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10月以来,笔者用痰热清注射液佐治血液病合并呼吸系统感染64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梁金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由于病情危重,不易及时诊断,且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现将我院2001~2004年收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12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勇;徐建平;沈剑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我院自2002年3月~2005年9月,在开展疝环充填式补片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中,属60岁以上老年者19例.经术后观察近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叶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又称膝关节炎、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主要由于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在关节表面、边缘形成骨赘为特征的内在非炎性病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OA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据不完全统计,60岁以上的人群中,膝OA的发病率高达78%.我科自2002年10月~2004年12月,应用中药内外兼治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OA 1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才兴;孙成长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本院于2004年6月~2005年12月共收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39例49髋.在口服生骨胶囊的基础上,结合高压氧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忠建;姚憬;张鸿振;陈亚东;郑丽丽;金凡 刊期: 2006年第07期
2004年,温岭地区发生甲型副伤寒爆发流行.现将我院当年4~10月经血培养确诊而收治的甲型副伤寒204例,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罗国庆;鲍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Milligan-Morgan手术是一种传统的混合痔手术.该术式操作简单,疗效确切,但术后恢复时间长,疼痛明显,容易发生水肿等并发症[1].我科自2002年1月采取切除缝合术治疗混合痔,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减轻了疼痛和水肿发生.在此基础上自2003年6月~2004年6月进行了混合痔切除缝合术与Milligan-Morgan术式的前瞻性研究,以期解决术后疼痛、水肿、愈合时间等问题.
作者:杨琴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易在冬春寒冷季节反复发作.如何更好的治疗COPD患者,尤其是急性发作患者的治疗是临床工作者一直面临的问题.近几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无创通气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为更好的救治病人提供了思路[1].我院和上海仁济医院对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衰早期临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军红;俞康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我院从2001年起采用小切口(2~2.5cm)、可吸收线缝合腹壁切口用于阑尾切除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35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即小切口、可吸收线缝合组)180例,男75例,女105例,平均年龄33岁;化脓性阑尾炎160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20例.对照组(即标准切口,丝线缝合组)179例,男79例,女100例,平均年龄32岁,化脓性阑尾炎155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24例.
作者:贾振理;朱子宜;郭劝民;宋伟;赵玉军;张国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又以腹泻型居多.笔者采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IBS 48例,并与西药治疗的41例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兰迪翔;陈根梅;吴剑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发病率高,是内科常见危重病之一[1].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生脉注射液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老年慢性CHF,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长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小儿尿路感染临床症状不显著,全身症状较重.我院于2004年2月~2005年10月应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58例,并与哌拉西林治疗的39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近年来,由于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不当而引起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越来越多,已成为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5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许月清;高宜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部分发热患者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而有出血倾向、用药禁忌等问题.现对2003年5月~7月间在发热门诊所见的发热合并血小板减少症66例的病因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楼秋英;丁汀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在临床上较常见.我们采用曲安奈德加弥可保局封联合氦氖激光治疗3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琼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自1989~2000年本院共收治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43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3例中男31例,女12例,年龄32~65岁,平均56.3岁.有肝炎史4例,外伤史2例,Child分期A~B 级.患者均以右上腹部突发疼痛,迅速弥漫至全腹为主要症状,全腹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可见暗红色不凝液体,B超提示腹腔内大量积液,肝破裂出血.行剖腹探查术,探及结节性肝硬化41例,门静脉癌栓6例,肿块大小3~12cm,位于左肝15例,右肝28例,位于肝叶边缘13例,肝内转移5例.
作者:喻祖胜;施晓芳;李国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654-2具有较强的平滑肌松弛作用,并能解除血管痉挛,具有镇痛作用.在分娩期选用一定剂量的654-2缓慢静脉推注可选择性地作用于子宫颈,使其平滑肌松弛,加速产程进展.我院近年来在分娩产程中使用654-2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洪友;金淑美;程晓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我院应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进行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龚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了解胆囊三角区的解剖对于胆囊切除十分重要.清晰显露三角区是防止胆道损伤和术中大出血的关键.但临床工作中常见有局部解剖变异和组织病理改变、解剖不清而误伤肝外胆管和术中大出血的报道并不少见[1].
