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 主办单位:湖北科技学院
  • 国际刊号:2095-4646
  • 国内刊号:42-1839/R
  • 影响因子:0.50
  • 创刊:1987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 医药卫生综合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2001年3期文献
  • 吗丁啉过量致锥体外系症状1例

    患儿男,3岁,因腹胀半年服用吗丁啉片,每次10mg(1片),每日3次,共服药3次(30mg),第2天患儿出现双眼凝视、项强、双手震颤等症状。入院检查:T37℃,体重11kg,神志清楚,全身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及瘀斑,双眼向左凝视,项强二指,心肺腹无异常,双手震颤,布、克氏征阴性。入院后立即补液,口服安坦,每次1mg,每日3次,服3次后患儿上述症状消失。  吗丁啉系一种外周多巴胺受体抑制剂,可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增加胃蠕动,促进胃排空,抑制恶心、呕吐,作为新型胃动力药,临床应用广泛。吗丁啉一般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对脑内多巴胺受体无抑制作用,但在婴幼儿,尤其是婴儿因其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可出现锥体外系副作用,特别是在超量应用时。本例用量约为推荐量(0.3mg/kg*d)的10倍,所以使用本药要掌握适应症和剂量,婴幼儿应慎用。

    作者:丁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氟哌酸治疗伤寒30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氟哌酸治疗伤寒的疗效,我们对90例伤寒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权利;王艳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奥米拉唑、氟莱莫星、济得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为了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理想治疗方案,笔者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进修期间,应用奥米拉唑(洛赛克)、氟莱莫星(羟氨苄青霉素)、济得(替硝唑)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同时,对疗程1周和2周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进行了对比观察。

    作者:李细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AF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52例报告

    AF系统作为椎弓根固定系统的一种,因其内固定坚强、固定节段短、复位满意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1998年2月至2001年2月对5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人应用AF系统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陈贵月;崔树科;李颖;李素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心先安和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24例疗效观察

    自1998年1月至2000年4月,我们在用氨茶碱的基础上加用心先安(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24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郑和忠;易宏;张桂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2例临床分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可以发生在许多疾病基础上的病理过程,产科DIC发病急骤,病势凶险,诊治不及时,常可危及母婴生命。我院从1991年5月至2001年3月共收治DIC96例,因产科并发症诱发DIC者12例,占全部DIC病例的12.5%,本文就12例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周金荣;郭衍坤;何莉;卢剑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心房纤颤28例临床分析

    我科于1998至2000年收治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85例,其中心房纤颤(房颤)28例,占32.9%。为了探索和认识房颤的规律,现将28例房颤患者作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戢良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声导抗测试

    分泌性中耳炎为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我科于1997年至1998年间,对47例(59耳)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在行鼓膜穿刺前进行了导抗测试,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病例选自耳鼻喉科门诊患儿,共47例(59耳),男19例,女28例;年龄小5岁,大12岁;病程:5-23天31例,23天-5个月16例;鼓室穿刺抽出黄色透明液体者39耳,深黄色粘胶状者20耳。

    作者:田渡芳;周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鼻咽部乳头状瘤1例

    患者女,33岁。因后吸性鼻涕带血5年伴右侧进行性鼻塞1年而至本科就诊。行鼻窦内窥镜检查时见双侧鼻腔结构无异常,鼻回顶偏右侧有灰白色表面光滑之新生物,质软,其表面有血性分泌物,遂在镜下取得鼻咽部活检,病检报告为“鼻咽外生性乳头状瘤”,门诊以“鼻咽部新生物性质待查,乳头状瘤?”于1999年8月6日收入院。  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无异常,双侧鼻腔结构未见异常,鼻咽顶偏右侧见灰白色新物,有被活检后的血痂附着。入院后行副鼻窦及鼻咽部CT检查,各副 鼻窦未见异常,鼻咽部顶后壁增厚,其密度均匀,颅底骨质未见异常。考虑到鼻咽部乳头状瘤在临床上极少见,遂于1999年8月9日重取鼻咽部疾检,病检报告示:“鼻咽组织慢性炎、部分乳头状瘤”。为了慎重起见,将本院的病检切片送至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阅,其报告为:“柱状上皮乳头状瘤,部分细胞生长活跃”。由于两次活检,三次阅片均报告为鼻咽部乳头瘤,未发现恶变细胞,遂于1999年8月30日在全麻下行鼻窦内窥镜下鼻咽部乳头状瘤切除加微波治疗术,手术顺利;术后送病检并行止血、抗炎治疗。术后病检报告为:“鼻回组织慢性炎,部分乳头状瘤”。于1999年9月9日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作者:费文彬;刘维荣;左金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皮瓣急诊修复手深度烧伤21例报告

