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检测对胃癌及其相关病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对就诊于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胃癌病人86例、中重度异型增生的病人34例、萎缩性胃炎的病人63例、健康人(对照组)70例血清hs-CRR、CEA、CA724和CA199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胃癌组血清hs-CRP、CEA、CA724和CA199水平及阳性检出率均高于萎缩性胃炎组及对照组(P<0.01).中重度异型增生组病人血清hs-CRP和CA724较胃癌组低(P<0.01),血清hs-CRP、CEA和CA199较萎缩性胃炎组及对照组高(P<0.05).胃癌病人hs-CRP、CEA、CA724和CA199与肿瘤的发生部位无关(P>0.05).胃癌病人低分化组血清hs-CRP、CA724和CA199水平高于高分化组及中分化组(P<0.05);中分化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高分化组(P<0.01).4种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hs-CRP、CEA、CA724和CA199对胃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蓉;赫晓磊;高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老年病人(年龄≥65岁)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老年病人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31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95例,占92.77%.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多,占43.71%;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分别占16.98%和12.89%.共分离出革兰阳性球菌20例,占6.29%.真菌3例,占0.94%.不同病原菌耐药程度不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达90%~100%,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亦达38%~90%,仅替加环素耐药率为10.31%.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亦较严重.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率相对乐观,临床可选药物较多.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几乎均耐药,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喹努普汀/达福普汀及替加环素为敏感.结论 老年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来更好地控制疾病和防止产生耐药菌.
作者:褚月娇;周楚铭;韩莹莹;刘丹;万小旭;王佳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体位改变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位置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需置入PICC导管的70例病人,在X线透视下置管,置管过程中观察当病人由置管体位即平卧手臂外展90°(体位1)转变成平卧手臂内收于躯体侧(体位2)、由体位1转变成体位3(病人直立手臂内收于躯体侧)时导管尖端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并探讨性别、置管静脉、置管手臂等自变量对尖端移动总幅度的影响.结果 体位1到体位2转变时导管尖端平均向右心房方向移动(1.59±0.58)cm,体位1到体位3转变时导管尖端平均向右心房方向移动(3.02±0.87)cm.性别、置管静脉、置管手臂、对导管移动幅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位改变是导管尖端位移的重要影响因素.PICC初尖端位置的确定、置管后X线定位报告、带管病人的健康教育都应将此因素考虑其中.
作者:马玉娟;李秀川;郑海燕;白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江阴市某小学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水痘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年3月6日至5月12日江阴市某小学暴发的水痘疫情及水痘事件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校共有1680名学生,第1例患儿出现于2016年3月8日,3月27日至4月2日出现第1次聚集性暴发;4月11日至4月15日出现第2次暴发高峰;4月19日至5月12日出现第3次聚集性暴发.所有患儿均有疱疹,53.26%的患儿有发热症状,44.57%的患儿有流涕症状,81.52%的患儿有咳嗽症状,57.61%的患儿食欲减退,所有患儿均无其他并发症.该校水痘疫苗接种率为86.79%,曾接种疫苗儿童发病率为0.68%(10/1458);未接种疫苗儿童发病率为36.94%(8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29,P=0.000).结论未接种疫苗儿童是水痘易感人群;有效接种及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可以减少儿童水痘疫情的暴发,学校应加强疫情报告管理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普及水痘防控相关知识,减少水痘疫情的发生.
作者:蒋新;束方燕;姚建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u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表现和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并了解其与SLE活动性的关系,探讨AnuA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65例SLE住院病人病历资料,其中AnuA阳性者96例,分析其主要的实验室指标与临床特征,并与69例同期住院的AnuA阴性病人比较.结果 AnuA阳性病人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阳性率高,更易出现C3及C4下降,发热、皮疹、口腔溃疡、关节炎、肾损害、浆膜炎、光敏感、血小板减少阳性率较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87、5.667、4.708、6.660、5.686、12.062、6.793、7.323、4.850、12.617、5.251、6.178、4.850、4.521、7.446、4.377,均P<0.05),两组SLEDA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5),两组病人在抗核糖体P蛋白、抗心磷脂抗体、雷诺现象、心包炎、胸膜炎、脱发、神经系统损害、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uA与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高阳性率、C3下降、C4下降、发热、皮疹、口腔溃疡、关节炎、肾损害、浆膜炎、光敏感、血小板减少相关,AnuA与SLE活动性相关,AnuA在SLE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成娟;陈宏;门剑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36(IL-3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1日至2015年11月1日在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住院的45例确诊为MPP患儿作为MPP组,并选择同期住院的19例行腹股沟疝手术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支原体的诊断主要依据痰支原体DNA阳性及血清学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患儿血清中的IL-4、IL-17、IL-36、INF-γ的含量及变化.结果 MPP组血清IL-4、IL-17、IL-36及INF-γ水平在急性期为:[(723±263)、(398±218)、(413±291)、(3144±1932)]ng/L;而对照组为:[(481±198)、(212±39)、(302±87)、(1632±917)]ng/L,可见MPP组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均P<0.05),在恢复期下降,且大叶性肺炎,>3岁年龄组MPP患儿这四个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 MPP发生发展与IL-4、IL-17、IL-36及INF-γ密切相关,故检测这些细胞因子对病情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指导MPP的临床治疗.
