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湖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3-7705
  • 国内刊号:43-1105/R
  • 影响因子:0.48
  • 创刊:198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湖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42-71
  • 全年订价:29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湖南省一级期刊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医学
湖南中医杂志   2010年3期文献
  • 紫冰油膏外治肛瘘术后创面32例

    肛瘘是肛肠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仅次于痔疮,任何年龄均可发生.肛瘘的治疗方法较多,但一致公认的比较有效而彻底的方法当推肛瘘手术切除.肛瘘手术后会形成创面,由于引流不畅,极易引起创面水肿、感染,而造成创面愈合延长.因此,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来加速创面愈合,是治疗本病的重要环节.近3年来,笔者采用紫冰油膏外治肛瘘术后创面32例,取得了明显疗效,并与用马应龙痔疮膏治疗的32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补肾益气方治疗先兆流产60例

    先兆流产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本病可发展为难免流产、稽留流产,严重影响了孕妇的身心健康.中医认为,先兆流产多属肾气亏损、气血虚弱、冲任不固,损伤胎元,引起胎动不安而致流产.现代医学认为,流产的发生与免疫因素有关,抗心磷脂抗体(AcA)是一种累积多系统、多脏器,并呈现在细胞膜上的自身抗体.近年研究表明,该抗体与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胎及心血管、血液、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有密切关系[1],消除AcA抗体是减少流产的重要环节.而中医药在生殖免疫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笔者采用补肾益气方治疗先兆流产AcA阳性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自发性气胸73例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统常见急症,以呼吸困难、胸痛、刺激性干咳为主要症状,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该病多发于20~40岁体型瘦长男性.笔者于2007年12月~2009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学生自发性气胸患者73例,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德平;王维亮;黄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凉血紫草汤治疗肾性血尿57例

    笔者于2003年8月~2008年6月采用凉血紫草汤治疗肾小球性血尿患者57例,疗效较好,并与用小蓟饮子治疗的39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地榆烧伤灵治疗烧伤80例

    地榆烧伤灵是经多年临床观察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主要用于烧伤的治疗,具有凉血、止痛、抑制创面感染和渗液、消炎、生肌、促进上皮生长等作用.笔者近年来采用地榆烧伤灵治疗Ⅱ度烧伤患者8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8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二仙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89例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系由于生理性衰老、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以至完全消失的过渡期所出现的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是妇女绝经前后的一种常见难治病.其发病率为10%~15%.临床以烘热、多汗、急躁、月经紊乱等为主症,严重时可影响生活及工作.西医对此无特殊疗法,多采用激素及镇静剂治疗,疗效不佳,且有一定副反应.自2007~2008年间,笔者运用二仙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8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华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针刺透穴加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40例

    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患者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漏齿时口角歪向健侧.由于该病病因病理尚未完全明确,所以西医无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2008年7月~2009年11月,笔者采用针刺透穴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本病40例,取得满意疗效,并与单用针刺透穴治疗的4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超微肠舒安保留灌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4例

    肠易激综合征(IBS)为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特效药物,多以对症治疗为主.笔者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超微颗粒肠舒安保留灌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4例,疗效较满意,并与用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的64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云峰;谢德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复方艽连洗液治疗痔术后80例

    中药熏洗坐浴具有中医外治法的独特作用.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祛除毒邪,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从而加速创面愈合,减轻术后并发症.笔者应用复方艽连洗液熏洗治疗痔术后患者8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高锰酸钾溶液熏洗治疗的8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亮;胥新元;张尚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产后消毒液治疗外阴产伤合并感染150例

    笔者于2007年7月~2009年6月采用产后消毒液治疗外阴产伤合并感染者15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碘伏液治疗的5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敏杰;张彦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止嗽僵蝉汤治疗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42例

    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UACS)是呼吸门诊、急诊常见病症,目前尚无法确定上呼吸道疾病导致的咳嗽是否是有鼻后滴流综合征或直接刺激或上呼吸道咳嗽受体炎症引起,2006年美国咳嗽诊治指南编撰委员会一致建议称为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upper airawy cough syndrome,UACS).其有咳嗽、咳痰外,通常还有咽喉部流感、口咽粘液附着、频繁清喉咽痒不适或鼻塞、鼻痒、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有时可出现声音嘶哑,甚至说话也诱发咳嗽.笔者近期用止嗽僵蝉汤治疗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42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2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淼雄;莫凤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综合征,患者冠脉斑块破裂出血,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严重影响冠脉血流所致,且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这表明血栓形成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于2004~2009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56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常规西药治疗的52例作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士杰;刘汉胜;田素琴;何林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舒张性心衰(DHF)是由于左心室舒张期主动松弛能力受损和心肌顺应性降低,亦即僵硬度增加(心肌细胞肥大伴间质纤维化),导致左心室在舒张期的充盈受损、心搏量(即每搏量)减少、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增高而发生的心衰[1].目前已知由其所致的心衰约占全部心衰的20%~60%,且常发生于心衰早期,收缩性心衰(SHF)之前.因此,如何及早辨认和治疗DHF已成为中西医共同关注研究的课题.现笔者将DHF的中医研究进展慨述如下.

