.方法 应用RT-PCR和病毒分离两种方法对疑似手足口病患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RT-PCR快速检测EV71阳性率为25.64%,CA16阳性率0.64%;病毒分离培养EV71阳性率为37.82%,CA16阳性率为2.56%.156份标本分离出阳性病毒株63份,其中EV71阳性59份(占总阳性数的93.65%),CA16阳性4份(占总阳性数的6.35%).结论 哈尔滨市2008年手足口病的流行株为肠道病毒EV71型.手足口病病毒分离培养法阳性率高于RT-PCR法.粪便(包括肛拭子)和咽拭子标本手足口病病毒分离阳性率较高.

    作者:怀清杰;张炳丽;梁爽;任莉娜;梁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008年长春市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目的 通过对2008年长春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分析,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报告资料与病原体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描述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结果 2008年长春市共报告1753例病人,病例集中在5~9月份,以2~4岁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全市14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病原体以EV71为主.结论 加强疫情监测、做好疫情处理、积极开展医疗救治,特别是控制传染源、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及医疗机构等重点单位的消毒处理工作是预防手足口病流行的关键措施.

    作者:吴静;朱健;高嫘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郫县免疫规划现状及对策

    国家免疫规划的有效实施,切实降低了计免针对传染病的发病水平.随着<中华人民传染病防治法>及<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的颁布实施,使免疫规划工作逐步迈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但也带来一些问题和困难.

    作者:杨万英;余林;都芸秀;尹本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006-2008年长春市结核病人发现途径分析

    目的 分析2006-2008年结核病人发现途径,为进一步做好长春市结核病人发现工作积累实践经验.方法 收集2006-2008年长春地区5县5区上报的季报、月报等相关常规监测资料.结果 初诊结核病人就诊率3.3‰,可疑症状者就诊率1.1‰.病人来源以就诊为主,占75.9%,不同来源的初诊病人中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及涂阳病人检出率不同,转诊、追踪到位、日常推荐病人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初诊病人(P<0.005).咳嗽咳痰大于三周人群涂阳病人检出率及发现率明显高于咳嗽咳痰小于三周的人群(P<0.005).综合医院网报病人,涂阳、未查痰病人转诊到位率显著高于涂阴病人(P<0.005).结论 病人来源以就诊为主,转诊、推荐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三级网络、综合医院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网报及追踪工作应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李晓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乙肝疫苗应用后不同时期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不同乙肝疫苗使用策略对不同时期广州市人群HBV感染状况的影响,初步评价免疫策略所取得的成效.方法 2008年8~11月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1949~2007年出生(1~59岁)的户籍人口4989人.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结果 全市1~59岁人群乙肝疫苗标化总接种率为38.16%,HBsAg、抗-HBs和抗-HBc标化总阳性率分别为12.45%、64.93%和62.11%,HBV标化总流行率为62.13%.HBsAg、抗-HBc标化阳性率和HBV标化流行率随着接种率的提高而降低,年龄组同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同时在高年龄组(1992年以前出生)存在性别的显著性差异,女性较男性为低.抗-HBs标化阳性率的年龄组及性别间差异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提示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广州市1~16岁人群的HBV自然感染率明显下降,肯定了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成效.但7岁以下儿童的高乙肝疫苗接种率和HBV流行率提示要进一步降低人群的HBV感染率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继续的研究和调整防控策略.

    作者:倪莉红;王鸣;刘建华;蔡衍珊;许健雄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浅谈实施食品安全法对健康体检的影响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作为疾控机构的固有业务,受各种因素影响,管理格局一直不够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使该业务面临重大转变,同时带来发展机遇.笔者总结广州市疾控机构几年来的健康体检建设经验,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对全国同类机构提供借鉴.