作者:潘莉;朱敏;邰建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二氧化锆全瓷冠与金合金烤瓷冠在上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比较.方法 如皋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5例上前牙牙体缺损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病人自行选择修复方法将95例病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6),观察组行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对照组行金合金烤瓷冠修复.修复后对病人进行随访观察,对比两组病人修复后的牙体的边缘密合度、牙体折裂、牙体颜色等情况,并对两组病人修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1)观察组病人修复后在边缘密合度、牙体折裂、修复体颜色及牙龈健康状况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χ2=6.957、12.087、10.840、12.711,P=0.031、0.002、0.004、0.002).(2)观察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2/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4%(10/46)(χ2=6.703,P=0.010).结论 二氧化锆全瓷冠相比于金合金烤瓷冠,在修复上前牙牙体缺损的疗效、牙体颜色、牙龈健康具有显著优势,且安全性好,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鸿飞;吴祥冰;任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对俯卧位脊柱外科手术病人氧合功能和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拟在全身麻醉下行俯卧位脊柱外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常规通气组(潮气量VT=10 mL/kg,呼气末正压PEEP=0)或保护性肺通气组(VT=6 mL/kg,PEEP=5 cmH2 O,每30分予手法肺复张1次).记录术中主要的通气参数,并间隔1 h行动脉血气分析.分别采集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前、术后6 h和术后24 h采集病人外周血,检测血浆中的IL-6、TNF-α、IL-8和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常规通气组相比,保护性肺通气组动脉血CO2水平明显升高[(34±5.6)mmHg比(39±5.4)mmHg,P<0.001],但动脉血氧分压和气道峰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2±24.6)mmHg比(185±31.5)mmHg,P=0.34;(25±3.2)cmH2 O比(23±4.5)cmH2 O,P=0.052].手术后血浆中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常规通气组相比,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并不能减轻俯卧位脊柱外科手术病人的全身炎性反应或者改善病人的氧合功能.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在全身麻醉中可能发挥保护作用,但与术式或体位具有相关性.
作者:肖鹏;姚立群;官永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病人蛋白酶原Ⅰ、Ⅱ检测结果对肾功能减退程度评估的价值.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慢性肾脏病病人,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分四组;对照组选取84例健康者.以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各组样本的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肌酐(SCr)水平,做对比分析.结果 慢性肾脏病各组病人的PGⅠ水平(μg/L)(251.62±96.36、308.58±101.89、379.54±117.09、401.59±115.42)、PGⅡ水平(μg/L)(25.85±16.17、25.81±15.79、23.52±15.04、31.31±21.5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肾功能减退程度的增加,PGⅠ的水平逐渐增高,PGⅠ与SCr呈明显正相关性(r=0.6180,P<0.05);CKD各组之间PGⅡ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Ⅱ与SCr呈正相关性(r=0.2051,P>0.05).结论 胃功能指标PGⅠ、PGⅡ的检测结果有助于慢性肾脏病肾功能损伤程度的监测和评价,特别是在肾功能损伤的早期阶段.
作者:周萍;焦瑞宝;章文;潘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病人心率变异性与临床特征.方法 前瞻性收集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病人147例,根据病人入院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病人分为观察组63例(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10 mmol/L)和对照组84例(同型半胱氨酸<10 mmol/L).观察两组病人24 h心率变异性,同时分析心率变异性与病人靶器官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24 h全部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显著降低[(89.75±18.28)比(104.38±22.71)ms,P=0.000];每5分钟窦性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显著降低[(92.47±13.47)比(101.72±15.28)ms,P=0.000];24 h连续5 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ndex)显著降低[(33.29±8.73)比(40.67±10.38)ms,P=0.000];所有临近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显著降低[(27.48±9.12)比(31.84±10.55)ms,P=0.010];所有相邻两个窦性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心搏数占全部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显著降低[(9.21±5.38)比(15.38±8.91)%,P=0.000];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显著增加[(0.97±0.12)比(0.89±0.14)mm,P=0.000];左室质量指数显著增加[(132.48±21.48)比(122.48±22.72)g/m2,P=0.008].SDNN、SDNN-Index和PNN50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显著负相关(P<0.05),SDNN、SDANN、SDNN-Index、rMSSD和PNN50与左室质量指数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H型高血压病人心率变异性显著降低,与靶器官功能损害有关.
作者:税全;李毅;郭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HD)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失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行HD的病人248例的临床资料,先经单因素分析发生失功组和通畅组的相关因素差异,将有差异的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发生AVF失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48例HD病人发生AVF失功能的病人55例,比例22.18%.通畅组原发病为糖尿病的比例、低血压比例、开始透析年龄、压迫时间、纽扣式穿刺法比例、血栓病人比例、血小板(PLT)水平、三酰甘油(TG)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均低于失功组(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低血压、开始透析年龄、压迫时间、血栓形成、PLT、TG和CRP为HD病人发生AVF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低血压、年龄增加、压迫时间长、血栓、高PLT水平、高TG水平和高CRP水平均增加HD病人AVF失功能的概率.
作者:欧月秀;秦曙光;林昌平;王转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308 nm准分子光联合祛白酊治疗进展期白癜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南昌白癜风医院2016年312月收治的97例进展期白癜风病人,采用随机自身对照法,将相邻或对称部位皮损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采用308 nm准分子光联合祛白酊治疗;对照组:单用308 nm准分子光局部单一照射治疗.对其疗效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临床观察.治疗12周后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72.3%,对照组有效率为50.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79,P<0.05).结论 308 nm准分子光联合祛白酊治疗进展期白癜风疗效优于单一光照,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常征;肖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糖调节受损与左心室应变率(S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226例老年受试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左心室应变率检测,根据试验结果及200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血糖管理指南,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糖调节受损组及新诊断糖尿病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调节受损组及新诊断糖尿病组心尖部、中间段及基底段的舒张早期大应变率(SRe)及舒张晚期大应变率(SRa)显著降低,基底段的收缩期大应变率(SRs)显著升高,新诊断糖尿病组心尖部及中间段的SRs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 h血糖水平与心尖部、中间段及基底段SRe(相关系数分别为-0.320、-0.414及-0.306,均P<0.001)和SRa(相关系数分别为-0.347、-0.457及-0.312,均P<0.001)呈显著负相关,与SRs(相关系数分别为0.288、0.385及0.262,均P<0.001)呈显著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h血糖是影响心尖部、中间段、基底段SRe、SRa及SRs的主要因素.结论 糖调节受损者已经存在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的下降.