    作者:李湘玉;喻正科;蔡光先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药对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的价值毋庸置疑.在<二十四史>中,记载着中国历史上发生无数次瘟疫均未过度蔓延,并迅速解决.在许多古代名中医的史传中,也都有中药在疫病防治中的作用.中医药作为现实存在我们生活中对疾病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中药对于骨折的治疗有着显著疗效,从改善血液循环,对血肿的作用,促进钙盐的沉积,提高骨痂的生物力学性能,促进基质胶原的合成,提高成骨细胞的活性,提高微量元素的含量,刺激骨生长因子的分泌与合成等方面促进骨折的愈合.

    作者:陈文;祁开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概况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指由于某些原因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或硬膜囊而产生的以腰痛及下肢疼痛、麻木为主要症状的病症.LDH多发生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多于女,其发病部位以腰4~5之间多.现笔者就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LDH的近况概述如下.

    作者:唐皓;仇湘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潘敏求主任医师治疗肺癌经验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1].外科手术是根治肺癌的主要手段,但手术率仅20%~30%[2],放疗、化疗各有其适应症和限制,中医中药在肺癌治疗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潘敏求主任医师用中医药治疗肺癌,已形成系统完善的学术思想和独有的风格,现将其整理介绍如下.

    作者:潘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林丽珠教授治疗恶性淋巴瘤经验

    恶性淋巴瘤是一组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结外组织和器官的恶性肿瘤.临床特征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组织增生,尤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为特点,常伴有肝脾肿大,晚期有贫血、发热和恶病质等.按病理和临床特点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外科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肖志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新伤跌打胶囊促进实验性家兔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骨伤科病人在我国中医医院的病源中占有较大比例,中医药治疗骨折也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药治疗骨折疾病的机理主要是提高细胞的活性,增强造血功能,促进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生成,从而缩短骨痂形成的时间,提高骨痂的质量,促进骨折愈合[1].

    作者:唐柏平;伍三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平喘胶囊中岩白菜素的含量

    平喘胶囊是由落新妇、苦杏仁、川贝母、甘草等药物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镇咳祛痰之功效,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平喘胶囊由于研制时间较早,原质量标准研究中仅对苦杏仁、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由于定性鉴别不能有效控制制剂质量,随着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设备仪器的迅猛发展,含量测定作为质量标准的重要项目对控制制剂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这对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保证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促进医药事业的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

    作者:陈凤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驴胶补血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驴胶补血颗粒由阿胶、当归、党参、熟地黄、黄芪、白术等中药组成.阿胶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的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的干燥根;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经加工的块根;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干燥根;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1].原标准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1册和第16册,由于无含量测定项,不能较好地确定本品质量.本文对该品种的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该品种的含量测定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易华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RP-HPLC测定大黄(庶虫)虫丸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大黄(庶虫)虫丸由黄芩、大黄、熟地等12味中药组成,具有治疗瘀血内停、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目眶黯黑、潮热赢瘦、经闭不行等功效.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高血压病、脑血栓、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白血l病、静脉邮张并发症与后遗症以及外科、妇科、皮肤科、神经科等疾病[1].为有效控制本制剂质量,笔者采用HPLC法对大黄素和大黄酚进行了含量测定,现介绍如下

    作者:贺晓玲;贺洪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卫分证、气分证IL-6、IL-10的表达规律与异病同治物质基础研究

    清代医家叶天士所倡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病的主要辨证理论,有效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感染性疾病几百年.卫气营血辨证以卫、气、营、血作为辨证纲领,对患者全部病情进行分析研究,辨析各种症状产生的原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判断其病变层次、部位、性质、证候类型,邪正消长以及发腱趋势、传变规律等.

