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影响因子:1.87
  • 创刊:1987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 外科学
中国骨伤杂志   2000年6期文献
  • 经皮撬拨治疗老年性肩关节骨折伴前脱位

    自1990年3月至1996年1月,我们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肩关节骨折伴前脱位7例.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兵;陈佐天;邵强;孙罡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开放性Pilon骨折的治疗

    波及踝关节的胫骨下段骨折称Pilon氏骨折.其治疗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开放性骨折.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23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高新;朱利民;诸葛天瑜;周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髋臼骨折的疗效分析

    自1984年~1995年共收治髋臼骨折42例.采用骨牵引治疗22例,手术治疗2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徐一川;张叔军;吴志明;白君;高学纯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

    自1992年7月至1996年10采用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3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洪;吴清君;张志平;闫国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异体骨髓内棒治疗长管状骨骨折

    1992年始,我们应用异体骨髓内棒治疗胫骨、股骨和肱骨等长管状骨骨折34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宋涛;刘世敬;张嵩;袁国栋;郝宝龙;王彬;庞桂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桡尺骨骨折不连接20例

    我院自1975年~1995年共收治桡、尺骨骨折不连接20例.占同期收治前臂骨折226例的8.8%,取得了全部愈合的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张敏;罗治师;梁胜根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连尾制动式钢针改良类桁架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自1989年10月以来,我们应用自行研制的连尾制动式钢针经皮改良类桁架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68例,随访结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东来;徐遗根;刘锁华;张亚俊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近折段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我院自1992年11月至1996年5月用切开复位,近折段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3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西川;宋绪栋;赵成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闭式穿针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是骨伤科临床上常见的损伤,早期治疗不当,极易造成肘内翻畸形.自1989~1993年,我们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238例,经6~31个月的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谭振华;王华丽;于淑芹;李金晟;初海滨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

    孟氏骨折,即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该损伤在儿童很多见,容易漏诊、误诊[1],而失治、误治造成陈旧性损伤.1985年元月至今我们收治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58例,采用我们设计的一种新术式治疗,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闫占民;高书图;张留拴;曹海艇;陈洪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合并桡神经深支损伤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合并桡神经深支损伤并不多见.我们自1985~1995年间共收治此类损伤12例,报告如下.

    作者:鲍宜周;傅元贵;薛金汉;张玉武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同侧股骨和胫骨骨折的治疗

    同侧股骨和胫骨骨折是一种严重创伤,常因伤后局部组织损伤严重及其它部位的合并伤造成治疗困难.现将1986年~1996年收治的46例同侧股骨和胫骨骨折报告如下:

    作者:潘浩;马进理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我院于1988年1月至1995年1月共收治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股骨颈骨折92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彭俊良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皮瓣治疗胫骨外露并骨不连

    我科自1994年以来采用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皮瓣治疗胫骨外露并骨不连29例,经1~3年随访,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李秋实;冯承臣;刘茂文;陈沂民;杨殿王;徐前锋;徐建东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肩锁关节脱位约占肩部损饬的12%,临床对于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较多,大多数学者主张手术治疗[1],也有学者主张保守治疗[2].我院自1990年7月~1997年2月,应用改良钢丝张力带固定,喙锁韧带重建治疗陈旧性重度肩锁关节脱位23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申才良;尚希福;桂斌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注射针头经皮固定治疗掌指骨开放性骨折

    笔者近年来运用注射针头经皮固定的方法治疗掌、指骨开放性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震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踝部扭伤的中后期治疗

    采用手法和中药熏洗踝部扭伤11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方楚权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足跟痛

    1990年7月以来,采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足跟痛150例,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连记;郭祥坤;孔祥庚;邵秀芝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无移位距骨骨折的诊治

    1990年至1997年共收治疗35例无移位的距骨骨折,其诊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世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股骨中段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3例

    例1,男,28岁.因驾驶摩托车与汽车相撞致右侧股骨中段骨折2小时入院.一周后给予股骨骨折开放复位,梅花钉内固定.术后10天拆线,仓口Ⅰ期愈合,X线摄片复查股骨中段骨折髓内钉固定下对位对线良好.

