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内瘘的监测作用.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32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的功能.结果 32例终末期肾病患者22例人工动静脉内瘘通畅,10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监测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的有效手段.
作者:薛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疑诊和/或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35例,回顾分析其CT表现.结果 26例确诊急性阑尾炎病例中主要CT征象有:阑尾肿大24例(92%),阑尾粪石10例(38%),回盲部肥厚12例(46%),阑尾周围炎20例(77%),局限性脓肿2例(8%).时照手术病理,MSCT诊断急性阑尾炎准确率89%、敏感性92%、特异度74%、阳性预测值92%、阴性预测值71%.结论 MSCT显著提高了急性阑尾炎的术前诊断能力,应成为临床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王东;李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睾丸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对49例经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下简称CDFI)的睾丸疾病的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进行总结,并结合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49例睾丸疾病中睾丸肿瘤31例,占63.27%.其它为睾丸炎6例,占12.24%;睾丸扭转4例,占8.16%;睾丸外伤6例,占12.24%;睾丸微石症2例,占4.1%.结论 超声对睾丸肿瘤的良恶性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睾丸扭转、睾丸炎、睾丸外伤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是诊断睾丸疾病理想的检查方法.
作者:谢水梅;赵娟;戴柏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二维超声与CT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阻塞性黄疸的二维超声和CT表现,并与手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梗阻部位分为三段:上段为肝门处胆囊水平以上的肝内外胆管,中段为胰腺以上的胆总管,下段为胰腺及壶腹周围的胆管.结果 超声、CT对阻塞性黄疸梗阻部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2%和91.5%,对结石及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9%和89.7%、88.9%和91.7%.经X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二维超声对结石及大多数恶性肿瘤所致的阻塞性黄疸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卞和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晚期滋养细胞肿瘤转移灶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临床、血清a-hCG检测结果及其转移灶的彩色多普勒与频谱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6例中1例绒毛膜癌(继发于流产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见结肠转移灶;5例侵蚀性葡萄胎(葡萄胎清除术后1~3个月发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除子宫肌壁病变外盆侧壁网状转移灶2例、腹腔转移灶1例、右肾转移灶1例.结肠转移灶1例.绒毛膜癌和侵蚀性葡萄胎子宫肌壁病变及转移灶的声像图特征雷同.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丰富,五彩缤纷状.多普勒流速曲线呈高流速低阻力型,阻力指数范围0.42±0.04.6例中1例绒毛膜癌结肠转移灶手术切除,其余均化疗治愈.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即时发现晚期滋养细胞肿瘤转移灶.
作者:谢睛;雷小莹;刘春英;张立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应用于药流不全清宫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7例药流不全患者经超声检查,了解宫腔位置形态方向,宫腔内药流不全声像图特点,进行术中定位,指导清宫手术.结果 术中超声均能清晰显示57例药流不全的声像图表现,定位并引导方向,评价手术是否彻底.结论 术中超声可帮助术者进行术中宫腔内药流不全定位,明确清宫术是否彻底,提高药流不全清宫术的全清除率.
作者:王慧芳;毕崇萍;陈悦;朱隽;詹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64层螺旋CT(MSCT)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CC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CCHD患者的MSCT检查资料;其中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14.1岁.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6464层CT机.gg.期扫描.11例患者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所有32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ECHO),11例行心血管造影(CAG),手术25例.结果 以手术或CAG检查为诊断标准,64层MSCT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心外大血管畸形方面诊断符合率为97.9%(46/47),明显优于超声心动图(ECHO)(χ2=30.62,p<0.001);心内畸形诊断符合率88.4%(38/43),与ECH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7,p>0.05);心脏-大血管连接异常诊断符合率100%,与ECH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5).结论 64层MSCT可有效检出心内和心外大血管畸形,在CCHD诊断中是一种准确的无创性方法.
作者:江一峰;叶剑定;吴健;陈群慧;叶贻刚;焦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两种造影法结合对壶腹部肿瘤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0例出现不同程度黄疸临床拟诊为壶腹部占位的患者,由二名医师分别采取口服葡萄糖造影法、静脉团注SonoVue造影剂造影法结合口服葡萄糖造影法检查,对比二名医师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单纯口服葡萄糖造影法诊断符合率为70.0%,两种造影法结合诊断符合率为89.8%.二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诊断壶腹部肿瘤中,葡萄糖超声造影法结合SonoVue造影剂造影法优于口服葡萄糖造影法的单独使用.
