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与临床分型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定量检测的关系.方法 选取205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4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各临床分型患者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PLT),并分析HBV DNA阴性和阳性患者各凝血指标的差异.结果 PT随着临床分型加重而升高,FIB则反之下降、INR和APTT在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组显著增加,PLT只有在肝硬化患者中显著下降,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与HBV DNA阴性患者比较,阳性患者PT明显升高,FIB和PLT显著下降.结论 慢生乙肝患者凝血功能障碍随着临床分型加重逐渐加重.当HBV DNA定量阳性时PT显著延长,FIB,PLT显著降低,应注意监测凝血功能变化,防止出现严重出血.
作者:郑璟;马锦霞;彭燕燕;陈乐川;吴新伟;杨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ICU危重症患者实施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ICU危重症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和扩张组,每组35例,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开放气管切开术治疗,扩张组患者实施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所有患者术中进行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扩张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较传统组低,扩张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危重症患者实施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效果优良.
作者:况必花;聂贵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根据检测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蛋白排泄率(UREA)水平来评估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风险率.方法 随机选取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12月份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3例为实验组,根据尿蛋白排泄率(UREA)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并与90例健康人群进行对比,观察2组HbA1c、Hs-CRP、Hcy、及UREA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HbA1c、Hs-CRP、Hcy、及UR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果分别为HbA1c (8.99±2.26)%、Hs-CRP (7.38±4.04)mg/L、Hcy (15.12±5.17)μmol/L、UREA(152.66±98.70)mg/24 h,阳性检出率分别为;HbA1c53.01%、Hs-CRP50.60%、Hcy49.40%、UREA42.17%;同时糖尿病肾病组4项指标也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结果分别为糖尿病肾病组HbA1c(10.72±2.53)%,、Hs-CRP (10.27±3.34)mg/L、Hcy (20.38±4.20)μmol/L、UREA (295.69±86.82)mg/24 h,阳性检出率分别为HbA1c72.50%、Hs-CRP70.00%、Hcy67.50%、UREA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Hcy、Hs-CRP、HbA1c及UREA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HbA1c、Hs-CRP、Hcy及UREA的水平越高,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风险生越大,动态观察以上4项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病情发展的分析和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侯海燕;李军鹰;曹锦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在烧伤休克期麻醉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期间本院烧伤手术室收治的烧伤休克期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2组患者先用阿托品和苯巴比妥钠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患者注入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进行靶控输注,对照组患者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靶控输注.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心率,炎症因子包括白介素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动脉压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麻醉诱导后血清中的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随后观察组患者恢复正常,但对照组患者仍然很高;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高于观察组.结论 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对烧伤休克期的麻醉效果有明显,并且有利于炎性因子的表达和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保证安全的麻醉效果.
作者:张源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小儿重症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方法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此次筛选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8例重症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4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4例患儿则进行护理干预,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护理后,研究组患儿言语、动作、适应能力、智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其平均身高和平均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救治小儿重症缺血缺氧性脑病时,选择护理干预效果突出,可有效改善患儿预后生活,有推荐价值.
作者:王小艳;安红军;翟晓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9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则给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记录并统计2组患者淋巴结清除总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感染、吻合口瘘和肿瘤残余的发生率,并统计2组患者的2年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总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率、复发率、死亡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结肠癌治疗方面效果显著,可以大程度的切除淋巴结数,对机体的损伤小,近期和远期效果良好.
作者:钟进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以及分析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药理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近年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288例,随机分为4组,3组实验组,1组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观察产妇产后24 h的出血状况,以及用药后对比4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的产妇产后2h出血量(145.22±19.34)nL和产后2~24 h产后出血量(191.52±24.65)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256.31±23.11)mL和产后2~24 h出血量(307.69±32.7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实验组的产妇产后2h和2~24 h的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米索前列醇对于产妇产后出血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米索前列醇不同的给药途径不存在显著性疗效差异.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74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和研究组(给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各37例,比较2组各检测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SBP、DBP、HR以及E/A、LVDd、LVEF等与参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分别=5.0748、4.1806、3.8914、6.7929、3.2844,P均<0.05);研究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729,P< 0.01).结论 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病症,提升心功能,值得临床采纳和积极推广.
