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6906
  • 国内刊号:31-1666/R
  • 影响因子:0.57
  • 创刊:1994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553
  • 全年订价:2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特种医学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04年1期文献
  • 应激对海员心理及血清甲状腺素、睾酮和皮质醇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海员应激对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的影响.方法海员85人为海员组,同地区码头作业人员75人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测评.同时测定海员组、对照组的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状腺原酸(TT3)、睾酮(Testo)及皮质醇(Cortisol)水平.结果海员组较明显的心理不良反应为人际敏感、抑郁、躯体化、敌对、偏执等.海员组除抑郁因子分、恐怖因子分与军人常模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均明显高于军人常模(分别P<0.05~<0.001);海员组与对照组比较,除恐怖因子分外,其余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01);海员组42.4%存在睡眠质量问题.与对照组比较,海员组TT3、Testo、Cortisol的水平显著增高(均P<0.001).TT4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海员面临多种应激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不良反应,心理应激反应影响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变化.

    作者:曾伟杰;支晓兴;吴新文;吴桂荣;张玉亮;杨修益;薛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潜艇人员人际关系敏感与MMPI因子分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潜艇人员中人际关系障碍者的个性特点.方法对111名潜艇人员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人际关系敏感分量表和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量表(MMPI)测量,并以人际关系敏感分量表的因子分为依据分为3个组,即≥3分组、<3分且≥2分组和<2分组,比较这3个组之间MMPI各因子的均分.结果方差分析提示MMPI量表的Hs、Pa和Sc在3个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影响潜艇人员人际关系的个性因素可能与Hs、Pa和Sc偏高有关.

    作者:王强;陈孔斌;陈赛铮;王慧伶;姚继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船员挫伤性眼前房积血9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船员挫伤性眼前房积血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挫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特征,并对其采取卧床、散瞳、包扎双眼,口服或静脉注射皮质类固醇、6-氨基己酸、止血芳酸等,冲洗前房和眼小梁切除等治疗.结果积血完全吸收78例(84.8%),积血未完全吸收14例(15.2%).出院视力0.5以上48例(52.2%),视力0.5及0.5以下44例(47.8%),眼球摘除5例(5.4%).结论挫伤性前房积血的视力恢复与是否早期治疗有关,也与积血量多少、眼球损伤程度及有无影响视力的并发症有关.

    作者:钱定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小鼠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CD61和CD62p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后小鼠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CD61和CD62p的变化及高压氧(HBO)对其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共42只随机分成7组,正常对照组、HBO(ACMP后HBO治疗)第1、3、5天组及ACMP第1、3、5天组,每组各6只.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膜上CD31、CD61的平均荧光强度及CD62p的阳性率.结果ACMP第1天组和HBO第1天组CD3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CMP第1、3、5天组和HBO第1、3、5天组CD6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HBO第3天组CD6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同天ACMP组(P<0.05).ACMP第1、3天组和HBO第3天组CD62p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BO第1、3天组CD62p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同天ACMP组(P<0.05).结论ACMP可显著增加CD31、CD61和CD62p在血小板膜上的表达,提示血小板活化反应增强;早期行HBO治疗可显著减少CD61和CD62p的表达水平,而CD31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

    作者:张奕;高春锦;王国忠;葛环;夏成青;齐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重度脑挫裂伤患者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重症脑外伤患者早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重度脑挫裂伤患者56例,入院时患者的格拉氏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为3~8,均于入院1h内行去骨瓣减压术或同时行血肿清除术;20例在伤后5~20h内行早期HBO治疗,36例在脑水肿消退后(7~18d)行常规HBO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3周后重新GCS评分,6个月后进行格拉氏哥结果评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3周GCS评分和6个月后GOS评分和生存质量出现明显差异.早期HBO治疗组明显优于常现HBO治疗组.结论在颅脑损伤患者中,重度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是神经外科难处理的病症,因为它常伴有恶性的颅内压增高、脑缺氧,患者的预后也较差;早期的高压氧治疗可以及时提高血氧含量,阻止恶性缺血缺氧的发生.重症脑挫裂伤患者术后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早行HBO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洪喜;毕竹梅;丁峰;刘续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北方海域航海人员正常高限血压的发生率及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北方海域航海人员正常高限血压(HNBP)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4072名北方海域的航海人员按统一方法进行血压测量与问卷调查.结果(1)HNBP发生率为17.88%.(2)HNBP组与除外HNBP的正常血压组相比,饮酒、家族史及体重超重的人数比例明显增高(P<0.05),HNBP组年龄、海龄、心率、食盐量、A型行为均值与焦虑均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血压在正常高限的北方海域航海人员中存在多种高血压的相关因素,对该组人群应注意随访观察,加强防护措施.