作者:沈浩霖;杨舒萍;黄宁结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硬化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age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肝硬化胆石症组35例,依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3个亚组,正常对照组20例.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脉系血管,测量门静脉大内径、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随肝功能分级而逐渐降低,组间和组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0.05);门静脉内径组间存在差异(P<0.05),组内无显著性差异;除脐静脉重开外,其余门脉系血管内径增粗在Child-Pugh分级B、C二级存在较大重叠.结论 彩色多普勒有助于全面评估门静脉压力和门脉侧支开放及代偿情况,为筛选LC手术病人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刘磊;张奕民;贾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股总动脉瞬时波强(WI)负向波面积测定,探讨负向波形成机理,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日本ALOKA公司Prosound 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32条股总动脉远心端加压的股总动脉瞬时波强的负向波面积进行测量.结果 32条股总动脉加压前WI负向波面积24.19±15.95mmHg m/s2(压力),加压时45.08±29.90mmHg m/s2(压力),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2条股总动脉加压前负向波面积0.042±0.033m/s2(管径),加压时0.074±0.062 m/s2(管径),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负向波面积随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而增大,负向波面积与外周血管反向折返波大小有关,该指标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肖沪生;徐芳;银浩强;徐智章;张爱宏;彭欣;靳炜;陆盈;邬云燕;朱蓓菁;俞成杰;瞿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下肢血管疾病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文对85例下肢血管疾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CT、X线、手术病理、临床等终诊断进行对比及长期随访.结果 下肢血管疾病的声像图,各有其相应的特征,可作为诊断标准.结论 高频超声对于诊断与鉴别诊断下肢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秦博;张芳;曲红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数33例,平均年龄68.5±2.6岁.分2组,急性病程组6例,慢性病程组27例.设备:SIEMENS 3.0T超导MR.全部采用SWI扫描、常规T2W、FLAIR、T1W扫描.对各序列的病灶显示率、出血灶显示率、出血灶大小、脑静脉分支显示、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及统计分析.结果 腔隙性脑梗塞显示率:SWI 48%、T2W 100%、FLAIR 100%、TIW71%.脑内出血灶显示率:SWI100%、T2W50%、FLAIR50%、T1W35%.皮层静脉分支异常:SWI10例,其余T2W、T1W、FLAIR序列均为零显示.20例单个大出血灶总面积:SWI平均320mm2、T2W平均220mm2、FLAIR250mm2、TIWI20mm2.SWI图像质量优良等级占97%.采用SPSS进行x2统计分析,结果显示:SW对出血灶显示率高,与T2W、FLAIR、T1W序列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WI对出血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它序列,是一种显示少量脑出血的有效检查,结合常规扫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嵇鸣;叶春涛;苗华栋;臧雪如;朱震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T检查时梗阻移行带的显示率,明确肠梗阻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临床怀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所有病例均采用GE公司Highspeed NX/i螺旋CT行全腹部(自膈顶到耻骨联合)扫描,螺距=1,层厚8-10mm.16例静脉增强后扫描.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读片.移行区行5mm层厚/2.5mm间隔重建.结果 48例不明原因肠梗阻患者中,CT诊断肠梗阻的43例,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有40例,CT诊断准确率93%,35例明确显示移行带,显示率81%.结论 腹部CT检查能方便、有效地显示移行带,从而发现肠梗阻的梗阻部位、原因,为临床医生拟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胡胜平;赵殿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比观察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结果,探讨肝脏超声造影的优点及局限性.方法 采用国外临床超声诊断模式,由一名医师对60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进行检查,探测过程全部动态存档并标记.对两组资料进行无规则编排后,由另一名资深医师进行诊断.结果 普通超声检查法诊断符合率为83.3%,超声造影法诊断符合率为90.0%,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造影技术对部分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显示有较特异性的表现,但本研究显示,对于后诊断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检查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杨舒萍;沈浩霖;陈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W2与组织多普勒显像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提供参考.方法 测量66例健康志愿者的左右颈总动脉W2、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及其比值(E/A)、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及其比值(E'/A')、等容舒张时间(IVRT),并进行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E'/A'与E/A成正相关(r=0.604,p<0.01=;E/E′与E'/A'呈负相关,(r=-0.252,p<0.05);W2与E'/A'、E/A、E/E'、IVRT均不相关(p>0.05).结论 E'/A'、E/A、E/E'、IVRT能较好地反映左室舒张功能,但对左室松弛功能的评价仍有局限性,应用无创的颈动脉W2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值得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银浩强;肖沪生;徐智章;张爱宏;彭欣;徐芳;钱孟超;周靓妹;高东雯;许轶君;王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为更好地评估螺旋CT双期扫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5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胰腺癌病人的螺旋CT双期扫描的CT表现.结果 50例胰腺癌通过螺旋CT双期扫描,不仅能显示肿癌的生长部位,还能显示肿癌的大小、形态、密度并能准确的显示肿癌与邻近血管和脏器的关系.结论 螺旋CT双期扫描,不仅能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提高判断胰腺癌侵犯周围血管的准确性,且能较好评估胰腺癌的可切除性.
