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在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中居中心地位,而教学运行管理又是教学管理的核心.在总结高校教学运行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优化教学运行管理有所裨益.
作者:刘江亭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高质量的教案,对课堂教学起着规划指导的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发挥教案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对护理学专业理论课教案进行抽查,归纳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方秀新;孙丽红;陈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形成式考核是指对教学全过程的测评和课程学习的指导性考核,由行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大部分组成.对形成式考核的改革方案和实施细则进行了详细介绍.
作者:申志英;李国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为了解我国医学院校基础医学的考试状况,对中国北方医学教育发展中心13所协作院校的基础医学部分学科考试试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基础医学的考试中,主观题数量不足,难和较难的试题较少,试题中解释和问题解决型题比重太少.因此,应该加强高层次认知能力试题的研究和开发,提高试卷的测试深度,建立基础医学的现代化试题库尤为必要.
作者:时瑾;许贵强;于晓松;高茵茵;赵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通过对高学历青年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在充分发挥高学历青年医师科研能力的同时,加强临床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高学历和高技能的优秀人才的策略和思考.
作者:周倩;陈霞;朱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临床医学七年制外科学位论文,反映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及七年制研究生对文献的利用能力.方法:对2007年毕业的浙江大学医学院二系的七年制外科学全部学位论文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67份学位论文均包括论文和综述两部分,论文部分临床分析占86.5%,实验研究占10.5%,疗效观察占3.0%.平均引文量为17.2篇,英文参考文献占77.3%,中文占22.7%,2002-2006年间的文献占41.2%;综述部分平均引文量为26.5篇,英文文献占83.0%,中文占17.0%,2002-2006年间的文献占47.6%.结论:七年制医学生外科学位论文引文量较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吸收信息能力.应从早期开始对七年制医学生进行科研训练,鼓励实验性研究.
作者:李国刚;陈力;苗超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低年资主治医师是综合医院医教研等各项工作的生力军,其临床能力的提高是医院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分析青年主治医师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规范化培训.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规范培训管理,有助于低年资主治医师的成长及其临床技能、思维能力、医患沟通等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张景熙;徐晓璐;李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实践技能培养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学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在医学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尤其如此.从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实践技能培养的现状分析、顶层设计、主要途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阐述了对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实践技能培养进行探索实践的认识.
作者:李树平;刘逢吉;李晓阳;熊正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为改进儿科学临床带教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出科合格率及学习成绩.对125名进入儿科临床学习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开展循证医学教学培训和实践,同时设立138名学生进行传统的教学方法作为对照.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实验组学生在病史询问、病历书写能力、病案分析能力等技能及出科成绩均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学生在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因此认为对儿科临床实习医生使用循证医学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病历书写能力及病案分析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作者:丁周志;陈兰举;郭宏慧;陈名武;潘家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临床技能教学是临床医学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针对目前临床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建立科学的临床技能培训体系,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
作者:高苹;雷红;吴小燕;陈慧芳;陈志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内科学是一门重视实践过程的学科.在医学七年制学生见习中,针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归类,选取PBL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EBM教学法或模拟教学法等方式,给学生营造活泼的教学氛囤,提高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的意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种教学法的选择实施利于培养具有独立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周芙玲;刘原;张王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学生随机分成PBL教学法组和LBL教学法组,比较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在教学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PBL教学法组学生终考的平均分与LBL教学法组无明显差异,但是PBL教学法组学生应用型题目平均分明显高于LBL教学法组.结论:PBL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重点和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作者:李永芳;唐瑜菁;赵静;郭淼;齐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总结儿科学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教学活动,对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与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帮助.体会到合作学习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手段,它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又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得以培养和提高.
作者:朱青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基础医学教育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为重要的环节,在基础医学课程中增加社会实践的内容,将有利于医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该研究率先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增加了社会实践的内容,并对实施方法和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学生在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增强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均得到了提高.因此,在基础医学课程中有必要增加社会实践的内容,但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还需不断完善.
