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4-8685
  • 国内刊号:41-1192/R
  • 影响因子:0.77
  • 创刊:1991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36-45
  • 全年订价:10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年6期文献
  • 临床常见致病菌的药敏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140株临床分离细菌对常用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抗菌素的体外敏感性.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头孢地尼、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克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对革兰阳性菌的敏感率均大于70%.对大肠埃希菌,头孢地尼、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的体外抗菌活性强于其他抗菌素.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活性,头孢地尼、头孢克肟显著强于其他4种抗菌素.对变形杆菌,头孢地尼、头孢克肟及左氧氟沙星的抗菌活性相近.结论:头孢地尼、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对大部分革兰阳性及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作者:聂为民;曲芬;赵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沿海地区健康人群血液流变学参考值调查

    目的:检测玉环县439名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初步建立适宜本地区人群血液流变学的正常参考值.方法:用LG-R-80A型自动血液粘度仪检测710名的正常人群,从中严格挑选了22~80岁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健康人群439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统计.结果:调查发现本地区测得的结果与仪器随带的参考值有较大差异.且同年龄男女组间各切变率的全血粘度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同性别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血浆粘度无显著差异,全血粘度与红细胞压积基本同步.结论:建立本地区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血液流变学参考值,对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疗效及预后观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金玲飞;金江潇;童海云;陈晓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检测法与电阻抗法检测血小板参数的研究

    目的:对比观察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检测法与电阻抗法两种方法检测血小板参数的结果.方法:先用电阻抗法对标本进行测定然后随机选择血小板数值在正常范围的标本30例(正常组),血小板数值低于30×109/L的标本30例(低值组)再进行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检测法(光学法)测定,同时对低值组血小板进行手工测定.结果:正常组血小板各参数电阻法与光学法所测得结果无显著差异,低值组电阻抗法与光学法所测得结果有差别(P<0.05),且血小板数值越低相对差别越大,光学法所测数值大部分情况下高于电阻法.光学法所测结果与手工法相近.结论:对于低值血小板标本的检测,光学法的准确性要高于电阻法.

    作者:王欣;高晓丽;张丽萍;刘伯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小剂量职业照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分析

    目的:探讨长期小剂量照射下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微量全血培养法.结果:放射组的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对照组,染色体型畸变率(%)由低到高依次为:医用X线诊断组(0.441)、医用同位素组(0.450)、工业探伤组(0.469)、放射治疗组(0.575);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1).染色体畸变率≥2%的有44例占7.43%,按工龄分组,随着放射工龄的增加,各种畸变类型的百分率呈上升趋势,而工龄长达25年后,出现下降趋势.5年以下工龄组染色体型畸变与5~14年,15~24年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染色单体畸变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能引起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增高.

    作者:刘建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慢性乙肝患者口腔隐血与唾液HBV DNA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同口腔隐血状况下慢性乙肝患者唾液HBV DNA的阳性率和病毒浓度.方法:荧光定量聚合酶反应PCR法和隐血检测研究60名慢性乙肝患者唾液中HBV DNA的检出率和病毒含量以及唾液隐血状况.结果:唾液DNA阳性率在唾液隐血阳性和弱阳性者间为62.5%,唾液隐血阴性者为63.6%.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唾液中有无血液污染对唾液HBV DNA的水平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雅彬;刘荣森;王海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血β-hcG)对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探讨

    目的:探讨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β-hcG)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停经周数的异位妊娠和早孕患者的血β-hcG值,取静脉血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β-hcG值.结果:40例异位妊娠血β-hcG与停经天数无显著相关,40例早孕患者血β-hcG值与停经天数呈正相关,异位妊娠组的平均血β-hcG值显著低于早孕组,P<0.001,差异显著.结论:相对较低的血β-hcG值和较低幅度的变化,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有肯定价值.

    作者:李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细胞间粘附分子-1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469K>E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及其与ACI的关系.方法:选择121名湖北地区健康汉族人及92名ACI患者,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巢式PCR),对每个个体的基因型进行鉴定.同时,采用酶法、免疫比浊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研究对象血脂和ICAM-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二组间除性别、年龄及BMI无明显差异外,其它各项指标(吸烟、TC、TG、HDL-C、LDL-C、ICAM-1)均有明显差异(P<0.01);469K>E位点,ACI组稀有等位基因E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1.93,P=0.001),KK、KE、EE 3种基因型在二组中的分布频率有明显差异(x2=34.94,P=0.000),且二组中KK、KE、EE 3种基因型TG与ICAM-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CAM-1 469E等位基因与ACI患者TG及ICAM-1水平升高有关,可能是该地区人群ACI的危险因子.

    作者:周有利;朱名安;孙竟;丁妍;冯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静脉导管细菌感染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静脉导管引起细菌感染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对本院2002年8月到2005年12月所有送检静脉导管培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所有送检的605例样本中,静脉导管培养阳性有149例,阳性率为24.6%.2.静脉导管培养阳性患者病区分布情况没有显著差异(P>0.05).3.对静脉导管培养阳性患者的年龄进行分段统计,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4.静脉导管培养阳性的病原菌中阳性球菌62株,占41.6%;阴性杆菌52株,占34.9%;真菌30株,占20.1%;阳性杆菌5株,占3.4%.在阳性球菌中葡萄球菌为51株,肠球菌11株,在阴性杆菌中非发酵菌为35株,肠杆菌科细菌为17株.结论:静脉导管感染是引起医源性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应规范操作以减低感染率.

    作者:孙琦;贾小渊;陈国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36例精液与血清配对样品HIV抗体检测结果比较

    目的:比较精液和血清样品HIV抗体检测结果,探讨精液样品检测HIV抗体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血清学方法,对36例精液与血清配对样品进行HIV抗体检测.比较精液与血清样品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及8例精液与血清HIV抗体阳性配对样品的S/CO值、WB抗原带型.结果:36例精液与血清配对样品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均为100%.总体分析,精液样品的HIV抗体含量低于血清样品的HIV抗体含量.WB显示,与阳性血清配对的精液样品至少可出现gp160和p24两条带型.结论:精液可以作为HIV抗体检测的实验样品.在某些特定人群、某些特定情况下,有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德钧;张颖超;李红;刘大鹏;李瑞;薛芳;刘淑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蒿草中青蒿素的研究

    目的:探索青蒿草中青蒿素的检测方法.方法:用无水乙醇提取青蒿草中的青蒿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流动相为甲醇+1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60+4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本方法在青蒿素浓度为5.0~25.0 mg/L范围时线性相关系数r=0.9998,加标回收率在90.5%~98.5%之间,RSD在0.93%~1.31%之间;青蒿草中青蒿素的含量在0.554%~1.02%之间.结论:此方法可用于青蒿草中青蒿素的测定.