    作者:艾碧琛;赵国荣;贺又舜;肖碧跃;谢静;陈锡军;陈兰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

    骨性关节炎(OA)是以局灶性关节软骨退行性变、软骨下骨质硬化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为特征的一种慢性关节疾病,是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骨性关节炎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衰老、创伤、劳损、肥胖、遗传和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随着现代社会人均寿命的增长,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关节外科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自2007年来,笔者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配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膝OA30例,取得良好效果,并与单用透明质酸纳治疗的3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世军;卢敏;龚志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36例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在开放性骨折中较为常见,损伤较重常伴有软组织缺损和血管、神经损伤,胫骨骨折端外露极易发生伤口不愈合、感染,引发皮肤坏死或骨髓炎.笔者于2004年7月~2008年4月采用桃红四物接骨汤与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3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并与单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36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新平;施荣辉;罗海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牵引推拿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笔者于2005年1月~2007年1月采用牵引、推拿结合消炎散外敷治疗本病7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牵引、推拿治疗的66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哲享;吴官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为主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85例

    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目前常见的脊柱相关性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变,本病的发病人群和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因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类型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而临床上的治疗方法无外乎保守治疗、微创介入和开放手术治疗.笔者自2007年9月~2009年9月采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Percutanous cervical discectomy,PCD)为主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8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立刚;唐炳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腰腿痛方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以后,在外力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常见原因.笔者自2008年3月~2009年3月采用腰腿痛方合腰椎牵引治疗本病30例,取得了良好疗效,并与单用腰椎牵引治疗的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回东;余健;刘兴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髌骨爪固定合中药熏洗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30例

    髕骨骨折为下肢常见骨折,张力带钢丝固定髌骨骨折已得到国内外多数骨科医师的认可,但对于髌骨粉碎性骨折,临床上处理起来仍较为棘手,这也成为了将来引发创伤性关节炎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自2006年2月~2009年10月采用髌骨爪固定合中药熏洗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并与单用髌骨爪固定治疗的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六明;邹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活血消肿汤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45例

    肿胀是创伤性疾病的主要症状,四肢骨折后无论是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或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肢长时间肿胀者均较多见,如果处理不当,可出现伤口愈合时间延长、伤口感染等,也往往容易导致肢体关节僵硬、粘连,严重影响其肢体功能恢复.笔者于2008年10月~2009年10月采用活血消肿汤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患者45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45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放军;邹旦;彭六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髋臼骨折38例

    髋臼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随着近年交通运输业和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此类损伤也日趋增多,髋臼相对而言解剖复杂,为重要的承重关节,活动度大,要求恢复程度高.笔者于2001年1月~2007年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斌;易汉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腰椎牵引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由腰椎退行性变,在外力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以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为特征的腰腿痛疾患,为临床常见病[1].研究证实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经系统的非手术治疗得到缓解与治愈.目前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很多.笔者自2009年5月~11月采用腰椎牵引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腰椎牵引治疗的40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波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针刀松解枢椎加寰枢椎整复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168例

    笔者从2001年6月~2008年6月采用针刀松解枢椎加寰枢椎整复术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症16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与采用针刺加寰枢椎整复术治疗的7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驱风镇痛胶囊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腰腿疼痛为主要特征.笔者自1997年以来运用驱风镇痛胶囊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0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并与用鱼南贝特片配合推拿治疗的12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远端骨折21例

    胫骨远端骨折由于解剖的特殊性,治疗较为困难,特别是粉碎性远端骨折,因其组织覆盖少,血运差,术后易发生骨不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近年来,国内外报道采用微创经皮钢板骨桥接术(MIP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取得良好临床效果[1-3].2005年6月~2008年10月,笔者采用MIPPO术结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胫骨远端骨折21例,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与采用传统切开内固定治疗的21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海斌;汤芳生;曾文胜;丁继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26例

    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为胫骨内髁骨折、双髁骨折及伴有干骨后端分离的胫骨平台骨折[1],按Schateker分型属于Ⅳ、Ⅴ、Ⅵ骨折.由于此骨折的复杂性,治疗中对关节面的修复平整与否,对其预后有重要意义[2].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2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健民;刘淼龙;宁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益气聪明汤化裁治疗中风后遗症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聪明汤化裁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以西药配合针刺治疗为主,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聪明汤化裁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等主要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聪明汤化裁可明显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新;刘柏炎;蔺晓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滋膵通脉饮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65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滋膵通脉饮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滋膵通脉饮;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在降低FPG、2hPG、HbA1c水平和血液粘滞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滋膵通脉饮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建强;卜献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复方繁缕降压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50例总结

    目的:观察复方繁缕降压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火亢盛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罗布麻片治疗,治疗组采用复方繁缕降压汤治疗.结果:治疗组在降压、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繁缕降压汤对肝火亢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痛患者疗效确切.

    作者:袁晓红;尹跃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丹蒲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丹蒲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冠心痛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丹蒲散治疗,对照组采用消心痛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和心电图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丹蒲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兆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粘连性肠梗阻98例总结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9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仅为69.57%,两组比较,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显著.

    作者:彭金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调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超微调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调肝汤治疗.对照组予乙肝宁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9.03%,对照组为70.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满意.