    作者:辛苏宁;李海玲;吕全江;李兵;王翼;刘先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第1天、5天、10天、15天组和HBO第1天、5天、10天、15天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建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模型.应用电镜观察各组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ACMP第1天组可见弥漫性心肌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嵴减少甚至消失而变空等现象;第5天组可见部分心肌细胞出现局灶性肌溶灶;第10天组可见多数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减轻;第15天组间质水肿仍可见.HBO组病理改变在第1天、5天、10天组均明显轻于同期的ACMP组,第15天组的超微结构已恢复正常.结论HBO可以显著减轻ACMP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对心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立明;高春锦;王国忠;葛环;陈振斌;王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1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测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含量的变化及高压氧(HBO)的影响.方法66例CO中毒的患者被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分别用硝酸还原酶法、放免分析法测定治疗前后三组患者及对照组的NO、ET-1含量的变化.结果HBO治疗前不同中毒程度组患者的血浆ET-1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NO的含量则显著降低(P<0.01),同时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HBO治疗前后比较发现,HBO治疗1次后NO、ET-1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而10次HBO治疗后接近对照值.结论急性CO中毒患者血浆ET-1的升高及NO的降低参与CO造成的意识障碍的发生过程;这两个指标的变化可用于判断CO中毒意识障碍程度及HBO的疗效;HBO治疗对NO、ET-1含量的变化有有益的调节作用,可改善CO的病理损害作用.

    作者:郭健;贺少枫;陈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分压氧对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分压氧对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脾淋巴细胞,分别以从100kPa到600kPa的高分压氧对淋巴细胞处理不同时间.以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细胞分布.结果经过下列方案高分压氧处理后,处于S期和G2/M期的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0.05或P<0.01):100kPa-4h,200kPa-2h,300kPa-1h,400kPa-1h,600kPa-1h.下列方案处理后,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则显著减少(P<0.05或P<0.01):100kPa-10h,200kPa-6h,300kPa-4h,400kPa-3h,600kPa-2h.结论根据暴露强度不同,高分压氧对淋巴细胞周期存在促进和抑制双相作用.

    作者:徐伟刚;刘昀;陶恒沂;郭明珠;孙学军;蒋春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机械通气对海水淹溺肺水肿兔肺组织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常规机械通气(CMV)和高频喷射通气(HFJV)治疗兔海水淹溺肺水肿(PE-SWD)后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应用CMV和HFJV对14只PE-SWD新西兰大白兔进行救治,着重观察治疗前后肺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PE-SWD兔HE染色见肺泡及肺间质水肿明显,多数肺泡腔内见均匀红染;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扩张,有肺透明膜形成;可见局灶性肺不张、气肿;肺间质、肺泡腔内见较多炎细胞浸润.CMV、HFJV治疗组上述病变明显减轻,CMV组减轻更明显.结论机械通气治疗后,PE-SWD兔肺组织水肿、炎细胞浸润等病理学改变有明显改善.

    作者:韩志海;段蕴钿;胡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面神经炎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影响面神经炎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17例面神经炎的临床资料和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患者预后显著影响的因素为:年龄、就诊时间、合并使用泼尼松、合并理疗.结论发病后4d内治疗、合并使用激素及合并理疗可以显著改善面神经炎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智巍;周颖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压氧在超长心肺复苏后续治疗中的应用

    超长心肺复苏(cardiac-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指CPR时限超过30min(常规CPR时限)的心肺复苏[1].超长CPR针对特殊病因和特殊医疗环境下导致的心搏骤停等情况,需要完善的抢救复苏设备和训练有素的复苏人员.近来,超长CPR的有关报道增多[2,3].有报道,复苏成功的长CPR时间达5~6h[1],然而超长CPR后续治疗是进一步生命支持和复苏终成功的难题和关键.我院急诊科自2001年以来成功地对12例心搏骤停患者实施了超过30min的CPR,并在后续治疗中辅以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终痊愈9例.

