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放射免疫学杂志

放射免疫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
  • 国际刊号:1008-9810
  • 国内刊号:31-1680/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8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665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特种医学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08年6期文献
  • 尿微量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本文对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m、转铁蛋白(TRF)含量的联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倪红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HBV-DNA及HBeAg的阴转作用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前后慢性乙肝患者血清及周围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HBV-DNA及HBeAg的变化.方法:用ELISA检测患者血清标志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血清及PBMCs内HBV-DNA的含量.拉米夫定对病人进行治疗,12周为一疗程,共4个疗程.结果:拉米夫定治疗48周后HBeAg及血清、PBMCs内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2.31%、46.15%、41.82%,较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有较好的转阴率,且PBMCs内HBV-DNA的检测是鉴定拉米夫定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抗病毒治疗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金飞;胡冠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淋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SA检测的临床意义

    本文报告淋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唾液酸(SA)水平的变化,并就临床意义作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仲;徐美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综合分析三种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综合分析三种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lecsys2010)分别检测7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及5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中Tumor M2-PK、CEA和CYFRA 21-1的含量. Logistic回归筛选相关指标,并建立相应回归方程,ROC曲线分析临床性能.结果:NSCLC患者Tumor M2-PK、CEA、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CLC患者三种肿瘤标志物水平与TNM分期密切相关,TNM分期越晚,三种标志物水平也越高.建立回归方程Y=1/[1+EXP(2.256-0.132X1-0.303X2)],新变量Y诊断NSCL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2.9%、96%和80.8%.结论:Tumor M2-PK可作为NSCLC的一个诊断标志物.运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综合分析可提高NSCLC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刘小琴;Zhao Hongxia;赵红霞;时静;丁志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胸腔积液/血清CEA、Fer、ADA、LDH联检在鉴别恶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

    胸腔积液在临床上很常见,有时以结核性和恶性肿瘤为病因,为了更好地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我院选用癌胚抗原(CEA)、铁蛋白(Fer)、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对恶性胸腔积液和结核性胸腔积液进行检测,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俊;傅爱清;余斐斐;俞虹;朱秋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清胰淀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2)血清胰淀素水平的变化,研究胰淀素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收集初诊DM2患者46例,另选健康对照组41例,检测所有受试者空腹状态下胰淀素和血脂、血尿酸、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同时测定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与正常组相比,DM2组的胰淀素水平亦较对照组低(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胰淀素与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Homa-I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呈显著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正相关.与胰岛β细胞功能、血清胆固醇、血尿酸无相关性.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提示腰臀比和空腹胰岛素水平是影响胰淀素水平显著的因素.结论:DM2患者存在IR、低胰淀素血症,低胰淀素血症可能与DM2的IR互为因果.

    作者:李欣宇;高政南;卢林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A72-4和CE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72-4(CA72-4)和癌胚抗原(CEA)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胃癌患者102例,胃良性病变患者54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了手术前后血清CA72-4和CEA水平.结果:胃癌组血清CA72-4和CEA水平高于胃良性疾病组,差异显著(P<0.01).胃癌患者术前组血清CA72-4、CEA水平高于术后组,差异显著(P<0.01).胃癌患者有淋巴结转移组血清CA72-4、CEA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显著(P<0.01).胃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组术后血清CA72-4、CEA水平低干姑息性切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手术切除肿瘤特别是行根治性切除术后,血清CA72-4、CEA水平显著降低,动态观察CA72-4、CEA水平及其变化,对胃癌的筛选、疗效观察及诊断有无转移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杨士军;王文亮;刘满庆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宫内窒息胎儿脐血S100β蛋白的变化

    胎儿宫内窒息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主要诱因.对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仍以临床表现及CT、B超、脑电图为诊断依据,缺乏生化诊断指标[1].S100β是近年发现的代表神经系统损伤的蛋白.有研究认为,可作为脑损伤及损伤程度的指标.为了解S100β蛋白在宫内窒息胎儿脐血中的变化,对我院近期以不同分娩方式分娩的新生儿116例,取脐带血测定S100β蛋白浓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劲涛;余佩玲;苏亮;曾鸿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ACS患者血清学辅助诊断指标比较

    目的:明确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血清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 IM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73例在胸痛3h内就诊的ACS患者,分别在就诊时(3h内组)和胸痛6h(6h组)抽血检测IMA,同时检测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b),与4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ACS患者3h内组血清IMA阳性率高,与cTnI和Mb比较有统计学意义(87.67%、10.96%、17.81%,χ2=110.788,P<0.001),ROC曲线显示IM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8(95%可信区间0.923~0.993),IMA对ACS的临床诊断效能优于cTnI及Mb;6h组阳性率以Mb为高,但IMA、cTnI及Mb三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89.04%、93.15%、98.63%,χ2=5.647,P>0.05),对ACS的临床诊断效能相近.结论:IMA是反映ACS心肌缺血早期诊断的灵敏指标,对于发病<3h的ACS更有价值,结合cTnI 和Mb有助于ACS的早期诊断和排除诊断.

    作者:谢敏瑚;姜东林;顾国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NO、NOS水平与脂质过氧化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了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NO、NOS水平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应用生化法对3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了血清NO、NOS测定和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并以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NO、SOD、GSH-PX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NOS、MDA水平则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NO、SOD、GSH-PX水平与MDA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4286、-0.4125、-0.4108,P<0.05).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NO、SOD、GSH-PX水平的降低与活性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作者:陈传兵;张玉红;周秀娟;尹洪霞;王娜;李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RP及β2-m的变化及意义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免疫功能异常、透析相关淀粉样变与炎症水平密切相关,CRP可预见血清白蛋白浓度的高低,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较强的预测因子[1].本文通过检测CRP、β2-m的水平,探讨其与Hb、Alb之间的关系.