作者:朱怀仕;戚文骥;张建华;丁学勇;陈恩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乳腺小肿瘤(直径≤2.0cm)的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特点,评价其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小肿瘤126例回顾性分析,将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CDFI等多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高频二维超声对乳腺小肿瘤的形态、边界、包膜、有无微小钙化等方面,良、恶性肿瘤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良性肿瘤CDH表现为血流丰富的占46.2%,多为0~Ⅰ级,而乳腺癌中占89.6%,且以Ⅱ~Ⅲ级多见;腋窝探及转移性淋巴结是恶性肿瘤的特点.结论 将乳腺小肿瘤的高频二维超声及CDFI特点,结合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进行综合分析,可显著提高小乳癌诊断率.
作者:于明;孙皓;胡萍;颜怀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征象和诊断价值.方法 对34例临床综合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行MSCT检查,进行图像后处理,参照纽约诊断标准分析评级,并对不同年龄组及不同病程组患者骶骨关节CT表现进行评价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本组无0级表现病例;Ⅰ级3例,占8.82%;Ⅱ级10例,占29.41%;Ⅲ级16例,47.05占%;Ⅳ级5例,占14.70%.不1同年龄组和不同病程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痛变CT表现明显不同,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能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作出正确诊断和临床分期.
作者:石璐;王夕富;王嵩;戎倩雯;刘珮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频凸阵小探头对急性阑尾炎的显示效果.方法 对89例拟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用高频线阵和高频凸阵腔内探头作超声检查,比较分析二者的显示效果.结果 手术证实63例为急性阑尾炎.高频线阵和高频凸阵小探头对急性阑尾炎的检出率分别是50/63(79.3%)和58/63(92.6%).结论 高频凸阵小探头有利于急性阑尾炎的检出,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吴嗣泽;张建辉;黄利;曾苹青;陈瑞兰;南瑞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探讨超声对先天性胆管囊肿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7例先天性胆管囊肿的临床表现及超声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肝外胆总管囊肿14例,混合性2例,肠系膜囊肿误诊为肝外胆总管囊肿1例.结论 超声诊断先天性胆管囊肿具有简便、经济、准确性高、可重复检查等优点.
作者:赵玉红;张文辉;张伟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超声探测和定位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胸背动脉穿支血管、旋股外侧动脉穿支血管,探讨高频彩超在穿支血管检查中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高频彩超对43例穿支皮瓣移植术患者行穿支血管探测,其中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36例,胸背动脉穿支皮瓣5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2例.重点为探测各穿支血管出肌点的精确位置,并在该处体表作标记.结果 43例穿支皮瓣血管均能显示,并较为精确地定位.穿支血管管径极细,平均约0.7mm;变异较大,出肌点极不恒定.结论 超声能清晰显示和定位腹壁下动脉穿支血管、胸背动脉穿支血管、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穿支血管,是目前唯一精确有效的术前检查手段,能在皮瓣血管检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陆林国;徐秋华;燕山;董佳生;徐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检测婴幼儿肾脏和输尿管积水的价值.方法 对214例临床和B超拟诊肾盂或(和)输尿管积水、年龄≤3岁的婴幼儿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和尿路成像(MRU),评价尿路狭窄或闭塞的部位、程度及可能的病因.结果 梗阻位于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109例,输尿管中段5例,输尿管膀胱入口处100例.重度狭窄122例,轻中度梗阻92例.结合常规T2W扫描,发现合并双肾盂及双输尿管畸形23例,输尿管囊肿13例,肾发育不良7例,输尿管开口异位6例,马蹄肾4例,巨输尿管3例,肾缺如2例,异位肾2例.结论 婴幼儿肾和输尿管积水的常见原因为先天性发育异常,MRU具有无射线辐射及不需造影剂等优点,是上尿路梗阻佳的检测手段之一.