作者:徐永强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笔者从2002年开始治疗失眠症96例,按症型分述论之.1 疏肝理气法七情失常,肝气失于疏泄,气机不畅,郁而化火,或暴怒气逆,肝胆失疏,皆可扰动神明使神不能藏.症见郁闷不欢,情志抑郁,不寐多梦,甚至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治宜疏肝理气,泻火安神.李××,男52岁,2003年5月初诊.不寐已近1年余,伴多梦,心烦易怒,声音洪亮,口苦口干,咽痛便燥,舌质红,少苔中剥,脉弦数.证属肝郁化火,上扰清窍.治宜疏肝解郁,泻火安神,拟泻青丸加味:龙胆草6g,黄芩15g,焦山栀12g,泽泻、车前子各10g,柴胡、甘草各6克,生地15g,郁金10g,佛手6g,1日1剂,煎汁分2次服,连服2周.二诊,口苦减轻,便软,苔少,舌红,脉弦,继用一贯煎以清热养阴,疏肝解郁:北沙参15g,麦冬、当归、生地各20g,枸子15g,川芎、五味子各10g,绿梅花6g,佛手10g,甘草6g,调理2周而痊愈.
作者:童燕龄 刊期: 2006年第07期
2004年6~12月对53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度冷丁(CID)微泵持续静脉输注镇痛,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润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2000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输尿管结石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17~61岁.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35例,中段9例,下段16例;合并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31例;结石横径0.4~1.3cm,<0.5cm 33例,0.5~1.0cm 20例,>1.0cm 7例.病程2小时~4年.临床表现以急性肾绞痛、排尿异常为表现者51例(85%),均伴有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无明显症状、体征、尿检正常,伴有或无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9例(15%).60例均有典型肾绞痛发作,腹部B超及X线检查证实有结石存在.
作者:陈长江;陈玲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收集2000年1月~2005年6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20例,现就其诊治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田江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新福林(去氧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纯a-受体激动药,能使周围血管阻力增加,以及收缩压、舒张压增高[1],作用持久而较弱.本院在2001~2005年对67例老年人全髋置换术中血压下降时使用小剂量新福林,同时适当补充液体效果良好,心血管稳定性好,无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王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我院从2003年5月~2005年7月应用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二分外科颈骨折2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亚敏;王佳;周耀;陆志剀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我们用六味地黄丸(系列)辨证施治万艾可所致的肾虚患者36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对门诊服用万艾可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ED)的患者65例,根据自愿的原则,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其中35~40岁8例,41~50岁11例,51~60岁13例,>61岁4例.对照组29例,其中35~40岁7例,41~50岁9例,51~60岁10例,>61岁3例.两组年龄段无明显差异.
作者:钮正祥;孟凡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自1998年6月~2004年6月,我院骨伤科采用在X线下用钢针撬拨复位穿针固定治疗肱骨外髁骨折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亦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2005年10月~2006年2月我科对骨折患者采用仙灵骨葆胶囊辅助治疗81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48例,经X线片确诊.锁骨骨折5例,肱骨干骨折23例,肱骨髁上骨折17例,尺桡骨骨折6例,掌指骨骨折17例,脊椎骨折21例,股骨颈骨折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1例,股骨干骨折12例,髌骨骨折4例,胫骨平台骨折9例,胫腓骨干骨折15例,跟骨骨折1例,跖骨骨折3例.男87例,女61例,年龄13~81岁,伤后1~8天就诊.随机分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组)81例,常规治疗(对照组)6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吴晓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笔者对急性胆囊炎、胆石症13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35例均为急性病例,女86例,男49例,年龄31~75岁,平均53岁.非结石性单纯急性胆囊炎25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48例,伴有胆道系统结石62例.随机分成中西结合治疗组68例和西医治疗组67例.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情等具有对比性.