    手部深度烧伤常累及到关节、肌腱、血管、神经,给创面的修复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自1988年至1999年共用皮瓣修复手深度烧伤21例,效果较为满意。1 临床资料C

    作者:陈洪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urokinase,UK)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34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于每次抽液前2小时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IU,其它治疗两者相同。结果 治疗组抽液总量2763±641ml、胸膜厚度1.7±0.4mm、胸膜粘连发生率19.18%(14/73),对照组分别为1984±607ml、2.5±0.5mm和47.54%(29/61),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B超下观察到分隔光带明显减少。结论 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能有效溶解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中的纤维分隔,明显降低胸膜肥厚的程度和粘连发生的机会。

    作者:钟敏华;寇继光;岳正甫;万玲;余小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颅脑外伤病人高压氧治疗前后脑电图分析

    我院1998年开展高压氧(HBO)疗法以来,综合治疗脑外伤病人56例,现将治疗前后脑电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桂华;王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

    有关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CHD)发生的关系,报道甚少。笔者试图通过对CHD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浓度参值进行对比分析,为CHD的预测、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1 临床资料

    作者:王艳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康莱特治疗中晚期肺癌临床观察

    近年肺癌的发病率已跃居各肿瘤的首位,且多数发现时已属中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而全身化疗疗效有限,有效率一般在20%~40%,且对患者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及骨髓造血功能影响较大。我院自1999年1月起,在肺癌化疗间期,对体质弱及晚期出现严重并发症不宜或不愿化疗的患者采用康莱特(KLT)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林伟;钟声;杜黎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Nd:YAG激光治疗会厌囊肿11例报告

    我科于1994年以来,应用Nd:YAG激光在间接喉镜下治疗会厌囊肿1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周洁;何源平;曾旭东;田渡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不明原因咳嗽的病因诊断价值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作为呼吸道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已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它使许多呼吸道疾病明确了病因。本文对我院39例不明原因咳嗽的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

    作者:朱朝霞;王静;彭东信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外周血白细胞粘附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扩展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外周白细胞粘附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区扩展的关系。方法 用直接滑行法对2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发病48小时后白细胞粘附进行动态监测,并根据第3天及第14天核素心室造影后测得的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末容积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梗死区扩展组的白细胞粘附程度明显高于无扩展组。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区扩展可能同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何荣华;李涛;岳新荣;邹永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WAB生物粘合剂在妇产科腹壁纵切口手术中的应用

    传统的丝线缝合因易引起术后瘢痕及局部炎症而不易被患者所接受,我科自1998年10月开始,采用的WAB生物粘合剂粘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腹壁纵切口,并与同期采用丝线缝合的腹壁纵切口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云霞;吴超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CT导引下婴幼儿型骨髓炎的介入治疗

    骨髓炎的临床治疗是医学上一大难题,婴幼儿型骨髓炎发病急,来势凶猛,易留下残疾或造成死亡,严重威胁婴幼儿的心身健康。笔者收集了3例婴幼儿型化脓性骨髓炎,用CT导引作介入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汪素涵;汪礼迪;乐庸生;乐治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髓质海绵肾5例报告

    髓质海绵肾是一种肾乳头集合管扩张的先天性疾病,临床上不多见,易引起误诊误治。我院自1987年以来共发现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柳学春;张颖鄂;熊国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心电图P波对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增大的价值

    根据心电图P波的时间、振幅和形态诊断左房增大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对其诊断价值尚有争议。本文从我院近6年住院的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病人中选出窦性心律者98例,并与100例正常人作对照观察,分别测量P波的各项指标,以探讨其对左房增大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儿童肘内翻畸形的手术治疗

    目的 研究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楔形不全截骨加尼龙线内固定法,治疗32例肘内翻畸形。结果 32例肘内翻均纠正,治疗效果好。结论 楔形不全截骨加尼龙线内固定,是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刘宝萍;覃均昌;李达泉;代品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53例临床观察

    脑血管疾病所致的精神病是老年器质性精神病,严重威协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科近年来采用黄芪、丹参及能量合剂辅以脑复康、利脑心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王焰山;陈秀英;蒋汝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石膏绷带加压包扎治疗耳廓假性囊肿75例临床分析

    耳廓假性囊肿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各种年龄的男女均可发生,且治疗方法繁多,疗效不一。我科从1983年至1989年6月间,采用局部穿刺抽液加全耳廓石膏加压包扎治疗耳廓假性囊肿75例共79耳,对其中52例随访观察,无1例复发,也无任何并发症,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肝硬化患者胃粘膜病变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

