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寻找不同类型宫颈糜烂佳的治疗方法.方法将324例宫颈糜烂患者(单纯型64例,颗粒型103例,乳突型157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奥平栓加CO2激光、奥平栓联合CO2激光进行治疗,分析各组中不同类型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奥平栓加CO2激光组对单纯型宫颈糜烂的疗效显著优于颗粒型(P<0.05)及乳突型(P<0.01);CO2激光对单纯型宫颈糜烂的疗效显著优于颗粒型(P<0.05)及乳突型(P<0.01);奥平栓加CO2激光组对乳突型宫颈糜烂的治愈率在3种疗法中高(P<0.05).不良反应以奥平栓少. 结论单纯性及乳突型宫颈糜烂以奥平栓加CO2激光治疗效果好.
作者:甘望农;陈晓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肝胆术后继发胆道大出血往往通过手术处理,但再出血率和死亡率很高.我院通过介入栓塞治疗成功地控制3例术后胆道大出血,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关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慢性肺心病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高,为探讨老年人慢性肺心病的预后与低钠血症的关系,本文对我科近3年收治的84例资料齐全的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测定的血清钠含量进行了分析,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余俊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自2002年5月至2005年12月共应用锥颅碎吸治疗颅内出血48例,现总结治疗经验,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作者:陈文军;万楼;李刚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系统的功能性疾病,为门诊常见病,我们采用江中健胃消食片佐治FD,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庆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多西他赛(TXT)是近年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疗效较好的紫杉类抗癌药物,其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水钠潴留、皮肤毒性反应、腹泻、心脏毒性等.顺铂(DDP)是临床应用已久的一种抗肿瘤药物,其主要不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我科2001~2005年采用DP方案(TXT+DDP)治疗病人43例,现将所观察的主要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梅国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效果.方法 53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常规处理方法无效后,对其行宫腔填塞纱条治疗.结果 52例能迅速控制出血,有效率98.1%,抽出纱布24h内,阴道无明显大出血.术后5d及产后42d复查子宫B超,恢复良好.产后42d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有积极作用.
作者:杨尚武;王晨虹;文梦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992~2004年,我们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68例,疗效良好,现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匹夫;许人立;熊鸿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根尖周炎的首选治疗方法.但一些病程较长的慢性根尖炎仅用根管治疗术难以治愈,而辅以根尖刮治术后,能取得明显的疗效.
作者:郑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在中老年患者中非常常见,在其早期虽很少形成梗死,但反复发作,终可能形成脑干、小脑或枕叶梗死,因此尽快终止或减少VBI发作,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我科应用低分子肝素钠和丁咯地尔联合治疗VBI 78例,与川芎嗪治疗VBI 67例比较,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库洪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前临床上白内障摘除术广泛应用巩膜隧道小切口及透明角膜小切口两种方法.但透明角膜切口因无结膜瓣覆盖,存在潜在感染的可能性,另外,手术时发生玻璃体溢出,需要扩大切口时,缝线暴露等缺点也不能忽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经角巩缘隧道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现将初步结果和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费秋香;杨春秀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高龄老人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很高,约占3.57%[1],因高龄老人骨质疏松,较小的外力即可导致复杂的粉碎性骨折,采用内固定治疗,可以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功能恢复快,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由于高龄患者体弱多病、骨折类型复杂,手术方案的选择一直是一个难题.我们自2000年3月至2004年12月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并随访3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郑勇;刘艳西;赵正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儿童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与成人相比营养要求高,故膳食质量的好坏对儿童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为了解我市城区幼儿园儿童整体的膳食营养状况,我们于2002年3月至6月对我市城区幼儿园进行了一次膳食营养调查评价.