    作者:陈益元;黄道平;谢燕湘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保健食品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

    目的:建立以石油醚作为洗脱剂测定保健食品中总黄酮的方法.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用聚酰胺粉吸附,经石油醚洗脱杂质后,在波长360 nm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保健食品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采用石油醚作为洗脱剂,总黄酮浓度的含量在0~20.0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方法的检出限为2.5 μg.测定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在4.60%~6.49%之间,回收率在86.67%~101.50%之间.与用苯作为洗脱剂方法测定结果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及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特别是减少了苯对检测人员和环境的污染,可用于保健食品中总黄酮的测定.

    作者:肖香兰;罗仁才;张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广州市几类食品中铝的测定

    目的:对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铝含量时样品的无机化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并用新建立的方法对广州市内的几类食品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广州市内的几类食品进行采样,分别用干灰化法和国家标准方法处理样品,测定铝含量.结果:干灰化法RSD值为1.3%~4.1%,回收率为90%~96%,改进后方法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检测7类食品,111件样品,其中油条全部不合格,馒头、膨化食品、蛋糕的合格率分别为20.8%、83.3%、85.7%.结论:食品样品经干灰化法处理后,用铬天青S比色法测定,结果准确,精密度好,操作比湿消化法简便快速;广州市油条、馒头等食品含铝量超标严重,需要引起有关部门注意.

    作者:叶蔚云;雷宇绯;陈秀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阿斯巴甜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各类食品中阿斯巴甜含量的系统分析方法.方法:对不同类别的食品采用针对性的前处理手段,选择C18柱和甲醇/水流动相作为分离条件,在208 nm波长处进行检测.结果:方法的低检出限为2 mg/kg,平均回收率为96.0%~98.9%,相对标准偏差为3.0%~6.1%.结论:方法简单快速,能适用于各类成分复杂的食品的定性定量分析.

    作者:蒋定国;王竹天;杨大进;李小芳;马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水中二苯胺残留量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二苯胺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固相萃取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色谱柱为SUPELCO Discovery C185 μm 250×4.6 mm,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 NH4AC(pH=4.2)=70:30(V/V),流速为0.8 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0~10.0 μg/ml;标准曲线线性良好,其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r为Y=348.4X-3.5,r=0.99999.检出限为:0.60 μg/L;回收率在99%~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是水中二苯胺残留量的快速而准确的检测方法.

    作者:罗晓燕;周洪伟;刘莉治;林玉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酱油中的铅

    目的:建立一种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酱油中铅的方法.方法:以氯化钯和硝酸铵为基体改进剂,酱油样品经稀释后直接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氯化钯和硝酸铵基体改进剂的使用,可将灰化温度提高到1 000℃,降低氯化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线性范围为0~80 μg/L,相关系数在0.9980以上,方法的检出限为1.7μg/kg,定量限为5.6μg/kg,测定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5%~3.3%之间,回收率在89.5%~108.0%之间.结论:采用氯化钯和硝酸铵为基体改进剂,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酱油中的铅,是测定酱油中铅的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

    作者:杨文英;王宝旺;籍术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稀释倍数对全血中铅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

    目的:试验对比不同稀释倍数对全血中铅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结果:稀释倍数不同所引起的血铅测定值也不同.结论:在K3[Fe(CN)6]-KBH4-HCl-0.4%C2H2O4体系上建立的方法,若取1.0 ml血样消解,定容至10.0 ml上机测定,则方法的检出限为1.6μg/L.其灵敏度与检出限均能达到血铅测定的要求,适于我国绝大部分医疗机构开展铅防治工作的要求.

    作者:麦洁梅;成晓玲;张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发酵虫草菌粉中砷和汞

    目的:建立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发酵虫草菌粉中砷和汞的方法.方法:标准及样品经消解,直接用AFS-9130型双道原子荧光仪分析,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在选定的佳条件下,测得砷和汞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75和1.86.砷和汞的回收率分别为94.5%~104.0%和89.4%~107.8%.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

    作者:李峰;吴雪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HPLC-ELSD测定氨基葡萄糖含量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二苯胺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固相萃取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色谱柱为SUPELCO Discovery C185 μm 250回收率为96.0%~97.7%.结论:此法简便、快速、准确,无需衍生反应,是测定氨基葡萄糖含量的有效方法,并可用于硫酸氨基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作者:洪专;黄宏南;许晨;许建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工作场所空气中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同时测定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气相色谱同时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活性炭管吸附工作场所空气中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经二硫化碳解吸后进样,经60 m×0.25 mm×0.5 μm DM-Wax毛细管柱分离测定,初温40℃保持3 min,升温速率10℃/min至75℃,保持3 min,升温速率20℃/min至100℃,保持12 min,分流比:50:1,尾吹:20 ml/min.结果: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的保留时间分别为9.92、10.17、19.52 min;线性范围分别为0.4~200 μg/ml、1.2~250 μg/ml、2.7~400 μg/ml;检出限分别为0.4、1.2、2.7 μg/m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1、0.9990、0.9992.结论:该方法适合胶乳工作场所空气中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气相色谱同时测定.

    作者:陈建军;俞安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量镉

    目的:在镉的测定方面比较不同仪器的性能.方法: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结果: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为5.81 ng/L和3.78 ng/L,相对标准偏差为1.31%和4.12%,回收率为94.0%~106.0%和95.5%~104.5%.结论:在微量镉的测定方面,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作者:李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奶及奶制品中锌、铁、钙、硒、铅、砷、铜

    目的:研究测定奶及奶制品中锌、铁、钙、硒、铅、砷、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方法:样品经硝酸消化完全后定容,上机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锌、铁、钙、硒、铅、砷、铜检出限0.6、1.2、15、11、5、7、2 μg/L,方法精密度RSD在0~20.7 %之间,方法回收率在84.0%~110.0%之间.结论:本方法能够满足奶及奶制品中锌、铁、钙、硒、铅、砷、铜含量测定的要求.

    作者:屈莉;杨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采用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臭氧(O3)

    目的:研究了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臭氧.方法:空气中的臭氧使吸收液中蓝色的靛蓝二磺酸钠褪色,生成无色靛红二磺酸钠,根据颜色减弱程度比色定量.结果:当臭氧含量在0.2~1.0 μg/ml范围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6),平均回收率为98.8%,相对标准偏差为2.4%,测定范围在0.14~10.0 μg/10 ml,低检测浓度为0.015 mg/m3(采样体20 L).结论:建立了简便、快速、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测定方法.

    作者:杨丽香;孙润泰;杨慧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尿液中溴敌隆和溴鼠灵的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快速检测尿液中的溴敌隆、溴鼠灵的分析方法.方法:尿样经乙酸乙酯提取过滤后直接进样,以甲醇-1%甲酸(90:10,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经ODS-C18色谱柱(150 mm×4.6 mmi.d,5.0 μm)40℃分离,在波长265 nm处检测.结果:分离测定过程在10 min之内完成,保留时间分别为溴敌隆3.770 min、溴鼠灵8.110 min.溴敌隆、溴鼠灵线性范围均为0.02~50.0 μg/ml,低检出量为0.16 ng.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的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6.0%~109.0%,保留时间与峰面积的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1%和<5%.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稳定、准确,实用性强,满足中毒应急检测及临床治疗的需要.