    作者:黄肇康;邝志光;郭予洪;黄昉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004-2009年《陕西省预防医学论文集》文献分析

    目的 通过对<陕西省预防医学论文集>文献分析,了解陕西省预防医学研究进展和现状.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和数理统计方法.结果 论文集收集论文510篇,全文96篇(18.82%).摘要140篇(27.45%),标题274篇(53.73%)(x2=134.86,P<0.001);论文集中已发表418篇(81.96%),未发表92篇(18.04%)(x2=140.00,P<0.001).不同年度发表效在1~20篇(平均1.6~18篇,年),不同单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00,P<0.001).署名作者1760人,每篇作者4.21人,署名作者2人多(17.70%),其次为3~5人(11.72%~15.07%),≥6~10人仅1.94~8.85%,多达16~20人.第一作者258人,人均1.62篇.传染病、流行病论文多(37.32%),其次为慢性病、非传染病(21.53%),营养、食品、环境卫生(3.35%~7.89%)(x2=-52.29,P<0.01).中文核心期刊发表141篇(33.73%),以中华流行病学、中国地方病学、中国公共卫生多(x2=89.50,P<0.001).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发表277篇(66.27%)(x2=92.03,P<0.001).结论 论文集刊登十余个学科,研究成果硕果累累,面临新挑战和机遇,将继续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断创新,为预防医学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雷新耀;杨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试论卫生行政处罚案件质量评查机制的运用

    案件质量是依法行政、公平公正执法的生命线.目前,全国各地卫生监督所在强化案件质量管理方面正在进行积极的探索.温岭市卫生监督所以案件质量评查为手段,以规范化管理为主线,倾力打造案件质量精品工程,积极构建办案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如何理解和构建案件质量评查机制作了一些理论性思考和尝试性探讨.

    作者:梁素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上海市徐汇区2004-2008年控制与消除麻疹工作进展

    目的 通过对徐汇区2004-2008年控制与消除麻疹工作进展的分析,提出控制流动人口和成人麻疹发病增多的措施.方法 对徐汇区麻疹疫情及监测工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徐汇区常住人口麻疹病例数为38.86%,流动人口麻疹病例为61.14%.2005年发病率高,为4.05/10万.2005-2006年下降速度快.4-5月份为麻疹发病高峰.男女发病比为1.5:1.麻疹发病年龄<1岁的为32.7%,>30岁的为47.39%.流动人口病例有免疫史的为13.95%.市辖区常住人口年平均发病率为1.13/10万,城乡结合部年平均发病率为2.43/10万.结论 应继续做好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工作,重点控制流动人口麻疹发病,特别是加强外地流动儿童的常规及强化免疫工作.加大强化免疫力度,消除大量积累的易感人群.加强高发地区监测;加强全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及免疫成功率的监测;加强育龄妇女婚前麻风抗体监测.

    作者:刘敏;高文妹;刘景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下城区申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状况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下城区89家职业病危害申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评价现有的职业卫生监管模式的管理效果,为下一步科学、有效地开展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填写<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量化分级评分表>的形式对89家企业的组织机构及制度建设、前期预防、职业卫生委托服务及信息处理、作业现场管理、职业病诊断与病人保障、应用职业卫生管理台账、工作实绩七方面职业卫生管理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被调查的89家申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等级被评定为A级的有21家,占23.60%;被评定为B级的有33家,占37.08%;被评定为C级的有35家,占39.33%.结论 被调查的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且各行业间职业卫生管理水平有明显差异,职业卫生监管应有的放矢,根据不同行业特点采取有针对性地监管措施.

    作者:洪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企业传染病疫情发生的特点及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广大农村迅速崛起了一批个体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这些企业具有社会性与相对独立性的特性,而这些特性与企业发生传染病疫情有关.

    作者:楼乐平;汪永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深圳市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做法与成效

    目的 深圳市通过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探讨好的做法,以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结果 通过政府重视,明确职责,周密部署,广泛动员,层层培训,规范接种,经费到位,保障有力等做法,使得人们对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知晓率达到95%以上,接种率达到98%以上,发病数降低86%以上.结论 深圳市2009年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是成功的.

    作者:张世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MSM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模式探索

    目的 通过在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试点(VCT)工作,探索MSM社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模式,提高KSM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利用、结果告知及随访服务.方法 采用设立社区咨询点、结合干预工作进行检测转介、提供符合人群特点的检测咨询,实行首询负责制的方法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结果 通过试点工作,形成了一套由MSM社区组织、各级疾控部门和医疗机构紧密合作,包括咨询检测、结果告知、追踪确诊和随访在内的MSM社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模式.试点期间,成都同乐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共有2218人次、泸州和南充市各有537人和311人接受了社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结论 通过在MSM中开展社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试点工作,提高了MSM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利用率,加强了检测后结果告知和随访服务.