作者:郭建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腭裂术后护理的重点在于防止伤口再裂及伤口感染.无论唇裂及腭裂,术后缝合的伤口都有一定的张力,如护理不周均有再裂的危险.我们对临床25例腭裂患儿实施了局部系列护理(超声雾化吸入、口腔洗浴、清洁口腔、滴鼻),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局部系列护理的实施方法总结报告如下,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刘家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科1998~2003年收治36例入院时已患压疮患者,对其中20例使用百多邦和伤安素治疗,与另外16例使用干纱布、凡士林纱布外敷创面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莉;张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是恶性肿瘤形成和生长过程中,促使肿瘤及周边毛细血管大量增殖并释放到外周血液中的因子,是恶性肿瘤及周边毛细血管大量扩增的结果[1].我们对临床消化道良恶性肿瘤患者各40例及5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TSGF进行了检测,现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卢葵花;余细球;程芳洲;徐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 病例分析患者,男,34岁.首诊主诉:20d前开始右侧头痛,渐伴右侧面部肿胀,麻木及咀嚼乏力,同时伴右耳闭且有水响感,无回吸,涕带血.2次鼻咽部CT均示:右侧鼻咽部恶性病变侵入翼腭窝且向上颌窦后方突出6cm×7cm,右侧颅底骨质(颅中窝)明显破坏.肝B超:肝转移癌.先后在我科门诊及省肿瘤医院4次行鼻咽部活检,未见异常.2个月后以鼻咽癌晚期收入院.入院体检:慢性病容,轻度恶质,颌下及颈部未触及包块,右侧面部肿胀.右侧鼻咽部隆起,暗红色,表面欠光滑,张口不足二指.实验检查:AFP(+).入院1周后发现右侧扁桃体肿胀,3周后伴有张口困难及右眼睑下垂.经右侧扁桃体周围软腭隆起部穿刺涂片,结果显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5周后,因全身衰竭死亡.
作者:徐汉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人工髋关节能有效地缓解疼痛、稳定关节、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我科1996年10月至2003年2月对56例髋关节疾患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孙革;杨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为探讨腹部切口术后脂肪液化的原因与防治办法,现将40例腹部手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措施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先天性泪道阻塞往往并发新生儿泪囊炎,2003~2004年我们采用泪道探通+加压冲洗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公重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口腔颌面部炎症是口腔科常见病,它是面部肿痛常见原因之一.我科从1980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颌面部早期炎症患者560例,分别采用中药膏与鱼石脂膏外敷治疗,发现用中药膏外敷治疗颌面部早期炎症引起的肿痛效果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作者:王宇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义齿是为牙体(牙列)缺损(缺失)患者制作的,用以恢复缺失牙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的一种修复体.现将我院近年来接诊的186件义齿损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修理方法作一简单介绍.
作者:姚湘霞;石巧云;陈秀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999~2004年,我院共收治85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其中32例发生呼吸暂停,现将其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徐秀定;陈春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在肝胆外科中广泛应用.但胆囊结石患者经常合并感染导致粘连、其它部位结石等,给LC带来困难,因此术前明确检查非常重要.我们通过术前B超检查来评估LC的难易程度和可能发生的问题,探讨术前超声检查在LC中的价值.
作者:彭修旺;陈新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其病因不明,许多学者认为突聋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治疗多采用改善内耳血液循环和代谢紊乱的方法.我院1995年2月至2005年2月应用川芎嗪改善血液循环治疗突聋7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分析病程、初诊听力曲线、前庭功能与预后的关系,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胡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自2001年开始应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98例,术后经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涛;张文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老年湿疹患者因为皮肤搔痒而经常搔抓或由于其他刺激,导致皮肤出现浸润肥厚,呈现不规则的苔藓样改变,伴有色素沉着及色素脱失.本文总结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8例老年慢性湿疹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汉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死亡率相当高的重症,不同的治疗手段及治疗时机对急性肾功能衰竭预后的影响极大.本文对2001~2003年住院治疗的31例少(无)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清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脉络膜下暴发性出血又称驱逐性出血,是内眼手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由于手术中眼压骤降伴随脉络膜较大血管破裂而引起.我院自1996~2003年共出现6例脉络膜下暴发性出血,均为白内障和术前高眼压未能控制的青光眼手术术中发生,影响了患者视力的恢复.现将这6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江东枝;唐迎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前列腺摘除患者年龄大,术后卧床久,因此压疮成为前列腺摘除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现将我们对前列腺摘除术后压疮的预防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张丽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农村占急性中毒的首位,尤其是重度有机磷中毒,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现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及护理简述如下.
作者:许秋月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局部复发性直肠癌再次手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再手术治疗的局部复发性直肠癌33例.结果 21例行根治术,12例行姑息性手术.根治术组和姑息性手术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5.2个月(8~82个月)、13.0个月(2~23个月),再手术5年生存率为33.8%.结论对于局部复发性直肠癌应积极手术,有助于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揭育畴;吴彩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指循环血液进入主动脉壁分开其中层形成夹层血肿,也被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我科自2000年至今共收治主动脉夹层患者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艳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们于2004年3月至2005年4月采用钛合金烤瓷修复体与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修复牙体、牙列缺损各42例后进行了随访比较,现将颜色变化的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岚;黄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举证责任倒置就是只要患者提出诉讼,院方就应列举事实及证据材料,证明自己的医疗行为没有过错,否则院方就要承担责任.随着人们法律意识不断地提高,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因此医护人员必须适应新的环境,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与举证责任倒置不相适应的问题.
