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3110
  • 国内刊号:43-1223/R
  • 影响因子:1.39
  • 创刊:1994
  • 周期:月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129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01)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2003年1期文献
  • 血液透析患者输血前后抗-HCV的追踪检测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输血前后HC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进行抗-HCV检测.结果116例血液透析患者抗-HCV阳性率为13.79%,输血组输血前与未输血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追踪检测输血后6、12、18、24个月病例,随着血液透析时间延长,抗-HCV阳性率增高,但输血组与未输血组比较仍无差异.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与输血前后抗-HCV阳性率无明显差异,输血不增加感染HCV的风险.

    作者:郑兰香;刘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前列腺液细菌分离和药物敏感实验研究

    目的检验非淋病性尿道炎(NGU)患者前列腺液细菌及药敏情况.方法从1256例NGU患者前列腺液分离培养细菌及药敏实验.结果分离绝大多数是表皮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大部分对丁胺卡那霉素、先锋霉素V号、利福平及庆大霉毒敏感.结论NGU患者局部感染大多是一些条件致病菌,药敏试验能帮助临床用药.

    作者:李闻文;阎祖炜;龚道科;张文玲;高戈;柳永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湖南省桂阳县四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湖南省桂阳县1996~2002年发生的四起毒蘑菇中毒事件,了解导致中毒死亡的毒蘑菇种类,以防事故的再次发生.方法采用宏观形态和显微观察鉴定蘑菇.结果在这四起毒蘑菇中毒事件中,中毒人数93人,死亡16人,死亡者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和50岁以上年龄组,占13人,说明年龄小和年龄大的中毒者对蘑菇毒素的抵抗力明显低于身强体壮的中青年人;导致中毒死亡主要由两类蘑菇所引起,一类是鹅膏菌,主要由灰花纹鹅膏菌所引起,病程长,具有潜伏期;一类是红菇属,主要由亚稀褶黑菇所引起,发病快,病程短.结论灰花纹鹅膏菌和亚稀褶黑菇为剧毒蘑菇,由于它们与一些可食的种类极为相似,毫无识别毒菌经验者不要采食是预防毒菌中毒发生的根本的方法,万一发生误食中毒要尽快进行催吐、洗胃、导泻等早期治疗.

    作者:张权义;陈作红;张传禄;张平;张志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病变与血尿酸、血脂、血糖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与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331例因胸痛而疑有冠心病且进行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其中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至少一支主要冠脉和/或分支直径狭窄≥50%)226例,对照组患者(任何一支主要冠脉或分支直径狭窄<50%)105例;并对它们进行血尿酸、血肌酐、血脂、空腹血糖检测.结果①冠状动脉病变组血尿酸值大于对照组(P<0.05),但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支数及心肌梗塞事件无关.②冠状动脉病变组胆固醇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胆固醇与冠脉狭窄程度及陈旧性心肌梗塞有关;③冠状动脉病变组空腹血糖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空腹血糖值与冠脉狭窄程度、支数及心肌梗塞事件无关.结论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脂质、糖代谢异常可能是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环节;胆固醇水平也许可以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的指标之一.

    作者:徐爱霞;李方雄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对小鼠糖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对正常小鼠血糖、肝糖元、肌糖元的影响.方法用灌胃法对小鼠进行急性染毒后,测定小鼠血糖、肝糖元、肌糖元的含量.结果测定组与对照组比较,小鼠血糖明显增高,肝糖元、肌糖元明显减少.结论经有机磷农药染毒后的小鼠血糖明显增高,肝糖元、肌糖元明显减少.

    作者:何军山;卢新华;曹慧芳;李军;周志雄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精神发育迟滞高发村病因学研究

    目的探讨智力低下患者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 MR)的原因.方法对大庸市汪家山村原因不明的智力低下(包括智残)患者71例,34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研究,进行细胞遗传学及淋巴细胞微核率检测.结果细胞遗传学检查未发现异常.而对该村71例智力低下的患者自发性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明显高于同村的正常人(P<0.005),有显著性差异.且该村的正常人与长沙地区正常人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该村MR患者不是由于染色体异常所致,MR与环境中某些因素有关,因此有必要对汪家山村进行环境改造.