作者:李超民;罗薇;王莉萍;刘薇;拓步雄;李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单阶段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单阶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25例,并与同期收治的28例开放手术病人相比较.结果 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24个月,平均18.2个月,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和后凸Cobb's角,微创组分别为(63.06±1.50)%、(91.24±1.01)°、(24.10±1.49)%、(12.57±1.14)°;开放组分别为(62.95±1.36)%、(91.40±1.28)°、(23.82±1.81)%、(12.46±1.08)°,两组病例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s角等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1在腰背部疼痛VAS评分,微创组为(2.88±0.93)分,开放组为(3.43±0.57)分,微创组明显优于开放组(P<0.05).首次下地负重时间,微创组为(12.92±1.73)d,开放组为(18.86±2.24)d,微创组早于开放组(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微创组分别为(54.20±6.40)mL、(8.08±1.82)d,开放组分别为(07.14±11.90)mL、(14.64±1.91)d,微创组较开放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单纯胸腰椎骨折疗效肯定,病人术中出血少,下地负重时间早,疼痛缓解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利用.
作者:周伟;唐国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可弯曲喉罩(FLMA)在小儿俯卧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行全麻下俯卧位手术患儿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可弯曲喉罩组(FLMA组)和气管导管组(ETT组),每组20例.记录患儿入室(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拔管后1 min(T4)各时点血压、心率;记录仰卧位、俯卧位气道峰压;记录两种卧位时纤维支气管镜下喉罩位置分级;记录手术时间、拔管(喉罩)时间以及气道痉挛、返流误吸、漏气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仰卧位下均一次成功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翻身俯卧位完成手术.T3、T4时点,FLMA组平均动脉压(65.90±9.36)、(72.40±11.09)mmHg显著低于ETT组(80.80±9.73)、(86.40±9.04)mmHg(P<0.01);心率(103.95±10.00)、(107.00±7.55)次/分,显著低于ETT组(119.35±8.48)、(129.15±7.87)次/分(P<0.01);两组俯卧位气道峰压(15.25±1.33)、(17.00±1.30)cmH2O均高于平卧位(12.70±1.38)、(14.10±1.41)cmH2O(P<0.05);俯卧位纤维支气管镜下喉罩位置4级(只见声门)例数少于仰卧位(P<0.05);拔管时间FLMA组(5.25±1.71)min短于ETT组(6.95±2.11)min(P<0.05);FLMA组术中有2例出现漏气,经加深麻醉后缓解.结论 可弯曲喉罩用于小儿俯卧位短时(<2 h)手术的气道管理,通气良好,血流动力学平稳,拔管时间短.
作者:陈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锻炼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襄阳市人民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病人(年龄>65岁)共8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早期康复锻炼联合硬膜外麻醉为观察组,静脉麻醉并要求卧床休息等常规干预为对照组,每组41例.在术前1 d、术后2 d和术后7 d留取血液标本,检测病人的免疫功能情况,同时比较两组病人Harris评分、并发症和自理能力BI指数.结果 术后7 d和术后1月,观察组病人的Harris积分(68.8±12.7)和(90.7±8.3)明显优于对照组(56.4±11.6)和(71.6±12.4)(t=4.617,8.195;P=0.008,0.001).观察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总例数为4例(占9.7%),较对照组12例(占29.3%)明显降低(χ2=2.144,P=0.031).术后7 d,观察组自理能力为(53.5±8.2),较对照组(44.3±7.4)明显升高(t=5.348,P=0.003).术后2 d和术后7 d,观察组病人的CD4+淋巴细胞比例较对照组病人的CD4+淋巴细胞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病人的CD4+/CD8+的淋巴细胞比值,较对照组病人的CD4+/CD8+的淋巴细胞比值明显升高(P<0.05).术后2 d和术后7 d两组病人在CD8+细胞比例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 d和术后7 d的比较中,观察组病人的IgG(117.6±20.1)及(125.9±20.7)和IgA(130.6±15.3)及(146.9±13.7)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gG(104.3±18.7)及(111.3± 19.2)和IgA(100.5±14.8)及(105.2±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3,3.442和9.149,11.764;P=0.012,0.014和0.001,0.000).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硬膜外镇痛能够促进术后病人肢体功能和免疫状态的恢复,降低炎症反应,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的康复.
作者:庄正陵;丁俊辉;柳洪周;刘江涛;段俊虎;王永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抑制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基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分为siRNA-FAK组、siRNA-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FAK基因表达,细胞增殖能力、迁移和侵袭能力检测分别采用MTT法和Transwell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FAK、磷酸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ol 3 kinase,PI3K)、磷酸化-Akt(phosphorylate-Akt,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phosphorylation-mammalian rapamycin,p-mTOR)蛋白表达.结果 siRNA-FAK组细胞中FAK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1±0.15)、(0.26±0.08),均低于siRNA-阴性对照组[(2.06±0.18)、(0.62±0.11)]和空白对照组[(2.11±0.20)、(0.64±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NA-FAK组24 h、48 h、72 h、96 h时细胞吸光度A值均低于siRNA-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iRNA-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siRNA-FAK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降低,siRNA-FAK组细胞中FAK、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相对表达量均降低,而Akt和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沉默FAK基因表达可抑制HEC-1A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有关.
作者:贾冬丽;方丽丽;司晓辉;王远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肾区经穴敷熨的方法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石家庄肾病医院行ADPKD治疗的680例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340名病人,对照组病人施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病人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肾区经穴敷熨的治疗,对疗效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病人的腹围从(87.34±5.67)cm增加到(92.47±6.97)cm,肾脏体积从(312.37±41.28)cm3增加到(330.17±37.84)cm3,囊肿平均直径从(3.67±3.11)cm增大到(3.79±2.88)cm,观察组病人的腹围从(86.94±6.11)cm减少到(78.36±4.52)cm,肾脏体积从(313.52±43.36)cm3减小到(267.55±40.07)cm3,囊肿平均直径从(3.68±3.20)cm降低到(2.12±1.21)cm,观察组各指标的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不同时间点)=12.355,9.587,12.458,F(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18.557,15.664,21.563,F(处理因素与时间的交互作用)=14.587,9.632,15.321,P<0.05),两组的治疗效果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53,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肾区经穴敷熨联合常规对症治疗,可以缩小ADPKD病人的腹围和肾体积,降低肾囊肿的体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春寒;石伟;张茜英;贺艳光;刁平;杨启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其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甲氰米胍及止血、护胃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辩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儿的补体C3(1.47±0.45)g/L、IgA水平(2.78±0.54)g/L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2.87±0.64)g/L、(3.11±0.6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儿IgM(1.35±0.23)g/L、IgG(9.12±1.21)g/L、IL-2(21.43±4.58)ng/L、IL-4(13.42±3.37)ng/L免疫学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IgM(2.43±0.75)g/L、IgG(10.32±1.54)g/L、IL-2(18.56±3.12)ng/L、IL-4(17.33±4.87)ng/L(P<0.05).结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显著,促进患儿免疫血指标恢复,改善免疫功能.