作者:李骞;叶伟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探讨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因素,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本院13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自愿接受手术治疗,回顾性对比该组患者术后复发转移(A组)和未转移(B组)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因素.结果 A组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35例(25.7%),B组乳腺癌术后未转移101例(74.3%),A组患者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数、pTNM分期、p53蛋白阳性率均高于B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多样,术后给予规范化辅助治疗是控制复发的关键.
作者:岳文亮;张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2月84例牙龈增生患者并随机分组.传统手术组采取常规牙龈切除手术治疗,内斜切口组采取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牙龈增生治疗总有效率;1年复发率;干预前后患者咀嚼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内斜切口组牙龈增生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内斜切口组1年复发率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干预前两组咀嚼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 0.05;干预后内斜切口组咀嚼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 内斜切口牙龈切除术治疗牙龈增生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咀嚼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于浩;郝春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医心理护理干预对胸痹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24例胸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心理护理,分析2组患者的胸痹改善效果以及焦虑量表(HAMA)、抑郁情绪评分(SDS)结果.结果 观察组胸痹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S及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胸痹疼痛,同时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绪,为提高治疗效果创造条件.
作者:王瑞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评估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的意义.方法 抽取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2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等指标,评估2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等数值明显比对照组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病患者检测糖化血清白蛋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于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检测数值十分稳定,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永杰;邵芸;殷秀丽;王桂珍;刘秀;张书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在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中多潘立酮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7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均为80例.对照组患者每天空腹口服高奥美拉唑,研究组患者每天口服多潘立酮片.1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1个疗程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均明显降低,但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15~30 min和60~75m in近端胃体积比率,治疗后研究组近端胃体积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中,多潘立酮的使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痊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兰保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2016在本院中医科因糖尿病而住院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等组实验法设计,将2015年入院的3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将2016年入院的31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糖尿病的中医辨证理论标本兼顾,心身同治,予以情志、饮食、运动等中西医护理.3个月后根据标准方法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血糖、人体指标、血生化营养状况测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糖、体质指数、总蛋白、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通过辩证调护,身心兼顾,既可调节情志,又可提高认知,促进患者自觉运动锻炼、节制饮食,以降低血糖、改善营养,促进健康.
作者:邓华波;吴慧;李小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踝关节护具对运动过程中踝关节斜面着地时的运动力学和地面反作用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1名健康运动员,受试者根据所佩戴护具不同分为无护具组、弹性护具组和半刚性护具组,每组各7人,研究对象在45 cm处垂直落下至倾斜25°的斜面上,采集三维运动力学、足底压力中心(COP)数值以及地面反作用力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在佩戴不同护具情况下对踝关节的保护作用.结果 半刚性护具组在矢状面踝关节着地角度和背曲大速度显著降低(P<0.05),但与弹性护具组和无护具组比较,对背曲运动幅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平均地面反作用力(GRF)影响,半刚性护具组内翻着地角度和大内翻角度显著降低(P<0.05),而3组的垂直GRF峰值和内侧GRF峰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刚性护具组COP除中心平均摇动速度较其余2组显著降低外(P<0.05),其余数值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踝关节斜面着地时,佩戴半刚性护具有助于降低踝关节负荷,但对运动范围的影响有限.
作者:罗小强;潘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智能手机(SMP)使用对苏州某高校大学生心脏自主神经功能(AFH)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调查76名在校健康大学生并根据平均每日手机使用时间<2h、2~4 h、>4h分为低强度组(19名)、中强度组(36名)、高强度组(21名),采用心率变异性(HRV)作为AFH观察指标,比较各组HRV时域指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正常R-R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超过50 ms的率,PNN50)的差异.结果 随着手机使用强度逐步加重,各组SDNN、SDANN、rMSSD、PNN50均逐步下降,提示SMP使用过程中AFH发生了明显改变,表现为交感神经相对亢进,迷走神经相对抑制.结论 智能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可以产生显著影响,且可能成为损害大学生健康的重要因素.