作者:徐凤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咯血是常见的呼吸道急症,多由心肺疾病引起,临床上多采用脑垂体后叶素冶疗,但疗效欠理想,且副作用大.我院2001~2004年采用凝血酶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咯血40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娇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6岁,体重75 kg.入院诊断:①血小板原发性减少性紫癜;②胆囊炎,胆石症.拟全麻插管下行胆囊摘除术.
作者:吕红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结肠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一经发现均应切除.2001年8月至2005年7月我院在电子结肠镜下对138例患者施行大肠息肉摘除术,疗效确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输血是临床医疗和急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本文从采血、供血及输血管理等方面阐述了预防及控制输血相关疾病的措施.
作者:程完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金属烤瓷修复的牙齿因其强度高、耐磨、色泽稳定,能与天然牙媲美,目前仍是一种理想的患牙修复方法.我们自2001~2004年共进行了127例156个牙单位的金属烤瓷冠桥修复,通过随访及观察,将修复后的效果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祝家文;石巧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口服枸橼酸铁铵(FAC)在低场磁共振MRC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可疑胰胆管病变者行常规MRI及口服FAC前后MRCP,由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对2组MRCP图像质量作出评价,并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将口服FAC前后MRCP的诊断准确率作自身的对照研究.结果口服对比剂后图像质量明显改善.结合常规MRI,口服对比剂后MRCP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应用计数资料配对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2组定位、定性χ2值分别为5.31(P<0.05)、4.03(P<0.05),差异均具显著意义.结论口服FAC后能有效抑制胃、十二指肠内液体高信号,突出胰胆管的显像效果,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盛练;余开湖;朱华浩;肖红慧;潘盛信;何家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上颌窦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主要临床指标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上颌窦鳞状细胞癌和20例正常上颌窦粘膜组织中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 20例正常上颌窦粘膜组织中NF-κB表达全部为阴性,42例上颌窦鳞状细胞癌中28例NF-κB表达上调.NF-κB的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而与组织分化程度显著相关,低分化上颌窦鳞状细胞癌NF-κB的表达较中、高度分化上颌窦鳞状细胞癌明显增高(P<0.05).结论 NF-κB的表达在上颌窦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NF-κB可能成为上颌窦鳞状细胞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吕红;吴立连;潘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病人康复.我院护理部就临床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应用护理程序开展健康教育效果较佳.
作者:丁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手术是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常用的治疗手段,由于颈椎手术危险性很高,因此,在围手术期如何配合医生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周密的术后护理,一直是骨科护士共同关注的问题.我科自2001~2004年采用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28例颈椎骨折合并颈髓损伤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菊英;曹群英;邹碧娥;赵正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粘膜在修复过程中,食管贲门交界处齿状线2cm以上的上皮细胞被胃内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是长期慢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本病与食管腺癌的关系密切而作为癌前病变引起高度关注,其腺癌发生率较正常成人高30~50倍.本文回顾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经内镜及病理组织学诊断的BE患者33例,就其内镜特征、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王萍;何小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护理纠纷的发生,常可造成护患双方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损害,同时也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严重者还可干扰正常的医疗护理秩序,因此分析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和制定防范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总结出几点产生护患矛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阮明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2002年5月至2005年3月我们用内镜热极治疗各种胃肠疾病94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医院急诊科是救治危重病患者的主要场所,急诊科护士面对职业暴露的机会明显增多,因此,了解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制订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作者:陈泽伏;李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5年5月收治放、化疗后并发口腔感染的患者39例,通过适当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秋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胰岛素泵即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模拟正常人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以前主要用于1型糖尿病,目前也常常应用于2型糖尿病.本研究旨在比较胰岛素泵与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MSII)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降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徐魁;陈婷;彭少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隐性骨折是指常规X线平片不能发现而实际却存在的骨折,常见于膝关节、脊椎、髋关节等部位,其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CT、MRI和核素骨显像,其中MRI是目前公认的诊断隐性骨折的佳方法[1].现收集本院2003年2月至2005年4月收治的17例脊椎隐性骨折病例,分析MRI征像,旨在进一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汪素涵;盛练;何家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一般认为外科治疗优于内科治疗.我科自1999年以来应用YL-1型碎吸针开展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晖;韩立虎;黄蕤;王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老年人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4年3月89例老年人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临床资料.结果 89例患者中治愈85例(95.5%),死亡4例(4.5%).11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早期明确诊断,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是外科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防治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档