    作者:赵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抗精子抗体与男性免疫性不育的相关分析

    抗精子抗体(AsAb)是体内的同种异体抗体,是造成免疫性不育主要原因之一.约15%的育龄夫妻不能生育,免疫性不育占男性不育症的2.7%~4%,且近年有增加趋势[1].为了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在免疫性不育中所起的作用,我们检测了从2006年1月~2007年12月来我院不孕不育门诊就诊的男性患者血清中抗精子抗体(AsAb),并以正常男性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勤勤;龚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CRP、IL-18、IFN-γ对结核性和肿瘤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

    本文探讨CRP、IL-18、INF-γ测定在结核性和恶性肿瘤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价值,通过对4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35例恶性肿瘤胸腔积液检测CRP、IL-18、IFN-γ含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高万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清CEA、CA125、CA19-9、CA15-3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诊断、治疗、愈后判断及病情进展有重要作用.现就肺癌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CA15-3在肺癌诊断中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廖渝;蒋飞龙;陈兴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轻链

    目的:评价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轻链的可行性. 方法:在贝克曼CX4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应用ROCHE公司试剂,以免疫透射比浊法,采用二点终点法,主波长340nm,副波长700nm,温度37℃,六点校准.结果:本法检测kappa轻链,日内不精密度2.5%~2.8%,日间不精密度3.0%~3.2%,检测低限为0.19g/L,回收率为92.1%~101.5%,检测lambda轻链,日内不精密度1.6%~1.8%,日间不精密度2.2%~2.5%,检测低限为0.16g/L,回收率为94.2%~102.5%,免疫透射比浊法(Y)与贝克曼IMAGE特定蛋白分析仪的免疫散射比浊法(X)比较:kappa轻链Y=0.265X-0.232.决定系数(r2 )=0.957,lambda轻链Y=0.438X-0.03.决定系数(r2 )=0.976.结论:免疫透射比浊法简便,灵敏,试剂稳定,适合一般医院血清轻链的自动化分析.

    作者:卢琦;陈金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肿瘤标志物在鉴别伴有胸腔积液的良恶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本文通过对107例伴有胸腔积液的患者进行了胸腔积液中细胞角化蛋白19片断(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和糖类抗原19-9(CA19-9)联检结果分析,进一步探讨了肿瘤标志物的诊断价值,对于临床的治疗和疾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永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清前S1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的临床意义

    由于我国是一个乙肝大国,在各级医院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均受到重视,其中HBeAg 、HBV-DNA检测又成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观察疗效的金指标,但在基层医院受到条件限制,很难做到采购荧光定量PCR仪和相关配套试剂进行常规检测,而单纯依靠乙肝五项检测结果判断HBV的传染性及复制又存在许多不足.近年通过国内外研究发现,前S1抗原(Pre-S1Ag)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蛋白,主要存在于Dane颗粒和管型颗粒上[1],将其与乙肝五项联检,发现它在病毒感染、复制状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对乙肝五项,特别是对HBeAg和HBV-DNA检测很好的补充和加强.为此,笔者特意对Pre-S1Ag在HBsAg、HBeAg抗原抗体系统和HBV-DNA阳性血清中的表达方式做了一些对比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以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NO/NOS检测的临床意义

    本文报告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NO/NOS水平的变化,并就临床价值作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美琴;周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的意义

    目前可用于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疗效评价的方法很多,以内镜下取胃黏膜行组织学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为诊断HP感染的金标准,将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结果与其比较,以评价13C-UBT对HP感染的诊断价值.

    作者:成红霞;曹剑霞;李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ApoB100基因第26号外显子6694bp处MspⅠ位点突变与高血脂相关性

    目的:载脂蛋白B100(ApoB100)是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的组成成分,可与组织中LDL受体结合并介导LDL的降解和清除,此功能对于维持血清中LDL和胆固醇水平的稳定起重要作用.ApoB100的一些基因突变将明显影响ApoB100的结构和功能,导致血浆中LDL降解受阻,血浆中LDL和胆固醇含量升高从而增加其它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本文将探讨ApoB100基因第26号外显子6694bp处的基因突变所致的MspⅠ位点多态性与高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本文采用KI法提取50例高血脂症患者、60例对照组人群外周血细胞基因组DNA,设计并合成PCR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分析其ApoB100基因第26号外显子6694bp处MspⅠ位点的基因型.结果:高血脂组基因型分布为M(+)M(+)∶42例,M(+)M(-)∶7例,M(-)M(-)∶1例;对照组基因型分布为M(+)M(+)∶59例,M(+)M(-)∶1例,M(-)M(-)∶0例.统计分析表明高血脂组与对照组之间基因型分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ApoB100基因第26号外显子6694bp处MspⅠ位点突变与高血脂相关.