    本文通过对我院1994年1月~2000年5月78例肝硬化患者胃粘膜内镜学改变的研究,探讨肝硬化后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PHG)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1 临床资料

    作者:张莹兰;张韬;王小松;成祥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150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1992年10月至1998年5月共收治腹部闭合伤15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关春保;王祥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指导我院女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Rc)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主要心理问题是过敏、自责及对人焦虑。结论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作者:黎群;熊昌娥;刘智敏;王萍;毛燕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微波治疗慢性肥大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多发病,在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一,且各有利弊。为寻求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自1995年5月以来用微波治疗肥大性鼻炎6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王显红;董春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两头螺纹空心加压钉在股骨颈内收型骨折内固定中的应用

    我院从1996年4月至1999年12月共应用两头螺纹空心加压钉内固定治疗内收型股骨颈骨折24例,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传满;郑勇;刘俊;刘艳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MTT体外药敏试验在指导恶性肿瘤化疗中的作用

    近年来,通过肿瘤化疗药敏试验指导个体化疗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我们采用MTT法体外药敏试验,对大肠癌、肺癌及胃癌化疗药物敏感性进行了临床分析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洪本英;杨勇;赵朝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医院消毒效果监测与分析

    为了解医院消毒灭菌的一般情况,我们自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对我院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了动态监测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汪霞;宋雪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我院心内科近几年来将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应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徐金林;张群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去除表层1/2前颌骨组织及橡皮管整复重度前颌前突Ⅲ度双侧唇裂4例报告

    唇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常与腭裂伴发。为探讨既简单易行又能获得满意的术后效果的手术方法,我们自1995年至1999年共收治4例重度前颌前突Ⅲ度双侧唇裂,对其采用去除表层1/2前颌骨组织,并用适当的空心橡皮管内塞固定鼻孔的方法进行了整复,术后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兹报道如下。

    作者:吴银洲;刘持平;石顺利;孔祥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CT导引下髋关节病变穿刺活检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髋关节病变穿刺活检的技术,以期评价其实用价值。方法 病人取仰位,CT扫描确定穿刺平面及穿刺路径,达到预定位置后重复2-3次取材。结果 刺中率100%,阳性率91.7%,假阴性率8.3%。结论 CT导引下髋关节病变穿刺活检简便易行,诊断正确率高。

    作者:乐治文;汪礼迪;乐庸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眼轮匝肌转位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24例临床分析

    我科自1996年3月至2000年3月采用眼轮匝肌转位术矫正先天性上睑下垂24例31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吕旭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闭合整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8例报告

    自1996年2月至1999年12月,我们对18例儿童新鲜肱骨髁上骨折采用C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整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刘昌余;吕平;郑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股动脉栓塞1例

    患者男,53岁。饮酒后突感左下肢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左下肢皮肤感觉异常,左足冰凉,立即送当地医院就诊。初步诊断为坐骨神经痛,具体治疗不详,症状无明显缓解。于发病32小时后转我科门诊就诊,立即行左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提示:左股动脉下段(膝上约8cm无血流信号)栓塞,具体长度无法测出。立即收住入院。

    作者:张小舟;王以强;李克华;汪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8例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心肌病,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1998年3月至1999年8月我院应用葛根素治疗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蒋若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脂糖舒抗糖尿病作用的时效关系

    目的 观察脂糖舒抗糖尿病作用的时效关系。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用优降糖、降糖灵和脂糖舒处理4周,每日1次, 定期测定血糖和血脂含量。结果 脂糖舒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起效早 (第1周),血糖和血脂含量与治疗时间呈显著负相关(P<0.001),疗效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强。治疗第4周末,脂糖舒降血糖和降血脂的效力与优降糖和降糖灵相当(P>0.05)。结论 脂糖舒有明显的抗糖尿病作用。

    作者:舒思洁;周建华;吴基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7-氯苄基四氢巴马汀对正常及肥厚心脏大鼠血管环的作用

    目的 观察7-氯苄基四氢巴马汀(7-chlor-BTHP)对正常及肥厚心脏大鼠血管环的作用。方法 用去甲肾上腺素(NA)和氯化钾(KCl)引起血管收缩,然后观察7-chlor-BTHP对正常及肥厚心脏大鼠血管环的作用。结果 在肥厚及正常心脏大鼠的离体血管环上,7-chlor-BTHP及奎尼丁(Qui)对NA所致的收缩均有抑制作用。7-chlor-BTHP的IC50分别为76及39μmol*L-1,而Qui则分别为4.6及8μmol*L-1。Qui对氯化钾所致血管环的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PD2'分别为4.3(肥厚)及4.0(正常),而7-chlor-BTHP则对其无影响。结论 7-chlor-BTHP有拮抗α-受体作用,而无钙拮抗作用。