作者:王英;张锡林;张艳玲;彭小红;周桃莉;黄复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和评价ECS综合模拟人在胸外伤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美国医学教育科技公司(METI)生产的ECS综合模拟人对20名实习学员进行胸部刀刺伤诊治的模拟培训,另取20名未培训的实习学员作为对照组.用反馈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培训前两组学员的理论成绩无明显差异,学员经培训后对胸部刀刺伤诊治的能力明显提高(P<0.05).99%的学员愿意接收这样一种新形式的临床培训,并对这样的教学形式和结果表示满意.结论:ECS综合模拟人可以为临床实习学员胸部外伤的诊治提供很好的临床机会和条件.
作者:徐激斌;王志农;冯翔;刘冰;曹依群;朱晓东;肖仕初;李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在药理学整合教学中PBL结合LBL的教学效果.方法:将中国医科大学2004级五年制整合班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即PBL+LBL教学组和LBL教学组.结果:1.考试成绩分析:PBL+LBL组整体上与LBL组在考试的总成绩、与PBL组在试题成绩上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2.问卷调查分析:PBL+LBL组的提问、发言、查阅文献次数及自学时间较LBL组多;PBL+LBL组在对药理知识的掌握、沟通和交流能力、检索和搜集资料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和个人发展能力及互相协作和团队精神均较LBL组有提高.结论:在保证学生理论知识充分掌握的前提下,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宋志国;魏敏杰;吴慧哲;唐秋实;聂宏光;李金鸣;孙宝志;于晓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临床实践教学是培养合格医学生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直接以患者为对象进行医学生临床技能训练的传统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着严峻考验.为解决这一问题,医学模拟教育已被引入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尝试将医学模拟器材应用于妇产科学生的实习教学和考核中,就其测试过程、结果分析、工作建议等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阐述.
作者:岳静;章汉旺;袁永群;梁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大学教师发展是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大学教师发展的动力包括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为使国内的大学教师发展与国际教育发展接轨,从发展动力的角度看,应在策略及途径上着眼于解除大学教师发展的各层面制约因素,切实关注大学教师发展的成长历程,使大学教师教育改革真正获得成功.
作者:李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建设一流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需要,也是确保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在对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若干建议.
作者:岳国峰;李正关;王梨;谢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核心,民族地区高校因其地理位置特殊,地方经济发展滞后,师资队伍建设往往较其他高校面临更多的困难.通过对桂西民族地区部分高校考察,客观介绍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师资队伍的结构状况,反映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所面临的困难,探讨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作者:许世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高校教育的大众化,辅导员队伍人员不足的问题日益严重.兼职辅导员因其自身特点,可部分改善此现况,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对兼职辅导员的优弱势进行分析,提出四点职业技巧,并对兼职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提出三点改善建议.
作者:黄葭燕;蒋虹丽;毛斓;周萍;胡敏;黄韵宇;郭奕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文章通过对广州大学城某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发现社团存在会员对社团认识欠清晰、活动质量欠佳、衔接传承不够、社团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手段滞后、指导老师配备不足等问题,提出高校学生社团应向社会化运作、品牌化建设和建立正规有效的培训和指导机构、完善社团规章制度,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等方向发展,真正构建能体现当代教育特色的学生社团.
作者:陈雁;罗进辉;汪玉梅;张迪免;邹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通过对北京某综合大学医学院学生迟到、旷课现况的问卷调查及部分学生的深入访谈,分析迟到、旷课的原因,根据学生需要提出建议,为提高医学生学风建设提供依据.
作者:郭琦;赵姗;杨晓征;张一鸣;罗友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实施学分制,是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改革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我国高等学校学分制实施现状以及泰山医学院实践情况的分析,为进一步推进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做一些必要的研究.
作者:王海洋;赵启会;王玉鹏;吴永;薛卫京;孟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索非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学习预防医学的心理需求.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非预防医学5个专业大三本科生500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预防医学课程设置、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要求.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78份,回收率为95.6%.其中,临床相关专业255份、中西医专业95份、药学35份、口腔28份、护理65份.结果:不同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要求不同,不同专业学生对不同篇章所占学时比例分配也不同,不同专业学生对各种类型实验的需求也不同.结论:各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不能完全一致,应视专业设置不同的学时以及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作者:张青碧;甘仲霖;李祥;汤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通过问卷、量表、座谈会等形式,比较护理专业五年制高职生和三年制大专生在情商、智商和就业的差异.结果显示: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大专生优于高职生;在操作能力和自信心方面,高职生略胜一筹,但她们在学习能力和英语能力上还有待于改善.