    作者:秦步平;黄圣达;顾沈峰;李雄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雪莲注射液治疗关节炎

    1996年8月至1997年7月对雪莲注射液进行了临床观察,兹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郑茂斌;罗庆军;朱晓平;李学军;叶俊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带血循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我们自1981年以来采用内固定加缝匠肌、股方肌和带旋髂深骨瓣移植,治疗24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武;王德昌;唐春林;董海洲;白明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小腿开放性骨折并发气性坏疽一例

    患者,张××男,34岁,因小拖拉机翻车砸伤致右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伤后12小时入院.查:右小腿中段外侧可见15cm长创口,血性物流出,有气泡溢出,无明显恶臭味.全小腿外侧广泛皮肤挫伤,皮下瘀血,高度肿胀,皮温低,触痛明显,足背动脉搏动扪不清.X片示:右胫腓骨中段粉碎性骨折,软组织肿胀,积气.

    作者:王春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3例

    例1,××,男,46岁.左肩部被回弹木棒击伤肿胀疼痛,功能障碍.X线片示肩胛骨外缘外移.保守治8天,因每天不能卧位,只坐位或靠在行李旁休息而手术治疗.术中见盂缘以下骨体部粉碎骨折.碎块分别嵌插在冈下肌和肩胛下肌之间,骨外缘移向外前方.骨碎块间收集淡红色渗液约100ml.术中只将外缘骨块复位,用4孔钢板折成适合角度固定.其余碎骨块摆回原位.术后即能平卧,6周后伤肩恢复正常.

    作者:徐德义;李云学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多发性骨坏死

    骨坏死不仅仅发生在人体的某一部位.现将我们发现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德桂;张连喜;于闯;焦仲华;张长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动静结合骨折修复研究进展

    骨折修复是一个病理过程,其机理非常复杂,它涉及到组织细胞学、病理学、物理学、电学、生物化学及生物力学等多学科,然而,动静结合是骨折再生修复过程的重要环节,随着这个环节的研究深入,产生了很多新观点和新方法,现综述如下.

    作者:潘能富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作者自1993年6月至1996年6月应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15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锦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笔者自1987~1997年对2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施用骨盆牵引及推拿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茂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肩周痛点推拿按穴摇肩防治肩周炎

    笔者从1991年1月以来,采用肩周痛点推拿后按穴摇肩法治疗软组织性肩周痛97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陈伟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负重甩肩手法复位治疗陈旧性肩关节脱位

    我院1986年元月以来,共收治肩关节脱位76例,其中陈旧性肩关节脱位12例,8例行负重甩肩手法复位,获较好疗效,现将治疗方法及体会报告于后:

    作者:钟晓岚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数增高原因及防治

    我们随机将1991年1月到1995年12月5年收治的52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作为甲组,间隔10年的1976年1月至1980年12月5年间收治的438例作为乙组.两组进行比较,发现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平均发病年龄较先前增大,老年人所占比例明显增高,且多半合并有椎管狭窄.本文拟就其原因及防治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安荣泽;史可中;廖文波;敖竣;杨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儿童血源性骨髓炎临床分析

    自1989年我院共收治儿童血源性骨髓炎25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王金铸;徐山;金宇;王文质;刘建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关节充盈试验诊断周围关节穿透伤

    关节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但是否是关节穿透伤,临床上诊断缺乏足够的准确性,关节充盈试验是诊断关节穿透伤的既简便又准确的手段,目的为的是选择佳的治疗方法.因此,我院自1993年以来收治40名临床上怀疑关节损伤的病人,对其进行连续性研究,以此来说明关节充盈试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胡茂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骨伤用药歌药物作用新解

    用药歌是少林寺秘传内外损伤主方,是少林治伤方药的基础,出自异远真人的<跌损妙方>.<跌损妙方>是明代以前骨伤用药的经验总结,四百年来,用药歌是骨伤临床行之有效的用药,经久不衰.现将妙方组成的25味药的作用探讨如下:

    作者:郭大平;赵丽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骨生物力学回顾

    从Meyer(1867)、Wolff(1869)和Roux(1881)时代以来,骨生物力学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艰难跋涉.现在我们对骨力学性质的知识比30年前丰富得多,比起100年前就更为丰富了.首先,人们已经认识到骨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系统,一种多功能的组织,具有大量的互相联系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的生命过程.

    作者:董福慧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小夹板超关节固定治疗肱骨骨折

    我院运用手法复位,小夹板超关节外固定加弹性捆扎治疗肱骨骨折35例,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一强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粉碎性胫腓骨骨折

    我院自1993年5月~1996年12月共收治严重开放性粉碎性的胫腓骨骨折41例,全部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经0.5~2年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无一例发生骨感染,总结如下.