    作者:孟庆玉;李志岭;宋秋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岩黄连药材中的砷和汞

    目的:建立广西民间草药岩黄连药材中有害元素砷、汞的分析检测方法,并制订该药材中砷和汞的限量标准.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样品进行消解后,采用双道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岩黄连药材中有害元素砷、汞的含量.结果:该方法测得砷在0~6.4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32.72X-0.77,相关系数r=0.9997,检出限为0.02 mg/L;测得汞在0~18.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58.24X+2.76,相关系数r=0.9999,检出限为0.005 mg/L.广西东兰县岩黄连规范化种植基地的岩黄连药材中砷、汞的含量符合商务部颁布的《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WM/T2-2004)中重金属的限量要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为岩黄连药材质量标准体系中有害成分的限量规定提供参考,并有利于促进广西东兰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过程中生产出符合无公害标准的绿色中药材.

    作者:唐志;王冬梅;崔昆燕;程轩轩;杨得坡;蒋林;韦忠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化学发光技术在Southern印迹杂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技术(CSPD)在Southern印迹杂交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引物法地高辛标记模板,化学发光法直接检测探针标记效率,进行模拟杂交确定适探针浓度、检测探针敏感性.结果:化学发光法直接检测探针标记效率为0.1 pg,模拟杂交中化学发光法检测探针敏感性达到0.03 pg,适探针浓度为40 ng/ml.结论:化学发光技术检测敏感性高,可用于基因组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单拷贝基因.

    作者:刘凤娟;陈清;俞守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二种不同剂型二氧化氯对空气消毒效果研究

    目的:为了解液态稳定性二氧化氯和气态二氧化氯对空气消毒效果的情况.方法:本实验通过实验室试验和实际应用场所的现场试验,分两个阶段对两者对空气中微生物的杀灭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对人工染于气雾柜或气雾室中的白色葡萄球菌(8032),对液态稳定性二氧化氯,用活化后二氧化氯含量为117.00 mg/L的溶液(即2.34 mg/m3),喷雾作用30 min,对气雾柜中白色葡萄球菌的平均杀灭率为100%.作用60 min,对空气自然菌的平均消亡率为95.77%.对气态二氧化氯,用浓度为0.9~1.0 mg/m3的二氧化氯气体,消毒作用30 min,对气雾室中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为100%.消毒作用60 min,对密闭房间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3次试验平均消亡率为94.69%~95.11%.结论:在达到相近的消毒效果的情况下,气态二氧化氯的用量更低,对环境的湿度影响更小.

    作者:陈惠珍;王冰姝;黄美卿;柯昌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血清ProGRP、NSE、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roGRP、NSE、CYFRA21-1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和ELISA的方法检测血清ProGRP、NSE、CYFRA21-1的含量.结果:肺癌组血清ProGRP、NSE、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组和肺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E、ProGRP在小细胞肺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1),CYFRA21-1在鳞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P<0.01).临床治疗有效的SCLC患者,治疗后ProGRP、NSE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治疗无效病例则无下降甚至升高.结论:ProGRP、NSE、CYFRA21-1对肺癌的辅助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NSE、ProGRP二者可作为联合检测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动态检测可指导治疗,提示预后.CYFRA21-1可作为检测肺鳞癌的首选标志物,且能反映病情和治疗效果.

    作者:金欣;陈健魁;佟雅丽;左向华;黄媛;尹秀云;宋世平;朱晓华;杜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荧光测定水产品中环丙沙星

    目的:通过实验条件优化,建立了水产品中环丙沙星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荧光检测法.方法:样品经磷酸盐缓冲液提取后,用Waters Oasis(R)MAX小柱进行净化,XBridgeTM Shield RP18柱(250 mm×3.0 mm×5 μm)分离;流速:0.6 ml/min;柱温:25℃;流动相:乙腈+BR缓冲溶液(20+80);紫外检测波长:280 nm,荧光检测波长:λex为275 nm,λem为445 nm;外标法定量.结果:在0.05~5.0 mg/k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回收率在77.8%~95.1%之间,平均回收率为86.4%,相对标准偏差为7.5%,定量检测下限为10.0 μg/kg.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干扰少、特异性好,能满足水产品中环丙沙星的检测要求.

    作者:徐亚萍;丁红云;潘海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作业场所空气中钒及其化合物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方法

    目的:建立空气中钒及其化合物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测定方法.方法:用滤料(微孔滤膜)采集空气样品,经高氯酸-硝酸(1+9)加热消解后用ICP-AES直接测定.结果:在测定条件下,方法的检测限为0.01μg/ml;精密度为1.9%~5.6%;回收率为93%~105%;本方法适用线性范围0~20 μg/ml;样品采集后室温下至少可稳定14 d.结论:本方法能够简便、快速、准确地完成作业场所空气中钒及其化合物的测试工作,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伊萍;华正罡;余波;曲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保健食品中甘草酸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甘草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lltima C18柱(4.6 mm×150 m,5 μm),流动相:3%醋酸溶液+乙腈=60+40,内标物为对羟基苯甲酸丁酯,检测波长254 nm.结果:经回收率试验和试样检测,方法的回收率为87.2%~96.7%,试样测定RSD为3.05%.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为质量监控提供了参考.

    作者:方从容;杨大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以5-Br-PADCAP为显色剂计算法测定血清总铁结合力

    目的:建立以5-Br-PADCAP为显色剂计算法测定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方法:通过测定血清铁和血清未饱和铁(UIBC)含量,以血清铁和血清UIBC含量之和计算血清TIBC含量.结果:该法线性范围0~140 μmol/L,平均回收率为98.5%,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032、0.043,与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推荐的方法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Y=1.0228X+1.05,r=0.9801.65例健康男性血清TIBC含量为45.7~74.2 μmol/L(-x±2s,57例健康女性血清TIBC含量为51.4~75.2 μmol/L(-x±2s).结论:以5-Br-PADCAP为显色剂计算法测定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方法简便、灵敏可靠,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赵长容;连国军;潘利琴;曹建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低聚果糖的含量

    目的:功能性食品不仅具有食品的基本属性,还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活性的功能.低聚果糖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就具有这类功能.因此,能够对功能性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有效测定并以此来合理的搭配饮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本文描述了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功能性食品中的低聚果糖的方法.方法:本文以中性糖类物质在强碱性溶液中发生解离为基础,在阴离子交换柱上进行分离,并与脉冲安培检测器联用,建立了功能性食品中低聚果糖含量的灵敏的自动分析方法.使用单因素优化法对与反应有关的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在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05~45 μg/ml,两种物质的检出限分别为50、60 ng,对标准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得本方法的精密度小于3.1%,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准确度,进行了回收率实验,大豆低聚糖样品中的回收率在95.8%~100.8%范围内.结论:方法灵敏,快速,简单,需要样品量少.