    作者:陈奇奥;孙敏;沙姗姗;徐永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抗HPV16检测对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应用

    据文献报道[1~2],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其中16亚型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我们利用基因工程抗原HPV16[3]发现酶免法检测人体内是否存在HPV16的抗体.从而为临床判断是否存在乳腺癌的可能提供依据.经过初步的临床应用,证实实验结果与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卢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CRF患者血清CT、PTH水平及临床意义

    本文对8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血清降钙素(CT)、甲状旁腺激素(PTH)、钙(Ca)、磷(P)进行测定,观察其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红宇;马宁;魏云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女性抑郁症患者血清SF、AFP、CEA及CA19-9水平观察

    研究表明,抑郁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且差异开始于青春期,其表现为女性更容易抑郁,而且这种趋势会一直持续到成年[1].抑郁症是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有文献报道[2],异常的情志活动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和机体免疫功能的降低而促使肿瘤的发生或恶化.本文对75例女性抑郁症患者的血清SF、AFP、CEA及CA19-9等四项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娟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尿β2-m与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探讨

    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在心肺功能失代偿时常伴有肾功能损害,肺心病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我们选择从2005年8月~2007年11月30例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工作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含量测定并与30例健康老年对照组进行比较,以探讨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对肾功能的影响,并寻求早期敏感检测指标.

    作者:刘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临床护士与检验医学分析前质量管理

    我们中心于2007年初通过了国家认可委颁发的ISO17025质量认可证书,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多次的跟踪评审及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经PTCA循环加以纠正,从而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检验医学分析前质量管理是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中并非由检验人员完全可以控制,且影响因素复杂,质量缺陷隐蔽,责任难以确定的一个难而且也是重要的管理阶段[1].其中涉及人员有临床医生、护士、标本运输人员及实验室标本接收、传递.笔者发现能否获得一份真正反映病人情况的合格标本,临床护士在检验分析前的不同时间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发挥着不可缺少的管理职责.现把我们的一点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美娟;李红梅;吴湘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清THP、β2-m水平在高脂血症中的变化及意义

    血清糖蛋白(THP)和β2-m的检测早已是评价肾功能的重要指标.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血清THP、β2-m与许多疾病有关,亦可能参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本文对高脂血症(以TC、TG升高为主)患者进行了血清THP、β2-m的含量测定,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旨在探讨血清THP、β2-m的水平与高脂血症患者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恒国;罗南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胎盘泌乳素与糖筛在围产期中的检测意义

    胎盘泌乳素(HPL)是胎盘产生的一种不含糖的单纯蛋白激素,有降解脂肪、储存糖的作用.它是维护正常胎盘-胎儿发育的重要因素,是监护和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HPL直接反映胎盘功能和胎儿生长情况,可作为监测胎儿宫内安危的一项重要指标.体重增加过快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高危因素,研究HPL与孕期肥胖、体重增加过快、膳食不合理的关系,探索HPL对围产期保健的指导意义,监测HPL发挥其在孕期高血糖的预警作用,控制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率,保障围产期母婴的健康.本文旨在探索HPL能否作为一项在孕中期判断发现孕妇体重增长过快、胎儿生长过大的高危因素一项指标,指导临床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的发病率.

    作者:王红;向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04例甲亢患者HA、CG检测结果分析

    本文对我院104例甲亢患者进行了HA、CG的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甲亢组:甲亢患者104例(男40,女64),年龄(19~51)岁,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符合《内科学》第5版甲亢的诊断标准,无病毒性肝炎及其他肝病史.对照组:81例(男53,女28)年龄(26~54)岁,均为健康体检的正常成人.

    作者:张阳;方军;周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分析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而出现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对NAFLD患者血清中的瘦素(leptin)、脂联素(HADP)水平变化作如下报道.

    作者:曹艳;瞿卫;杜同信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脂肪肝患者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和非高密度脂蛋白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车代步,运动量减少,脂肪肝患病率大幅增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脂肪肝大都起病隐匿,其临床表现轻微且无特异性.因此其流行病学调查受到普遍关注,其中肥胖和高脂血症是目前较为明确的脂肪肝危险因素.为了解脂肪肝患者的脂肪代谢与糖代谢之间的关系,我们在长期临床生化检验工作中整理一些数据,报道如下.

    作者:雷静月;王菊英;陈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慢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2、IL-6和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

    文献报告[1],肾病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因子的调节紊乱有关.国内尚少见有慢性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相关的报告,为此,我们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文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清IGF-I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是一类氨基酸序列和功能与胰岛素相似的促细胞生长多肽,是成年型生长调节因子.据报道,IGF-I对前列腺细胞有促分裂和抗细胞凋亡作用,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2].我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检测了42例前列腺癌(PCa),4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及35例健康人血清IGF-I,同时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并加以比较,旨在探讨IGF-I诊断 PCa的价值.

    作者:钱定良;方伟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hs-CRP、IGF-Ⅱ和血浆VEGF检测的临床意义

    国内尚少见有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hs-CRP、IGF-Ⅱ和血浆VEGF检测结果的报告.为此,我们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良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尿β2-m、IgG、Alb RIA联检观察肾功能受损的临床价值

    我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对尿三蛋白(β2-m、IgG、Alb)联检从而提高肾功能异常检出率.

    作者:陈希;陈一伟;高春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胰腺炎早期ET、NO、MDA和SOD的变化及意义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早期重要的病理现象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脂质过氧化与反映毛细血管通透性障碍的内皮损伤密切相关.虽然脂质过氧化物在AP中的作用已被证实,但脂质过氧化物与血管活性物质同期在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报道较少.本文检测AP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与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及自由基清除剂(SOD),探讨它们在AP早期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伟;王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甲状腺疾病患者TGA、TMA定性测定的临床意义分析

    TGA、TMA是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特异性指标,在其他甲状腺疾病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本文对9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了TGA、TMA浓度的定性测定,以期能为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周飞华;徐海峰;周润锁;孙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NOS和PGMP检测的临床意义

    文献报告[1],NO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物质,它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作用.一氧化氮酶(NOS)为其催化酶.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PGMP)水平的变化在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本文报告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血

    作者:邰宏明;王朝晖;沈粉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HA、ⅣC及IL-6检测的临床意义

    本文对8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分别进行了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三项指标检测,了解不同Child-Pugh改良肝功能分级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ⅣC及IL-6变化情况,以期探讨HA、ⅣC及IL-6与乙肝肝硬化预后的关系.