    作者:熊燃;王晓冬;于飞;陈远;李志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风险认知和风险沟通研究进展

    新发传染病、食品安全、自然灾害等相关公共卫生事件的频发对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如何预防和应对危机事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巨大挑战和主要工作内容.风险沟通和决策也因此成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研讨的重点课题.

    作者:李素梅;Cordia Ming-Yeuk Chu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一起乡镇水厂供应不合格饮用水案例分析

    目的 探讨岱县一起某乡镇自来水厂供应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案,分析案情及适用法律条款,提出水厂消毒补救对策,确保水质卫生.方法 办案人员赶赴现场调查核实案情,采集水样送检;计算违法所得,依据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杜绝类似事件发生.结果 现场调查核实,该水厂用于水质消毒的二氧化氯发生器故障,不能开展水质消毒处理,也未采取任何消毒补救措施,现场未检测出厂水游离性余氯;采集出厂水、管网水二份水样送检,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不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之规定.依法对该自来水厂作出行政处罚.结论 应进一步建立健全乡镇自来水厂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加强对负责人、净水工法制意识和水质消毒知识培训.水厂在二氧化氯发生器出现故障后,如何采取正确的消毒补救措施是保障饮水安全的关键.

    作者:郑国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行政指导在卫生监督执法领域的实践和作用

    行政指导作为柔性执法体系的核心,是体现行政执法机关积极行政、服务行政、责任行政的重要手段.作为传统行政执法行为的必要补充,为有效实现行政目的 发挥了特殊作用.本文试从行政指导在卫生监督执法中的实践,阐述现代行政中刚柔相济执法模式的积极作用,以期对政府相关行政部门推行行政指导工作有所借鉴,从而促进行政指导在行政实务中的推广运用.

    作者:杨芙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甘肃省卫生领域人才现况调查

    对甘肃省20家省直卫生单位、14个地州市卫生单位,各单位卫生岗位人才现状,专业人才需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合理性,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竞争力进行调查,为今后制定卫生人力政策与规划、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了丰富的基础信息和有力的决策依据.

    作者:李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广东省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的难点与策略探讨

    广东省自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以来,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发病率较实施计划免疫前下降了90%以上.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大量外来人口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进入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部分流动人口的经济条件、文化素质、卫生状况和防病意识较差,给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造成极大的困难,成为潜在的传染病隐患.本文分析了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法定工作机制,借助流动人口管理平台,推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加大对流动人口健康宣传的力度;增加对流动人口免疫预防工作的资金投入,稳定基层网络队伍;针对流动儿童开展免疫规划疫苗的查漏补种活动.

    作者:彭志强;吴承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青岛市卫生监督机构硬件建设现状分析

    通过对2007年度青岛市卫生监督机构房屋设施、车辆、办公设备、取证工具,现场检测和防护设备、信息化建设等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查找硬件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结果 显示,青岛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硬件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多数卫生监督机构没有完全达到卫生部提出的建设标准,尤其是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在硬件建设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作者:孙显军;王世梅;周锡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汶川威州镇居民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目前汶川威州镇农村居民对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随机对3个自然村的133位农民进行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和个人健康状况抽样调查.结果 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为48.12%,健康行为形成率为45.11%.结论 疾病控制部门及健康教育部门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农村居民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教与干预,加大对农村地区改水、改厕工作力度等.

    作者:陈其盛;杨茂超;刘达雄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008年常熟疾控中心实验室质控结果分析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指为将分析测试结果的误差控制在允许限度内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包括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两部分内容.