    作者:王美菡;李敏;郭健;刘修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直接测汞法在各类型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使用直接测汞仪测定食品汞,掌握不同种类食品的测定条件.方法:将各种食品置于镍或石英样品舟中,在100℃~300℃进行干燥及预炭化,800℃~950℃灰化,汞经金齐化管富集,样品分解完成后瞬间加热破坏汞齐,汞蒸气进入比色池,直接测定样品中汞的含量,分析操作采用仪器全程控制.通过分析标准样品来考察方法准确性、精密度及适用性.结果:两种标准物质的汞测定值均在给定值范围内,CV分别为3.2%和5.4%.连续4个月采用直接测定法检测某固体胶囊型保健食品,测定结果均值8.47~8.56 μg/kg(n=6),CV为2.2%~3.9%(n=6).结论:该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高,检测限可达0.01 ng.与国家标准方法(GB/T5990.17-2003)比较,解决了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的损失问题,大幅缩短了食品中汞的分析周期,在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锐;梁春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中毒样品中杀鼠灵、溴敌隆、大隆的含量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中毒样品中杀鼠灵、溴敌隆、大隆3种抗凝血杀鼠剂含量的方法.方法:在C18色谱柱,以甲醇+0.1%乙酸=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 nm,柱温为室温下检测.结果:方法的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4、0.5、0.7 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04%~2.26%.回收率在90.0%~98.0%之间.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适用于误食杀鼠灵、溴敌隆和大隆鼠药中毒样品的分析鉴定.

    作者:方赤光;刘思洁;李青;张博;姜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福州市大型超市和商场集中空调送风真菌污染情况及优势种群分析

    目的:了解福州大型超市和商场集中空调送风真菌污染及优势种群情况.方法:选择福州市20家大型超市和商场,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送风口撞击法采样103份,真菌培养计数后,对生长出来的真菌分类鉴定至种群.结果:福州市的大型商场和超市的空调系统送风真菌污染率为100%,真菌菌落数范围在20~3.5 × 103 cfu/m3之间,超标率33.00%.共检出34个属种2975株菌,大型商场和超市的优势菌群均以青霉属为主,其次枝孢霉属、曲霉属、脉孢霉属等为常见种类.结论:福州市大型超市和商场的集中空调送风真菌污染较严重,超市的污染情况更为突出.提示有关单位应加强对大型商场和超市空调通风系统的定期清洗和消毒处理以及卫生学监测,防止真菌污染危害.

    作者:林玉珍;林坚;马群飞;陈铭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同源性分析

    目的:了解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其同源性,并对其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21株IRPA菌株分为A-H共8型,其中A型又分为A1、A2两个亚型.在病人和环境标本中的IRPA菌株均以A1型为主.结论:采用优化的实验室条件可以较好的对IRPA菌株进行PFGE分型,PFGE结果提示本院存在一个PFGE-A1型的IRPA引起的院内感染,PFGE结果为探明病原菌的流行情况提供理论依据,应根据分型结果,加强相关病区的消毒、隔离工作,切断IRPA的医院感染途径,避免IRPA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陈燕敏;许桂芳;金春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罗丹明6G-PAN能量转移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锌

    目的:建立一种荧光法测定头发中痕量锌的新方法.方法:在无水乙醇介质中,Zn2+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形成配合物PAN-Zn2+,其吸收光谱与罗丹明6G(Rh6G)的发射光谱有效重叠,在λex/λem=543 nm/558 nm处发生能量转移,使Rh6G荧光猝灭,从而建立痕量锌的荧光猝灭测定新方法.结果: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在13~360 ng/ml浓度范围内,荧光猝灭程度与Zn2+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方法的检出限为4.05 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88%~2.72%(n=1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5%~102.5%.结论:方法加入试剂简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用于头发中痕量锌的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张建文;贺元文;吕昌银;向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功能性红曲功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功能性红曲功效成分脂肪酸、麦角甾醇、磷脂酰胆碱、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红曲中的粗脂肪含量,以气相色谱法(GC)测定其中的脂肪酸组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红曲中的麦角甾醇的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红曲中磷脂酰胆碱及总黄酮的含量.结果:红曲中粗脂肪含量为20.57~52.06 mg/g,其中油酸占38.69%(5份样品平均,下同)、亚油酸占32.21%、棕榈酸占15.44%、硬脂酸占7.512%;红曲中麦角甾醇的含量为0.7366~0.9543 mg/g;红曲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为0.7513~1.567 mg/g;红曲中总黄酮的含量为1.026~1.362 mg/g.结论:红曲功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有利于进一步探索其降血脂机制.

    作者:林杰;黄宏南;林国斌;林文庭;华永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双试剂自动分析法测定血清不饱和铁结合力:Nitro-PAPS直接光度法

    目的:建立简便、灵敏的双试剂自动化分析法测定血清不饱和铁结合力(UIBC).方法: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用2-(5-硝基-2-吡啶偶氮)-5-[N-正丙基-N-(3-磺酸丙基)氨基]苯酚(Nitro-PAPS)为显色剂测定血清UIBC.结果:该法线性范围0~95 μmol/L,平均回收率为100.9%,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019、0.036,与日本和光UIBC测定试剂盒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Y=1.0221X+0.2104,r=0.9950.102例健康人血清UIBC含量为32.1~51.1 μmol/L(-x±2s).结论:用Nitro-PAPS双试剂自动化分析法测定血清UIBC,方法简便、灵敏可靠,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潘利琴;陈益川;连国军;赵长容;曹建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工作场所空气中乙酸2-甲氧基乙酯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乙酸2-甲氧基乙酯浓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选用FFAP柱分离,活性炭管采样,二氯甲烷/甲醇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乙酸2-甲氧基乙酯.结果:采用FFAP柱能将乙酸2-甲氧基乙酯与共存物分离.乙酸2-甲氧基乙酯浓度在0~240 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5,方法的检出限为9.28μg/ml,低检出浓度为6.2 mg/m3(以采集1.5 L空气样品计).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4%~6.9%.解吸效率为94.1%~98.7%.样品于室温可保存7 d.结论:该方法各项指标达到《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研究规范》的要求,本方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乙酸2-甲氧基乙酯浓度的检测.

    作者:宋景平;陶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凝胶渗透色谱和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测定羊肠衣中的氯霉素残留量

    目的:建立羊肠衣中氯霉素残留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羊肠衣样品用乙酸乙酯提取,凝胶渗透色谱和固相萃取净化,净化后的提取物用BSTFA+TMCS衍生化,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法(GC-NCI-MS)选择离子定量检测,内标法定量,间位氯霉素为内标物.结果:5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78.3%~106.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1%~10.3%之间.检出限(LOD)为0.1 μg/kg,测定低限(LOQ)为0.3 μg/kg.结论:该法简便省时,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满足欧盟委员会决议2002/657/EC和2003/181/EC的要求.