    作者:陈朝晖;梁日初;唐剑;汤参娥;赖伏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四省市儿童少年瞳距、眶距生长发育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四省市儿童和青少年瞳距、眶距发育情况,探讨其生长发育规律.方法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青岛、开封、厦门和呼和浩特四地区随机抽取5~17岁儿童和青少年10 171人,分别用游标卡尺及Hertel眼球突出计对瞳距和眶距进行活体测量.结果5~17岁儿童少年瞳距,男性由52.4 mm增至61.5 mm,女性由51.9 mm增至59.4mm;眶距男性由86.3 mm增至98.9 mm,女性由84.4 mm增至96.0 mm.各年龄段瞳距和眶距男性均大于女性.瞳距及眶距增长呈正相关(r=0.990).结论5~17岁儿童少年瞳距和眶距随年龄增长而增大,男性15岁,女性13岁瞳距已达成人水平;男女性13岁眶距均达成人水平.瞳距、眶距男女性别间及四地区间均有显著性差异(t>3.1,P<0.01).

    作者:杨青;高翠英;王永江;赵毅;艾育德;韦秀菊;洪荣照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食盐中碘含量的光度分析法测定

    目的用较简单的方法测定食盐中碘的含量.方法试用分光光度法(波长为590 nm)测定食盐中碘的含量.结果在30 min内测定其吸光度,碘浓度在0.3~1.6μg/ml范围内呈线性,碘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2;5次精密度测定标准偏差RSDs=0.425%;加标试验平均回收率=100.4%.结论试验表明: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微量碘酸钾含量的方法简单、快速,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准确性.

    作者:李继胜;朱自强;彭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996~2001年湖南省结核病耐多药菌的研究

    目的了解我所就诊病人乃至全省1996~2001年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疫情、以及MDR-TB菌株疫情.方法对来自全省14个市(州)及所辖县(区)的涂阳肺结核病人的痰标本,进行结核培养,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6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测定分析.结果总耐药率由1996~1997年的73.0%下降至2000~2001年的61.4%;MDR-TB菌株发生频率由1996~1997年的40.7%下降至2000~2001年的36.7%.原发性耐药率(住院病人)由1996~1997年的33.3%下降至2000~2001年的23.5%;MDR-TB菌株发生频率由1996~1997年的8.9%上升至2000~2001年的9.9%.获得性耐药率(住院病人)由1996~1997年的81.0%下降至2000~2001年的79.1%;MDR-TB菌株发生率由1996~1997年的48.0%上升至2000~2001年的48.5%.结论近6年来,来自全省各地结核病病人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和总MDR-TB菌株发生率均呈下降趋势;原发性耐药率呈下降趋势;但获得性耐药率和MDR-TB菌株发生率呈居高不下.

    作者:何仲一;易松林;陈和竹;吴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深圳地区支原体对抗生素耐药性变迁的研究

    目的为探讨深圳地区2000~2002年间支原体对抗生素耐药性变迁,更好为临床对支原体感染者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并对支原体感染初诊和复诊者,进行耐药性比较,以避免抗生素烂用和反复感染.而使抗生素使用能更合理.方法我们采用肉汤稀释法,先后对1 602株支原体(Uu.Mb)进行4类型14种抗生素耐药性监测,并将三年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将分离出1 602株支原体经三次传代成纯培养物后接种于液体培养基,置烛缸37℃培养24~48 h,检测其耐药性.结果连续三年监测,支原体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有少部分抗生素比较稳定.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耐药率差异显著(P<0.01).Uu耐药率高是培氟沙星达65.70%,低是交沙霉素2.33%.而Mh耐药率高是罗红霉素.阿奇霉素28.49%;低是培氟沙星耐药率1.30%.复诊患者耐药性高于初诊患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支原体耐药性逐年上升原因有3点:(1)临床医生凭经验滥用抗生素造成,(2)Uu感染者若用药不当,不仅治疗无效,反而会诱导Uu产生Mh,造成混合感染可使耐药性提高,(3)混合感染往往出现多重耐药.建议:临床医生凡疑为支原体感染者,都做支原体培养、鉴定、分型及体外药敏试验.根据实验室报告结果选择用药,尤其复诊患者更应慎重用药.

    作者:常改凤;马智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脑囊虫病的诊疗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比较免疫学、脑CT两种检查方法的效果;将512例患者分为3个组,对每组实施不同的治疗,并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结果512例患者据免疫学确诊391例(76.4%),据CT特征确诊495例(96.7%),三个治疗组中以联合治疗组有效率高(91.6%).病灶好转或消失或钙化所用天数少(142 d).结论诊断脑囊虫病应首选脑CT扫描,若CT不能确诊,可应用免疫学或MRI以协助诊断,必要时可行诊断性治疗;三种治疗方法以联合治疗效果优.