作者:张玲芝;李光兰;赵晔;崔勤敏;潘淑慧;邹立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麻醉专业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从培养麻醉专业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全球意识与国际化视野、宽容和爱心,以及知识的认知能力等各方面来培养麻醉专业学生的沟通能力,是适应医学模式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体现麻醉医学人文化的要求.同时,培养麻醉专业学生的沟通能力需要有针对性的措施.
作者:马莉;陈文栋;罗志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点.其培养过程主要是导师负责制的个体管理,但仅仅采取导师负责制是不够的,特别是临床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导师肩负着医、教、研重任.在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有效的管理模式是重要的保证和前提.随着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院采取了研究生纵向建班管理制.经过两年多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初见成效.
作者:乔志芳;王织云;王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建立与临床病例、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新型病理生理教学模式.方法:在病理生理教学中结合临床病例和科学实验结果进行讲解,并进行教学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普遍对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表示欢迎,并加深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结论:新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医学生病理生理学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及基础研究能力的培养.
作者:姚小梅;李敏;刘欣;张丽莙;苗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药学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基础医学相关知识,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药学人才.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内容多、任务重、时间少的现状,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课堂信息量;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技能;强化药学与医学的联系,启发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密切师生联系,强化育人意识,努力培养高素质的药学专业人才.
作者:卫琮玲;鲁颖;杨永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高职高专院校的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相对较薄弱.通过合理整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分阶段实施实验教学,采用多种实验教学方法,建立符合课程性质的考核方法等措施,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争创造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张琦;俞月萍;孙国铨;仇容;王珏;叶夷露;张建亭;何新康;郑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结合国际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分析当前国际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以此为基础,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概念与内涵,分别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制度、非教学途径等方面,分析当前中国大陆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及特征,通过对当前本科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作者:吴云;戴洁;王松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方法:通过开设公选课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干预.结果:专门而系统的课程指导能明显提高大学生、特别是低动机群体的学习动机.结论:学校只要主动积极地干预,完全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作者:齐平;李东月;黄紫华;王健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通过分析现代医学诊疗技术发展,提出以理、工、医相结合培养高水平现代诊疗技术人才理念,结合泰山医学院放射学院办学实践,探讨了实施理、工、医相结合的医疗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王鹏程;刘林祥;鲁雯;秦斌;王学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逐渐呈增高趋势.在社区医疗工作中,通过时社区人群中实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的高血压防治,提高了病人对高血压及其后果的认识.通过对626住高血压患者两年的管理,使高血压的知晓率由原来的68%提高到98%,治疗率由原来的52%提高到88%,控制率由原来的43%提高到78%.另外,通过对高血压的管理,拉近了社区医生和社区居民的距离,改善了医惠关系.
作者:袁相红;蒋建平;郑鸣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肖志军事件折射出手术签字制度与救死扶伤职业道德的冲突,究竟孰轻孰重?本着法律应促进道德发展而不应阻碍道德发展的原则,适时增加手术签字制度的免责条款,以完善急诊急救法律制度.
作者:张永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生物技术的发展以人类难以想象的方式改变着未来的世界,人类利用生物技术攻克多种疑难疾病.随着医学领域的转型,除了给人类带来新的希望外,也给人类留下了无端的困惑,热点争议不断,争议的问题促使了医学伦理学的发展.伦理评价在此显示了它的相对性,若是支持现代生物的发展,会引起人类所担忧的弊端出现;若是禁止则会阻碍现代文明的进步,这就是现在生命伦理学面临的难题.
