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江苏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764X
  • 国内刊号:32-1204/R
  • 影响因子:0.74
  • 创刊:1983
  • 周期:月刊
  • 发行:江苏
  • 语言:中文
  • 邮发:28-104
  • 全年订价:2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1997,三部委)
  • 临床医学
临床检验杂志   2011年3期文献
  • 兴化地区献血者ALT的初筛分析

    2009年5~10月,我们在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了ALT初筛,结果血液报废率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本地区2007年自愿无偿献血者5 399人次,不合格献血者231人次;2008年自愿无偿献血者6 060人次,不合格献血者295人次;2009年自愿无偿献血者6 113人次,不合格献血者169人次.2007、2008年5~10月未在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ALT初筛,而2009年同期对献血者进行ALT初筛.

    作者:周松伟;李杰;周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喹诺酮类耐药表型和质粒耐药基因研究

    目的 调查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了解鲍曼不动杆菌质粒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常见耐药基因和分子机制,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Vitek系统鉴定细菌,用M-H琼脂稀释法药物敏感试验测定菌株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加替沙星3种喹诺酮类药物的MIC,PCR扩增质粒上的qnrA、B、C、D、S,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Ib及外排泵qepA基因,选取部分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8.3%、58.3%和40.0%.PCR扩增结果 显示,aac(6')-Ib阳性率达29.2%(35/120),测序发现aac(6')-Ib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密码子不存在点突变,未检出新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ac(6')-Ib-Cr基因;未检测出质粒上的qnrA、B、C、D、S及外排泵qepA基因产物.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情况严重,耐药机制与aac(6')-Ib-Cr亚型无关,也没有质粒上的qnrA、B、C、D、S和外排泵qepA基因的因素.

    作者:袁星;沈继录;徐元宏;熊自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河南省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河南省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别与耐药性和地区分布关系.方法 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序列(spoligotyping)基因分型技术对344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分型.结果 344株结核分枝杆菌分为4个基因群[Beijing和Beijing近似群(简称北京群)、T群、MRnu2群、S和LAM3群],共24个基因型,北京基因型有299株,占87.7%,但北京型与非北京型之间耐多药(MDR)株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6,P>0.05);北京基因型在≤60岁感染者中分离率占83.6%;除个别地区外,不同地区间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结果 河南省结核分枝杆菌以北京基因型为主要流行型,与MDR和任意耐药无相关性,以≤60岁感染者居多,嵩县分离率略低.

    作者:赵玉玲;赵东阳;李辉;杨洪毅;马晓光;赵国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新生儿科分离的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基因分型研究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是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的主要菌株之一.我们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分离的47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进行ESBL基因分型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健;陈开森;胡意;廖晚珍;余阳;傅颖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CLSI新、旧判读标准对产ESBLs菌株药敏结果的影响

    CLSI M100-S20(2010年)[1]将产ESBLs菌株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肟和氨曲南的药敏折点和报告规则作了重大修订.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新、旧两种判读标准对我院分离的86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药敏结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公衍文;李继霞;王燕;薛炼;胡成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激活素A检测在慢性肝病诊断中的意义

    激活素(activin)是参与肝纤维化形成的细胞因子,其中以激活素A(activin A)为重要….我们通过检测105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activin A水平,并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相对照,进一步探讨activin A在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杨清;张晓娜;王胜;韩树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人Nanog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构建重组人Nanog基因腺病毒栽体(Ad-Nanog),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用于后续研究.方法 设计含有Kpn Ⅰ及Xho Ⅰ酶切位点的引物,PCR扩增Nanog基因,将扩增产物亚克隆到pAdTrack-CMV穿梭质粒上,经双酶切和基因测序鉴定,重组穿梭质粒经Pine Ⅰ线性化后,在含有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的BJ5183中同源重组,筛选获得Ad-Nanog重组腺病毒质粒.经Pac Ⅰ酶切线性化,脂质体转染293A细胞,包装和扩增病毒,并感染hucMSCs.结果 重组腺病毒质粒经PCR和双酶切鉴定正确,测序结果 和设计片段的序列一致.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在感染的hucMSCs中绿色荧光蛋白高效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了Nanog腺病毒表达栽体,能高效转染hucMSCs,可用于后续转基因的研究.