作者:卫德龙;虞陆祥;李国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2004年3月~2005年3月,我们对股骨下段骨折18例采用AO股骨远端髓内钉DFN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冯兴兵;陈忠义;梁军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白苓健脾颗粒与转移因子合用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50例随机分为治疗、对照两组,各75例.治疗组用白苓健脾颗粒合转移因子治疗,对照组单用转移因子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8.0%、26.7%与90.7%、76.0%,两组显效率比较,P<0.0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白苓健脾颗粒合转移因子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好,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黎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郑氏胃药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疗效.方法:选择明确诊断的患者80例,随机分治疗与对照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郑氏胃药基本方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采用猴头菌片治疗,疗程均为1~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胃脘胀满等症状、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郑氏胃药对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疗效确切.
作者:郑逢民;张小中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以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和气流阻塞为特征,至2020年预计将成为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三大疾病.随着对COPD发病机制的进一步了解,人们认识了一些新的治疗靶点,包括磷酸二酯酶-4、蛋白酶和多种炎症介质等,相应的新药被陆续开发出来.现介绍一些新的但还处在实验阶段的治疗药物.
作者:吕小琴;张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肝功能衰竭患者共19例,9例接受血浆置换加综合治疗(治疗组),10例仅接受综合治疗(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行血浆置换后,患者血清ALT、AST明显下降(P<0.01),血清TBiL、Scr亦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经内科常规治疗后病情虽有所缓解,血清TBiL、Scr、ALT、AST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的清醒率(8/9,88.9%)明显高于对照组(4/10,40% P<0.05);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浆置换是治疗肝功能衰竭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
作者:范燕萍;罗群;陈玉冲;陈其军;林冠斌;郭俊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床边纤支镜采样技术与常规取痰方法在危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具有肺部感染临床症状的危重症患者39例采用床边经纤支镜防污染毛刷采样(PSB)及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进行查验采样作病原学诊断,并与常规取痰方法的结果比较.结果:纤支镜采样标本阳性37例,阳性率94.8%;常规采样标本符合21例,阳性率56.7%.结论:床边纤支镜采样技术在危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以及在指导临床用药比常规采样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及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炜;刘长文;朱克毅;陆骏;郑永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胶囊口服对抗HBV及护肝作用的影响.方法:根据肝功能有无异常分层,并按1∶1的比例随机分组;联合治疗组57例,拉米夫定1次100mg,1日1次口服,苦参素胶囊1次200mg,1日3次;拉米夫定组55例,仅口服拉米夫定100mg,1日1次;均连续治疗1年.于治疗前、治疗后3、6、9、12个月末各检测HBV-M、HBV-DNA、肝功能各1次;于治疗后12个月末检测YMDD变异1次.结果:①联合治疗组HBV-DNA阴转率均较拉米夫定组高,12个月时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12个月的YMDD变异率较拉米夫定组低,但P>0.05;②联合治疗组的HBeAg阴转率均较拉米夫定组高,P均>0.05,联合治疗组的e系统的抗原抗体转换率均较拉米夫定组高,9、12个月时P均<0.05;③在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中,联合治疗组的复常率均较拉米夫定组高,3、6个月的差异不大,9、12个月的差异增大,但P均>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胶囊口服可以提高HBV、HBeAg的阴转率,提高HBe系统的抗原抗体转换率,促进肝功能恢复.
作者:王岭;张均倡;李春涛;李野平;申高洪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合高压氧防治一氧化碳中毒(COP)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98例.随机分成高压氧(HBO)组52例和血府逐瘀汤+HBO治疗组46例.高压氧治疗压力0.2MPa,1日1次,共20次.在患者一氧化碳中毒后第15、20、25、30、45、60天判定是否出现迟发性脑病.结果:高压氧组52例中出现迟发性脑病6例,占11.54%.治疗组46例中出现迟发性脑病2例,占4.35%.结论:血府逐瘀汤+高压氧治疗急性COP,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较单纯高压氧治疗明显降低.