    作者:李锋格;窦辉;全晓盾;姚伟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乳糖和麦芽糖

    目的:建立简便、准确、灵敏的测定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水提取,乙腈沉淀,并过C18SPE柱,以乙腈:水(75:25,v/v)为流动相,经Alltech PrevailTM Carbohydrate ES(250×4.6 mm,5 μm)柱分离,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测定范围分别为:20~320 mg/L、25~400 mg/L和25~400 mg/L,检出限分别为4 mg/L、5 mg/L和5 mg/L,乳糖和麦芽糖的测定范围为50~800 mg/L,检出限为15 mg/L,5种糖的回收率在97.2%~106.4%之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56%~2.1%.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多种食品中糖的分析.

    作者:蔡欣欣;张秀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HPLC法同时测定保健品中腺苷和虫草素含量的研究

    目的:建立保健品中腺苷和虫草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用水超声提取,反相高效液相法同时测定腺苷和虫草素两种成分.色谱条件为:Diamonsil C18色谱柱(150 mm ×4.6 mm,5 μm),乙腈-水为流动相(6:94,V/V),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腺苷和虫草素在1.0~100.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回收率为95.2%~99.1%,相对标准偏差为1.10%~3.05%,检测限均为0.1μg/ml.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同时测定保健品中的腺苷和虫草素.

    作者:吴燕;杨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蔬菜中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蔬菜中速灭威、涕灭威、呋喃丹、西维因、异丙威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丙酮-氯化钠-二氯甲烷提取,40℃氮吹浓缩后,经氨基-SPE柱净化,40℃氮吹浓缩至2.0 ml,HPLC测定.色谱条件:C18柱(4.6×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45:55),流速:1 ml/min,柱温:40℃,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210 nm.结果:5种农药不同水平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3.7%~108.0%,RSD为3.2%~5.4%,低检出浓度分别为:速灭威0.02mg/kg、涕灭威0.02 mg/kg、呋喃丹0.01 mg/kg、西维因0.006 mg/kg、异丙威0.06 mg/kg.结论:本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合于蔬菜中速灭威、涕灭威、呋喃丹、西维因、异丙威等农药的同时测定.

    作者:文君;孙成均;缪红;王鲜俊;彭喜雨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480例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与年龄、病程、血糖的关系.方法:对患者按不同的年龄、病程、血糖分为3组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随者病程延长、年龄增长及血糖升高而呈上升趋势,此趋势在年龄40岁,病程5~10年,血糖≥10 mmol/L以上尤为明显.以高血压(HT)、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率高,分别为40.6%、30.83%、31.04%.在不同年龄组以高血压发病早,≤30岁组为25%,冠心病(CHD)和脑血管病(CVD)上升速度快,≥60岁组比≤39岁组分别增长5.5倍和4.5倍.在不同的病程组仍是高血压发病高,≤5年时高达29%,以DN和下肢血管病变(PVD)上升快,≥10年组比≤5年组增长分别为3.29倍和3.75倍.在不同的血糖组仍然是高血压发病率高,≤10 mmol/L组已达到24%,以DN、DR上升快,≥15.1 mmol/L比≤10 mmol/L组增长分别为3.13倍、3.5倍.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病程增长、血糖的升高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长.

    作者:樊翠霞;杨惠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005~2006年秦皇岛市食源性疾病病原菌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食品中沙门菌、EHEC O157:H7、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空场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确定可能污染上述菌的高危食品,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采用进口显色培养基和生化鉴定试纸,对样品分别进行沙门菌、EHEC O157:H7、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空场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检测生肉、动物性水产品、散装熟肉制品、生食蔬菜、速冻米面食品、非发酵豆制品6类共240份样品,共检出病原菌37株,总检出率15.8%,副溶血性弧菌检出12株,检出率高,为30%,沙门菌检出11株,EHEC O157:H7检出8株,单增李斯特菌检出6株,6类食品中动物性水产品病原菌阳性率高,为30%,其次为生肉类,病原菌阳性率为28.8%.结论:秦皇岛市居民消费食品中存在食源性疾病病原菌污染,其中水产品和生肉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是污染食品的主要病原菌.

    作者:丁秀萍;秦树民;代静林;冯艳洁;刘兰吉;袁玉荣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商丘市中学生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商丘市中学生伤害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方法,运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商丘市2 038名中学生的伤害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伤害总报告率为28.26%,其中初中组伤害率为30.61%,高中组伤害率为26.85%,伤害发生原因有12种,跌伤居首位,其次为物体砸伤或碰伤.结论:中学生中存在许多容易导致伤害的危险因素,应针对中学生伤害发生的特点,积极采取多部门合作的综合措施进行预防以减少伤害的发生.

    作者:邢艳平;纠守文;史宏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宜昌市2002~2005年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8类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进行检测,为执法部门提供政策执行依据.方法:样品均采集于宜昌市主要的集贸市场和超市,按照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一)GB/T5009.34-2003第一法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执行.结果:其中竹笋4年的年平均合格率低,只有21.5%,经过国家对有毒竹笋的查处,情况并没有得到好转,其次是银耳、淀粉及其制品,发酵酒和糖类污染情况略好于前三类食品.结论:监测的8类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合格率相对食品中其他指标较低,应当引起有关部门足够重视,加大监管力度,杜绝食品生产销售中的违法行为.

    作者:马蓓蓓;陈萍;阎江红;程德明;余云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广州市黄埔区蔬菜重金属污染调查研究

    目的:为了全面、准确了解广州市黄埔区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确保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方法:对广州市黄埔区主要蔬菜来源超市和市场的12种蔬菜89 个样品的可食部分中重金属铅、汞、镉、砷、铜含量进行测试分析,根据国家标准对其污染程度进行系统评价,为治理、控制提供依据.结果:铅和汞是黄埔区蔬菜的主要污染元素,超标率分别为23.50%和16.0%,在蔬菜中含量高的为国家卫生标准允许量的4.53和8.7倍.砷、镉和铜的含量都较低,但还潜存污染风险.结论: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对蔬菜种植-市场各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健康教育,确保人们的饮食安全.

    作者:刘钰钗;陈婷;周金森;刘赐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医用空气净化消毒器杀菌效果的试验观察

    目的:了解医用空气净化消毒器以静电吸附和过滤器过滤对空气净化消毒的效果.方法:采用气雾染菌法和现场试验法进行试验观察.结果:该医用空气净化消毒器颗粒物净化效率为75%;对体积为90 m3的空间开机作用30 min,颗粒物去除率为93.3%;对体积为20 m3气雾室空气中人工污染白色葡萄球菌开机作用30 min,杀灭率为99.98%;现场试验证明,该医用空气净化消毒器开机作用60 min,对体积为90 m3室内空气中自然菌的各次消除率均达到90%以上.结论:该医用空气净化消毒器,对实验室和现场室内空气的颗粒物净化效率、消毒效果均达到规定标准,具有较好颗粒物去除和杀菌效果.