    作者:张恩东;苏建;李莲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锦州地区泌尿系感染致病菌种类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锦州地区泌尿系感染的致病菌谱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锦州地区10家医院976株致病菌,按NCCLS标准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主要菌群有大肠杆菌、粪肠球菌以及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等.这些致病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及环丙沙星有较高耐药率.结论在临床用药中要重视细菌的耐药性问题.

    作者:周盾;孙洞箫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长沙市饮食从业人员血清ALT与肝炎病毒血清标志关系分析

    目的了解长沙市饮食从业人员ALT异常情况及分析ALT异常与各型肝炎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赖氏法进行ALT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132例ALT异常者进行甲-庚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分析.结果ALT异常率为1.42%,甲一庚型肝炎病毒标志阳性率为61.36%.ALT异常者肝炎病毒标志以乙肝病毒为主(28.03%),戊肝病毒12.88%,丙肝病毒10.61%,庚肝病毒5.3%,甲肝病毒3.03%,丁肝病毒1.52%. 结论ALT异常与肝炎病毒感染呈相关性,应重视从业人员中ALT异常者对病毒性肝炎的传播作用.

    作者:宋克云;黄鸿飞;曹厉;陈梅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特殊人群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探讨

    目的了解特殊人群(性病门诊就诊者)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避孕套使用情况.方法通过性病门诊的预防性咨询及大众媒介宣传等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使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基础和干预后资料.结果干预前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低为21.2%,高为78.3%,经干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同情和愿意帮助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的人数分别有34.5%和8.9%增加到84.9%和28.9%(P<0.05).与普通性伴、商业性性伴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的使用率分别由37.5%和22.1%上升至66.7%和68.9%(P<0.05).结论性病门诊的预防性咨询和大众媒介宣传可明显提高特殊人群安全套的使用率,从而减少该类人群经性传播而感染性病艾滋病的机会.

    作者:林彬;郭俊;杨静;黄玉华;王峰;石锋;吾力亚提;曾克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学龄前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为了解和探讨福建省浦城县无症状学龄前儿童人群中H.pylori感染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福建省浦城县480例无症状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斑点ELISA法血清H.pylori Ig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血清H.pylori抗体阳性率为35.8%(172/480),随着年龄增加,血清H.pylori抗体阳性率逐渐升高;平时照顾儿童的家庭成员有胃病史,与有胃病者的家庭成员共同进餐及进餐时间长,低人均居住面积,儿童有啃手指或/和玩具的习惯及与家庭成员共用刷牙口杯为影响本地区儿童H.pylori感染率的重要因素. 结论本地区儿童H.pylori感染仍处于一个较高水平,并呈现家庭内聚集现象;并与个人卫生习惯、家庭居住条件密切相关.

    作者:钮红兵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医学生蠕形螨感染调查及药物防治

    目的调查医学生蠕形螨的感染情况,观察自制杀螨液的杀螨、抑螨效果.方法采用挤压括拭法.结果其总感染率为43.74%;1998、1999、2000级三个年级的感染率分别为39.3%、42.8%、49.9%,有显著性差异;男生感染率为19.11%,女生感染率为40.75%,有显著性差异;感染者中,毛囊蠕形螨多,占46.96%,皮脂蠕形螨少,占20.05%,重度感染占14.74%.对部分感染者施用本室自制的杀螨液,用药20 d后总有效率和治愈率达90.64%和57.31%.结论人体蠕形螨在集体生活的人群中感染较为普遍,且随着集体生活时间的延长,其感染率上升;杀螨液具有较好的杀螨、抑螨作用,未见明显副作用.

    作者:李彬彬;刘彦;廖力;梁瑜;邝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正己烷的微核实验

    目的检测正己烷的致突变作用.方法骨髓微核试验.结果正己烷的微核试验为阳性.结论微核试验表明正己烷具有致突变作用.

    作者:吴泰顺;黎松林;陈树培;吴礼康;肖锦晖;聂绍发;陈伟;朱桂宝;张惠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云南元江芦荟花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目的为了解芦荟花的营养成分及价值,对云南元江芦荟花和库拉索芦荟花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及营养评价.方法采用公认的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测定两种芦荟花中营养成分. 结果元江芦荟花和库拉索芦荟花富含维生素C,分别高达105、82 mg/100g.结论芦荟花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测定结果为云南野生食物资源的开发及推广运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作者:殷建忠;周玲仙;吴少雄;王琦;周建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951~2001年广州市儿童结核病疫情动态分析

    目的分析广州市儿童结核病疫情动态.方法对1951~2001年广州市结核病登记统计资料和年报表进行分析总结.结果0~14岁儿童结核病死亡率1951年为245.8/10万,2001年无结核病死亡;1961~2001年,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和新登记率分别下降了98.6%和94.9%.7周岁儿童结素试验强阳性率1963~1996年下降了90.86%.结论广州市儿童结核病疫情持续下降,明显好转.