    作者:孙靖;徐哲;钱茜;严家来;陈圆;张徐;高硕;钱晖;许文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建立PCR熔解曲线法检测HBV基因型

    目的 建立检测HBV基因型的PCR熔解曲线法,并验证该方法 临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 依据文献报道的HBV B、C型全基因组序列,分别设计B、C型的特异引物序列,建立HBV基因分型的PCR熔解曲线法.用该法检测186例HBV DNA阳性血清样本,并从中选取51例样本,用商品化的HBV基因分型试剂盒进行检测,用Kappa一致性检验对两法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186例标本中,PCR熔解曲线法检测到B型133例(71.5%),C型37例(19.9%),B/C混合型16例(占8.6%).选取的51例样本中,熔解曲线法与市售试剂盒检测B型符合率100%,C型符合率100%,B/C混合型符合率81.25%,总符合率94.1%(Kappa=0.909,P<0.05).结果 建立的PCR熔解曲线法操作简便,与商品试剂盒的检测结果 有较高的符合率,可用于临床上HBV B、C以及B/C混合型的检测.

    作者:商红艳;程祖建;欧启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氨甲蝶呤对映体获得性耐药A549细胞株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表达分析

    目的 研究氨甲蝶呤(MTX)对映体[L-(+)-MTX和D-(-)-MTX]耐药与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用浓度递增结合低剂量持续诱导法获得A549细胞对不同构型及不同浓度的MTX对映体的耐药细胞株,荧光定量PCR检测耐药细胞株中DHFR基因的相对含量.结果 对两种不同对映体的获得性耐药存在差异,D型耐药细胞耐药指数高于L型;对映体各浓度耐药细胞间耐药指数也有差异.15 μmol/L L型、D型MTX首次诱导耐药细胞的DHFR相对含量低于亲本细胞,对该浓度对映体耐药的各细胞组间没有差别(P>0.05).35~45 μmol/L浓度耐药细胞的DHFR相对含量增加,45μmol/L D型耐药细胞DHFR相对含量高于对应浓度L型耐药细胞,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 首次诱导MTX耐药以抑制DHFR基因为主.DHFR基因表达具有手性差异.DHFR基因的检测有望作为肿瘤治疗监测的指标.

    作者:李道静;何晓东;孙余婕;凡任芝;许维东;孙利;张永娟;张白银;沈佐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抗人非小细胞肺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目的 制备抗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单克隆抗体(McAb),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及特异性进行鉴定.方法 以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常规细胞融合,间接细胞ELISA法筛选阳性细胞克隆;多种细胞间接ELISA及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其特异性;western blot分析其特异性结合抗原的相对分子量;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单抗的组织特异性.结果 得到1株高效价的、稳定分泌IgG1抗人NSCLC单抗的细胞株(NJ488-1),纯化后效价为2×10<'6>;间接细胞ELISA及间接免疫荧光法证实NJ488-1能特异地识别肺癌细胞系,其识别抗原定位于SPC-A1细胞胞浆区;western blot显示NJ488-1特异性结合的抗原相对分子量(Mr)为70 000左右;免疫组化结果 表明NJ488-1与NSCLC组织有强阳性反应.结果 成功地制备并鉴定了抗人NSCLC单抗NJ488-1,为肺癌的进一步研究及NJ488-1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徐婷;潘世扬;王芳;张丽霞;黄珮琚;徐建;孙瑞红;黄蕾;夏文颖;陆雅春;耿雁;彭奠;秦雪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微量刃天青显色法快速测定结核分枝杆菌MIC及菌型鉴定