作者:郑邦豪;叶春涛;嵇鸣;唐平;滑炎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建立皮肤肾脏通路,进行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pere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7年1月到2008年1月采用术中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建立通路,行PCNL术治疗肾结石患者53例,并记录结石取净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53例患者均一期成功建立皮肤肾脏通路,52例行一期碎石术,1例行二期碎石术.所有患者术后无气胸、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45例患者排净结石,8例有结石残余,结石清除率为84.91%.结论 采用B超引导行PCNL术治疗肾结石安全、方便,疗效可靠.
作者:朱隽;詹嘉;王慧芳;柴启亮;陈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查乳腺癌中的表现和特征,评价其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超声表现:包括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表现:肿块内部及周围的血供情况,血流峰值速度和阻力指数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135例乳腺癌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28例,筛状癌3例,髓样癌1例,小叶癌原位癌2例和纤维腺瘤伴肉瘤变1例.超声所见:135例中超声发现肿块129例.大小为0.2cm~3.4cm不等.肿块纵横径比大于1占69%(89/129),肿块边界不整齐,约占70%(90/129),2例肿块不明显但局部可见沙粒样钙化点及局部血流信号异常,沙粒样钙化点占52.6%(70/129);彩色多普勒发现血流信号占79.8%(103/129),频谱多普勒示血流峰值速度(PSV)为18~49cm/s,阻力指数(RI)为0.67~0.96,RI>0.7占93.2%(96/103).超声漏诊4例.结论 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内部或周围,或异常回声区内探及丰富血流信号,流速曲线显示为高速高阻时,要高度怀疑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颈淋巴结结核的超声表现及分型.方法 对180例经病理证实的颈淋巴结结核超声表现进行回顾分析,包括病灶部位、数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等声像图特征,结合淋巴结结核病理学表现进行临床分型.结果 将颈淋巴结结核分四型:急性炎症型、干酪坏死型、寒性脓肿型、愈合钙化型,超声表现对疾病的诊断、预后及疗效评价具有较大临床意义.结论 颈淋巴结结核因就诊时间及病程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声像图特征,超声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赵奕文;金正吉;郑颖;方超;王伟;潘秀芳;孙张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切割活检在直径<2cm的肺周围型病变中的诊断正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35例患者肺周围型病变患者(直径<2cm),选用18G或16G穿刺活检针行超声引导下切割活检,标本送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的后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35例患者,组织取材满意率为94%(33/35);明确诊断为86%(30/35);其中恶性病变91%(20/22),良性病变77%(10/13);穿刺后并发症共5例,气胸2例,咯血3例.结论 超声引导下对肺周围型病变切割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且诊断正确性高的方法,即使在较小病变(直径<2cm)中,也能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季正标;张晖;齐青;李超伦;袁海霞;王文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病例,女,39岁,双腋下肿块伴疼痛7年加剧2年收治入院.查体:患者双腋部膨隆,右侧尤甚,表面皮肤正常,未发现明显乳头,乳晕或色素沉着,右侧触及大小约50mm×40mm肿块,呈结节感,质中硬,分叶状,尚光滑.左侧触及大小约30mm×30mm肿块,质软.B超显示:右腋下见34mm×30mm乳腺样组织,其下方紧邻一41.3mm×15.7mm低回声区,回声均匀,呈分叶状,边界清,包膜完整,后壁回声增强,清晰,纵横比小于1,后方回声增强,血供不丰富,无皮肤组织浸润,无钙化(见图1).左腋下见31mm×8mm乳腺样组织,内见4.9mm×3.3mm低回声区,回声均匀,呈圆形,边界清,后壁回声增强,清晰,纵横比小于1,后方回声增强,血供不丰富,无皮肤组织浸润,无钙化(见图2).