    作者:薛植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梅毒在无偿献血人群中的分布及流行趋势

    目的查明梅毒在无偿献血人群中的分布及流行趋势,为血站选择低危无偿献血人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TRUST方法对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长沙地区2000~2002年无偿献血人群梅毒阳性率(1.89/万、7.95/万、8.99/万)呈上升趋势(P<0.005).男女性别梅毒阳性率(6.12/万、7.31/万)没有统计学意义(P>0.50).不同年龄组人群梅毒阳性率(1.95/万、14.23/万)不同,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职业人群梅毒阳性率(1.53/万、13.52/万)不同,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文化程度献血人群梅毒阳性率(16.27/万、1.21/万)不同,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讨论在校男女大学生属于梅毒传播的低危人群.血站在选择无偿献血志愿者时,应考虑把重点放在这些人群上.

    作者:杨明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制备高效价细菌免疫血清的实验研究

    目的制备高滴度的细菌免疫血清,开展肥达氏反应的教学实验,节约经费,保证教学实验质量的提高.方法行颅内、脚掌、皮下注射采用弗氏不完全佐剂+死或活细菌,及耳静脉注射途径注射细菌于家兔体内,制备免疫血清,测四种不同注射途径和两种注射法的抗体效价.结果四种注射途径的效价无差异.结论耳静脉注射法安全方便,操作易控制,优于其它方法.

    作者:罗映辉;文质;陈利玉;刘水平;夏忠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钩端螺旋体赛罗群沅江型的发现与鉴定

    目的研究钩端螺旋体在湖南省的分布.方法采集洞庭湖洲上的东方田鼠的肾用Korthof和EMJH培养基培养.结果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群东方田鼠中分离了9株钩体,经中国医学细菌保藏管理中心钩体专业实验室鉴定5株,4株为赛罗群萨克斯可宾型,1株为赛罗群沅江型.结论赛罗群沅江型为国内首次发现,有可能为世界新型.

    作者:湖南省钩体课题组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湖北省土家族妇女生育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影响湖北省土家族妇女生育率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县、乡、村三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对抽中村的每户家庭成员人户进行询问调查,填写调查表.多因素分析方法为逐步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1993.8~1994.7湖北省土家族育龄妇女普通生育率为88.39‰,标化生育率为79.00‰,高于1993年湖北省平均水平(70.39‰)(μ=2.24,P<0.05).20岁以下育龄妇女生育率为13.57‰.4.97%的活产婴儿为第3孩及以上.育龄妇女文化程度、平均初婚年龄、从事农业人口的比例是影响该民族妇女生育率的主要因素.结论发展经济、增加教育投资、提高土家族妇女的文化教育水平是降低该民族生育水平,减少早育、多育的重要途径.

    作者:燕虹;郭毅;左丹;陈湘宜;朱世柱;杨勤;李建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江西省输血员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江西省输血员丙肝感染情况.方法对东乡县、彭泽县、金溪县、九江市输血员进行随机抽样, 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HCV、HBsAg、抗-HBc.结果722名输血员抗-HCV阳性率20.78%,输血员献全血者、献血浆者感染率各地之间均具显著性差异(P<0.001);男性输血员HCV感染率显著高于女性输血员感染率(χ2=5.09, P<0.05);输血员≤35岁HCV感染率与>35岁组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χ2=5.89,P<0.05);HCV感染与献血类型、年限和献血点数有关,献全血又献血浆是感染HCV的高危因素.献血年限越长、献血点数越多,HCV感染率越高;已淘汰献血员HCV感染率高于正常献血员感染率(P<0.001),但两者感染HBV情况无差别,感染HCV是输血员被淘汰的主要原因;正常献血员中抗-HCV阳性率仍有16.88%,HBsAg阳性率仍有1.95%.结论要加强对采供血机构和血源队伍的管理、大力提倡公民义务献血.