    作者:葛宇黎;王树民;孙慧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A、PCⅢ、CⅣ、LN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我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285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黏连蛋白(LN)四项血清指标检测分析,以探讨此四项血清指标在慢性肝炎患者中的表达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

    作者:李滢;吴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胰岛素释放试验对单纯性肥胖及DM2的诊断价值分析

    本文采用胰岛素释放试验对60例单纯性肥胖者、240例2型糖尿病(DM2)患者及30例正常人进行测定,并对结果予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克田;张继华;吕寅臣;关雪莲;庞建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NPY和血清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作为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广泛地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兴趣.神经肽Y(NPY)是1982年由国外学者Tatemoto 等[2]发现的一种生物活性多肽.C-反应蛋白是冠心病一种危险因子[3].国内尚少见有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NPY 和血清hs-CRP联检的报告.为此,我们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敏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F-Ⅱ、TnI、IL-6、IL-8检测的临床意义

    文献报告[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是机体组织细胞繁殖、分化和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细胞因子.心肌肌钙蛋白I(TnI)存在于心肌收缩蛋白细丝上,在心肌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2].白细胞介素是一个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炎性细胞因子[3].国内尚少见有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F-Ⅱ、TnI、IL-6和IL-8联检的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文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中青年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和血糖代谢特点分析

    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代谢系统中常见的两大类疾病.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都存在胰岛素以外的多种激素分泌异常,在诸多的内分泌异常中,甲状腺激素异常占重要地位.本文对比分析了老年和中青年甲亢患者的血糖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特点,旨在为甲亢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作者:周飞华;徐海峰;周润锁;孙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测定血清β2-m的临床意义

    为了探讨血清β2-m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关系,以及AITD患者测定血清β2-m的临床意义,我们测定了160例Graves'病、桥本氏病及特发性黏液性水肿患者的血清β2-m、TGA、TMA,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谭庆玲;唐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与尿β2-m、α1-m、IgG和尿Alb联检对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判断

    判断糖尿病、高血压早期肾脏功能,对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我们收集了208例患者血、尿样本,分别进行β2-微球蛋白(β2-m)、α1-微球蛋白(α1-m)、免疫球蛋白(IgG)、尿微量白蛋白(Alb)联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炜;卫江亮;胡建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89SrCl2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疗效分析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骨转移的发生率较高,国外报道为70%[1].约60%~70%出现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氯化锶(89SrCl2)是一种用于转移性骨肿瘤所致疼痛的姑息治疗的放射性药物,1941年首次被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获得较好疗效.大量临床应用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我们自2003年1月~2005年3月采用89SrCl2治疗27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学军;刘增礼;张俊;杨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8、IL-1β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和酶联法对3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了血清IL-6、IL-18和IL-1β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IL-6、IL-18和IL-1β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3个月后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IL-6、IL-18和IL-1β水平的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理、预防和指导临床用药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春艳;周东霞;王恩波;张树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卵巢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EA、CA125和IL-8联检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了卵巢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EA、CA125和IL-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分析对32例卵巢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EA、CA125和IL-8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手术治疗前卵巢癌患者CEA、CA125和IL-8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手术治疗6个月后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清CEA、CA125和IL-8水平的变化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判定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春艳;周东霞;王恩波;张树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冠心病患者Ald与ET-1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ICVD)和心血管(CHD)疾病患者醛固酮(aldosterone,Ald)与内皮素(endothelin-1,ET-1)的关系.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及其相关组分诊断标准采用WHO及国家相关机构认可的工作定义.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9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和10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血清Ald和血浆ET-1的测定,与相同年龄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与正常人(62.52±10.40)pg/ml比较,ICVD和CHD各组Ald水平均显著增高,以高血压组(HBP)增高为显著(89.69±30.11)pg/ml,两组Ald水平增高顺序为HBP>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急性脑梗死(ACI)>冠心病(CHD)>脑梗死后遗症(SCI).②ET-1水平与对照组(58.25±12.2)pg/ml比较各组亦显著升高,HBP组ET-1为(80.29±18.35)pg/ml,相差极为显著(P<0.01),其中HBP>ACI>CHD>VBI>SCI.③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两组患者Ald与ET-1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其中 ICVD组93例患者,血清Ald与血浆ET-1(r=0.459,P<0.01);HBP组Ald与ET-1(r=0.561,P<0.01);CHD组Ald与ET-1(r=0.20,P<0.05).结论:Ald与ET-1与缺血性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浓度变化可作为评价心脑血管疾病时血管受损程度的客观指标.

    作者:孙晓明;罗南萍;刘恒国;李伟;陈英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P-Selectin、CA15-3和TSGF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了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P-selectin)、CA15-3和TS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ELISA和化学法对3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CA15-3和TSGF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手术前乳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CA15-3和TSG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手术治疗后一年复发组又非常明显地高于未复发组(P<0.01).结论:检测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CA15-3和TSGF水平的变化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宗攀;周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Hcy、IGF-Ⅱ和TSGF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Hcy、IGF-Ⅱ和TS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法和放射免疫分析对35例肺癌患者进行了血清Hcy、IGF-Ⅱ和TSGF含量检测,并与30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肺癌患者在化疗前血清Hcy、IGF-Ⅱ和TSG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化疗后6个月在未复发的27例中明显下降接近于正常人组,而复发的8例,其数值又回升至化疗前水平(P<0.05).结论:检测肺癌患者血清Hcy、IGF-Ⅱ和TSGF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诊断和疗效观察的参考.

