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是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是独立学院教学的中心任务.从教师授课资格管理、教学过程督导管理、教学质量反馈管理、任课教师奖惩管理这四个部分,介绍了独立学院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做法,探讨了如何建立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教学质量水平的稳步提高.
作者:祁峰;马世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为一体的数字网络显微互动系统在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形成了实验教学实时全程监控、师生互动、图像共享的新教学模式,显示了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增强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
作者:马晓凯;付元山;唐炜;王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对我校近三年来医学专业不及格学生人数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考试成绩不及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并提出对策,以提高医学人才的质量.
作者:任静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对辽宁医学院基层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及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合高等院校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探讨如何选拔培养基层教学管理人员,促进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从而促进学院的整体办学水平.
作者:王琴;高东明;刘学政;张佩;王爱梅;鲍瑞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暑期学校<新药评价前沿>旨在拓宽研究生新药评价方面的学术视野,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办好暑期学校需目标明确,齐抓共管,高标准确定教学阵容,高要求录取学员队伍,课程布局应合理恰当,特色明显,注重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还应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作者:吴小松;陆小新;周东;陆国才;姜华;郑杰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关键时期,输血科实习的质量与实习的管理水平密切相关.输血科实习教学管理应重视制定合理的实习教学计划、落实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实施科学的实习考评制度,藉此实现输血科实习教学的规范化管理,从而有效提高检验专业实习生在输血科的实习质量.
作者:文爱清;陈方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在学习和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应用专家知识库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可以实际应用的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系统,直接应用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生考试,改变过去偏重知识的考核为知识和临床能力并重的考核,从而强化医学生的临床诊治能力.
作者:孙宝志;左天明;时瑾;刘强;张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目前更多倾向于强调医学科学理论教育,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有所欠缺,毕业后面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尴尬,有违长学制教育初衷.从内科学入手进行实践教育模式的改革,增强八年制学生的临床技能及思维,有利于培养名副其实的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
作者:高磊;徐晓璐;李淑德;章卫平;蔡青;王昌惠;黄新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医学临床技能实验中心的建设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场地建设、教学设备的配套、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诸多环节的有机结合,而利用医学临床技能实验中心应用模拟教学的方法是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实现实践教学改革目标的有效手段.文章主要介绍我院根据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按国际标准建设医学技能培训场所,拟引进生理驱动模拟技术和配套课程,从教学组织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临床教学模式进行的系列改革和尝试,结合先进的管理方法,不断提高临床医学教学水平的思路.
作者:余惠旻;周红组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是理论教育的深化,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过程,同时也是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师生双方能否积极参与,对实习质量有重大影响.本文着重探讨了临床实习教学中影响师生双方积极参与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作者:徐帅妹;刘季;殷平善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了提高临床课程教学水平和医学生培养质量,根据医学教学特点,应用集体备课、双语及多媒体教学加强临床理论授课和临床见习,开展PBL、CBL及模拟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综合素质、技能操作和实践训练能力,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作者:马延生;马肖容;张军;于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医学研究生在临床轮转阶段的一项必要工作是病案书写,完成病案的质量不仅是其临床综合能力的反映,而且直接影响教学医院病案整体质量.加强研究生病案书写质量控制,从思想上提高研究生对病案书写的重视程度、加强岗前培训、对研究生病案实施实时监控和个体化管理对于提高教学医院的病案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立茹;黄碧波;李冬霞;陈文;刘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外科实习是医学生培养的关键阶段,在该阶段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其外科基本操作的规范性,还要强调其人文素质教育培养,这对培养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医学人才至关重要.
作者:李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如何提高<管理学>的教学质量,培养足够数量的管理人才,是我国医学高校管理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管理学考试中引入无领导小组讨论方法是其中一种有益的尝试.本文首先介绍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的内涵以及在管理学考试中的应用优势,然后给出具体实施方案,后指出此种考试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作者:熊晶晶;叶夏;林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教学查房过程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到实际应用的有效渠道,恰当整合与运用多元化模式教学,提高教学查房效率,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采用包括传统教学法、PBL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多媒体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查房质量.
作者:许杰;彭焰;苏培强;唐启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护理学基础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设计是多样的,包括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强化知识点、实践课教学中引入案例创设临床情境以及采用PBL联合案例教学法提高综合能力等.