    作者:熊英;周小凤;谢昀;朱世鸣;丁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郴州市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后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解郴州市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后的工作进展,评价可持续性干预措施落实情况及防治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监测县、乡、村及居民和学校;用GB/T130257-1999中直接滴定法定量检测盐碘含量,用酸消化砷铈接触法检测尿碘含量;触诊法检查小学生甲状腺肿大率.结果居民食盐碘含量中位数31.75 mg/kg,碘盐覆盖率100%,合格碘食用率87.50%,小学生尿碘中位数311.4 ug/L;<100ug/L为0,>400ug/L 2人.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352.2 ug/L;<100ug/L人、400ug/L12人.小学生甲肿率为1.25%.结论可持续性防治措施仍然得到落实,防治效果显著,但人群尿碘水平仍较高,对特殊人群补碘制品应视情而补,建议继续下调碘盐含碘标准,减少高碘性甲亢病人的发生.

    作者:李灯华;段良松;邓安平;周一平;邓宗作;黄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女性淋病误诊急性阑尾炎2例报告

    对女性急腹症患者诊断阑尾炎时,不可忽略淋病或淋病性腹膜炎诊断.

    作者:董春红;王在敏;张守良;张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54例狂犬病死亡病例分析及预防对策

    对54例狂犬病死亡病例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

    作者:刘建民;李文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泸溪县和凤凰县性病疫情漏报调查分析

    性病疫情的漏报情况调查表明,漏报率较高,有必要加强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作者:曹英;杨建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湖南省某农场结核病流行现状调查

    通过对特种人群的结核病患病情况调查,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89例,涂阳病人47例,患病率为5.32%,涂阳患病率为2.81%,有浸润病灶63例,空洞25例,情况严峻,值得注意.

    作者:朱石桥;唐爱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消化性溃疡发病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明武汉市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病的相关因素,为采取相应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4~7月武汉市各大医院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80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不良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习惯,不良的心理因素,服用非甾体类药物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显著的关系,而常饮牛奶、豆浆,保持良好的心境,对于预防消化性溃疡发生具有保护作用.结论开展广泛的卫生知识教育,倡导合理的膳食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消除负性的心理因素和精神状况,有利于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促进人们健康.

    作者:张惠娟;吕美霞;冉鹏;黄绪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507例老年结核病例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结核病人的病情、诊断、治疗.方法对1998年4月至2000年4月凡第一次来我院就诊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结核病人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结核病发病率仍高,且多样化,合并其他疾病多,坚持全程规律抗痨治疗率低.结论全社会都要重视老年结核病,加强对老年人群防痨知识的宣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力求全程督导下短程化疗(DOTS)措施的落实.

    作者:杨坤云;何新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997~2001年温州市麻疹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5年来温州市麻疹发病情况的分析,掌握该市近年麻疹发病特点,为制订控制或清除麻疹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温州市1997~2001年麻疹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年来该市共发生麻疹4 782例,年平均发病率13.16/10万.全市麻疹发病虽各县(市)区每月均有病例报告,但具有明显的季节性,5月为高峰.年龄主要集中在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结论根据温州市麻疹发病情况和现状,拟采取调整免疫程序、提高和保持高水平的免疫复盖率、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做好麻疹监测工作等综合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加速麻疹控制工作落到实处.

    作者:徐毅;薛大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996~2001年祁阳县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对祁阳县碘缺乏病病情的监测表明祁阳县已达到碘缺乏病县级消除标准.

    作者:王耿;扬小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湘西自治州囊虫病3例报告

    病是由猪带绦虫幼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一种寄生虫病.该病的高发区为东北三省和内蒙、河南、山东、河北及西南部,湖南报道较少.我站寄生虫病科1998年诊治了3例病人,临床表现特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开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48例老年人中下叶肺结核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对老年肺结核临床表现进行分析,防止误诊.

    作者:周惠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漳州市芗城区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

    为了解我区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采用粪便KatO-Katz法、粪便滤纸试管培养法与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虫卵.调查表明我区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44.45%,钩虫是主要感染虫种;感染率与年龄分布有关,0~岁组低,55~岁组高;园坑、南山、渡头3个村感染率有显著差异.提示我区农村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与地理环境、经济水平、生产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作者:张志魁;吴慧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城区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及行为现状调查

    目的为了解城区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知晓水平和态度行为状况,为开展卫生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按行业整群抽取1316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在年龄、文化程度、行业及岗位年限上存在显著差异.卫生行为不够规范,主要表现为体检、办证主动性较差,个人卫生习惯有欠缺,但绝大部分食品从业人员具有诚恳接受卫生知识教育的良好态度,他们希望获得卫生知识教育的途径是:电视等公众传媒和卫生知识培训讲座.结论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普及应在充分利用公众传媒的基础上,尽可能分行业,按年龄、文化程度和工作年限分期、分批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其次结合经常性卫生监督,有针对性地讲解卫生知识,对不良行为及时予以纠正也很有必要.