作者:孙捷;曾玲;董琳;彭丹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依靠磁共振(MRI)成像技术,区分强直性脊柱炎(AS)病变处于早期或晚期成熟炎症阶段,总结MRI下骶髂关节不同炎症阶段AS病人中医证型规律及临床特征,为骶髂关节MRI成像技术指导中医辨治AS,探讨AS不同中医证型影像学特征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骶髂关节MRI扫描技术,纳入MRI表现有骨髓水肿(早期炎症)或脂肪浸润(晚期成熟炎症)的40例AS病人,分为早期炎症组和晚期炎症组,通过肾虚湿热证和肾虚督寒证量表进行中医证型区分,比较两组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度评分(ASDAS-CRP)、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骶髂关节MRI表现区别,分析中医证型与MRI表现相关性.结果(1)肾虚湿热组MRI积分(42.34±18.32),肾虚督寒组骶髂关节MRI积分(18.23±8.42),两组比较,肾虚督寒组MRI积分显著降低(t=5.618,P=0.000);(2)与早期炎症组比较,晚期炎症组ASDAS-CRP积分及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肾虚督寒证总积分与骶髂关节MRI积分无相关性,肾虚湿热证总积分与骶髂关节MRI积分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骶髂关节MRI区分AS病变处于早期或晚期成熟炎症阶段技术,对探讨AS不同中医证型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张金山;张方园;万磊;梁成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1例由脂肪瘤和Meckel憩室共同引起的小肠套叠病人诊疗过程,积累该类病人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由脂肪瘤和Meckel憩室共同引起的小肠套叠病人1例经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对该病人进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术后预防感染等治疗,术后第2天肠功能恢复,术后第5天康复出院.结论 经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小肠套叠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正权;文坤明;陈晓娇;陈红红;曾庆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棍棒按摩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足跟痛的临床运用效果观察.方法 将南京军区鼓浪屿疗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足跟痛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棍棒按摩配合中药熏洗为观察组,而对照组采用局部封闭和针灸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5.0%和53.3%,对照组分别为86.7%和36.7%,观察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χ2=7.852,P<0.05).分别采用视觉模拟法(VAS)和Maryland足功能评分,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VAS和Maryland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棍棒按摩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足跟痛疗效优于局部封闭和针灸治疗.
作者:左惠荣;李翠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3D腹腔镜联合纳米炭示踪剂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潍坊市人民医院为82例病人行纳米炭引导下3D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记录围手术期情况,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 82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5.3±23.2)min,术中出血量(105.7±22.3)mL,术后排气时间(2.1±0.5)d,术后住院时间(8.5±1.3)d;术后腹腔出血1例,吻合口瘘2例;共检获淋巴结2567枚,平均(31.3±4.3)枚,黑染淋巴结总数1930枚,黑染率75.2%,黑染淋巴结转移个数为737枚,黑染淋巴结转移率38.2%,未黑染淋巴结转移率13.2%,淋巴结总转移率32.0%.结论 纳米炭示踪剂具有良好的淋巴结示踪效果,3D腹腔镜联合纳米炭示踪剂行远端胃癌根治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作者:杨帅帅;李海玲;崔景利;张文星;孙作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飞秒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和机械刀辅助的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BK)术后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在宣城市中心医院行角膜屈光手术病人11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S-LASIK的54例病人(54只眼)和行SBK术的58例病人(58只眼),其中每例病人随机数字表法选择1只眼.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利用眼前节全景仪(Pentacam HR)测量病人角膜前表面的高阶像差(主要包括总的高阶像差、水平彗差、垂直彗差及球差),高阶像差的描述采用Zernike多项式表示.结果 FS-LASIK组和SBK组术前病人在年龄、等效球镜度数(SE)、角膜前表面各高阶像差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LASIK组术后3个月的角膜前表面总的高阶像差和球差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水平及垂直彗差较术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58和0.325).SBK组术后3个月角膜前表面总的高阶像差、球差(P<0.001)及垂直彗差(P=0.001)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水平彗差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8).FS-LASIK组和SBK组在术后3个月时的总的高阶像差、水平慧差及球差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87、0.373和0.063),然而两组之间的垂直彗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S-LASIK:(-0.03±0.48)μm,SBK:(-0.21±0.42)μm;P=0.030].结论 FS-LASIK术组与SBK术组在角膜前表面的总高阶像差、水平慧差和球差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FS-LASIK术后3个月的角膜前表面垂直彗差显著低于SBK组,可能表明在对称性、偏中心、倾斜等方面,飞秒激光制瓣优于机械板层角膜刀制瓣.
作者:黄德晗;司方圆;刘才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乳晕去表皮真皮脂肪瓣充填加荷包缝合矫正乳头内陷的临床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 20142017年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不同原因导致的乳头内陷16例.观察组10例彻底松解乳头下引起乳头内陷的纤维束和条索带,松解乳头基底部,设计位于乳晕内外侧以乳头根部为蒂的顶点不超过乳晕边缘两菱形真皮脂肪瓣,上提乳头,将该瓣下拉填充于乳头基底部,双重荷包缝合固定.对照组6例只采用乳晕去表皮真皮脂肪瓣充填矫正乳头内陷.结果 乳晕去表皮真皮脂肪瓣充填加荷包缝合矫正术10例乳头内陷病人随访半年,乳头在乳晕平面以上≥10 mm.对照组6例病人乳头在乳晕平面以上5~10 mm,其中有2例病人双侧乳头部分回缩.结论 乳晕去表皮真皮脂肪瓣充填加荷包缝合术式矫正乳头内陷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确切、不易复发和疤痕小等优点,是临床上较为实用的一种方法.