作者:黄俊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自1998~2003年共收治甲亢患者16例,其中男3例,女13例,年龄22~58岁,均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现将甲亢手术前后的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谢英豪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过敏性紫癜(HSP)是由免疫复合物引起的无菌性血管炎,临床上可以累及多个脏器.我科在2002~2005年诊治的50例HSP患儿中,发现16例伴心脏损害,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雄;程学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外科器械在阴式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使用PK刀及Ligasure对165例患者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部分行附件切除术,对比传统缝线组82例.结果 Ligasure组、PK刀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6.4±4.4min、27.2±6.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4.4±12.4ml、34.3±3.7ml;术后发热时间分别为1.5±0.1d,1.4±0.1d,均明显优于传统缝线组,无术中副损伤及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借助电外科器械行阴式子宫切除及附件切除,有降低手术难度、简化操作步骤、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快等优越性,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美一;廖兵飞;张立杰;杨熠;邵茵;张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为脑底大动脉壁平滑肌的收缩或血管损伤引起其管腔狭窄.根据痉挛的发生时间可分为急性和迟发性,急性脑血管痉挛在SAH后立即出现,持续时间短,多在数十分钟或数小时缓解;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发生在SAH后3~4d,第2周达高峰,一般需3周左右的恢复过程.我院2003年以来收治的102例SAH患者中有42例发生DCVS,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柳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部分饮食业砧板微生物污染情况.方法采用纸片粘贴法采样184块砧板,用平皿菌落计数和发酵培养及ELISA法检测,并对生熟食砧板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生菜砧板和熟食砧板微生物超标率分别为85.10%和72.86%,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菜砧板细菌总数超标率和大肠菌群及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80.70%、76.32%和20.18%,熟菜砧板细菌总数超标率和大肠菌群及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67.14%、48.57%和2.86%,前者污染率明显高于后者,上述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餐饮业砧板微生物污染严重,生菜砧板污染率明显高于熟食砧板,因此应该加强食品卫生监测和管理.
作者:孙剑刚;胡建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缺锌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2只,根据体重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每组8只.A组为缺锌饲料+卵清蛋白(OVA)激发组;B组为正常锌饲料+ OVA激发组;C组为正常锌饲料配对饲养+ OVA激发组;D组为正常锌饲料+生理盐水激发组.建立缺锌及哮喘模型,诱喘后24h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分类及右肺中叶HE染色,镜下观察支气管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并计数气道壁及BALF中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数.结果:A、B、C组BALF及支气管管壁中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较D组明显增加(P《0.05).与B组大鼠相比,A组大鼠BALF及支气管管壁中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气道炎症反应增加.B组与C组相比,气道炎症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缺锌时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反应增加,这可能是饮食锌的摄入减少导致哮喘发作增加及症状加重的原因.
作者:陈远东;卢红艳;刘烈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传染性强,其发病率居传染病首位,又因流感病毒易于变异和动物宿主的广泛而难以治疗和预防.现将流感的有关防治动向分述如下.
作者:朱贤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葡萄科蛇葡萄属(Ampelopsis Michx)植物约有25种,多数具有药用价值.自1970年以来,麻城地区骨髓炎专科医院以蛇葡萄根为主,治疗慢性骨髓炎,经长期临床研究表明其具有肯定的疗效.近年来,有关这些植物的性状鉴别、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的研究报道较多,本文现就这些资料综述如下.
作者:胡斌;汪新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因素(遗传、理化及感染因素)、多步骤的贯穿一系列分子事件(多基因参与)的复杂生物过程.细胞染色体的异常和基因的缺陷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986年,美国麻省总医院的Thaddeus Dryia和哈佛大学的Robert Weinbergd等成功克隆出第一个抑癌基因Rb并由WH Lee等完成全序列测定.自此肿瘤相关基因(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研究开始进入高潮期并延续至今,一百多种癌基因和二十多种抑癌基因被相继发现.目前有关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方向有:①以研究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为主攻方向,主效应基因与环境易感基因研究并重;②遗传机制与表遗传结合研究;③功能基因型(genotype)和表型(phenotype)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等.肿瘤相关基因的筛选一直为研究者所重视,新方法不断出现.
作者:刘复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离体脑片缺氧缺糖和谷氨酸损伤模型,设立对照组、缺氧缺糖(OGD)或谷氨酸(Glu)组、黄芩苷10mg/L和30mg/L组.通过脑片病理切片、HE染色、TTC染色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测定,评价不同浓度黄芩苷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不同浓度黄芩苷(10 mg/L和30mg/L)抑制了脑片缺血缺氧或谷氨酸所致的TTC染色吸光度的降低,减少LDH释放并降低缺血缺氧所致皮层神经细胞的病理性损伤.结论黄芩苷对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了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有关.
作者:欧阳昌汉;郑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