    作者:吉亚君;王鑫;刘政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ET、血清TGF-β1和VEGF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ET、血清TGF-β1和V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4例糖尿病无肾病患者和3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血浆ET、血清TGF-β1和VEGF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DN组血浆ET、血清TGF-β1和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NDN组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ET、血清TGF-β1和VEGF含量随DN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逐渐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DN发生以及严重程度的指标,对监测早期DN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亚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leptin与脂联素水平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了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与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ELISA对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34例为伴肾病组,50例为无肾病组)进行了血清leptin和脂联素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无肾病组和肾病组血清leptin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 0.01).而血清脂联素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1).原发性高血压肾病组与无肾病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血清leptin水平和血清脂联素水平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王茁;郭敏;王文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TNF、LN和FA联检的探讨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层黏蛋白(LN)和叶酸(FA)含量的变化及其联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9例肝硬化患者和38正常人作为对照,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TNF,放射免疫分析LN,化学发光法检测FA.结果:肝硬化患者组血清TNF和LN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F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NF、LN和FA的联检在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收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缺铁性贫血患者输注PRC前后血清EPO和SF水平的观察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PRC)前后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和铁蛋白(SF)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了输注PRC前后血清EPO和SF水平的检测,并以30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缺铁性贫血患者在输注PRC前血清EP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SF则显著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2周后血清EPO水平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SF与正常人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输注PRC对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克勤;吕海军;李兴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清及绒毛组织EGF测定在早孕及抗早孕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早孕妇女表皮生长因子(EGF)变化,结合雌激素及孕激素测定探讨抗早孕药物米非司酮对EGF和胚胎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66例拟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和32例正常育龄非孕妇女分别作为早孕组和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EGF、雌二醇(E2)、孕酮(P)含量以及药物流产、人工流产绒毛组织中EGF的含量,并观察使用米非司酮后血清EGF、E2、P含量的变化.结果:早孕组血清EGF水平及E2、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药物流产者绒毛组织中EGF含量明显低于人工流产者(P<0.05);用米非司酮后,血清EGF和P含量均有轻度下降.结论:早孕妇女EGF升高,表明EGF对胚胎发育具有一定作用,使用米非司酮后EGF减低,提示米非司酮可能通过抑制EGF的作用对胚胎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李素平;吴晓华;李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SLE新的抗SmD1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新的抗SmD1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SLE患者血清中的抗dsDNA抗体,ELISA定量法检测抗SmD1抗体、抗Sm抗体,同时用其它风湿病患者及正常健康人血清作对照.结果:80例SLE患者抗SmD1抗体阳性率为52.5%,抗Sm抗体阳性率12.5%,抗dsDNA抗体阳性率33.8%,80例对照组抗SmD1抗体、抗S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0%.结论:新的抗SmD1抗体在SLE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抗SmD1抗体可作为诊断SLE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奔放;陈兴国;王自正;刘春燕;曾庆娣;杜同信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武汉地区女性血清E2水平及绝经年龄的调查

    目的:探讨武汉市城区各年龄段女性血清雌二醇(E2)水平及绝经年龄,为临床上雌激素相关疾病陈辉霖指导老师预防和治疗以及女性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筛选武汉市区(26~75)岁健康、无内分泌及生殖系统疾病女性2020例,运用核医学体外分析技术,对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中E2进行测定,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武汉地区女性各年龄段E2水平及分布情况、女性E2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和绝经年龄.结果:①武汉地区女性血清E2水平在(31~35)岁年龄组达峰值,以后逐步下降,在(46~50)岁组明显下降,而在(51~55)岁组阶段下降幅度大;②武汉地区女性平均绝经年龄为48.08岁.结论:武汉地区女性绝经年龄有所提前,与1989年全国水平相比平均提前了2.3岁,女性保健工作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陈辉霖;兰健;张阳阳;李菲;张元劼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浆ET、Hcy和hs-CRP联检在冠心病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了血浆内皮素(ET)、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检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对3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血浆ET、Hcy和血清hs-CRP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做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ET、Hcy和血清hs-CRP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冠心病患者血浆ET水平与Hcy和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6122、0.5842,P<0.01).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ET、Hcy和hs-CRP水平的变化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褚静英;朱雪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90Y间接法标记单克隆抗体的实验研究

    目的:采用间接法对抗CEA单抗(McAb)及CD45 McAb进行90Y标记,并确定佳标记条件,为90Y放射免疫导向治疗CEA分泌性肿瘤及急性白血病奠定基础.方法:利用DTPA环酐(cDTPAa)作为络合剂,将90Y偶联至CEA McAb与CD45 McAb上,确定cDTPAa与抗体偶联的佳条件,并测定偶联物的免疫活性及在体外的稳定性.结果:在抗体浓度为20mg/ml时,佳偶联条件为:抗CEA单抗与cDTPAa的摩尔比为1:20,偶联反应中pH值8.2,在佳偶联条件下,90Y标记CEA McAb与CD45 McAb的标记率均>93%,放化纯度均>95%,体外稳定性良好,并且两类标记物均保持较好的免疫活性.结论:90Y标记的CEA McAb与CD45 McAb是较理想的放射免疫靶向治疗制剂,可用于下一步的CEA分泌性肿瘤及急性白血病的治疗研究.