作者:杨晓卿;杨秀丽;张莉华;张秀花;万洪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评估0~40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探索年龄和免疫针次对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新沂市2012年麻疹抗体水平监测人群为基础,采集静脉血约2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麻疹抗体浓度,使用Stata 9.2软件分析人群总体水平、麻疹免疫针次和年龄对免疫水平的影响.结果 500名研究对象中,麻疹抗体阳性者437名,阳性率为87.40%,GMC为491.25 mIU/mL.8月龄~组中2针次接种后抗体GMC水平显著高于1针次,1.5岁~组中各针次间抗体GM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5岁~组中5、6针次间抗体GMC水平亦无统计学差异.2 针次疫苗接种对象中1.5岁~组麻疹抗体GMC水平显著高于8月龄~组.3针次疫苗接种对象中1.5岁~组麻疹抗体GMC水平显著高于10岁~组和15岁~组,10岁~和15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针次疫苗接种对象中1.5岁~组麻疹抗体GMC水平高,7岁~组麻疹抗体水平低,麻疹抗体GMC水平随年龄呈显著递减.结论 完善麻疹免疫策略,提高1岁以下和流动人群的抗体水平,合理强化免疫次数.
作者:孙光卫;渠漫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山西某高校1起肺结核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处理进行分析,探索学校结核病防治的有效措施及对策.方法 对某高校的肺结核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2014年4月-2015年1月累计发现肺结核15例,和首例患者同班6例,其余为同楼9例.结论 必须高度重视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加强管理,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加强疫情监测,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结核病的爆发流行.
作者:谭效忠;柴世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2016年6月23日下午,阜宁县7个镇(街道)22个村突然遭遇强雷电、短时间降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形成历史上罕见的龙卷风冰雹特别重大灾害,据国家气象中心判定风速等级为EF4级,风力超过17级.
作者:梁从凯;刘文羽;唐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分析沭阳县1起小学水痘暴发疫情的原因及流行特征,为今后学校水痘爆发疫情防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水痘爆发疫情累计发病23例,罹患率为1.39%,疫情历时25 d;病例均集中在2~5年级,首发病例所在班级三(1)班发病多,发生7例,占30.43%;发病年龄7~11岁,8岁组发病高(8例),占病例总数的34.78%.男生13例,女生10例,男女比1.3:1.结论 首发病例未被及早发现隔离是造成此次小学水痘暴发疫情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学校、托幼机构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
作者:祁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扬州地区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现状及其基因亚型分布情况,为该市防治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扬州地区2011-2015年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比较各种基因型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近五年的就诊女性中,HPV阳性率高为57.8%,低为20.6%,其中高危亚型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低危亚型组.各亚型中以16型、58型和52型为常见.结论 该地区女性高危型HPV感染率较高,其检测结果能有效地防治宫颈癌.
作者:凌玲;程文国;谢凌云;成颖;李莹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2014年至2016年奎屯及周边地区布鲁菌病感染情况及流行特征,为今后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布鲁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对职业人群和密切接触者进行检测和诊断.结果 2014年至2016年奎屯及周边地区人间布鲁菌病感染者血清学特异性抗体阳性率,2015年高,与2014和2016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6.99、67.10,P<0.01).2014年与2016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2,P>0.05).汉族、哈萨克族布鲁菌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0.64、0.73、0.24,P>0.05).年龄组以21 ~ 30岁组阳性率高为27.40%,71 ~ 80岁组阳性率低为5.45%,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67,P<0.01).人间布鲁菌感染者特异性抗体男性阳性率27.76%,女性阳性率1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72,P<0.01).在职业分布上,牧民感染构成比高为45.39%,其次为农民占26.74%;地区分布上沙湾县博尔通古牧场感染构成比高为34.61%,其次是奎屯市区,感染构成比13.48%.结论奎屯及周边地区人间布鲁菌感染不容忽视,要高度重视,加强监测和防控力度,对高危人群实施行为干预,普及布鲁菌病防病知识,降低人群感染率,健康养畜,以根除布鲁菌病.
作者:王琳;吴桂玲;王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突出强调了日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任务是开展“医教结合”,完善“医教结合”的保障机制、构建“预防-辅导-干预”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为了进一步完善高校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研究从如何强化医疗短板出发,促进“医教结合”的进程.提出完善“预防”工作模式阶段,在健康人群中进行潜在心理危机的预警筛查;发挥医疗优势对心理危机的早期干预;强化对心理危机中医疗转介处理和咨询合作;定期随访,减少心理危机发生率,对危机进行长期干预;宣传普及精神医学,加强对心理危机医学心理健康教育干预;鼓励具备研究能力的全科医师参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联合研究.