作者:周厚秀;程红缨;张翠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将临床路径理念引入脑血管病介入医师培训之中,以临床路径为平台对进修脑血管病介入诊疗的医师组织教学和培训;我们的实践证明,临床路径式教学是促进脑血管病介入医师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刘勇;郑健;李黔宁;帅杰;齐德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在妇科临床教学中试行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并与传统教学法比较.方法:以<妊娠早期异常阴道出血>、<子宫肌瘤>为实验课程,对两种教学法的考试结果及问卷调查作统计分析.结果:实验课程考试的合格率和优良率分别为97.6%和50.0%,显著高于传统方法讲授的课程.多数学生认为该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更符合临床思维过程,有利于临床能力的培养.
作者:李青;孙桦;周礼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在长期教育实践和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一个国家研究生教育相对成熟的一种标志.文章综合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目前比较公认的四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及特征和启示入手,谈了军医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组织管理以及今后发展的特点.
作者:扈国栋;蔡志华;陆松鹤;冯英明;董晓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建立和运行是新的评估方案对每个高职院校提出的要求.如何认识<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作用和意义、把握数据的内涵、做好采集工作、合理使用平台等都值得我们思考.通过探索使大家不断克服遇到的困难、解决碰到的问题,让<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真正起到为评估服务、为管理服务、为教学服务的作用.
作者:殷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对实现高等院校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岗位培训与考核工作是青年教师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引导青年教师走师德高尚、业务精良、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道路.要坚持多种培训和考核方式,严格过程管理,正确处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师资队伍整体建设的关系、培训与考核的关系、老教师与新教师的关系等,保证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作者:王丽娟;孙国栋;李英迪;杨琳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21世纪以来,药学本科专业以远高于我国高校扩招人数的平均增长率迅猛发展,其高增长率已带来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发展不平衡.通过调查药学本科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推行专业认证等保证药学专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作者:王欣然;姚文兵;樊陈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招生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从源头上决定了培养的质量.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例,就如何提高博士研究生招生质量,针对我国目前招生工作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尝试性的改进意见.
作者:吴均;张蕊杰;陈改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分析了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体系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的课程体系的利弊.对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体系进行改革完善,探讨两者有机结合的课程设置体系,使之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
作者:莫国辉;莫云;张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了适应医学科技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应建立符合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要拓宽知识面,加强科研训练,加强方法论指导,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宋汉君;邱洪斌;王素梅;徐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公共艺术教育是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全面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我们借鉴国内外高校艺术教育经验,结合医学院校特点,在公共艺术教学课程中确立了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艺术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并予以实践与研究,同时对教学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和如何进一步实施艺术类课程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以求为医学院校艺术课程的建设及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作者:罗红路;王予;赵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在生理学教学活动和学术会议中,经常会出现生理学名词和生理学教学相关词汇的读音错误现象,其中的常见误读75个亟需列举并在同行中进行交流.读音错误出现的原因包括:形声字误读、形近字误读、多音字误读和方言影响等.应对读音错误的办法除了查阅工具书外,还需要具备利用计算机检索及综合分析的能力.
作者:向晓辉;齐莉;邸瑶;佟长青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临床对糖皮质激素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治疗儿童哮喘进行观察,以期找到该疾病更好的治疗措施.方法:对门诊诊断为哮喘的患儿60例,随机分成二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除常规综合性治疗外,观察组给予博利康尼1ml加普米克令舒1ml,加生理盐水至3ml做雾化吸入,1日2次.疗程7d-10d.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病毒唑、糜蛋白酶雾化.两组在治疗前、后1周、2周和1月分别测PEF.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肺功能明显比对照组改善,表现为观察组PEF增加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具有起效快、疗效高、全身不良反应轻、使用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裘江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了适应时代的变革和高等医学院校创新教育的需要,改革现有的医学本科课程体系成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以创新教育的理念来构建医学本科课程体系,要明确思路、优化过程、强化管理、优化环境.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以创新教育为理念构建医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具体做法.
作者:程现昆;李连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近年来开展的一系列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推动了该校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结合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实践经验,提出开展合作交流项目应立足国情,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创造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徐丹;张扬;瞿佳;吕帆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阐述医学人文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探讨医学人文教育融入诊断学各个教学环节中的应用,表明诊断学教学是进行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阶段,人文价值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者:杨荆;翁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传统高等医学教育侧重于科学素养的培养,但随着新型医学目标的提出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应重新思考医学教育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分类医学教育.