    作者:闵清;白育庭;吴基良;姚伟星;夏国瑾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电针加强海马微量注射蝇蕈碱与氯苯氨丁酸的镇痛作用

    目的 观察电针对大鼠海马微量注射GABA受体激动剂蝇蕈碱(Mus)和氯苯氨丁酸(Bac)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生理盐水对照组、药物组和电针+药物组,在2分钟内将1μl Mus或Bac(1×10-3mol.L-1)注射入海马,取双侧足三里进行电针,用甩尾法测定大鼠的痛阈。结果 从给药后5min至60min,Mus或Bac均能明显提高大鼠的痛阈(P<0.01),20min时作用显著,痛阈分别提高0.386±0.062mA和0.549±0.116mA。电针能加强Mus和Bac的镇痛作用(P<0.05或P<0.01),痛阈大提高值分别为0.603±0.117mA和0.704±0.099mA。结论 海马微量注射Mus或Bac能产生镇痛作用,并且电针能加强其镇痛作用。

    作者:胡宗礼;黄晓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铝对大鼠牙齿和颌骨中钙沉积的影响及硒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高铝对大鼠牙齿和颌骨中钙沉积的影响及硒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含铝、硒和柠檬酸的溶液分别饲养大鼠3个月,用MP-1型溶出分析仪测定血清、牙齿和颌骨中铝、钙和硒的含量。结果 高铝组大鼠血清、牙齿和颌骨中铝含量增加、钙含量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硒组大鼠血清、牙齿和颌骨中铝含量减少,钙和硒含量增加,与高铝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微量元素硒能对高铝引起的牙齿和颌骨中铝的增多、钙沉积减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化维;熊炎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成人下颌骨第三磨牙阻生关系的研究

    目的 观测成人下颌骨第三磨牙的阻生关系。方法 根据吴氏《人类骨骼测量方法》中规定的年龄估计及性别鉴定的标准,观测成人下颌骨的形态结构。结果 302个下颌骨标本的观察结果为,男女混合阻生率为10.60%,女性阻生率高于男性,肉眼见无第三磨牙萌出者106例,经X线拍片验证,5例有埋没牙存在,故实际第三磨牙缺如率为33.44%。从测量数据可见阻生组(无第三磨牙组)的第二磨牙后间隙、下颌斜长、下颌体长及髁突间宽均较正常组小。结论 无第三磨牙可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下颌骨与牙齿均衡退化的结果,而阻生是人类进化从有第三磨牙向无第三磨牙演化的过渡阶段。

    作者:胡圣望;熊炎斌;肖菊芳;胡振武;胡松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倒卵叶五加总皂甙抗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

    目的 探讨倒卵叶五加总皂甙(SAOH)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复制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模型,结扎前10分钟分别舌下静脉注射SAOH50mg/kg、100mg/kg,分别观察SAOH对大鼠缺血30分钟和5分钟后再灌注的作用。结果 SAOH能消除大鼠缺血30分钟再灌注40分钟时室性心动过速(VT)和室性颤动(VF)的发生,并能显著降低缺血5分钟再灌注15分钟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结论 SAOH具有抗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

    作者:马世玉;明章银;闵清;吴基良;李立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应激性高血压大鼠PAG内微量注射L-NNA对血压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NO在慢性应激导致大鼠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电击足底结合噪声建立应激性高血压(SIH)模型,通过向PAG内微量注射L-NNA后,观察其对大鼠平均动脉压(MAP)的影响。结果 在正常大鼠PAG内注射L-NNA后,动物MAP显著升高;而在应激性高血压(SIH)大鼠PAG内注射L-NNA后,与正常大鼠相比较升压效应明显降低。结论 PAG内NO可能参与了应激性高血压的形成。

    作者:胡旺平;化长林;魏劲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胎儿和新生儿药物不良反应监察

    孕妇在怀孕期间及产后很长时间内,由于体内神经体液调节发生很大的改变,其生理、生化机能也随之受到影响。当母亲用药时,药物可能在母体内代谢时间延迟,并将经过胎盘从母体进入胎儿体内或由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由于胎儿、新生儿的许多重要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尤其是肝、肾功能低下,对药物的代谢、排泄功能都非常差,体内活性物质和代谢酶尚未形成,因此低浓度的药物在小儿体内也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小儿的生命。为了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质量,保证在母亲用药期间小儿少受影响和生命安全,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有必要进行小儿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监察。

    作者:房辉;李泱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