    目的 用刃天青显色法快速测定结核分枝杆菌(MTB)MIC及菌型初步鉴定,并确定抗结核药物折点浓度.方法 用30株国家结核参比实验室熟练度测试质控菌株和64株临床分离菌株为试验菌株,在96孔培养板中,用Middlebrook 7H9液体培养基将抗结核药物进行连续双倍稀释后,加入一定浓度菌液,用刃天青显色法测定MIC.根据罗氏培养基药敏比例法结果,用ROC曲线分析建立显色法药物折点浓度.同时选择24株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用对硝基苯甲酸(PNB)进行初步的菌型鉴定.结果 刃天青显色药敏试验5种抗结核药物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氧氟沙星的折点浓度分别为1、0.5、0.5、2、2μg/mL,其敏感性分别为100%、97%、97%、88%和100%,特异性分别为100%、100%、100%、91%和100%.在菌型鉴定中,94株MTB在PNB中均未生长,24株NTM均生长.结果 刃天青显色法测定MIC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廉和准确的优势,且能进行初步的菌型鉴定,适于结核病专业实验室应用.

    作者:陈军;陈志飞;饶有益;陈丽峰;王飞;肖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HPLC-FD法测定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血清酪氨酸、色氨酸和5-羟色胺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D)同时测定重性抑郁障碍(MDD)患者血清中酪氨酸(Tyr)、色氨酸(Trp)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血清标本去蛋白质后,取上清液直接测定.色谱柱采用AtlantisC<,18>(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0.1 mol/L KH<,2>PO<,4>:甲醇(85:15);流速为1.0 mL/min;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0~4 min分别为228 nm和306 nm,4~7.5 min为278 nm和338 nm,7.5 min后为285 nm和353 nm.用建立的方法 检测MDD患者和健康人对照组血清Tyr、Trp和5-HT含量.结果 Tyr、5-HT和Trp的保留时间约为3、5和9 min,3者分离良好(R>1.5);线性范围分别为0.55~275.00、0.094~47.03和0.049~49.00 μmol/L;低检测限分别为0.014、0.024和0.005μmol/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99.3%和97.0%;日内、日问精密度均<5%.苯丙氨酸(Phe)、犬尿氨酸(Kyn)、犬尿喹啉酸(Kyna)等物质无干扰.MDD患者血清Tyr、Trp和5-HT含量均低于健康人对照组,5-HT/Trp比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果 建立的HPLC-FD方法 简便、快速、特异性好,适用于临床检验与研究.测定血清中Tyr、Trp和5-HT含量对MDD的辅助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穆萨;李影;唐爱国;肖乐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烟曲霉DNA

    目的 建立检测烟曲霉DNA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评价其在小鼠侵袭性烟曲霉肺部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根据烟曲霉ITSI区域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优化荧光定量PCR条件,从特异性、扩增效率、灵敏度及重复性方面进行评价.建立小鼠烟曲霉肺部感染模型,用荧光定量PCR对36只实验小鼠肺组织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进行检测.结果 本研究设计的引物和探针特异性扩增烟曲霉DNA,低检出量为每毫升10<'2>个烟曲霉孢子,在10<'3>~10<'7>拷贝数(Cp)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在0.5×10<'3>Cp/mL与0.5×10<'5>Cp/mL两个浓度时,批内变异系数为0.39%、0.53%,批间变异系数为2.22%、4.58%.结果 成功建立了荧光定量PCR检测烟曲霉DNA方法,该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将有助于烟曲霉感染的早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

    作者:毛璞;余志辉;黄红川;杨淳;黎毅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人血清apo M的ELISA检测方法评价

    目的 建立并评价检测人血清载脂蛋白M(apo M)浓度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方法 用抗apo M单克隆抗体作包被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抗apo M单克隆抗体作酶标记抗体,建立检测apo M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83例体检健康者的血清apo M浓度,建立本实验室的参考值.结果 线性范围为31.3~500 ng/mL,低检测限为23.9 ng/mL;脂蛋白(a)、apo A1和apo B对apo M检测结果 干扰作用小;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均<10%;参考值为(22.1±12.1)μg/mL.结果 建立检测人血清apo M浓度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为研究apo M的生理功能及其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工具.