    作者:董非;李爱萍;杨彬;刘文杰;李子尧;孙启华;崔树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北京市朝阳区奥运场馆周边宾馆军团菌污染状况调查与防控措施

    目的:为迎接奥运年的来临,调查北京市朝阳区奥运场馆周边四星级以上酒店通风系统和淋浴热水管道系统军团菌污染情况,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采集在建或竣工奥运场馆周边的四星以上宾馆饭店共10家.其中淋浴水43份、淋浴喷头涂抹24份、集中空调冷却塔冷凝水21份做军团菌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淋浴水检出3株嗜肺军团菌1型(阳性率为6.9%),空调冷凝塔水中检出8株嗜肺军团菌(阳性率为38.1%).菌型分布LP19株,LP2-142株.结论:酒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和淋浴热水管道系统军团菌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应采取清洗消毒、合理设计管道通风系统、定期安排相关人员体检等有效措施进行防控.

    作者:刘胡;邵希凤;韩庆华;张晓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谱及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9月临床送检的痰及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采用美国德灵公司Auto Scan-4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ATB Fungus进行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按NCCLS标准判定敏感菌株.结果:共分离到病原菌119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8.07%,真菌占26.05%,革兰阳性球菌仅占5.88%.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别占病原菌总数的36.13%、7.56%、6.72%;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真菌总数的54.84%.药敏结果提示,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沙雷氏菌属等均出现多重高比例耐药,真菌也对唑类药物出现强耐药性.结论:近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而且出现多重耐药.

    作者:王淑彩;金高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西式快餐中煎炸油与油炸食品的卫生学调查

    目的:了解西式快餐连锁店所使用的煎炸油以及所加工的油炸食品的卫生状况.方法:选择市内某西式快餐集团辖下的连锁店,抽检其加工的油炸食品,对其所使用的煎炸油进行卫生学调查,并配对抽检煎炸油及油炸食品.结果:煎炸油的合格率为92.05%;油炸薯条的合格率为67.95%;油炸禽肉的达标率为84.42%.主要是酸价检验结果不合格、不达标.结论:目前西式快餐店煎炸油及其油炸食品仍存在不少卫生问题,应引起卫生监督部门的充分重视.

    作者:梁骏;邓小冰;丛黎达;区继军;景钦隆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杭州市2006年市售熟肉卤味制品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为了解杭州市熟食卤味品的卫生质量.方法:于2006年4~11月采集杭州市宾馆、饭店、超市、卤味店及大学食堂共计79家的熟食卤味样品154件,按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检测.结果:154件检样菌落总数合格率为87.66%(135/154),大肠菌群合格率为59.74%(92/154),致病菌的合格率为95.45%(147/154).样品的总合格率为58.44%(90/154).结论:杭州市售熟食卤味制品总体合格率较低,卤味制作的不同过程存在一定的污染,应加强对卤味制作业的卫生管理.

    作者:斯国静;王一泓;俞骅;韦东芳;高士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双光道原子荧光光谱同时测定食品中砷和铅的方法研究

    砷和铅是有蓄积性的有害元素,为食品中的必测卫生指标.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具有仪器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干扰少,线性范围宽的特点.原子荧光法分别测定铅、砷反应介质不一致,砷需在预还原剂作用下全部还原为As3+,铅需在氧化剂铁氰化钾作用下氧化为Pb4+,铅、砷的同时测定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本文通过反复试验,选择佳酸度,将硫脲作为预还原剂放入测定液中,将铁氰化钾放入硼氢化钾的碱性溶液中进行铅和砷的同时测定[1],硫脲、铁氰化钾对对应元素的测定无任何影响.该方法简便快速,实用性强,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罗江琳;邬振宇;熊艳生;盛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不同试剂对初筛反应性血液标本双孔复试结果的比较

    随着无偿献血的深入开展,目前我市临床用血100%均为无偿献血者所捐献.考虑到血资源的宝贵,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结合《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我站对于已采集了全血的标本,若复检两次结果不符,一种试剂呈初筛反应性的标本必须重新取血样用同种试剂进行双孔复试,两孔均为阴性时该标本仍作为阴性处理,尽量排除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假阳性.

    作者:王兰;袁劲涛;刘玉英;谭晓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浅谈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操作维护及保养

    近年来,随着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被广泛使用,大多数使用者都能够熟练操作仪器,但对于使用中应特别注意的一些问题、仪器的日常维护及如何进行期间核查,国内外尚缺乏文章进行详细系统的介绍.

    作者:董静;潘玉香;朱莉萍;孙军;宫小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超声-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酸盐

    硫酸盐是毒性低的阴离子之一.当饮用水中硫酸盐浓度过高时会影响口感和胃肠道功能,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硫酸盐的标准定为不超过250 mg/L[1].

    作者:顾建华;沈雄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水中耗氧量方法改进

    化学耗氧量是指水中易被强氧化剂氧化的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并以相当的氧计,它不是单一含义的指标,而是水体是否受到有机物污染的综合性指标,在GB5750-1985中作为参考指标,而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中作为常规项目.检验第一法均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本文称为原法),在方法中使用了高锰酸钾和草酸钠两种标准溶液,不符合一般的方法设计且操作和计算公式极为复杂.本文根据标准溶液的使用规则和方法设计的原理加以改进.

    作者:顾建忠;周伟斌;高新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索氏抽提法检测脂肪应注意的问题

    脂肪是食品的主要成分之一,大多数动物性食品和一些植物性食品,尤其是植物的种子、果实或果仁,都含有脂肪或脂类化合物.在实用油脂中主要存在甘油三酸酯以及一些脂肪酸、磷酸、糖酯、脂溶性维生素等类酯化合物.脂肪有两种存在形式,即游离脂肪和结合脂肪,测定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方法有很多,但大多数采用低沸点溶剂直接萃取,或用酸碱溶液破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然后用溶剂萃取或离心离析.这就是常用的索氏抽提法、酸水解法、碱水解法等,不同的食品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本文对GB/T5009.6-2003《食品中脂肪的测定》第一法-索氏抽提法进行探讨:

    作者:山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快速检测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方法探讨

    目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的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及快速测定方法-酶抑制法.气相色谱法是国家标准方法,要求条件较高,必须具备气相色谱仪并配有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或氮磷检测器(NPD),有适合的色谱柱等.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的特点,能够较准确的定量检测出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的浓度及种类.快速检测方法虽不是国标法,但具有检测快速设备和试剂简单、成本低的特点,适合水果蔬菜上市前农药残留毒性的检测.