    作者:黄四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一起织纹螺引起麻痹性贝类中毒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市首次发生麻痹性贝类中毒的原因,从而进行针对性预防.方法采用鼠单位的检测方法来测定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毒力.结果此次中毒的原因是由于食用织纹螺引起的麻痹性贝类中毒,织纹螺毒性大小在2 500~9 400 MU/100 g.结论防治重点为建立麻痹性贝类中毒的疫情报告制度及定期监测制度.

    作者:黄曙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海口市二次供水清洗现状及管理对策

    为了解海口市二次供水清洗消毒现状,对79家二次供水单位的清洗消毒情况进行现场监督调查,结果显示91.1%的二次供水单位定期清洗消毒,而专业性清洗消毒的比例仅为31.6%,专业清洗后水质检测合格率为100%,非专业清洗后水样检测合格率为89%.对清洗消毒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修改原有法规、改变二次供水的管理模式,加强卫生监督卫生宣教等对策.

    作者:陈金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洛阳市早餐饮食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对洛阳市早餐食品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随机抽取58家早餐饮食单位,对其卫生许可、健康体检、餐具消毒能力进行监测评价.

    作者:李鸿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广州市东山区不同星级旅店二次供水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广州市东山区不同星级旅店的二次供水卫生学现状. 方法于2000年7月至2001年6月,将东山区旅店业分为星级旅店和非星级旅店两组,进行二次供水卫生管理情况调查及水质监测. 结果非星级旅店卫生管理中二次供水水池锁、防尘(虫)罩的合格率及二次供水水质的合格率均比星级旅店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规范二次供水水池卫生管理,制订相应的地方性卫生行政法规.

    作者:龚诚华;宋彦;许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火锅底料中吗啡含量的检测

    近年来,少数食品生产经营者为了招揽顾客,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罂粟壳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打击这种违法行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遂于2000年3、11月两次对市区经营火锅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对火锅底料进行采样,检测吗啡含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盛坤林;黄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淄博市医院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对全市24家医疗机构压力蒸气灭菌效果进行生物监测,结果市直、区、县级医院压力蒸气灭菌合格率为100%,乡镇卫生院为83.33%,厂矿医院为66.66%.

    作者:张淑青;张学庆;程元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三门峡市旅店业一次性化妆品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对三门峡市旅店一次性化妆品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

    作者:张帅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淄博市乡镇卫生院X射线机房设施防护现状及对策

    对淄博市乡镇卫生院X线机房设施防护现状进行监测.

    作者:成君方;范金荣;边云秀;袁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一起毒鼠强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对湖南新邵县言栗中学毒鼠强引起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调查,结果证实为由于学校食堂管理不严,生产加工食品场所卫生条件差,无三防设施从而造成食品被毒鼠强感染引起食物中毒.

    作者:潘畅怀;刘德辉;肖剑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998~2002年衡阳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衡阳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防止医院感染. 方法按GB15982-1995标准方法对医院的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空气及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消毒效果连续五年进行监测.结果物体表面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1.04%(975/1 071),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4.66%(276/326),室内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为38.52%(218/566),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合格率为92 40%(158/171). 结论医院消毒工作质量逐年加强,消毒合格率不断提高,不同规模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有差别.

    作者:陈惠文;左武元;万文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县乡(镇)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卫生状况,加强消毒效果的监督监测,提高医疗卫生单位的消毒质量.方法应用采样监测的方法,对2001年、2002年采集的2 422份样品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依据有关国家卫生标准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乡镇卫生医疗机构合格率低于县直医疗卫生机构(χ2=8.93,P<0.05).结论卫生技术人员的消毒观念、无菌意识较差是消毒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卫生监督机构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测力度,促进消毒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泽海;隆方泽;王燕;屈俊堂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海口市化妆品卫生状况调查

    通过对四类共40家化妆品经营单位716件化妆品进行索证及标识标签抽查,结果为化妆品经营索证率、产品标识标签合格率以大型商场较高,美容院所用化妆品各项合格率低.

    作者:陈鸿飞;吕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洛阳市居民与性病艾滋病相关的KAP分析

    为了解洛阳市与性病/艾滋病有关的行为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和变化趋势,评估干预活动的效果,1996~2000年洛阳市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对洛阳市区年龄15~69岁的人群进行动态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正确知晓率逐年上升,1996年为48.61%、11.30%,2000年分别达到了69.53%和17.72%,但整体知识水平还不高,建议利用大众传媒传播正确的信息,对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活动,加强卫生政策的支持等.