    作者:刘玉青;何扬;郝彤;杜秀玲;王丽萍;董秋立;谭美香;张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舰员尖锐湿疣的特殊发病部位及病因分析

    尖锐湿疣(CA)主要是以性接触方式传播的疾病,其皮疹主要发生于外生殖器部位,故又称生殖器疣或性病疣.部分患者也可以通过非性接触如浴巾、内裤、浴盆等而间接传染,但发病率很低.本文报道我科近4年来陆续诊治的舰船人员CA患者22例,绝大多数发生于非生殖器部位,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勤国;王小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海上作业人员阴囊外伤的超声检查

    阴囊外伤常合并睾丸损伤,由于睾丸包裹于阴囊内,外伤时疼痛、肿胀等原因使物理检查难以判断,容易延误诊断和处理.舰船环境发生阴囊外伤的机率远高于陆地,及时准确的诊断及合理的外科处理,可大大降低睾丸切除率.由于船员发生伤情时,不能及时后送检查并明确诊断,给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带来一定影响.现将我院22例海上作业人员阴囊外伤患者经B超检查确诊,报道如下.

    作者:徐良志;徐松定;谢亚萍;胡爱珍;王淑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脑缺氧伴意识障碍75例

    1991年2月~2003年1月我院高压氧科共收治各种类型意外事故(未计颅脑外伤等)导致急性脑缺氧443例,经临床各科救治后至行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时意识清醒的368例,仍有障碍的75例,经综合HBO治疗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伴有意识障碍的75例报道如下.

    作者:谢金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渔船网绳绞伤致肢体离断伤16例

    渔船网绳绞伤致肢体离断,伤情复杂,处理起来较为棘手.此类损伤除造成皮肤、肌肉、血管、神经等软组织严重挫伤外,创面常受到不同程度的海水污染,极易造成难以控制的顽固感染,而且由于海上作业交通不便,患者受伤至就诊时间常超过8h,给治疗带来较大困难.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10月,收治此类断肢16例,行断肢再植均获成功,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徐林;李政平;王蕾;任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出血术后30例

    2002年4月~2003年3月,我们对30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综合高压氧(HBO)治疗,与同期27例常规治疗患者进行疗效对比,发现HBO组较对照组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祥;袁良津;胡以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某远洋测量船海上作业船员发病情况的调查

    2002年3月笔者随某远洋测量船赴南太平洋执行海上测量作业任务,历时2个月余,对航行期间347名船员的发病状况进行调查,发生疾病在船医务室就诊471人次.现将发生的疾病加以分析,为今后卫勤保障任务提供依据.

    作者:王平;陈志军;乔凌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结合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47例

    胫腓骨骨折是港船作业人员常见的骨折,治疗方法较多.我院自1998年8月开始,对47例斜型和螺旋型骨折采用螺钉内固定,石膏、夹板外固定,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曲珍贵;王延涛;安丰敏;孙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微创钻颅和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出血30例疗效观察

    我科自1999年12月~2002年5月采用微创钻孔引流后,行高压氧(HBO)治疗脑出血30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晋成;孙乃中;徐芳;沈月萍;史佩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压氧辅助治疗耳廓离断伤一例

    患者,男,38岁,职业工人,因工作不慎被钢板砸伤右耳,并头皮裂伤.右耳上部仅有0.5cm大小皮肤粘连,余完全离断,伴活动性出血.右耳感音丧失.30min后来我院行清创后断耳再植术,术后抗感染,止血等支持疗法,第2天行高压氧(HBO)治疗.采用杭州新颖高压氧舱YYC1800B-6小型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0.2MPa(2ATA),升、减压各20min,稳压70min,面罩吸氧(体积分数99.8%)30min2次,间隔10min吸舱内空气.每日1次,连续治疗12次.