    作者:黎照环;胡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速率法测定血清烯醇化酶活性及其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 建立血清烯醇化酶(enolase,ENO)活性的全自动速率测定法,进行方法 学评价及初步临床应用.方法 根据烯醇化酶和丙酮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还原型辅酶I的偶联反应,在Olymbus 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用双试剂速率法测定EN0活性.结果 本方法 批内CV2.3%~3.7%,批间CV4.2%~5.6%;检测下限为0.26 U/L,线性范围0.3~88.6 U/L;溶血标本对测定有正干扰;胆红素浓度≤52 μmol/L无明显干扰;三酰甘油≤3.12 mmol/L对测定无干扰.370例健康人血清EN0活性(x±s)为(5.9±1.9)u/L.33例恶性肿瘤、44例脑挫伤及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血清EN0活性分别为(19.0±14.4)U/L、(17.1±11.4)u/L,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 全自动速率法测定ENO活性,具有准确、快速、简便、低成本等优点.初步临床应用表明,恶性肿瘤、脑挫伤及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血清ENO活性增高,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孙建中;王雍;许联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及其在细菌研究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PCR技术的出现.涌现了许多基于PCR的分离有差别表达基因的新方法.较常用的有:差异显示PCR(differential display PCR,DDRT-PCR),代表性差异分析PCR(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 PCR,RDA-PCR),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互补脱氧核酸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DNA amplified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cDNA-AFLP),限制性酶切片段差异显示(restriction fragment differential display PCR,RFDD-PCR).

    作者:夏永祥;汤巧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基因多态性对白血病发生及预后的影响

    某些基因正常位点多态性的变异、饮食影响、周围环境中致癌剂的暴露及个体免疫系统的不同可能是白血病发生的影响因素.药物代谢酶类遗传多态性为常见,如编码药物及周围环境有毒物质代谢酶类基因的多态性:I相代谢中编码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s)、Ⅱ相代谢中编码谷胱甘肽-S-甲基转移酶基因(GST)和自由基代谢或氧化胁迫中苯醌氧化还原酶基因(NQO1)的多态性等.

    作者:杜秀敏;胡成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临床分离棒状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目的 研究棒状杆菌的药敏试验方法,了解临床标本中分离的棒状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以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2种抗生素的低抑菌浓度(MIC),用SENSITITRE<'R> CMP2IHM微量肉汤药敏板进行质控对照.结果 184株棒状杆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红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多西环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超过50%.超过50%的菌株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和利福平敏感,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结果 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临床分离棒状杆菌的MIC值,用CLSI M45-A判断标准判读结果,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敏感或耐药结果.棒状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多重耐药株在增加.

    作者:陈东科;许宏涛;艾晓曼;胡云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红细胞嵌合体定量检测及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目的 建立流式细胞术(FCM)定量检测不同ABO抗原红细胞嵌合体方法,探讨其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标准 A、B和O型RBC在体外按不同的比例两两混合(嵌合体),采用FCM对5例allo-HSCT患者于术前及术后7、15、30、45、60和90 d体内RBC的嵌合体进行相对计数,计算其供体细胞的嵌合率.结果 体外混合的RBC嵌合体FCM测定值与理论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5例患者移植后7 d均能检测到供体细胞,其中3例患者移植后90 d达到完全嵌合状态(FDC),1例患者移植后30 d,供体细胞的嵌合率为8.9%,移植后40 d疾病复发而死亡,另1例患者供体细胞的嵌合率由移植后60 d的86.5%下降至90 d的23.7%,死于严重感染.结果 FCM能定量检测不同ABO抗原的RBC嵌合体,可应用于临床allo-HSCT后RBC嵌合体的动态监测.