    作者:李贵平;扶云碧;黄凯;刘峰;孟凡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γ射线辐照对单采血小板活化及输注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γ射线辐照对单采血小板活化及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单采血小板20袋分为对照组和辐照组,辐照组采用35Gy γ射线辐照.测定保存前及保存第1d、3d、5d时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的表达.62例接受辐照和未辐照血小板输注的病例,检测其输注血小板前后活化血浆凝固时间(APCT)的变化.结果:保存前及保存第1d、3d、5d时CD62P的表达在对照组和辐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输注血小板前后,患者APCT在对照组和辐照组之间比较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γ射线辐照对保存期内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输注效果均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晓娣;石庆芬;黄象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嗜酸乳杆菌合生元对抗生素相关腹泻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和低聚异麦芽糖(IMO)组成的合生元对抗生素相关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AAD)大鼠肠黏膜生物屏障、免疫屏障和机械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以盐酸林可霉素复制AAD模型,治疗组采用不同剂量的合生元灌胃,分别在实验第6d、第9d、第13d进行肠道菌群分析、肠黏膜SIgA检测(放射免疫分析)和肠黏膜形态学观察.结果:AAD大鼠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组织中SIgA水平下降;给予合生元后能调节肠道菌群失调、促进肠黏膜SIgA水平的分泌,促进小肠绒毛的修复,尤以中高剂量组较为明显.结论:嗜酸乳杆菌和低聚异麦芽糖组成的合生元配方对AAD大鼠肠黏膜生物屏障、免疫屏障和机械屏障均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杜丹;方立超;陈丙波;魏泓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清P、HCG浓度动态检测在早期异常妊娠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P及HCG动态检测对早期异常妊娠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25例早期异常妊娠患者分别进行两次(间隔48h)血清P(Progesterone, P)及HCG值,血清P值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HCG浓度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分析不同组别两者浓度变化规律.结果:先兆流产组P值明显高于难免流产组(P<0.05),异位妊娠组明显低于先兆流产组和难免流产组(P<0.01,P<0.05),先兆流产组HCG值明显高于异位妊娠组和难免流产组(P<0.05),异位妊娠组与难免流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HCG上升及下降幅度<难免流产组(P<0.05).结论:血清P及HCG动态检测对于早期异常妊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屠凤娟;丁杰锋;刘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IGF-Ⅰ、PRL及SE-cad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IGF-Ⅰ、PRL及SE-cad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血清IGF-Ⅰ采用放射免疫分析;fPSA及PRL采用化学发光法;血清SE-cad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结果:前列腺增生组患者血清IGF-Ⅰ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0.05);血清PRL含量也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SE-cad浓度其测定数值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前列腺癌患者组血清IGF-Ⅰ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1);血清PRL含量也较对照组升高极其显著(P<0.01);SE-cad浓度其测定数值升高同样非常显著(P<0.01).灵敏度分析表明,fPSA+IGF-Ⅰ和fPSA+SE-cad两组灵敏度显著高于fPSA单项测定组;fPSA+PRL组灵敏度略低,但P>0.05.特异性分析则fPSA+SE-cad组fPSA单项测定组显著增高(P<0.05),fPSA+PRL降低明显,fPSA+IGF-Ⅰ组与单项组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血清IGF-Ⅰ、PRL及SE-cad水平的变化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与fPSA的联合测定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

    作者:陈永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EA,CA19-9和SS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了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EA、CA19-9和SS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2例食管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EA、CA19-9和SS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食管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清CEA、CA19-9和SS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CEA、CA19-9和SS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184、0.6012,P<0.01)手术治疗3个月后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EA、CA19-9和SS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指导临床实践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宗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及β2-m水平在评价肾移植受者肾功能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半定量参数和血、尿β2-m水平测定对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28例肾移植病人术后均进行放射性核素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同时测定移植肾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膀胱放射性计数与移植肾放射性计数比值(B/K值)和移植肾放射性1min计数与腹主动脉放射性1min计数比值(K1min/A1min比值).在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前所有病人均收集其血液和尿液标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尿β2-m水平.结果:12例肾功能正常者肾动态显像示肾血流灌注及功能良好,GFR值为(49.1±6.1)ml/min,B/K值均>3,K1min/A1min比值为8.18±1.41;4例急性排斥反应者肾血流灌注受损程度重于功能相,GFR值为(33.2±5.3)ml/min,B/K值均<1,K1min/A1min比值为2.59±0.86,β2-m水平以血β2-m升高明显;8例慢性排斥反应者肾血流灌注和功能相均同时受损,GFR值为(19.8±7.5)ml/min,B/K值均<1,K1min/A1min比值为2.19±0.84,β2-m水平也以血中升高明显;2例肾小管坏死者及2例环孢素A肾中毒者肾血流灌注受损均轻于功能相,GFR值分别为(38.5±4.1)ml/min和(39.4±5.81)ml/min,B/K值均<1,K1min/A1min比值分别为5.83±0.84和6.01±0.66,β2-m水平以尿中升高显著.结论: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半定量参数K1min/A1min比值和B/K值,结合肾移植病人术后血、尿β2-m水平联合分析可早期初步鉴别排斥反应的类别,可作为判断移植肾受损程度、原因及预后估测的敏感指标.