作者:毛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剖宫初产妇满意度和舒适度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类实验法设计,选择未开展人性化护理干预的2015年8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期间在本院产科行剖宫产的初产妇45例设为对照组,实施了人性化护理干预的2016年5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同类产妇45例设为观察组.实施后分别对2组产妇进行满意度和舒适度调查,并评价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和舒适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10.983、10.832,P值均<0.01).结论 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减轻产妇紧张和恐惧感,获得产妇及家属的认同和满意,可提高产妇的耐受力和舒适度,促进产妇康复.
作者:陈翠辉;李世玉;白淑秋;叶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周口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n=40)和综合康复护理组(n=40),常规护理组给予饮食、吸氧、血压/心率监测等常规护理干预,综合康复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运动康复训练及语言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脑卒中量表(NIHSS)和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分别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NIHSS、ADL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且综合康复护理组两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康复护理组SIS各项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且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行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2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00%.结论 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临床特点,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具有针对性的符合孕妇心理的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对孕妇的血压进行控制,同时降低患者的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达到提升治疗效果的目的.
作者:王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青年脑梗死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青年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习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各项指标,总结脑梗死脑动脉狭窄危险因素.结果 罹患高血压等疾病或者伴有吸烟史等不良习惯的患者发生脑动脉狭窄的概率更高.结论 为了更好地应对青年脑梗死脑动脉狭窄,必须从相应的危险因素出发,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作者:吕二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妊娠期泌尿系结石患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妇女输尿管结石患者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泌尿外科的基础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比护理后2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后,其紧张焦虑情绪得到明显缓解,焦虑评分为(30.13±3.95)分,优于对照组的(42.23±4.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3,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1,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比较,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更加有效地减少妊娠期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对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妊娠期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婉文;陈深泉;伦小竹;黄健;刘玉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信息电子化管理系统(简称系统)开展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方法 分析运用系统前后的工作流程优越性和工作效率,并对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其对系统的满意度和适应性.结果 运用系统后的工作流程优于应用系统前,护理人员用在系统参数设置时间、处理医嘱时间、治疗中数据采集、护理评估、病历归档时间、数据录入统计分析及制作报表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对系统的满意度为满意77.1%,基本满意22.9%.适应性结果为适应68.6%,基本适应25.7%,不适应5.7%.结论 信息化管理系统为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的各环节提供实时、全面、动态的辅助管理,实现了护理服务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模式转变.
作者:段德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药品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的性能会对终的测量结果造成直接影响.要想确保终量测结果的可靠性,就必须要保证检测过程中使用的各项仪器的性能标准都符合要求.而计量检定是确保仪器可以提供准确可靠数据的前提与基础,同时也衡量终测量结果是否可靠的一项手段,因此在药品检测机构中应当加强对其研究与分析.
作者:邵真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在珠海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取74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对照组(n=37)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n=37)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延续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健康行为.结果 护理前,护理组、对照组的ESCA评分与HPLP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ESCA评分、HPLP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1).结论 延续护理可提升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还可改善其健康行为,值得借鉴.
作者:严悦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论证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取卵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本院接受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取卵手术患者76例,对其进行了围手术期的术前、术中与术后护理.结果 在围手术期护理结束后,患者满意度为100%,50例患者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手术后成功妊娠.结论 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取卵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开展具备临床效果,需临床医学高度重视并科学应用.
作者:刘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不同护理模式对手术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的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和一般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9%,高于对照组的88.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王翠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撤机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急诊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的50例清醒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激励组各25例.常规组患者在撤机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激励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一次性成功脱机拔管率,平均通气时间,平均ICU住院时间,患者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激励组患者一次性成功脱机拔管率高于常规组(x2=4.050,P<0.05),激励组平均通气时间、平均ICU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t分别=8.270、9.145,P值均<0.01),激励组患者病死率低于常规组(x2=6.247,P<0.05).结论 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撤机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一次性成功脱机拔管率,缩短通气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陈云凤;曹慧;倪英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重度屈曲强直髋关节畸形的手术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骨科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重度屈曲强直髋关节畸形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重度屈曲强直髋关节畸形患者经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手术护理方案,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重度屈曲强直髋关节畸形联合手术护理方案,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
作者:席杰花;席兵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本社区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规律和趋势,分析其可能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今后的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婴幼儿的健康水平.方法 对2012-2016年出生,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进行规范化体检的2 808名本市户籍婴幼儿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出生儿童贫血总检出率为7.83%,不同年度出生婴幼儿贫血检出率不同,2015年出生婴幼儿贫血率高16.86%,2012年出生低为4.36%;男孩贫血检出率高于女孩;婴幼儿贫血检出率随着儿童月龄的增加而减少,6月龄儿童贫血检出率高为7.28%;本社区户籍儿童贫血检出率高于非户籍儿童.结论 20122-2016年出生本地社区儿童贫血检出率低于其他社区以及其他地区,但近2年出现较大幅度增高,今后要把6月龄前、男孩及本社区户籍婴幼儿的家长做为宣传指导的重点人群,加大指导力度,减少贫血检出率.