    作者:翟菊萍;顾国浩;王雪明;蒋敏;周毓菁;彭群新;虞秀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有Duchenne肌营养不良家族史孕妇的产前基因诊断

    目的 对有Duchenne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家族史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研究.方法 PCR检测胎儿的性别决定基因(SRY)和DMD基因常见缺失的18个外显子,同时用DMD基因的6个(CA)n重复序列STR位点进行连锁分析,对31例有DMD家族史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随访健康胎儿出生后的发育情况,评估产前诊断方法 的可靠性.结果 32例胎儿(1例双胎)中,18例女性胎儿中有6例为DMD基因携带者;14例男性胎儿中4例为DMD患儿.结果 对DMD高风险胎儿进行SRY基因检测,联合应用DMD基因的18个外显子检测和连锁分析能够准确、有效地产前诊断DMD.

    作者:贺静;朱宝生;苏洁;唐新华;梁锐;章印红;朱姝;章锦曼;余蕊;李秀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急性肺损伤患者凝血及纤溶相关指标的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患者早期的凝血、纤溶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评价并筛选具有临床指导价值的指标.方法 测定ALI组与健康人对照组、ALI存活亚组和病死亚组患者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活性(AT:A)、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等凝血、纤溶相关指标,比较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分析凝血、纤溶相关指标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的相关性.结果 ALI组血浆PT、APTT、TT及AT:A分别为(10.6±3.8)s、(25.2±5.3)s、(10.2±3.3)s、(45±13.1)%,低于健康对照组(13.3±2.6)s、(34.5±6.2)s、(14.3±4.1)s、(95±19.2)%(P分别<0.05、0.01、0.05、0.01).AU组PAI-1、t-PA分别为(93.56±36.82)、(20.63±5.21)ng/mL高于健康人对照组(36.49±8.79)、(2.32±3.33)ng/mL(P均<0.01).存活亚组与死亡亚组D-D、PAI-1、t-PA、AT:A均有显著性差异.PAI-1、t-PA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672、0.653;P均<0.01);AT:A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717,P<0.01).结果 PT、APTT、TT、AT:A、PAI-1、t-PA在ALI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的辅助指标;AT:A、PAI-1、t-PA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在ALI发病早期D-D、PAI-1及t-PA升高,AT:A降低,是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作者:邰文琳;杨红英;秦燕春;瞿晓媛;徐益恒;王殿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糖尿病(D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DM初筛患者535例,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HbAlc水平.根据OGTY结果 把受试者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血糖调节受损(IGR)组和糖尿病(DM)组,NGT组和IGR组并称为非糖尿病组(non-DM).用ROC曲线分析HbAlc、空腹血糖(FPG)诊断DM及IGR的能力.结果 DM组患者、FPG、餐后2 h血糖(2h PG)及HbAlc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均<0.01);上述指标IGR组亦显著高于NGT组(P均<0.01).DM组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P<0.01).HbAlc的cut off值为6.1%时,诊断D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49,敏感性为79.1%,特异性为78.4%,与7.0 mmol/L FPG的诊断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2者联合应用显著提高诊断能力,AUC<'ROC>=0.885,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88.0%.以HbAlc 5.7%为cut off值,诊断IGR(AUC<'ROC=0.66)能力显著低于FPG(AUC<'ROC>=0.787),P<0.01.结果 HbAlc的cut off值为6.1%时可用于诊断DM,与7.0 mmol/L FPG联合应用可增加诊断DM的能力,但5.7%HbAlc对IGR的筛查能力较弱,不及5.6 mmol/L FPG.

    作者:王连升;庄兴;张琦;陈玉伟;陈福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脑脊液tau蛋白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脑脊液(CSF)总tau蛋白(t-tau)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浓度预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方法 全面检索tau蛋白浓度预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转化为AD的诊断性试验文献,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用Review Manager 5.1和Meta Disk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效应量.结果 共纳入15项研究,MCI进展为AD的t-tau基线浓度(pg/mL)高于对照组[加权均数差(WMD):320.7;95%CI:274.2~367.3],p-tau基线浓度(pg/mL)亦高于时照组(WMD:32.8;95%CI:29.5~36.0).t-tau预测AD的诊断优势比(diagnostic odds ration,DOR)为14.1(95%CI:8.2~24.4);p-tau的DOR为22.4(95%CI:10.4~48.3).结果 CSF中tau蛋白可作为预测AD发生的重要指标.