    作者:谈高;李贵平;黄凯;邓志芳;杜丽;张翠运;柳学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液检测NSE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引流液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及其与血清NSE浓度的关系.方法:收集CSDH患者经钻颅所产生的引流液,同时采集病人和正常对照者的血液,经处理后采用放免法测定NSE的浓度.结果:CSDH患者组的血清NSE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SDH患者引流液的NSE与自身血清NSE相关(r=0.917),引流液NSE高于自身血清NSE(P<0.01).结论:测定CSDH患者引流术后的引流液NSE浓度变化可以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之一.

    作者:陈如昌;吴健媛;陶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部良性疾病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ortisol、PRL及GH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腹部良性疾病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ortisol、PRL、GH水平的变化,以评价不同阶段的应激情况.方法:Cortisol和PRL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GH采用放射免疫分析.结果:32例患者Cortisol水平在手术前24h抽血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略有升高,但统计差异无显著性(P>0.05);麻醉前的血清标本测定结果则升高较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24h的血清标本测定数值升高幅度更为明显,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极为显著(P<0.01).PRL含量在术前24h抽血测定血清浓度也稍有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手术台后麻醉前抽取的血清标本测定结果则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24h的血清标本测定结果PRL水平升高更加明显(P<0.01).GH水平在术前24h抽血测定时与上述2项指标的情况基本相同;其余麻醉前和手术后24h的2次血标本测定统计情况亦与上2种指标大致相同(P<0.05,P<0.01).结论:本文患者三项血清指标的变化证实患者存在明显的应激反应;如这种反应过度,则提醒临床应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处理.

    作者:陈慧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125、CEA、CA50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125、CEA、CA50检测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检测32例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CA125、CEA、CA50水平的变化,并与35 名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CA125、CEA、CA50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P<0.01),手术治疗后3个月血清CA125、CEA、CA50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肺癌患者血清CA125、CEA、CA50水平的变化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桂杰;宋海春;周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血浆ET、SS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生长抑素(SS)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6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进行了血浆ET和SS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新生儿作比较.结果:病儿组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儿组,而SS水平则显著低于正常儿组(P<0.01).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发展与ET和SS水平的变化密切相关.

    作者:张玉红;陈传兵;李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血清TNF-α、IFN-γ和T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血清TNF-α、IFN-γ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和单克隆抗体检测法对3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进行血清TNF-α、IFN-γ和T细胞亚群检测,并以35名正常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血清TNF-α、IFN-γ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儿组(P<0.01),而CD3、CD4、CD4/CD8比值又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儿组(P<0.01).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血清TNF-α、IFN-γ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可作为病情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检测指标.

    作者:冯越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MMP-2和TIMP-2在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表达、两者相关性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80例SCLC患者和35例正常人血清中的MMP-2、TIMP-2水平.结果:80例SCLC患者的MMP-2、TIMP-2血清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广泛期SCLC患者的血清MMP-2和TIMP-2明显高于局限期患者(P<0.05).结论:MMP-2和TIMP-2的高表达对SCLC的发生发展均起重要作用,两者表达水平与SCLC的浸润转移及恶性程度有关.

    作者:彭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不同甲状腺疾病对血清IGF-Ⅰ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甲状腺疾病对人体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分别检测5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3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2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和30例健康人IGF-Ⅰ水平,并随访经过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患者(24例甲亢、16例甲减、10例甲炎)血清IGF-Ⅰ水平.结果:血清IGF-Ⅰ水平,甲亢组(398.9±92.6)ng/ml明显高于健康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甲减组(123.7±43.4)ng/ml,甲炎组(178.9±50.5)ng/ml明显低于健康组(239.7±68.1)ng/ml,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大多数甲状腺疾病治疗缓解患者血清IGF-Ⅰ水平得到恢复.结论:不同甲状腺疾病因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影响了IGF-Ⅰ的正常调节,而且IGF-Ⅰ有可能参与调节甲状腺疾病的进程.

    作者:潘晓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CEA、CYFRA21-1和NSE联检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EA、CYFRA21-1和NSE联检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了40例恶性胸腔积液(恶性组)和3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结核组)血清和胸腔积液的CEA、CYFRA21-1和NSE的水平并计算其胸腔积液/血清(P/S)比值.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中胸腔积液CEA、CYFRA21-1和NSE水平及 P/S比值明显高于结核组(P<0.01).CEA、CYFRA21-1和NSE单项检测恶性胸腔积液特异性高的为CEA(90%),敏感性高为CYFRA21-1(83%).CEA、CYFRA21-1和NSE三项联检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89%.结论:CEA、CYFRA21-1和NSE三项肿瘤标志物联检可明显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阳性诊断率,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晓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脑出血患者血浆ET-1、CGRP和NSE变化及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急性发作期、恢复期血浆内皮素(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探讨它们在脑出血不同时期的临床意义.方法:脑出血组60例,健康对照组60例.脑出血组分别于入院次日、第7d、第21d空腹静脉采集血液标本.用放射免疫分析ET-1、CGRP、NSE含量.结果:脑出血组各时间的ET-1、CGRP和NSE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T-1、CGRP发病次日与第7d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第21d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E发病次日含量与第7d、2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7d与第21d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浆ET-1、CGRP和NSE水平发病次日显著升高.恢复期ET-1、CGRP、NSE含量较发病次日逐渐下降 .测定血浆ET-1、CGRP和NSE含量有助于脑出血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春银;谭华;李作孝;郭佳;甘西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慢性肾病患者细胞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了慢性肾病患者血清IL-6、IL-8、IL-10和IL-1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法对32例慢性肾病患者进行了血清IL-6、IL-8、IL-10和IL-18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慢性肾病患者血清IL-6、IL-8、IL-10和IL-18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6个月后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差异(P<0.05).结论:检测慢性肾病患者血清IL-6、IL-8、IL-10和IL-18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预后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从江;李芬;张磊;刘剑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了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红细胞膜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的改变参与了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Reilnila制膜法测定了45例2型糖尿病无肾病组和31例2型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和红细胞膜Na+·K+-ATP酶及Ca+2·Mg+2-ATP酶含量,并与30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有无肾病组其血清脂联素水平均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红细胞膜Na+·K+-ATP酶和Ca+2·Mg+2-ATP酶含量也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2型糖尿病肾病组与无肾病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与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红细胞膜Na+·K+-ATP酶及Ca+2·Mg+2-ATP酶的活性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宋皆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F-Ⅱ和血浆VEGF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F-Ⅱ和血浆VE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法对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清IGF-Ⅱ和血浆VEGF的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在治疗前血清IGF-Ⅱ和血浆VEGF水平非常显著的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化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后6个月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的发生与发展与血清IGF-Ⅱ和血浆VEGF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李宗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男性CHD患者血清性激素、Hcy、hs-CRP和ET水平的关系