    作者:朱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社会化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可行性探讨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供应室管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从而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提出一些可行性探讨.结果 社会化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不仅可以保证物品的消毒灭菌质量,有效保障医疗护理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而且可以使医院人力、设备等达到资源共享,从而减少投入,减少资源的浪费.结论 鉴于目前供应室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大型医院和社会建设区域性社会化消毒供应中心,实行集中式管理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作者:张冬红;罗风先;蒋秋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口腔科治疗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

    在口腔诊疗过程中接触患者的唾液、分泌物、牙髓感染物、切割碎屑等与器械,可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在患者间传播.而污染主要来自牙钻手机和水路管道.

    作者:李俐;王立平;孟琳;谭金煜;杨晶雪;杜丽;陈薇娜;王炜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广州市部分医院医疗污水消毒处理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广州市部分医院医疗污水处理达标状况,为有效处理医院污水排放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对广州市内的省级、市级和厂企60家医疗单位排放的医疗污水进行采样检验,用装有硫代硫酸钠中和剂的灭菌污水玻璃采样瓶采集污水总排放口污水共2瓶,每瓶各500毫升进行致病微生物的培养鉴定,现场用袖珍余氯分析仪吸光检测总余氯浓度.结果 103份污水样品中28份粪大肠菌群超标,全部污水样品均未检出致病菌,微生物指标合格率72.8%.总余氯19份达不到标准,总余氯合格率81.6%,总合格率67.9%.结论 医疗污水的消毒处理要加强管理,科学合理地使用消毒器械和消毒剂.

    作者:区继军;贺征;林耀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综合性医院慢性病防治管理现状与思考

    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和患病均持续上升.我国政府及各级机构在慢性病预防和控制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但慢性病并未得到有效遏制,总的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综合性医院也部分地参与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但目前来看,所起的作用有限.

    作者:彭万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16例血脂异常者生活方式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血脂异常人群的影响.方法 在社区开展防治血脂异常的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协助下,将116例参加健康体检的符合血脂异常,无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8例,对照组进行相关知识宣教.观察组组成自我管理教育小组,在进行相关知识宣教的基础上,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干预包括依据个体差异制定食谱,运动卡,建立运动饮食监督卡,让参与者执行后评价签字.每周电话沟通一次,每月回访指导,6个月后评价.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饮食,运动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可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有效控制血脂水平.

    作者:王菊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Excel在理化检验工作中的应用

    标准曲线和质量控制图是卫生检验分光光度法中常用的两个工作曲线.目前多用具有函数计算功能的计算器进行计算,然后手工绘制.由于这些测量结果的原始数据较多,所以数据的处理工作比较复杂和烦琐,工作量大,精确度不高,也容易出错.

    作者:张维华;王振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在公共卫生应急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的 主要目的 是培养中国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现场流行病学工作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独立开展流行病学现场组织、实施调查和应急处置的综合能力.项目成立10年来,为中国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创建了一套有特色的围绕现场实习指导和核心课程教学的管理模式和评估方法,培养了一批批能够解决疾病控制工作实际问题的中国公共卫生高级技术带头人.

    作者:冯琳;吕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灾后汶川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汶川县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知晓情况,为传染病撤告工作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工作单位级别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汶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汶川县十三个乡镇卫生院从事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人员及汶川县村医共38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在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回答中,除传染病分类管理知识正确率为77.94%外,传染病分类、责任报告人、负责报告卡填写人员、传染病分类、报告时限等问题回答正确率均低于50%.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回答情况,在不同单位级别的人员中,乡镇级及以上与村级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30.16,P<0.05);在不同专业人员中,临床专业与预防专业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4.34,P<0.05);在不同职称人员中,初级以上职称人员与其他人员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2.69,P<0.05).结论 汶川县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普遍对专业知识了解较少,需加强培训提高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掌握水平.

    作者:张政;陈红;栾玉明;潘捷云;李集宇;刘达雄;杨波;刘青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厦门市疾控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调查

    目的 了解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厦门市疾控机构基本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现场调查处理能力、实验室检测能力、应急保障能力、教育培训能力、风险沟通能力等7个方面.结果 市级疾控机构应急能力较强,区级疾控机构应急能力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相对较弱,风险沟通能力、区级疾控机构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仍有待提高.结论 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初步形成,需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区级应急体系建设工作.

    作者:申锦玉;荣飚;张怡盾;牛建军;陈敏;赖天皇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