    作者:耿劲松;董建成;倪衡建;施李丽;吴辉群;蒋葵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术前Cyfra21-1水平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评估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水平对临床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253例临床I期的NSCLC患者,肺癌完全切除后将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和术后临床观察与术前的血清Cyfra21-1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69例(27.3%)NSCLC患者Cyfra21-1水平异常增高(≥3.3 ng/mL).Cyfra21-1正常组和增高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1.3%和17.4%.Cyfra21-1增高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不良(P<0.01).在单因素分析中,术前Cyfra21-1水平、肿瘤的T、N分期和病理分期等与预后均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多因素分析显示,Cyfra21-1水平可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判断因素[相对危险度(RR)=15.04,P<0.01].结果 Cyfra21-1水平是临床I期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独立判断指标.早期NSCLC患者术前Cyfra21-1水平增高可能预示早期死亡的风险增高.

    作者:王火强;郑金旭;李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血清生化指标的初步分析

    目的 观察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患儿的血清生化指标变化.方法 比较20例NICCD患儿和20例其他原因所致肝内胆汁淤积症患儿(非NICCD患儿)的ALT、AST、ALP及GGT等22项生化指标.结果 NICCD患儿组与非NICCD患儿组比较,ALT、AST/ALT(S/L)、ALP、LDH、GGT、TP、Alb、Glo、I-Bil、TBA、Lact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P均<0.05);LDH和Lact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ALT、S/L、ALP等11项生化指标对辅助NICCD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陈凤平;吴晓蔓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伊马替尼耐药CML患者ABL基因激酶区突变检测

    目的 研究伊马替尼(imatinib,IM)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耐药患者ABL酪氨酸激酶区突变情况.方法 用巢式PCR扩增对IM治疗耐药的56例CML患者骨髓样本ABL基因激酶区序列,通过测序和序列同源性检索分析ABL激酶区突变情况.结果 56例患者检出突变17例,其中14例为点突变,包括T3151、N358D、F359V、T389A、P441L、E450OK、S410G、F486S;3例检测出插入突变c.1423-1424ins 35bp(P.CA75YfsX11).慢性期患者突变12例(28.6%),加速期、急性期突变者分别为4例和1例..IM急变期、加速期患者突变率高于慢性期,但差异无显著性(χ<'2>=0.253,P>0.05).结果 ABL基因激酶区点突变是CML患者对IM耐药的重要原因,通过检测ABL基因激酶区突变有助于预测IM疗效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宋其芳;瞿燕春;杨红宇;王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精子形态分析室内质控品的制备及评估

    我们参照第4版[1](以下简称WHO手册)的标准和室内质控管理的相关要求,制备精子质控品并进行为期7个月(4~10月)的精子形态学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威香;朱卫中;吴小妹;叶明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VPS4B显性负性突变体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

    目的 观察细胞液泡蛋白质分选因子4B(VPS4B)显性负性突变体VPS4B-K180Q在体外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效应.方法 用不同剂量野生型VPS4B真核表达质粒pXF3H-VPS4B和K180Q突变型真核表达质粒pXF3H-K180Q与pHBVl.3共转染Huh7细胞,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定量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HBsAg和HBeAg含量,Southernblot分析细胞内HBV核衣壳相关DNA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HBV相关mRNA水平变化.结果 野生型VPS4B可抑制HBsAg和HBeAg的分泌,对细胞内HBV核衣壳相关DNA和mRNA的抑制作用较弱;低剂量突变型VPS4可显著抑制HBsAg和HBeAg的分泌,对细胞内HBV核衣壳相关DNA和mRNA的抑制作用较强,且均呈剂量依赖的抑制效应.结果 计 VPS4B及其显性负性突变体可在体外表现出抗HBV的作用,突变型VPS4B抑制HBV能力高于野生型VPS4B.