作者:吴丽慧;吴伟;冯建武;杜友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责任制培训在提高实习学生临床技能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责任制培训前后,两次多站式内科实践技能考核成绩的对比,总结责任制培训这一方法在提高实习学生临床技能中的作用.结果:通过责任制培训,实习学生的临床技能提高明显,各站点考核成绩均较培训前上升(P<0.05),对重点、难点的掌握更规范.结论:责任制培训在提高实习学生临床实践技能方面有一定作用.
作者:马延生;于楠;马肖容;刘原;张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影响临床实习医师角色转换的可能因素.方法: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50名临床实习医师进行调查,并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调查的五方面因素中,病人方面因素占第一位,社会方面因素占第二位,医院方面因素占第三位,实习医师方面因素占第四位,带教老师方面因素占第五位.结论:应因势利导,协助临床实习医师完成其角色转换.
作者:董炳庆;靳凤琳;肖爱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临床药学在我国是个新兴的专业.结合临床药学专业特点和办学经验,从更新观念、实习规划、实习安排、实习监控、实习考核、毕业反馈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一套适合本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培养目标的实习模式.
作者:马治勇;谢良军;车承红;孙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对毕业生采取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深入了解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为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供依据;调查结果表明,为了使更多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到乡镇卫生服务机构工作,需要政府、学校、学生个人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作者:秦小云;梁升禄;何曲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由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的重要转折.八年制医学生是一种新的培养方式,目标是毕业时达到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水平.结合八年制医学生自身特点及培养目标,内科临床见习由各三级学科主治医师带教.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品德和伦理学教育、重视三基训练和临床思维的培养、灌输循证医学观念和科研意识、促进医学英语学习,使学生全面提高,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周庆涛;解倩;祖凌云;徐志洁;黄静;贺蓓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考研、就业与医学生毕业实习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已成为影响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其原因主要有社会发展对医学院校人才需求的变化、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的步调不一致等社会客观因素;而两者时间安排上的冲突、学生成才观的缺陷,以及教学管理松懈等则是其内在原因.因此,从其形成因素着手,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解决冲突,消除影响,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天成;唐志晗;姜志胜;吴移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在医学外语教学中,翻译教学是一个薄弱环节,而翻译学习策略是影响翻译学习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发挥翻译学习策略的效能,从认知的视角,结合医学外语翻译教学实际提出几种既适合医学生学习特点又有利于提高翻译学习的策略.
作者:陈红;孙宏;郑慧文;许丹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设立双语教学研究项目,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班尝试循序渐进的生理学双语教学,并利用网络课堂加强师生互动,提出了对双语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作者:卢宁;王文伟;姚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评估传染病见习双语教学效果,以进一步寻求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途径.方法:2005年9月-2007年9月,在每一次课后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开展传染病见习双语教学的61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0.6%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见习双语教学,97.7%学生接受见习双语教学,74.9%学生希望继续进行,85.2%学生喜欢以自愿发言的方式参与双语教学.而81.6%学生认为相对于发音标准和语法准确,双语教学的教师表达能力更重要.结论:学生认可见习双语教学方式的实施,教学取得一定效果.双语教学的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林潮双;赵志新;陈幼明;董晓梅;高志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教学既是知识要素的组织方式,也是方法和学习过程的传承载体.方法创新和学习过程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一直是教学理论研究的重点.通过分析网络教学的创新和机制,借助系统学习模型重点探讨了网络教学的关联和学习激励,并结合教学效果阐述大学英语的教改意义.
作者:苏宁;陈荣歆;张从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研究生阶段已进入较高层次的专用英语学习阶段,其课程设置是以ESP教学原则为指导,有别于其他英语课程设置,对研究生英语交际能力,尤其是专业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杨植;史亚飞;杨智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象山县农村高中生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布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5.12%的学生近1年内有过伤害自己的想法,18.85%的学生曾吸过烟,29.71%的学生近30天内饮过酒,94.46%的学生近30天内不吃早餐,68.58%的学生近30天内中重度体育锻炼次数少于5次.结论:象山县农村高中生普遍存在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
作者:宋世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1例ALL初发未治患者及6例复发患者化疗前后血清bFGF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结论:ALL患者存在bFGF的异常高表达,检测血清bFGF对ALL的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方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