    作者:邰春娇;吴晓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影响水中挥发酚类含量测定的因素探讨

    酚类的分析方法较多,而各国普遍采用的为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当水样中挥发酚浓度低于0.5 mg/L时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光度法,即在pH 10.0±0.2和有氧化剂铁氰化钾存在的溶液中,酚与4-氨基安替比林形成红色染料,用氯仿萃取后比色定量[1].由于此法操作繁琐、费时,容易造成误差.而笔者多年从事挥发酚类的测定(包括饮用水、地下水、污水、海水中的挥发酚类化合物),现将多年来通过实践总结的挥发酚类测定影响因素的经验同大家共同分享.

    作者:张艳;周艳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淀粉指示剂的研究

    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是个特征反应[1],反应十分灵敏,因此用淀粉来检验碘或用碘来检验淀粉;同时,淀粉也成为碘量法的重要指示剂,在卫生理化检验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黎碧坚;刘国珍;练翠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雌激素残留量

    随着饲养业的迅猛发展,为促进动物生长而使用雌激素以及家畜排泄的雌激素,导致水产品、肉类、蛋类及乳类激素残留问题日益严重.食品中雌激素残留问题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作者:迂君;张秀丽;张玉黔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鸡胚尿囊膜绒毛膜试验与动物试验结果的比较

    外来化学物眼刺激毒性评价是化合物质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谢晓萍;熊习昆;谭小华;郑穗生;李庆;何国群;古梅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大兴区1997~2005年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的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北京市大兴区1997-2005年年鉴资料和疫情统计报表及大兴区统计局历年人口年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7~2005年大兴区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为1 90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4.24/10万,乙型肝炎的发病率(23.69/10万)为高,春季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季节,冬季发病率相对偏低;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在今后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作者:付桂英;秦红;朱立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004~2006年兰州市干果和蜜饯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分析

    目的:对送检的百合干、杏肉等蜜饯制品进行亚硫酸盐检测,以了解其二氧化硫含量,并提出合理建议.方法:采用GB/T5009.34-2003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检测.结果:149份样品中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61份,超标88份.结论:兰州市场销售的干果和杏肉制品中亚硫酸盐的含量超标严重,特别是杏肉制品.

    作者:孙丽枫;王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33份育发类化妆品卫生毒理学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育发类产品的卫生安全性.方法:各项检验及评价方法按《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进行.结果:检测生发育发类产品33份,眼刺激性试验均小于或等于轻刺激性;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均未见过敏;皮肤光毒性试验均未见皮肤光毒性.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在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的条件下均未呈现致突变性.但有18.2%的产品皮肤刺激性试验达中度刺激性.结论:部分生发育发类产品有潜在不安全性,应引起使用者注意.

    作者:古梅英;郑穗生;李庆;谢晓萍;何国群;张龙杰;谭小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005年~2006年北京市海淀区食品污染物监测理化指标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10大类食品的污染情况,为指导市民合理消费提供依据.方法:对海淀区主要农贸市场和超市的10类食品中铅、镉等26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本区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猪肾和食用菌中的镉污染,超标率分别为90%和46.7%;本次监测的20份熟肉制品中,6种色素均未检出,但防腐剂超标率达30%,其它项目的监测结果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结论:除了猪肾和食用菌中镉外,本区其他食品中污染并不严重.

    作者:张桃英;赵连佳;刘卫东;黎芳;王轶晗;付文燕;周萌;王晓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台山市花生油卫生质量分析

    目的:总结台山市花生油卫生质量检验指标结果,了解台山市食用花生油的加工、销售卫生情况.方法:按照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GB/T5009.37-1996和GB/T5009.22-1996(主要检测项目是感官、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砷、黄曲霉毒素)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34-1996和GB2716-88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从2000~2003年共检测花生油467份,合格410份,平均合格率为87.8%;2000年合格率为81.8%,2001年合格率为84.7%,2002年合格率为87.8%,2003年合格率为95.7%.合格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有显著性差别(x2=12.43,P<0.005).黄曲霉毒素B1与其它项目比较,合格率有非常显著差别(x2=31.38,P<0.005).结论:台山市花生油检验结果合格率仍较低,存在卫生问题,今后仍要加强对食用花生油监测和监督管理,提高食用花生油的卫生质量,让人们可以放心食用.

    作者:许美玲;林永坚;赵玉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苦瓜汁抑制杂环胺类物质致突变活性研究

    目的:对苦瓜汁抑制杂环胺类物质致突变活性的研究.方法:外周血双核淋巴细胞微核测试法测试畸变率,UDPGT、r-GT、GST和NK活性的测定,整体腹腔巨噬红细胞的方法评价巨噬细胞功能,溶血空斑法测定脾细胞抗体生成细胞数PFC.结果:苦瓜汁使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显著降低,使UDPGT、GST活性增高,对免疫功能有保护作用.结论:苦瓜汁可抑制杂环胺类物质致癌和致突变.

    作者:徐枫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酶标一步法试剂检测HIV抗体的前滞现象分析

    目的:探讨酶标一步法试剂检测HIV抗体的前滞现象(钩状效应)及其应对措施.方法:对高危人群的血清标本采用一步法和两步法及稀释法进行检测,3种方法任何一种检出阳性的样品均做WB确认试验确证.结果:抗-HIV采用酶标一步法检测时出现假阴性现象,漏检率达0.75%.结论:酶标一步法试剂的HOOK现象可导致HIV抗体检测的假阴性,造成漏检,好的解决办法是采用二步法或稀释法.

    作者:吴瑞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3种荧光定量PCR试剂检测HBV-DNA阴性结果的比较

    目的:为了解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不同试剂间的假阴性差异,分析其原因,寻找消除办法.方法:用深圳匹基基因诊断技术有限公司的FQ-PCR试剂(A方法)检测2 333份血清病毒学标志为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病人血清中的HBV-DNA,对HBV-DNA阴性标本,用2种试剂盒进行复核.结果:2 333份HBeAg阳性标本A方法检出48份HBV-DNA阴性标本,阴性率为2.06%,经广州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试剂(B方法)复核,有28份转为HBV-DNA阳性;上海申友基因技术诊断公司试剂(C方法)复核,有31份转为HBV-DNA阳性.结论:FQ-PCR不同试剂检测HBV-DNA存在假阴性,且假阴性率较高,其原因可能与试剂引物设计保守序列与HBV某些变异造成不相匹配有关,可以采用多种试剂进行复核的方法弥补.当FQ-PCR检测HBV-DNA低于检测值时,应用其他试剂进行复核,以减少假阴性错误的发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杨其明;叶俊茂;徐景野;宋启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校园小区内桶装饮用纯净水微生物检测与分析

    目的:为了解校园内市售桶装纯净水的卫生状况,保障消费者饮用健康合格的纯净水.方法:对校园小区内60份桶装纯净水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检测,所检项目均合格的37份,合格率61.7%.结论:结果表明校园内桶装纯净水卫生质量较差,令消费者担忧,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杨玉英;王璐璐;邓洪宇;夏春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两种培养基方法对医院空气检测结果的比较观察

    目的:为了探索简便实用的采样与检测方法.方法:用普通营养琼脂和兔血营养琼脂两种平板对医院环境空气进行沉降采样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进行采样和检测,细菌总数超标率为16.91%,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用兔血营养琼脂平板进行采样和检测,细菌总数超标率为15.44%,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溶血性链球菌1株.细菌总数超标率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在≤1 cfu/皿至>5 cfu/皿各区间分布的样品个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致病菌的检测后者优于前者.结论:用兔血营养琼脂平板对医院环境空气进行监测,结果优于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进行监测.