作者:岳雅琪;韩裕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预防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21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行定期复查与常规出院指导,在观察组中除定期复查和常规出院指导外,进行一对一的小组糖尿病健康教育.后比较2组患者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较高,其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对预防2型糖尿病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增强患者抵抗疾病的信心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谢水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学生医保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是关乎千千万万大学生和他们家庭的民生工程,也是在他们步入社会前完成学业和健康生活的保证.我国自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后,各地陆续出台了具体的实施办法,江苏省南京市是在2009年制定了实施意见[1,将大学生医保分2部分管理,住院和大病门诊费用由市医保中心统筹支付,其他疾病门诊费用由各学校制定实施细则,在市医保中心下拨的门诊包干费中支付(70元/每人.每年).本校自201 1年起参加了南京市大学生医保以来,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保持了在校大学生的高参保率.
作者:马红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华漕社区外来务工学校与公立学校小学生屈光状况,为防治屈光不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对外来务工学校2 076名学生,公立学校1 327名学生进行视力、屈光、问卷调查,分析其屈光状况和影响因素结果 外来务工学校学生视力不良率(43 74%)低于公立学校(48.83%),外来务工学校学生戴镜率(16.85%)小于公立学校(29.17%);2所学校学生视力不良率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增加;外来务工学校学生正视眼率(58.50%)高于公立学校(52.41%),近视眼率(28.9%)低于公立学校(32.14%),远视眼率(12 60%)低于公立学校(15 45%).2所学校学生远视眼率、正视眼率随年级的升高而下降,低度近视和中度近视率随年级的升高而上升.视力不良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提示户外活动时间长为保护因素,父母近视、每日作业时间过长、过度低头、看电视电脑距离过近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华漕社区学生视力不良率偏高,应该对社区内所有学生建立视力屈光发育档案,每年定期检查,社区医生、学校老师、家长、学生一起参与才能更好地做好近视防治工作.
作者:易强;孙兰;赵慧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我国全身恶性肿瘤的7%~9%[1],是目前女性健康威胁大的疾病之一[2].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许多城市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大城市女性肿瘤的第1位,且呈年轻化趋势[3-4].
作者:张慧敏;焦丽;魏婕;王喜南;何玉;张雪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医学院校毕业生离校前就业思想状况进行调查并提出建议.方法 以徐州某高等医学院校2015届8个院系的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就业思想状况调查问卷,调查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看法及态度、就业意向、就业能力认知、就业政策了解程度等几个方面的情况.结果 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看法及态度客观积极;毕业生就业意选择多为在所学专业领域就业;毕业生对就业能力认知为在校期间需要提升的基本工作能力为理解与交流能力;毕业生对各项就业政策了解尚不够充分.结论 针对医学院校毕业生离校前思想状况提出的对策与建议为要加强就业观及心理健康教育、多渠道拓宽就业路径、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胜任力、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作者:尹若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为了提高医学统计学课堂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更好的运用医学统计学知识解决医学科研中的实际问题,有必要对医学统计学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力求逐步找到更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
作者:周培清;赵宏林;包丽红;闫妍;王东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厦门市某小学学生视力情况,以便能更好地推动和完善小学生视力不良防治工作.方法 对该校2011-2015年监测的8 795名学生视力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校2011-2015年检查的学生8 795人中有6137人视力不良,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9.78%,女生检出率(73.54%)高于男生检出率(66.52%).视力不良检出率一年级到四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961,P>0.05),五年级和六年级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05,P<0.01).结论 该校小学生视力不良现象高发,女生和高年级学生是重点防治人群,学校、学生和家长应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措施来保护学生视力.
作者:黄慧珍;孙建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