    作者:闫云燕;邓凯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某乡镇企业苯作业卫生防护设施改造效果的调查

    通过对某乡镇企业苯作业卫生防护设施三次改造效果的调查,提出工艺流程改造是好的防毒措施.

    作者:高翔;姜瑞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男职工外科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1998年至2000年男职工普查结果分析,了解我院男职工健康状况变化趋势,探讨和改进卫生预防保健措施.方法通过职工普查,对1998年至2002年我院职工健康状况进行追踪观察.对1998年发现的男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治疗及预防,并与2002年普查情况比较.结果两次普查共查出男外科疾病8种,在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和预防.2002年普查时上述疾病患病率较1998年下降.结论加强社区综合卫生预防保健措施,并注重发挥学院和家庭在卫生预防保健中的积极作用,对防治中老年常见外科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文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常熟市区人群超重与肥胖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常熟市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特征.方法对本市5个自然村35岁以上的4001人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超重与肥胖总现患率为22.3%,其中男性为17.8%,女性为25.8%,女性高于男性;超重与肥胖在45岁年龄组高;超重与肥胖与文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超重与肥胖人群中的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脂血症的现患率均要高于正常人群.结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平台,加强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减低人群的体重指数.

    作者:孙国祥;徐敏皋;周正元;李建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2650名老年人血液中糖、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变化

    对2 650名老干部体检,检测血液中糖、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观察4项生化结果平均水平与年龄的关系及变化范围,并与健康成人年龄<60岁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曹典象;王连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地表γ天然辐射外照射水平及所致居民剂量估算

    目的了解地表γ天然辐射外照射水平,估算居民受照射剂量.方法设点测量室内外地表γ天然辐射外照射量率值,估算城乡居民受照射剂量.结果室内、外空气中γ吸收剂量率分别是153.1和115.5 nGy/h.城镇、农村居民全身所受γ辐射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98和0.91 mSV/a.结论本县属正常本底辐射地区,居住在城镇的人群所受的地表γ天然辐射高于农村.

    作者:杨疾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上海市售鸡蛋硒含量测定

    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对鸡蛋中的硒含量进行了测定,试验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灵敏度及精密度好,线性范围宽,所用试剂毒性小,实用性强.利用该方法对上海市售各类鸡蛋进行了其硒含量测定,其浓度值分布在178~422μg/kg之间,平均浓度为291μg/kg,均符合国家规定的硒限量卫生标准.但其中标示为富硒的品牌鸡蛋与其它市售鸡蛋相比,其硒含量未见显著不同.利用该方法又分别测定了市售七种鸡蛋其蛋清和蛋黄的硒含量,结果发现各类鸡蛋其蛋黄中的硒含量均明显高于其蛋清,蛋清和蛋黄的浓度比在1:2.45~1:4.21之间.

    作者:郝莉鹏;詹铭;郑嵘;任燕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隐孢子虫人体呼吸道感染情况及检验方法的探讨

    目的通过对患有呼吸道疾患人群的痰液检查观察人体呼吸道感染隐孢子虫情况.方法对356例被检者进行晨痰涂片染色检查.结果痰检356例,其中,男性239人,女性117人.痰中发现隐孢子虫卵囊者3人,阳性率为0.84%.结论伴有呼吸道疾患人群的呼吸道隐孢子虫感染率较低.

    作者:曾少华;向延娥;易松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测量指端脉搏波的实验设计

    目的本文介绍指端脉波的应用及测量实验技术.方法采用光电变换器与心电图机配合记录指端光电容积脉搏波图.结果能描绘出稳定的脉搏波图.结论脉搏波图能用于健康普查、心血管疾病检测,以及在传统中医学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推广实用价值.

    作者:熊政纲;阳奇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HACCP法在部队野外集训食品卫生保障中的应用

    目的搞好部队野外集训期间的食品卫生保障,预防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确定部队野外集训期间的食品不安全因素,提出关键控制点,建立评估体系.结果从人员、炊事设施及餐厨具卫生、原料采购储存及加工、生活饮用水、环境卫生等方面提出了危害因素及关键控制点,使餐、厨具消毒合格率增加,炊事区蝇密度降低.结论HACCP在部队野外集训食品卫生保障中的作法是成功的.

    作者:于瑞敏;王常有;李清亚;李耀军;邓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国产胶体金单克隆吗啡试纸快速检测罂粟壳浸液实验

    用国产胶体金单克隆吗啡试纸对罂粟壳浸液进行快速检测及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检测实验.