作者:曹樟全;胡靓;胡浩宇;俞新友;程赣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生大黄配伍芒硝对危重病并发胃肠功能障碍产生中毒性肠麻痹的治疗作用.方法: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功能支持疗法的基础上加用生大黄煎液配伍芒硝鼻饲;对照组40例基础治疗与治疗组相同,仅采用普通通便方法.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与3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大黄配伍芒硝对危重病并发中毒性肠麻痹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俞林明;明自强;吕少敏;王黎卫;王洁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尿蛋白、胆固醇、肾功能等的影响.方法:将明确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30例,进行常规降糖、控制血压、调脂治疗;银杏达莫组30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尿蛋白、胆固醇、肾功能改变.结果:治疗后银杏达莫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有明显下降(P<0.01),常规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能降低糖尿病肾病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从而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程,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较佳选择.
作者:张颖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对辖区内2003年年底以后发生的脑血栓后遗症患者48例着重对血压血脂不正常的情况采用平(平稳血压)、调(调整血脂)、通(活血通络)的综合治疗措施,通过3~6个月的治疗观察,使大多数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控制在较满意的水平,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也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旭东;姚志翔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笔者于1996年10月~2000年10月应用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15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严爱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2001年6月~2004年6月,我院对膝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25例施行了关节镜下四股半腱肌移植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重建术,经手术前后系统的康复训练与中西医综合护理,效果良好,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从2003年5月~2005年5月,我科采用运动疗法对存在睡眠障碍的50例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潘轶晶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我院自2002年2月~2006年1月,对梗阻性黄疸患者48例进行了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后配合相应的护理,效果满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玉屏;徐雪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34例的血清T3、T4、TSH、rT 3、FT3、FT4,并与健康老年人(对照组)26例作对照.结果:恶性肿瘤组与对照组比较,恶性肿瘤组血清甲状腺激素T3、FT3明显降低(P<0.01),rT3轻度升高,TSH轻度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Karuafsky评分≥50分组与Karuafsky评分﹤50分组比较,血清甲状腺激素T3、FT3、T4、FT4明显降低(P<0.01);rT3轻度升高,TSH轻度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3、FT3降低;Karuafsky评分低者血清T3、FT3降低更明显,同时出现血清T4、FT4降低 .
作者:李豪侠;吴晓强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不同病期血D-二聚体的变化.方法:观察30例于入院时及恢复期取血,采用Nycocard Reader Ⅱ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法测定仪测定D-二聚体的量,并与健康儿童25例(正常组)作比较.结果:正常组D-二聚体0.33±0.12mg/L,观察组发病初期1.87±0.76mg/L,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恢复期下降至0.41±0.25mg/L,较发病初期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D-二聚体测定能早期、准确判断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液高凝状态,并可作为预后的判断指标.
作者:李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以往已有同行报道综合性医院主要心理疾患为抑郁症、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躯体化障碍[1].我们通过综合性医院主要心理疾患识别状况、初诊科室分布以及到心理科就诊的渠道分析,为减少误诊设置相应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琼芝;瞿玉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临床依从性(clinical compliance)是指患者执行医疗措施的程度,亦即患者执行医嘱的程度.抑郁症患者的依从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影响依从性的因素很多,临床疗效是重要因素之一.运用中西医结合提高疗效,减轻副反应,可提高抑郁症患者的临床依从性.下面分两点加以探讨.
作者:傅文农;施和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抑郁症(MD)是某种不愉快的心境和一定身体器官的功能紊乱,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理状态或综合征.被WHO认为是一种患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具有高自杀风险的精神疾病[1].近来,国内外都有报道指出许多疾病特别是癌症、肝炎等严重病症在治疗时常用的首选药物免疫促进剂如IL-2与IFN等可能使患者诱发抑郁症,并已有相关机制的研究报道.对于中药来说,相关报道还较少见,但纵观大量研究资料,许多中药不仅具有有效的免疫促进作用,还被用于抑郁症的治疗,这就是中药优势所在,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陈赟;周斌;詹秀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假性球麻痹是中风后的常见并发病.临床症状以吞咽困难、构音障碍、情感障碍为特征,其中吞咽障碍危害大.笔者从2003年起以饮水呛咳为疗效指标,用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24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艺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笔者自2002年以来,用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结合一指禅推法治疗肩胛间综合征18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文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文献报道,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仅有17%~27%的病例在术前能明确诊断[1].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现将我院1997年5月~2004年8月误诊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15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再洋;周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