作者:许轶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新生血管是指原有微血管内皮细胞经过生芽、迁移、增殖与基质重塑等过程而产生的新血管,成年人生理性的新生血管仅见于月经期和哺乳期的女性生殖器官.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内膜新生血管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普遍存在的特征,它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新生血管在不稳定性斑块及斑块的易损部位更为明显,与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显著相关 [1].因此应用影像学技术评估斑块内新生血管,在辨识斑块稳定性,监测临床治疗疗效,预测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及早期预防等方面具重要作用.但目前对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影像学检查还并不完善,主要包括超声、CT、MRI及放射性核素显像.近年来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可在活体状态下反映分子水平变化情况,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国内外已应用该技术对斑块内新生血管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作者:朱樱;詹维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肺癌往往缺乏临床症状.病人就诊时发现的肺癌多已是中晚期,五年存活率仅为12~15%.早期肺癌(Ⅰ期),特别其直径小于2cm的肺癌往往无远处及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有良好的预后,五年存活率可达70%.然而常规检查方法检出早期肺癌仅为20%.多年来国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力图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检出无症状或亚临床症状的肺癌.但研究表明,即使数字化胸片(DR)及普通CT的影像处理也不能提高早期期肺癌的检出率.
作者:黄群;尹化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军事训练是增强部队官兵身体素质,磨练意志,维护和提高战斗力的重要手段.但军事训练内容安排不恰当、方法不科学或过度疲劳训练容易发生训练伤,导致非战斗减员,影响部队正常的训练、工作和生活.军事训练伤以软组织损伤多见.约占军事训练运动系统损伤的70%[1].本研究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在军事训练致肌肉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姥义;桑玉顺;徐永利;于晓华;施海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管外科常见的疾病,治疗不及时,可以造成严重后果.首要者为急性肺动脉栓塞,可直接危及生命:其次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血栓部位的判定、侧支循环是否形成和治疗方案的判定均具极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郝桂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近年来,乳腺癌已成为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一直是超声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特别对<2cm的乳腺小肿块的鉴别就更加困难,本组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0例乳腺小肿块,参考一些文献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美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院自2007年开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液透析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观察其血流情况,血管内外情况,有无血栓形成及狭窄等;判断动静脉内瘘的异常--血流量过少或过多的原因,有利于临床采取相应的措施.现将20例患者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潘梅芳;薛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子宫腺肌病即子宫肌层内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具有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细胞及间质细胞向肌层侵蚀,伴随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其临床诊断较困难,常规腹部超声检查时,由于盆腔脏器位置深,探头频率低,且受患者腹壁脂肪厚度、膀胱充盈程度及子宫位置等影响,声像图往往显示不满意.经阴道超声(TVS)弥补了以上不足,无需充盈膀胱做声窗,探头直接和子宫接触,探头频率相对较高,并且不受患者胖瘦等因素影响,可较清楚显示子宫形态,大大提高了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符合率.现将TVS诊断6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张爱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微泡造影剂与超声辐照是否能提高绿色荧光蛋白质粒在人肝癌细胞HepG2中的转染率.方法 将培养的HepG2细胞分为四组:第一组为对照组;第二组以脂质体转染;第三组加入微泡造影剂SonoVue并予以超声辐照;第四组加入脂质体和微泡造影剂SonoVue并予以超声辐照,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24小时后以荧光显微镜观察人肝癌细胞HepG2中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测算转染率.结果 脂质体转染组与微泡造影剂+超声辐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脂质体+微泡造影剂+超声辐照组与微泡造影剂+超声辐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微泡造影剂和超声辐照协同脂质体能提高目标基因在肝癌细胞内的转染率.
作者:郑颖;王文平;赵平;赵奕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近,上海超声医学界的一些知名专家呼吁建立规范化的超声技师培养制度,以促进我国超声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上海市医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也尝试对我国的超声技师培养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笔者在此简单地介绍美国执业超声诊断师的考试规则.以供我国同行专家在建立中国超声技师培养制度时作为参考.
作者:陈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