作者:秦芹;姚广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阿伐他汀钙对老年脑梗死病人血脂水平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和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46例.按照治疗及随访期间是否服用阿伐他汀钙,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血小板聚集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口服阿伐他汀钙,20 mg/d.对病人进行治疗随访,比较治疗前以及治疗半年后两组病人的血脂水平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内膜斑块的面积.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半年后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面积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后,治疗组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1.2±0.2、3.8±0.4、2.4±0.3)mmol/L]低于对照组[(1.4±0.2、4.7±0.4、3.0±0.3)mmol/L],HDL[(1.4±0.3)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2±0.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厚度和面积[(1.3±0.2)mm、(22.1±9.0)mm2]与对照组[(1.5±0.5)mm、(26.2±10.0)mm2]比较均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伐他汀钙能有效的降低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的血脂水平,减轻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作者:窦振华;王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肝功能障碍时胆管或胰腺癌病人应用吉西他滨治疗的剂量标准.方法 20112015年间鹤壁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胆管或胰腺癌成人病人15例,分为3组,根据其肝功能损伤程度(轻、中、重),依血清胆红素和肝脏转氨酶进行评价.吉西他滨按800或1000 mg/m2静脉用药1周1次共3周,间隔1周后进行下一周期治疗,共用药4个周期.第一周期中评价病人的不良事件,吉西他滨药物动力学及其无效代谢物,确定佳初始剂量.结果 15例病人纳入研究.肝功能轻度异常1例,中度异常6例,重度异常8例.15例病人均行胆管引流并接受吉西他滨治疗.1例中度肝功能障碍病人发生3级胆管炎,其接受剂量为1000 mg/m2.无其他病人发生严重的治疗相关事件.本组病人间吉西他滨的血浆浓度和氟尿嘧啶脱氧核苷的血浆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轻或中度肝功能异常的胆管或胰腺癌病人吉西他滨单药治疗初始剂量无需减量.
作者:张中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2%聚维酮碘凡士林纱布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7年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阑尾炎180例,区组随机化分为两组,观察组90例以2%聚维酮碘凡士林纱布围绕切口,对照组90例以0.5% 聚维酮碘溶液浸洗切口,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切口感染率、伤口拆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病人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有10例病人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1.11%,治疗组术后有3例病人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33%(χ2=4.063,P<0.05);治疗组病人的伤口拆线时间(t=6.499)以及住院时间(t=4.348)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满意人数为74例,满意率为82.22%,治疗组满意人数为83例,满意率为92.22%(χ2=4.038,P<0.05).结论 阑尾炎切除术中使用2%聚维酮碘凡士林纱布,能显著降低阑尾炎切口感染率,有利于病人病情康复,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胜;杜江;任海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济川煎加减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济川煎加减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予单纯生物反馈疗法,经治疗12周后比较各组病人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及Glazer评估.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3.3%)大于对照组(70.0%)(P<0.05);观察组临床证候积分(5.13±1.35)小于对照组(8.42±2.04)(P<0.05);观察组病人焦虑的评分(35.13±5.53)小于对照组(48.77±5.20)(P<0.05);在盆底表面肌电情况方面,在改善前基线、快速收缩、后基线方面,观察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济川煎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具有较好的疗效,优于单纯用生物反馈治疗.
作者:冯福明;李椿莹;付军;曾鸿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期使用比伐卢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邢台市第三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病人21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比伐卢定组)和对照组(肝素组),统计分析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观察组病死率4例(4.30%)明显低于对照组17例(13.71%)(χ2=4.452,P=0.020);观察组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出血发生率、输血发生率、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素相比,AMI病人行PCI手术期使用比伐卢定,能够获得更好的抗凝疗效,并且还能显著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具有相对较好的安全性和抗栓疗效.
作者:穆金兴;陈要起;齐丽平;陈洪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所致的早期肾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80例行ESWL术的单侧肾结石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于ESWL术前0.5 h开始,给予银杏叶提取物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给药5 d;对照组同时间节点给予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两组分别收集ESWL术前2 h、ESWL术后2 h、6 h、12 h、24 h、1周尿液标本10 mL,测定尿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uNGAL)和尿胱抑素C(uCys-C)水平.结果 uNGAL在两组中于ESWL术后2 h开始升高,12 h达到高峰,1周时恢复到术前水平.观察组uNGAL于ESWL术后12h为(17.56±3.94)ng/mL,低于对照组(22.68±4.82)ng/m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P=0.025).uCys-C在两组中于ESWL术后6 h开始升高,12 h达到高峰,24 h有所下降,1周时仍高于术前水平.观察组uCys-C于ESWL术后12 h达(35.61±6.24)ng/mL,低于对照组(41.28±5.57)ng/m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P=0.017).结论 EGb能有效防护ESWL所致的早期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伤,其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俊龙;姜宁;杨佳伟;徐冀东;张鹤;胡传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中药消痤汤联合维A酸对寻常性痤疮病人的疗效及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徐州仁济医院收治的寻常性痤疮病人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予以维A酸乳膏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罗红霉素胶囊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消痤汤治疗.分别对比两组疗效、治疗组病人治疗前后E2水平以及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0%(37/42),高于对照组的69.05%(2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5,P=0.033).治疗后治疗组男性病人血清E2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86,P=0.000),而女性病人血清E2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1,P=0.520).两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41,P=0.332;χ2=0.156,P=0.693).结论 中药消痤汤联合维A酸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效果较佳,且能有效改善男性病人E2水平,安全性较好.