    作者:李厚成;刘玉;杨政焕;黄敏;吴秀云;方宗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心肺脑复苏后高压氧综合治疗抢救电击伤一例

    患者,男,37岁,电工.1996年9月24日不慎遭电击伤,不省人事,约20min后送达医院,来院时见呼吸停止,ECG示室颤.即予心肺复苏术(CPR),气管内插管、正压供氧并反复行3次电击复律等综合抢救.15min后心跳呼吸恢复,深昏迷,间有抽搐.在常规予循环呼吸兴奋剂、脱水剂、止痉、激素、营养脑细胞、能量及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等药物下,于起病4h后自主呼吸及有效循环稳定,即送高压氧(HBO)治疗.

    作者:连文洪;谢金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压氧治愈一氧化碳中毒后周围神经损伤一例

    患者,男,18岁.于2003年3月23日晚洗澡时,因煤气热水器使用不当而出现头晕、乏力、神志不清,2h后被家人发现患者左侧卧位、四肢发凉、呼之不应.即送往当地医院抢救.在送往医院途中患者已逐渐清醒,经当地医院给予常压吸氧等处理后病情明显改善,其主动要求出院.患者在清醒后自感右上肢活动无力、麻木不适.次日转我院诊治.

    作者:陈雪林;王宏隽;陈玲珍;翁其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海员二尖瓣人工双叶机械瓣血栓形成一例

    我们于2001年6月收治了1例二尖瓣人工双叶机械瓣膜血栓形成的患者,采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志方;王平;唐大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陪舱人员出舱后昏迷一例

    陪舱人女性,63岁,2003年7月19日,其家人患脑外伤后综合征进行高压氧(HBO)治疗,因患者不能自理而陪舱.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0.2MPa(2ATA),总时间100min,舱内温度28~29°C.治疗中,陪舱人未述有何不适,出舱时却突然倒地,医生发现后迅速使其平卧,吸氧,测血压为100/80mmHg(13.3/10.6kPa),同时建立静脉通道,接上心电监护装置,通知相关科室.

    作者:周渭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压氧辅助治疗肝严重破裂修补术后一例

    患者,男,37岁,于2003年3月6日下午5时被铁棒击伤右季肋部,致右季肋部、上腹部疼痛,伴面色苍白、头晕、冷汗.CT示:肝脏不规则增大,右叶见高低不均匀的混杂密度灶,边缘不清,肝脏外缘包膜下可见新月形高密度灶,诊断为肝严重破裂.于受伤后1h(住院后30min)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肝右叶严重横形破裂,长达20cm、深达6cm,腹腔内积血1500ml,遂行肝破裂修补术.术后予以卧床休息、抗感染、输血、营养支持疗法.

    作者:陈玲莉;翁风泉;莫锦全;何梅;李智勇;段群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儿童严重颅脑损伤二例

    病例1,患儿,男,6岁,因从三楼阳台跌落昏迷2h入院.患儿因于2003年4月26日下午在阳台上玩耍时不慎从三楼跌落,当时即昏迷不醒,急诊送至当地医院抢救.CT片示:(1)右侧丘脑出血、急性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右颞骨骨折.神经外科根据患儿病情,采取保守治疗.给予(1)止血剂止血、甘露醇脱水;(2)醒脑静、纳络酮等促醒;(3)大剂量抗菌素抗感染;(4)留置胃管、脑活素、多肽等营养剂支持疗法.住院20d,患儿仍呈昏迷状态,呼吸、脉搏正常.患儿家属放弃治疗后,带胃管出院回家.回家20d后,患儿父母不忍放弃治疗,来院门诊,以脑外伤后昏迷收治.

    作者:吴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岩沙海葵蜇伤一例

    海葵是一种毒性极强的海洋生物,我国有毒海葵主要有花海葵、红海葵、绿海葵、岩沙海葵数种.岩沙海葵分布于南海海区.我院于2003年11月10日成功救治1例岩沙海葵蜇伤.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小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外伤性上矢状窦血栓一例