    目的:为了进行男性冠心病(ch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患者与血清性激素、Hcy、hs-CRP和ET水平关系.方法:发光免疫分析了96例男性CHD患者和68例正常对照组血清性激素和Hcy,放射免疫分析了血清hs-CRP和ET.结果:96例男性CHD患者血清性激素较之68例正常对照组,E2明显增高(P<0.01),T明显降低(P<0.01),而血清Hcy、hs-CRP和ET均明显增高(P<0.05~P<0.01).结论:男性CHD患者的发生发展与血清性激素、Hcy、hs-CRP和ET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赵若愚;鲍逸民;杨永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放射导向手术在食管癌转移淋巴结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采用放射导向手术检测经99mTc-MIBI标记的食管癌病人30例,食管平滑肌瘤及贲门失弛缓症病人10例,探讨对食管癌转移淋巴结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放射导向手术探测病灶,胸内和腹部淋巴结及切除的标本,术后对常规病理为阴性(即假阳性)的淋巴结,进行连续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然后计算及统计学处理.结果:30例病人当中,廓清淋巴结694枚,转移者共有148枚.淋巴结转移以局部转移多见;其次为连续性转移与跳跃性转移,多向性转移为少见.用放射导向手术探测淋巴结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96.3%,准确率98.9%.结论: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影响食管癌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放射导向手术不仅能检测出微小的转移淋巴结,而且术中就能准确地判断肿瘤的临床分期,指导手术廓清的进行.使食管癌手术的根治度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卢敏;胡永校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和血清NO、NOS联检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血浆ET和血清NO、NOS水平检测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IA和生化法对35例健康人和31例急性脑外伤患者血浆和血清进行测定.结果:急性脑外伤患者在治疗前血浆ET和血清NO、NOS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NO水平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手术治疗后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浆ET和血清NO、NOS水平的变化对观察急性颅脑损伤的病情和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PRA、AT-Ⅱ和Ald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肝脏疾病病程进展中的水平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35例肝硬化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醛固酮(Ald)含量进行检测,并与38例健康成年人比较.结果:病毒性肝炎患者的PRA、AT-Ⅱ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ld水平稍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硬化患者PRA、AT-Ⅱ及Ald三者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病毒性肝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人病情的进展RAAS被激活,而RAAS参与了肝纤维化的病理过程.

    作者:霍颖;朱亚林;刘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强直性脊柱炎和HLA-B27相关性的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多发于青壮年男性(男女比例约为31)并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国内外研究表明,AS与HLAI类基因B等位基因B27高度相关.人群中HLA-B27基因及其亚型的研究和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建立也有力地证实了HLA-B27分子在AS发病中的重要作用[1].HLA-B27检查成为AS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辅助方法.本文从HLA-B27等位基因、HLA-B27与AS的关联以及HLA-B27的检测等方面作一综述,有助于了解HLA-B27在AS发病中的确切作用,并可辅助临床对AS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立彦;王自正;徐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B7-CD28家族分子的免疫调节功能及临床应用(文献综述)

    T细胞的活化需要双信号刺激,其中共刺激分子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对共刺激分子的深入研究,可以加深对免疫相关性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从而为临床提供新的免疫治疗途径.B7-CD28家族分子是当今研究热点,本文对其结构、功能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翟士军;苏成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丹参多酚酸盐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清TNF-α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丹参多酚酸盐(salvianolate)对C57BL/6J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的影响,以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给8周龄雄性C57BL/6J ApoE基因敲除小鼠喂食高脂饮食,腹腔注射丹参多酚酸盐,随机将其分为模型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丹参多酚酸盐低剂量(60mg/kg)组、中剂量(120mg/kg)组、高剂量(240mg/kg)组,每组12只,共50只;正常对照组(即C57BL/6J野生型小鼠)10只.32周末时处死各组小鼠,留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各组小鼠血清TNF-α水平.结果:32周末时,随丹参多酚酸盐剂量的增加,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清TNF-α浓度逐渐降低,丹参多酚酸盐各剂量组血清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1);丹参多酚酸盐低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两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1);丹参多酚酸盐各浓度组之间亦有明显差异(P均<0.01).结论:各剂量组丹参多酚酸盐均能够降低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清TNF-α水平,随剂量增加,减低越明显,说明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高玉琪;吴宗贵;梁春;罗南萍;张红明;徐军;李晓燕;许琳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