    作者:丁愈;柏炳元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Excel2000在检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用Excel2000电子表格处理检验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分析数据的准确度.

    作者:孔燕;张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淄博市学生性发育对身体形态及常见病患病率影响的研究

    本文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淄博市城乡9~18岁中小学生2 400人,进行了性发育及常见病患病情况的调查,结果如下:(1)半数月经初潮及首次遗精年龄城市学生均早于农村学生,但这种城乡差异在逐渐缩小;(2)月经初潮和遗精对学生的形态发育有明显影响,身高、体重、胸围三项指标均值普遍大于未发生初潮或遗精的学生,女生尤其明显;(3)月经来潮可增加感染蛔虫卵的机会,但没有引起贫血率的升高.

    作者:李旭梅;石志恺;汪春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在校学生结核感染情况调查和卡介苗接种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大、中专生在校期间结核自然感染和对结核病的免疫力水平及卡介苗接种效果.方法在新生入学时结核菌素试验(简称结试)的基础上,对结试阴性的学生,再查结试,对结试阴性者接种卡介苗,于接种后第十二周查结试以评价接种效果.结果检查1 322人,阳性240人,阳性率18.15%;阴性1 082人,其中接种卡介苗975人,接种率90.11%.于接种后第十二周查结试,阳转率92.72%.结论本次调查结核年感染率较高[1],卡介苗接种效果较好.加强结核病的监查、进行卡介苗接种及开展结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是控制结核病的简捷、有效、经济的办法.

    作者:谢玉玲;果永宽;王玉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某高校新生体检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高校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学校控制乙肝传播提供依据.方法于2000~2001年对怀化市某高校入学新生(16~20岁)清晨空腹静脉采血,用ELA法检测HBsAg,HBsAg阳性者进一步用ELA法检测其它乙肝血清标记物和肝功能.结果检测2 016名学生,HBsAg阳性率为6.05%,男女差异无显著性.HBsAg阳性者中肝功能异常者10人占8.19%,大小三阳57例占46.72%.结论高校新生人校体检有必要增加HBsAg和肝功能检测,对易感学生需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对已感染HBsAg并具有一定传染性的学生需生活隔离,并加强健康教育,防止乙肝在学校中传播.

    作者:马晓健;周华;刘汝珍;谌宝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常德市城区7~15岁中小学生龋患情况调查分析

    了解常德市城区中小学生龋患情况,建立该市学生龋患本底资料.

    作者:聂俊雄;黄文模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8035名儿童头发锌铜铁钙值的调查分析

    目的为了解福州地区儿童锌、铜、铁、钙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8 035名儿童发中的锌、铜、铁及钙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发锌、铜、铁及钙含量与儿童年龄、性别、测定季节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儿童发锌、铜、铁、钙值分别为(112.9±29.7)ug/g(7.70±2.46)ug/g、(45.88±6.75)ug/g(448.7±91.0)ug/g.儿童头发中锌、铜、铁、钙含量与儿童年龄、测定季节及性别相关.结论福州地区儿童锌、铜、铁、钙营养状况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提高和改善儿童时期这些微量元素的营养状况仍是儿童时期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

    作者:陈影;王秀玲;冯周清;陈雯;陈碧珠;黄梅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研究及进展

    本文在复习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糖尿病人生存质量测评意义和内容、测定量表和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测评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王乐三;孙振球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对预防医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预防医学课程建设是医学院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时代预防医学发展要求人才的基石.本文论述了预防医学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

    作者:代方国;劳海苗;李莉;陈立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人类疯牛病(变异型克雅氏病)

    新型变异型克雅氏病(New Variant Creutzfeldt-Jackob Disease,vCJD)俗称人类疯牛病,该病由一种目前尚未完全了解其本质的病原体-朊蛋白(Prion Protein,PrP)所引起.人类疯牛病与牛的疯牛病(Med Cow Disease),即牛海绵状脑病(BovinSpongiform Encepha-lopath,BSE)密切相关,人类之所以患疯牛病,可能因食用牛肉、牛源性制品或与BSE接触传染所致.

    作者:范明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校医疗保健机构社会化改革初探

    高校医疗保健机构参与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本文在分析了这种必要性和可行性之后,提出了校医院的基本定位和高校医疗保健机构现阶段的三种改革模式.

    作者:蒋玉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学生吸烟与学校预防吸烟教育

    对中学生吸烟状态、诱发吸烟因素及中学生吸烟的危害性进行综述,并提出预防吸烟应从学校抓起.

    作者:左玉梅;王德隆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