作者:王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不同程度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及通过测定外周血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的变化,探讨高渗盐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能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儿科住院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根据毛细支气管炎危重度评分选取中度(A组)及重度(B组)各36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婴幼儿12例(C组)作为健康组,A、B每组再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每组12例,分别给予高渗盐水(3%氯化钠)、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d4记录各患儿危重度评分,采血检测IL-4、IFN-γ、Treg,并与C组比较.结果 A组高渗盐水雾化吸入组治疗后d4患儿临床危重度评分为(3.4±1.4)分,较治疗前(6.1±1.1)分明显下降,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治疗后外周血IL-4水平为(18.45±1.84)μg/L、IFN-γ水平为(7.65±0.60)ng/L、Treg比例为(10.00±0.86)%较其余两组恢复更快(P<0.05);B组患儿各指标在治疗后有改善,但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中度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症状改善更加明显,外周血IL-4、IFN-γ、Treg恢复更快,提示高渗盐水雾化治疗效果优于布地奈德及异丙托溴铵,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与布地奈德及异丙托溴铵相比无明显优势.
作者:王雪松;潘家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人使用莫西沙星治疗对血气指标、内皮素-1(ET-1)等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治疗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莫西沙星组、左氧氟沙星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祛痰、止咳吸氧、解痉等基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及ET-1.结果 治疗后,莫西沙星组病人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ET-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低于左氧氟沙星组(t值分别为3.679、4.912、3.831、6.357、6.775、1.079,P<0.05),莫西沙星组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均高于左氧氟沙星组(t值分别为:2.184、4.074,P<0.05);莫西沙星组病人的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低于左氧氟沙星组(t值分别为:4.275、3.679、3.909、3.923,P<0.05).莫西沙星组病人的显效率80%、有效率16%,左氧氟沙星组显效率60%、有效率3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4,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人使用莫西沙星治疗能更加显著的改善病人的血气指标水平及降低CRP、TNF-α、IL-6、IL-8、ET-1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武金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和比较地氟烷和七氟烷在眼科日间手术患儿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分析从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间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行日间手术的患儿资料.入组患儿根据麻醉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即地氟烷组和七氟烷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不同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复苏等相关指标.结果 本研究共入80例患儿,其中地氟烷组43例,七氟烷组37例.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在各个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及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氟烷组患儿的苏醒时间为(10.4±2.5)min、清醒时间为(14.1±3.3)min及躁动发生率为4.7%均显著低于七氟烷组患儿(t=4.233,P<0.01;t=4.276,P<0.01;χ2=4.055,P=0.04).结论 在小儿眼科日间手术麻醉维持中,地氟烷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术后复苏更迅速,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更低.
作者:吕德珍;滕成玲;赵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将近红外光谱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建立佐匹克隆片的定量分析模型,用于佐匹克隆片的快速检验.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获得不同批次佐匹克隆片的光谱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降维,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佐匹克隆片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主成分分析方法结果显示,选取前10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9.07%,可以解释原始光谱99.07%的信息.建立的10-6-1三层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整个样本集的回归系数达到0.994,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很好吻合,其大偏差为2.85%,小偏差为0.02%,平均偏差为0.70%.结论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所建立的佐匹克隆片定量分析模型快速、准确、绿色环保,可以用于佐匹克隆片的快速检验.
作者:王小亮;黄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法测定筋骨草胶囊特征图谱鉴别的方法,完善筋骨草胶囊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Kromasil 100-5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为流动相A,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50 nm,流速:1 mL/min,柱温30℃.结果 在供试品特征图谱中选定的3个特征峰中,与木犀草素参照物峰1(S),计算出的峰2、3与S峰的相对保留时间为:1.218(峰2)、1.794(峰3).结论 本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操作方便,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聂万松;汪艳;占晓敏;王云龙;窦玮;汪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紫杉醇以及两药联合诱导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单药以及联合紫杉醇干预乳腺癌细胞MCF-7,采用细胞增殖毒性(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磷酸化B淋巴细胞瘤-2基因(phosphate-B-cell lymphoma-2,pBcl-2)、半胱天冬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3以及缺口蛋白(Notch)通路Notch2的表达情况.结果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处理48 h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外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在100 mmol/L达到大值27%;两药联合组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单药组明显增强尤其在100μmol/L(60.89%比26.98%,t=-0.017,P<0.05);两药联合处理MCF-7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均与空白对照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组和紫杉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9.839,P<0.001;F=40.742,P<0.001);凋亡相关蛋白pBcl-2在空白对照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组、紫杉醇组和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64,P<0.001,联合组的pBcl-2蛋白表达均高于其他三组
作者:徐君南;李美静;李晓睿;高志超;孙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过氧化氢(H2 O2)构建体外人肝癌细胞BEL7402氧化应激模型的佳作用浓度及时间.方法 采用噻唑蓝(MTT)染色法检测以10、100和1000μmol/L的H2 O2处理0、2、4、6、8、10、12和24 h后BEL7402细胞的存活率;采用双氢罗丹明123(DHR123)探针法、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和分光光度法检测以100μmol/L H2O2处理BEL7402细胞4 h后线粒体活性氧(ROS)含量、DNA损伤、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100μmol/L H2O2处理BEL7402细胞4 h后,其存活率为(43.44±5.74)%,与10μmol/L H2O2处理组(92.77±5.51)%相比,细胞存活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S含量结果显示100μmol/L H2O2处理BEL7402细胞40 min时其体内的ROS含量达到峰值,之后呈下降趋势;与健康对照组比较,100μmol/L H2O2组OTM值升高(P<0.05),MDA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OD和GSH-Px活性均下降(P<0.05或P<0.01).结论 100μmol/L H2O2、预处理4 h,可成功构建BEL7402细胞体外氧化应激模型,可为通过氧化应激机制抗肝病新药的研发奠定基础.
作者:文丽梅;卢帅;吕国栋;李亚芬;郑璇;田春艳;赵军;王建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门诊处方双重点评模式的建立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门诊处方双重点评模式:初评药师由门诊药师组成,包括高年资主管药师2人、低年资主管药师5人,药剂师5人;再点评药师由高年资药师组成,包括主任药师1人、副主任药师1人、高年资主管药师2人;回顾性分析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3~9月份270份处方的双重点评模式点评结果,包括适宜性类型的处方分布、不合理处方的科室分布及再点评组修正作用的总体情况、有修正作用处方的疾病分布.结果270份处方中,初评组、再点评组合理处方分别为0份(0.00%)、50份(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02,P<0.001).两组不合理处方的科室总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97,P=0.976).再点评组完全认同初评结果的处方有199份(73.70%);修正初评处方71份(26.30%),修正用药指征不适宜为用药指征适宜且发现新问题的有14份;对初评结果进行修正涉及的疾病主要为糖尿病22份(30.99%)、心血管疾病17份(23.94%).结论 门诊药师初评处方后,高年资药师再点评处方并反馈,形成门诊处方双重点评模式;该模式能提高处方点评质量,促进药师更好地开展处方点评.