    作者:王维鹏;夏剑波;李磊;郝友华;杨东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靶向 STAT5的RNAi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目的 构建靶向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5(STATS)的RNAi重组质粒并进行鉴定.方法 设计针对STAT5编码区的有短发夹结构的3对DNA序列,克隆到质粒栽体Pgenesil-1中构建重组质粒,再对其进行酶切鉴定、DNA测序分析.脂质体法转染重组质粒至SMMC7721细胞株中,western-blot、RT-PCR检测STATS基因表达.结果 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提示,靶向STAT5的RNAi重组质粒构建成功,3条靶向STATS的序列特异性小发夹状RNA(shRNA)可有效抑制SMMC7721细胞STATS表达,mRNA表达抑制率分别为70.43%、43.02%、45.07%,蛋白质表达抑制率分别为67.45%、37.36%、41.86%(P<0.05).其中以Pgenesil-1-STAT5Al抑制效应强.结果 成功构建靶向STATS的RNAi重组质粒,为进一步用该重组干扰栽体进行体内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丽杰;赵振军;鹿刚;单保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livin基因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livin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收集32例卵巢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细胞培养卵巢癌细胞系A2780,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组织中livin基因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MTT法检测A2780细胞的生长率;流式细胞术检测A2780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livin mRNA和蛋白质表达在卵巢癌组织中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6.98,P<0.01;t=5.12,P<0.01);与对照组相比,转染livin siRNA组卵巢癌细胞的生长率显著减少(χ<'2>=77.21,P<0.01),细胞凋亡率呈明显增高(χ<'2>=15.68,P<0.01).结果 livin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可能成为卵巢癌治疗的新分子靶点.

    作者:胡安群;刘海燕;高玲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自乳腺脓液中分离出伴放线凝聚杆菌1例

    伴放线凝聚杆菌旧称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现已划分到凝聚杆菌属.本菌为人类口腔正常菌群,主要引起心内膜炎、心瓣膜损害,引起乳腺感染少见.

    作者:刘晓富;朱亚宝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例1q25.1-q31.3缺失智力低下患儿的分子细胞遗传学诊断

    目的 检测1例不明原因智力低下(mental retardation,MR)患儿的基因组不平衡,寻找其致病原因.方法 经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发现患儿核型为46,XX,del(1)(q25-q31)后运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yzation,array-CGH)技术对患儿进行全基因组高分辨率扫描,对缺失区域的位置和大小作精确分析.结果 array-CGH结果 证实了患儿基因组存在一个病理性的拷贝数变异:del(1)(q25.1-q31.3)(172 832 580-193 394 460,~20.561Mb).结果 del(1)(q25.1-q31.3)是此患儿真正的致病原因;array-cGH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准确性等优点,有利于基因组异常的检测和临床遗传咨询.

    作者:王艳;胡平;季修庆;林颖;李璃;张菁菁;周小燕;成建;马定远;曾荔;许争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荧光原位杂交诊断CML患者髓外T淋巴细胞急性变1例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髓外T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极为罕见,常被误诊为CML并发或继发T细胞淋巴瘤.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已成功地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异常染色体的检查[1-2].本研究通过活检淋巴结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识别原始细胞进行定位,脱色处理后,在同一细胞上进行FISH,识别CML髓外T淋巴细胞急性变.

    作者:马金龙;陈宝安;刘苒;丁家华;高冲;姚青;王俊;程坚;赵刚;杜海珍;鲍文;宋慧慧;裴孝平;余正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新生儿血培养阳性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快速鉴定

    新生儿败血症主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对临床常用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耐药,对其快速鉴定有助于合理选择治疗药物.本文介绍直接用新生儿血培养阳性培养瓶中的上层液体做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鉴定MRS的方法.

    作者:黄金伟;陈丽珠;丁文杰;李永昕;吴日荷;黄建胜;李国雄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