    患者男性,27岁,于1999年2月5日因车祸跌伤头部后,突感双眼视物模糊,伴头痛头晕、频繁呕吐,急诊入院.3h后失语、神志不清、二便失禁.查体:T36.8°C、P84次/min、R24次/min、BP17/10.5kPa,浅昏迷,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3.0mm,对光和压眶反射存在,格拉斯哥评分(GCS)9分.心肺正常,四肢肌张力适中,可活动,腹壁反射引出,病理征(-),左侧戈登氏征(+).颅脑CT示:放射冠及颞顶枕部脑水肿边缘模糊,侧脑室变窄,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完整,考虑为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实验室检查:血清钾4.4mmol/L、钠141mmol/L、氯105mmol/L、尿素5.18mmol/L,血浆CO2结合力17.1mmol/L,红细胞沉降率42mm/h.脑脊液常规检查:外观无色透明、蛋白(-)、葡萄糖1-5管(+)、细胞总数30×106/L、白细胞0×106/L;生化检查:葡萄糖4.4mmol/L、蛋白116mmol/L、氯化物123mmol/L.

    作者:吴颖;卢妙云;张小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一种医用高压氧舱内的颈椎牵引装置

    目前,临床上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头昏、恶心、呕吐、眩晕、猝倒、耳鸣、突发性耳聋等症状的患者逐渐增多.该类患者多数有颈椎病病史,且经进一步检查后,已经明确了是因颈椎增生、不稳或颈椎间盘变性、突出等刺激、压迫椎动脉,使之痉挛、扭曲、狭窄或闭塞影响脑部血供而引起上述症状.为此,临床通过以颈椎牵引配合高压氧(HBO)的方法来治疗该类疾病,并取得了较好疗效[1-3].由于目前的HBO舱内没有颈椎牵引设备,颈椎牵引和HBO治疗需分别进行,复发率高,且给患者带来不便.为此,我们于2002年8月HBO舱大修时,在现有的舱内增设了一套颈椎牵引装置,经过1年多的使用,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介绍如下.

    作者:周宏图;袁建国;张雪春;谭文捷;沈铁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低剂量辐射对机体免疫效应的研究现状

    20世纪40年代以来,核反应堆研制成功后,核能的应用一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对辐射防护和放射生物学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战争中核武器的使用,以及核能领域的发展和核技术在经济领域及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人员的辐射损伤,其中许多情况下为低剂量辐射(low dose radiation,LDR)问题,如长期在核动力船舶上工作的人员可遭受到低剂量的辐射.

    作者:林永丽;高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压氧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acute severe craninocerebral trauma,ASCT)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由于治疗手段有限,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目前手术和神经保护治疗是延续多年的常规方法,效果不甚理想.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医学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在HBO的特殊环境中,机体的诸多生理功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HBO可提高机体的氧代谢,为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了可能,所以应用HBO治疗ASCT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现将近20年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作者:潘树义;潘晓雯;张禹;孟祥恩;吕艳;胡惠军;孟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海水淹溺肺水肿、海水型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压氧治疗

    淹溺是指人淹没于水中致死,若溺水获救后存活时间超过24h,则称为接近淹溺[1].人淹没于水中后,根据吸入水的渗透压不同,可将淹溺分为淡水淹溺和海水淹溺.在航海作业事故中,因溺水而死亡的约占52%~65%,居各种死因的首位[2].海水淹溺后,除少数因喉头、气管反射性痉挛引起急性窒息外,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海水淹溺肺水肿(pulmonary edema of sea water drowning,PE-SWD)[2,3].

    作者:胡慧军;段蕴铀;潘晓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医学论文正文部分的撰写要点及常见问题分析

    医学论文是介绍医学科技领域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主要文献形式,也是交流实践经验、启迪学术思想和开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一种手段.医学论文的水平高低、质量优劣,不仅代表了作者研究水平的高低,也反映了作者本身的学术底蕴和内涵.特别就我国国情而言,医学论文也一直与作者的成果评定和职称晋升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医学论文的撰写是广大医务工作者随时面临而又必须圆满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一些作者在对待医学论文的撰写上,态度不够严肃,方法不够严密,学风不够严谨,致使论文的质量较差、水平不高.就本刊编辑部收到的大量稿件来看,许多稿件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文题很好,但内容零乱;有的材料丰富,但层次不清;有的方法或结果有创新,但讨论分析不力,达不到应有的高度.归其原因,就是对如何撰稿尚不很清楚.因此,有必要重温医学论文的撰写方法问题.

    作者:杨德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首届中华脑复苏论坛会议纪要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