    作者:梁才雄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

    1993年1月~1996年1月,我们使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DAF)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20例,经1年以上随访发现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国红;崔海宁;蒋永进;林勋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超踝夹板治疗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

    1987年至1996年采用超踝夹板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84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德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骨折固定器治疗同侧髋关节脱位伴股骨干骨折

    我院自1991年2月至1996年10月共收治同侧髋关节脱位伴股骨干骨折23例,均采用GOG-Ⅰ体外式骨折固定器并结合牵引治疗,方法简便,功能恢复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楼光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孟氏力臂式外固定架治疗小儿股骨髁上骨折

    1997年6月至1998年12月,我们收治小儿股骨髁上骨折6例,采用透视下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孟氏力臂式外固定术治疗,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学飞;张腾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悬臂式功能固定架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

    我们在应用双针起重机固定架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基础上[1],对原架进行研究改进为悬臂式功能固定架,于1984年以来,应用该架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和陈旧性股骨颈骨折357例,其中资料完整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57例,临床疗效较好,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庆新;刘桂云;王建钦;曹中正;曹同军;王丽国;单忠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不同位置石膏固定治疗Colles骨折合并症的临床评价

    笔者从1993~1997年间运用中立位或轻度桡背伸位治疗Colles骨折170例,运用掌屈尺偏位治疗Colles骨折156例,并对其合并症做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木南;林松庆;符臣学;刘献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治疗的若干问题探讨

    我院自1991~1997年共收治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57例,现就治疗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刘保健;赵静;林怡;张晓刚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体位对症状的影响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多发病,常见病.其主要症状为腰痛伴下肢放射痛,大特点是朝轻暮重,休息轻,活动重.因卧床休息使椎管内压下降,椎间盘内压亦降低故疼痛缓解.但笔者在临床上碰到很多腰突症病人却恰恰相反,表现为刚卧床时,特别是早晨起床时腰痛和下肢放射痛加剧,疼痛难忍,甚至站立不稳,腰部不能直立,过上几分钟,十几分钟适应后症状慢慢减轻,腰部可以直立起来.也有些腰突症患者腰部摇摆活动后症状缓解或消失[1],本人在1993年患腰突症时也有此现象,这似乎与卧床后症状缓解有些不符.

    作者:段进成;陆彦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少儿髌骨骨软骨袖套式骨折

    少儿髌骨骨体极少发生骨折,而临床中易忽视一种少儿独特的髌骨晾腱端撕脱伤--髌骨骨软骨袖套式骨折.以往对此病认识不足,早期易漏诊、误诊.遗留骨折对位不良,使膝关节功能严重损害.我院于1993年11月至1996年9月收治少儿髌骨骨软骨袖套式骨折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增兵;马锁坤;吴水培;高建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近排腕骨切除治疗的探讨

    1992年以来,作者共对11例腕部损伤、创伤性关节炎行近排腕切除术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德舜;王济生;李金松;孙广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效果不佳原因探讨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式包括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椎板间开窗、经皮椎间盘摘除、化学溶核术等.术后效果不佳常见于以下几种原因:

    作者:方伊刚;刘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桡骨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不愈合

    腕舟骨是构成腕关节三个力学柱的外侧柱,在维持腕关节稳定性中起主要作用.从1995年1月至1997年1月我们采用桡骨茎突切除加带桡动脉桡骨茎突返支的桡骨骨瓣移植术共治疗7例腕舟骨骨折不愈合,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徐彬;郑仰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克氏针加小夹板治疗胫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克氏针加小夹板治疗胫骨骨折的优势和可行性及其生物力学.方法用克氏针加小夹板治疗胫骨骨折29例(共31侧).结果随访5至24个月,所有病例均在2.5至4.5个月内达骨性愈合.结论克氏针加小夹板治疗胫骨骨折,手术创伤小,能大限度保留骨折端血运,固定牢靠,有良好的力学优势.