作者:叶根深;忻志鸣;杨阳;余兴群;陈继亮;王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风湿免疫科开展药学服务的体会和切入点.方法 结合在风湿免疫科的实际工作,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结果 临床药师可将参与制定感染病人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关注特殊人群用药、观察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监护、加强病人用药宣教等作为参与风湿免疫科药物治疗的切入点.结论 在以治疗慢病为主的风湿免疫科,临床药师可提供多种形式的药学服务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
作者:黄丽;罗圣平;谭秋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运用戴明循环(PDCA)解决中药制剂质量问题的可行性.方法 调查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制剂的质量管理现状,并以产能、成品报废数量和不合格数量为评价指标,运用PDCA制定改进计划,执行改进措施,检查效果并总结.结果 改进措施对提升中药制剂产能和减少成品报废量有效,但对减少不合格制剂的效果有限.结论 应用PDCA可提高医院中药制剂的质量管理水平.
作者:杨盼鑫;黄文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临床医学专业PBL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2000年至2016年8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临床医学专业PBL教学相关文献.结果 共筛选文献948篇,发表于253种期刊;近5年共发表PBL研究论文643篇;其中69篇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共656篇文章成为引证文献,引用频次超10次的共计103篇,高被引用频次为106次;共有391篇受基金资助,且受资助数量逐年增加;研究核心群体主要集中在我国高校及其附属医院.结论 PBL已广泛涉及基础、专业、人文课程及临床见习教学,成为我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
作者:张珍连;李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抗磷脂综合征(the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以持续存在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为特征,以动静脉血栓形成和妊娠并发症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PS常伴发其他疾病,常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SLE的存在或缺失可能会改变临床或血清学APS表达.除了经典的表现外,SLE相关的APS的临床表现还多见于关节痛、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网状青斑、癫痫、肾小球血栓和心肌梗死.SLE和APS/APL病人的管理应包括血管风险因素精确分层.SLE合并APS/aPL预后较差,因此亟需新的治疗方法.未来的目标是通过早期诊断和佳预防性治疗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张静;林彤彤;蔡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神经科较常见疾病,但因其发病率相对较低,一直以来未受到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针对临床中疑似SCD病人,借助相关辅助检查做出早期诊断,使病人得到更为及时有效的治疗,进而改善预后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从实验室检测、磁共振成像、神经电生理三个方面对SCD做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
作者:刘玉红;傅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各种外伤常常导致体表软组织缺损,如何得到大限度的生理性修复,给临床医生带来巨大挑战.螺旋桨穿支皮瓣可以选择不同穿支血管,克服了传统的皮瓣只有一个穿支可选的缺点;可以一次修复多个复杂程度的软组织缺损创面,有更好的美容效果和供区瘢痕隐蔽的优势.随着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穿支血管技术日益成熟,必将为螺旋桨皮瓣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前景.本研究就螺旋桨皮瓣的概念、分类、设计等相关基础与临床应用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赵遵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食品药品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制度是行政机关内部法制监督制度,是由法制机构或法制人员对执法机构的执法行为进行合法性及合理性审核的制度.笔者通过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食品药品监管行政处罚法制审核权的主体、性质、运行程序及效力等问题进行分析,以促进此类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制度的完善.
作者:欧元军;陆维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荧光素钠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武汉市第五医院和武汉艾格眼科医院63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45~<65岁)、有既往史2个指标/变量均为中重度荧光素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P<0.05),OR值分别为3.95和5.23.结论 病人的年龄和既往史是荧光素钠不良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此类病人进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时要做好用药指导,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沈汉斌;王波;王笑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综合利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及河北省药品电子检验报告书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找到信号检测切入点,探索药品不良反应风险信号的提取方法.方法 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的报告数量及河北省药品电子检验报告书药品采购量数据相结合,计算不良反应报告率,对不同企业生产的同通用名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率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个数据库总体匹配度为86.39%,企业与其他企业生产的同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率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占57.78%,其中报告率偏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占22.78%.结论 两个数据库匹配度较高;部分企业与其他企业生产的同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而找出存在风险的企业及其生产的品种;可通过本方法快速、准确、经济的甄别药品不良反应风险信号.
作者:王芳;李永辉;郭瑞锋;刘欣欣;张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运用系统评价体系探讨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入住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并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50例病人的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运用系统评价系统从症状(术中)、术后并发症、实验室检测及彩超检查等多方面评估其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一步客观、全面明确其临床价值.结果 所有病人术中不适主诉发生率低,且均可耐受;术后颈部无疤痕;术后并发症少,1周后均明显恢复,未出现永久性后遗症.与术前甲状腺功能相比,术后3 d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FT3、FT4及TSH均与术前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炎症因子相比,术后第一天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其炎症因子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直径(2.58±0.50)cm,结节体积(3.50±0.51)cm3;随访6个月后病人的结节直径(0.65±0.33)cm,结节体积(0.37±0.46)cm3,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治疗6月后总有效率达90%,痊愈10%,有效80%,好转10%,失败0%.结论 系统评价体系评估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具有创伤小、无疤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林宗武;陈洁;马成权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TgAb)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甲乳外科行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者,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包括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接受单侧或双侧腺叶全切联合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者200例且临床资料完善者纳入此次研究.于入院后手术前测定病人血常规、血糖、尿酸、尿素氮、肌酐、胱抑素C、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单因素分析上述指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将上述参数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从logistic回归模型中筛选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作ROC曲线,评价其检出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病人年龄(>45岁)、肿瘤直径(>1 cm)、NL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尿酸、尿素氮、肌酐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的升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中显示以下3个因素:年龄(>45岁)、NLR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增高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将上述三个因素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作ROC曲线,以NLR的曲线下面积大(曲线下面积为0.716).结论 病人年龄(>45岁)、NLR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增高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以NLR检出效能高.