作者:仇小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科学发展观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科学发展观审视医学人才培养新标准,探索医学人才培养新路径,更好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廖红;李松峰;莫国辉;苏上贵;王勇;黄李凤;雷立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医学院校创新体系的建立对提高创新能力,取得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医学院校创新体系的组成、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医学院校创新体系的思路,促进医学院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发挥其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推动作用、支撑作用和引领作用.
作者:伍兴阶;张晓;朱德超;王绪伦;冯有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临床医学院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场所,其文化建设对医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临床医学院文化建设,弘扬医德为本,以德树人的精神文化,健全科学规范严谨求实的制度文化,提供学习工作生活良好条件的物质文化,营造文明健康团结和谐的环境文化,加强临床德育教育,以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优秀医学生.
作者:解凤先;贾建国;王香平;王建平;郝国庆;谭菲菲;陈丽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场依存性-场独立性(FDI)认知风格发展现状.方法:对91名本科护生采用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 结果:护生认知风格得分高于大学生常模,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 0.05).06级护生认知风格得分显著高于04级(P<0.01),学生干部以及家庭来源为城市的护生的认知风格得分高于非学生干部及家庭来源为农村的护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护生的认知风格存在由场独立向场依存回归的趋势.护理专业教师应根据护生不同阶段的认知风格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促进护生认知风格均衡、健康地发展.
作者:雷晓玲;范秀珍;高静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方向.本文根据农村基层医疗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我校的教学条件,以临床医学(乡村医生方向)专业为突破口,构想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内容及步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卫生医疗服务人才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许有华;马菲菲;贾明昭;刘紫萍;刘樑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导师制是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制度,以实现大众教育中谋求精英教育和优生优教为目标.要求做到科学组建导师班、精心组建导师队伍、突出教学重点、完善监控制度和加强鼓励措施等方面的工作.
作者:梁丽艳;温晶;韦耀东;罗义雄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通过对医专药剂、检验、护理、助产专业文理生源合班教学所学全部课程的学习成绩按公共文化课、医学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类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护理、助产专业文理生源的成绩均无显著差异;但药剂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成绩有显著差异,提示在教学上需要有所改进.
作者:汪道鑫;汪亮;丁勇;姜虹;汪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改革传统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以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要求,培养更多高素质、适应社会需要的儿科医学人才.方法:在教师方面,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及教师教学综合能力培训、改良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以提高师资教学水平.在学生培养方面,突出医学人文教育,注重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增加突出实践特色的儿科临床实践教学模块及临床技能模拟训练等.结果:儿科学教学达到了国际医学教育的基本标准,部分达国际医学教育高标准;学生质量社会评价良好;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取得成功.结论:临床实践性教学活动开展具有学习、借鉴和推广的价值,将会对临床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有极大的促进和提高作用,有助于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作者:李秋;冉素娟;雷寒;于洁;李廷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我院从积极构建创新教育平台,加强创新型教师的培养,转变教育观念和深化教学改革等方面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黄健;麦婕;陈森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我院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认真总结分析了评估专家们的意见,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进一步规范了教学查房的过程,效果令人满意,提高了教学查房的质量.
作者:赵善超;王前;谭剑;方国存;郑维扬;金玥;吴永明;刘小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个性特征和应付方式对妇产科临床见习成绩的影响.方法:对77名2001级临床医学系学生采用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教学,定期考核,见习期间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及应付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学生平均见习成绩82.27±5.61,病例分析平均成绩30.56±4.29.艾森克N、E、P、L量表T分与见习成绩、病例分析成绩无相关性(P>0.05).采取解决问题应付方式与见习成绩呈正相关性(r=0.240,P<0.05),与病例分析成绩亦呈正相关(r=0.289,P<0.05).结论: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妇产科临床见习成绩无相关性,采取解决问题的应付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见习成绩.
作者:刘穗玲;温盛霖;宁方芹;徐志华;张喜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开展医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对推进我区医学高等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边疆医科院校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多更好的医疗卫生人才,实现全面提高我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哈斯也提·艾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介绍临床路径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范围及实施状况,提出临床路径将更好地契入社区健康教育中以及健康教育路径书的规范化及变异管理规范化的发展方向.政府要加强管理,设立相应机构,理顺管理机制,作好社区健康教育促进工作规划,将临床路径更好的运用到社区健康教育中.
作者:薛雅卓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