    作者:曾蔚林;林义忠;曾明亮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股骨颈骨折三种内固定构型的稳定性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力学疲劳实验对30个成人股骨标本进行股骨颈骨折三种内固定构型稳定性比较研究,为临床选择固定构型及能否术后立即承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力学疲劳试验来模拟人体行走中的循环加载方式,对股骨颈骨折三针内固定构型进行稳定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股骨颈头下型骨折三针内固定组刚度明显大于头颈型骨折组(P<0.05);股骨颈头颈型骨折三种三针内固定构型有显著性差异(P<0<0.05).其中倒三角形固定构型组刚度明显大于直角三角形组;疲劳加载至3倍体重(2.1kN)时,93%骨一三针内固定构件被损坏;疲劳加载达5倍体重(3.5kN)时,所有构件都被损坏.结论对于无后侧皮质缺损的股骨颈头颈型骨折,在三种三针内固定构型中以倒三角形固定构型为佳.实验结果不支持股骨颈骨折多针内固定后早期负重行走.

    作者:余昱;董福慧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抗应力遮挡内固定钢板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三维有限元法(FEM)适于内固定钢板和其改为中心外凸形状进行应力和变形分析.方法有限元分析中采用了1223个节点、764个八节点六面体等参元和3564个自由度.结果改进后的内固定钢板比原来的内固定钢板在正向力、弯矩My和Mz的作用下,柔度分别增加了60.1%、30.8%、61.2%.结论改进后的钢板刚度和应力替代作用被降低,符合生物力学.

    作者:王志彬;李林安;辛景义;师宜健;邢晖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肌肉活动方式对骨痂骨密度及X-线片灰度值的影响

    目的探讨有利于骨折愈合的肌肉活动方式.方法应用兔实验性骨折复位固定器对18只兔一侧小腿胫腓骨中段骨折进行复位固定,以不同强度的电信号,刺激坐骨神经获得不同肌力的肌肉收缩活动.主要影响因素为应力方式,初始加载时间,日活动量,加载持续时间,做四因素三水平L9(43)正交试验设计,骨折后2、4、6周时取材进行骨痂骨密度和X-线片灰度值测定.结果18例动物L9(43)正交试验设计(K=2)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骨折复位固定后肌肉活动的佳组合方式为骨折复位固定5天后开始给予被动肌肉活动,日活动量为1天1次或1天2次为佳,肌力为l/2大非负重状态下肌力或逐渐加大肌力方式,加载持续时间为6周或4周.结论提示骨折复位固定后实施肌肉活动的初始时间不宜过早,应在肢体局部充血肿胀消退以后,且活动量不宜过大.

    作者:王柯慧;陈训华;程爱华;钟红刚;邢美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用光弹方法观察纵向牵拉力对颈椎关节应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着力点和角度不同的纵向牵拉力作用下颈椎关节的应力变化.方法采用光弹材料聚碳酸脂和硅橡胶按1:1比例制成颈椎模型,通过计算模型上形成的等差线干涉条纹级数,分别观察C4~7颈椎关节后缘在各种拉力作用下的应力变化.结果颈椎模型受力后,在光屏上可以清晰地显示等差线干涉图谱,计算结果显示,位于C1或C2的牵拉力所产生的应力普遍较高;就力的方向而言,C4,5关节以15°的牵拉力所产生的应力高,C5,6和C6,7关节以25°的牵拉力所产生的应力高.结论颈椎关节后缘所受拉应力大小与牵拉力的着力点和方向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临床施行颈椎拔伸手法时,根据病变关节的不同,应选择合适的着力点和牵拉方向.

    作者:詹红生;应航;陈文辉;赵家壁;吕荣坤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后柱重建术防止Dick钉断裂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试验,证实后柱重建术对防止Dick钉断裂的意义.方法将三种不同类型的Dick钉内固定在猪脊柱骨折模型及一组正常猪脊柱模型上,并放在对向挤压机上进行对向挤压后,测定椎体间距离变化情况,以正常猪脊柱模型作为正常生理标准组与其他三组进行对照.结果在一万次对向挤压后,三柱损伤组的椎体间距离变化明显(P<0.05).在二万次对向挤压后,正常生理标准组的椎体间距离变化显著(P<0.05).结论Dick钉适合于后部韧带完整的脊柱骨折.Dick钉配合后柱重建术在治疗脊柱三柱骨折中,可有效改变Dick系统的受力分布,从而起到防止Dick钉弯曲及断裂的作用.

    作者:林健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X线影像学分析

    为了详细了解膝骨性关节炎的病理进程,应仔细分析X线片,从影像学角度评价膝关节的退变.

    作者:王庆甫;黄沪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