    作者:王海清;田光琼;刘琼珍;李秀蓉;徐佳清;杨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对坑道空气真菌浓度参考标准(平时)建议的探讨

    目的:根据不同场所真菌浓度检测,结合坑道调查情况,提出坑道空气真菌浓度参考标准(平时)的建议.为坑道及人防工事等特殊环境的空气质量评定及卫生保障提供参考.方法:对11个不同场所,用撞击法和沉降法检测空气细菌总数和真菌数,同时检测微小气候.结果:11个不同场所空气细菌总数撞击法平均2 062 cfu/m3,沉降法平均21.7 cfu/皿.真菌数撞击法平均479 cfu/m3,沉降法平均5.0 cfu/皿.两种监测方法细菌与真菌平均比值为4.3:1.结论:建议坑道空气真菌浓度参考标准(平时)撞击法为≤1 000 cfu/m3,沉降法为≤10 cfu/皿.

    作者:张永良;郑世英;赵英坡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病原学检测

    目的:对某西部通道工地发生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菌检测.方法:参照GB/T4789-2003[1]有关章节,对食品、肛拭子标本、涂抹样进行病原菌检测.结果:33份样本中有12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其中有10份病人肛拭样本检出同一血清型别的副溶血性弧菌K8型;耐药性试验,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孟多、氯霉素、庆大霉素4种抗生药物100%敏感,对氨卞西林、头孢噻吩不敏感.结论:本次食物中毒为副溶血性弧菌所致.

    作者:黄锐敏;陈辉;袁月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蛋白质芯片技术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生物芯片是21世纪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芯片及芯片实验室3个领域[1],其中蛋白质芯片是一种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且微型化的蛋白质分析技术[2].有关试验表明,该技术对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均有一定的作用[3].

    作者:左小霞;高志贤;曹巧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为人类抵御细菌感染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大量使用,细菌耐药性问题,尤其是由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介导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1~3],导致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引起病人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和死亡率上升.

    作者:陈天宝;陈建魁;尹秀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疾控机构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在卫生防病、卫生监督执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以及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质量检测和评价等方面发展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管理中永恒的主题,它不仅涉及实验室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运转,而且影响到实验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以及实验室对环境的污染,严重者可造成社会恐慌.为此,我们认为只有通过制定安全管理规范,预防为主,常抓不懈,才能保证疾控实验室安全运行.

    作者:朱明;陈玉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蜜饯中安赛蜜HPLC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安赛蜜又名乙酰磺胺酸钾、AK糖,是一种甜味食品添加剂.本文根据JJF1135-2005《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要求与原则,通过分析HPLC法测定蜜饯中安赛蜜过程,确定并简化不确定度来源,量化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HPLC法测定蜜饯中安赛蜜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对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简化评定提供依据.

    作者:李颖;洪萍;祝福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HPLC测定鱼肉中4种激素残留量及不确定度评估研究

    目的:探讨HPLC测定鱼肉中4种激素残留量测定方法并对其进行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鱼肉样品中4种激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并对其进行不确定度评估.结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C18柱,同时测定4种激素残留;17-α雌二醇、17-β雌二醇、己烯雌酚、己二烯雌酚、己烷雌酚的线性范围分别是12~100 ng、12~100 ng、5~60 ng、5~60 ng、5~60 ng;检出限分别是17-β雌二醇、17-α雌二醇为2.0μg/g,己烯雌酚、己二烯雌酚、己烷雌酚为1.0μg/g;对其进行不确定度评估.结论:对建立的方法运用不确定度评估,确定了分析结果的报告值,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文红;李涛;王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细菌性食物中毒诊断获得实验室支持的因素分析

    食物中毒是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形式,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内容之一,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和涉及的人数目前在我国是多的.

    作者:李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适应教学改革加强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实验室管理

    在药学教育中,实验教学对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科学管理实验室是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保证实验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如何科学管理实验室,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实验课的质量,适应教学改革,应是我们实验技术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实验对药学院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近几年学校不断扩大招生,而实验教学经费有限,只有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才能保证实验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作者:杜秀芳;刘伟娜;张梅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对国标《食品添加剂磷酸》检测中的一些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GB3149-2004)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4月9日发布,2004年12月1日实施.此标准中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磷酸的检验规则等,然而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发现标准中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段志敏;于毅涛;万玉萍;林佶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过氧化苯甲酰的应用现状与检测方法

    近年来我国面粉和面粉制品生产厂多用过氧化苯甲酰[Benzoic Perxide.BPO]作为增白剂添加在面粉中,使面粉增白,增加销售量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作者:赵淑华;董跃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蜂胶软胶囊毒性和对大鼠血脂调节作用

    目的:蜂胶软胶囊毒性和对大鼠血脂调节作用被研究.方法:毒性研究采用两阶段毒性实验和大鼠30 d喂养实验.调节血脂作用采用大鼠预防性调节血脂作用实验.结果:两阶段毒性实验和大鼠30 d喂养毒性实验结果均显示蜂胶软胶囊无毒性作用.在蜂胶软胶囊对大鼠预防性调节血脂作用实验中,试验末低、中剂量组动物的血清总胆固醇(TC)和中、高剂量组动物甘油三酯(TG)均低于高脂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蜂胶软胶囊为实际无毒物质并且对大鼠具有预防性降血脂作用.

    作者:杨庆;张鹏;刘建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继续教育思考题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几种含氯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效果的研究

    目的:通过实验室试验,探讨不同有机干扰物条件下几种含氯消毒剂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低有效剂量.方法: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应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结果:在有效氯含量为250 mg/L、3%牛血清白蛋白条件下,三氯异氰尿酸和优氯净分别作用7.5 min和15 min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某消毒泡腾片和某84消毒液分别作用22.5 min和45 min均不能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对数值分别为4.57和3.13.在有效氯含量为50 mg/L、0.3%牛血清白蛋白条件下,三氯异氰尿酸、优氯净、某消毒泡腾片和某84消毒液分别作用7.5、15、22.5和45 min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00.结论:单一成份含氯消毒剂在3%和0.3%牛血清白蛋白条件下,低有效浓度分别为250 mg/L和50 mg/L,而加入了稳定剂或泡腾剂的效果较差.

    作者:李涛;周铁生;班海群;张流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