作者:陈婧;张亚芬;林祥芳;陆奎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G-蛋白偶联受体5(LGR5)及组织蛋白酶D(Cath D)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LGR5和Cath D在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阳性、局部包膜侵犯、原发肿瘤区域淋巴结远处转移(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LGR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69%(42/67)、2.99%(2/67),Cath D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15%(47/67)、4.48%(3/67),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GR5和Cath D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和局部包膜侵犯组织中,LGR5、Cath D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和无局部侵犯者(P<0.05);不同肿瘤大小、不同TNM分期的病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GR5及Cath D的阳性表达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GR5及Cath D的阳性表达率与病人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GR5和Cath D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李文翠;高波;张吉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分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与手术切除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BTN)的效果和安全性及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良性甲状腺结节病人13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WA组和手术组各68例.比较两组病人基线资料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比较两组术前1 d、术后6 h、24 h和72 h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静止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水平;所有病人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行常规超声和甲状腺功能检查,观察结节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基线资料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组与MWA组相比,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费用高,术后颈部不适、发热病人比率高(均P<0.05);术后6 h、24 h和72 h手术组体温、IL-8、hs-CRP、TNF-α、VAS水平均高于MWA组(均P<0.05);两组病人术后3、6个月随访,甲状腺结节均未复发,而手术组病人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低于MWA组(P<0.05),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MWA组(P<0.05),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比率高于MWA组.结论 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病人安全有效,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明显小于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并保留了甲状腺的生理功能,具有优越性和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卫红;刘曙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微量白蛋白尿对患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的心血管死亡率的预测作用.方法 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青海省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收治了340例肾功能正常且年龄大于40岁病人.病人分为四组:(1)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且无微量白蛋白尿:无SCH和无MUA;(2)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仅有微量白蛋白尿:只有MUA;(3)仅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无微量白蛋白尿:只有SCH;(4)既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又有微蛋白血尿:既有SCH又有MUA.结果MUA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中发生率为21.0%,而在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中仅为16.4%(P=0.03).在无SCH和无MUA队列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MUA的重要独立预测因子(未校正OR=1.75,95%CI:1.24~2.48,P=0.002;校正OR=1.83,95%CI:1.2~2.79,P=0.006).无论病人有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MUA均可作为所有原因死亡率(只有MUA的病人:校正HR=1.43,95%CI:1.3~1.59,P<0.001;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人:校正HR=1.89,95%CI:1.26~2.81,P=0.002)和心血管死亡(只有MUA的病人:校正HR=1.64,95%CI:1.41~1.91,P<0.001;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的病人:校正HR=1.96,95%CI:1.07~3.6,P=0.03)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正常肾功能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的MUA患病率较高. 在既有SCH又有MUA组的病人与只有SCH组的病人相比较,前者心血管死亡的风险更高. 需要将来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估治疗MUA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作用及其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作者:徐境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干预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遵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94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97例)和对照组(97例),对照组病人给予早期综合干预治疗,研究组病人给予早期综合干预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分娩结局(妊娠终止、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剖宫产)、母婴结局(产后出血、宫缩乏力、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以及预后效果,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刺激激素(TS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脂联素(ADPN)]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变化.结果 联合治疗后研究组病人妊娠终止率(5.15%比22.68%)、剖宫产率(6.19%比26.80%)、产后出血率(10.31%比35.05%)、宫缩乏力率(9.28%比36.08%)、胎儿窘迫率(11.34%比34.02%)及新生儿窒息率(10.31%比31.96%)低于治疗后的对照组(χ2值依次=12.43、14.97、16.93、19.87、14.23、13.64,均P<0.001),自然分娩率68(70.10%)、总有效率93(95.88%)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30(30.93%)、71(73.20%)](均P<0.05),而治疗后两组病人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生化指标(FT3、FT4、hCG和ADPN)和SSRS评分高于治疗前,而TSH低于治疗前(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研究组病人生化指标(FT3、FT4、hCG和ADPN)和SSRS评分升高,而TSH降低(P<0.05).结论 早期综合干预联合左甲状腺素钠可有效改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分娩结局、母婴结局、生化指标以及预后.
作者:孙亚玲;辛春;郭明;袁志英;刘志红;陈翠平;周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对智利学者Horvath、韩国学者Park、韩国学者Kwak及美国放射学会(ACR)等关于甲状腺影像报告系统(TIRADS)的分级及2015版ACR描述词白皮书做出详细解读,并对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认识,利于临床开展进一步的相关研究.
作者:王萌;何年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核素甲状腺显像在131 I治疗甲状腺两叶不均等Graves病病人中的应用,为临床Graves病的131 I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首次接受131 I治疗的Graves病病人194例.131 I治疗前均行甲状腺核素显像,勾画甲状腺两叶ROI(region of interest),分别记录两叶放射性计数,根据两叶放射性计数比值差值绝对值分为两组:A组为比值差值≥20%,共40例;B组为差值<5%,共154例.参照131 I治疗格雷夫斯甲亢指南(2013版)又分为:治愈组(完全缓解和甲减)和未愈组(部分缓解、无效和复发).结果 (1)A、B组病人治愈率分别为75.00%、89.61%,两组治愈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P<0.05);(2)40例Graves病病人中甲状腺两叶长轴比值、短轴比值及面积比值的差值与放射性计数比值的差值均无相关性(均P>0.05);(3)A、B两组病人的治疗剂量分别为(474.00±310.80)MBq、(393.68±306.73)MB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组中未愈组和治愈组与B组未愈组和治愈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1)131I治疗甲状腺两叶大小不均等Graves病的效果明确,但较均等增大病人的重复治疗机率增大,可适当增加131 I治疗计划量;(2)甲状腺的长轴、短轴及面积等指标不能替代放射性计数来评估Graves病病人甲状腺两叶的不均等性.
作者:李飞;张敬苗;张罡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