    作者:苏健;陈芳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降糖滋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降糖滋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本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常规予以饮食控制.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相应的降糖、降压、降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糖滋肾汤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Cr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糖滋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

    作者:王雪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参苓汤治疗肝性腹水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苓汤治疗肝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参苓汤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利尿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2.9%,对照组为28.6%,两组比较.P<0.05.结论:参苓汤治疗肝性腹水疗效较好.

    作者:曹文;何亚辉;严旭;程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健脾生血汤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例总结

    目的:观察健脾生血汤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健脾生血汤联合强的松治疗,对照组采用强的松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为100.0%,两组比较,P<0.01.结论:健脾生血汤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明显.

    作者:钟新林;谢军;武晓兰;彭红卫;欧为;许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降脂清冲剂治疗高脂血症10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降脂清冲剂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7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101例,治疗组采用降脂清冲剂治疗,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仅为78.2%,两组比较,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C、T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降脂清冲剂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明显.

    作者:温秀清;曾宪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丙肝肝硬化3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6个月后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稳定.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丙肝肝硬化疗效满意.

    作者:胡淑霞;毛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柴茵舒胆方治疗慢性胆囊炎7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柴茵舒胆方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4例采用柴茵舒胆方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消炎利胆片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5.14%和93.24%,而对照组仅为21.62%和72.97%,两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比较,P<0.05或P<0.01.结论:柴茵舒胆方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满意.

    作者:周亚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24例总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将72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24例用中药结合阿昔洛韦治疗,对照1组用阿昔洛韦治疗,对照2组用斯奇康合阿昔洛韦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1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2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12个月后治疗组分别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阿昔洛韦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口服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中远期疗效确切,治疗后12个月内抗复发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黄建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剪口结扎结合PPH术治疗混合痔300例总结

    目的:观察剪口结扎结合PPH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行剪口结扎结合PPH术、剪口结扎术及PPH术;通过直肠多普勒超声检测3组术后痔血管的大峰值流速(PSV)、小峰值流速(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观察残留赘皮、痔核脱出、手术时间、愈合时间.结果:剪口结扎结合PPH组在术后PSV、EDV、RI、PI等方面明显低于两对照组;术后残留赘皮、内痔回缩不良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PPH组;在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方面明显少于剪口结扎组,在疗效方面优于两对照组.结果:剪口结扎结合PPH术能够拓展PPH术适应证范围.有效地保护了肛垫,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何永恒;刘海光;刘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频发室性期前收缩34例总结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91.8%,对照组为 82.35 ,两组比较,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何金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64例总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9%,而对照组仅为73.43%,两组比较,P<0.05;且治疗组在提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清透明质酸酶及腹水消退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有明显疗效.

    作者:宋原敏;祝勇;黄新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炎3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仅为86.4%,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炎疗效满意.

    作者:石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38例总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而对照组仅为68.75%,两组比较,P<0.05.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疗效较好.

    作者:陈朝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前列清浊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50例总结

    目的:观察前列清浊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前列清浊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前列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7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列清浊汤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尹跃兵;贺菊乔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4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痛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4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mALB、尿β2-MG和血β2-MG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疗效较好.

    作者:向理满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归脾汤超微饮片治疗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30例总结

    目的:观察归脾汤超微饮片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所致骨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归脾汤超微饮片、归脾汤传统汤刺和西药治疗.结果:超微组、汤剂组、西药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6.7%、46.7%、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微组达到显效的时间为(13.1±1.4)天,较汤剂组、西药组均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生存质量比较,超微组好转率均明显高于汤剂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超微饮片具有升高白细胞、改善其生存质量的作用.

    作者:曾柏荣;蔡光先;李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浅谈口腔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模式的不断改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为了人民的健康,确保医疗安全,各级医疗单位对于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越来越重视,医院感染重点控制部门口腔科的相关预防与控制工作不容忽视.为进一步了解口腔科医院感染因素,我院院感工作人员针对具体情况,结合2009年度所采取的各项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相关改进措施等资料,将本院口腔科2008年度与2009年度的室内空气、治疗台面、工作人员手、灭菌器械、消毒液等样品采样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及综合分析,以吸取预防与控制口腔科医院感染的相关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显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多元化教学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化教学是指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教学活动达到佳效果的教学模式.中医骨伤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在教学时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训练较强的动手能力,以此适应今后的临床工作.而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们感到枯燥、乏味.如何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和提高临床实践技能[1]?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中医骨伤专业教学时不断地探索、改进和完善,以此探讨多元化教学在中医骨伤科教学中的作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浅论治疗慢性咳嗽的双向调节

    慢性咳嗽,通常是指咳嗽时间超过8周,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或主要症状,X线胸片或肺部CT示无明显病变者[1].国内调查资料显示,因慢性咳嗽就诊的患者占同期门诊总量的20%左右[2].慢性咳嗽可单独存在,也可是其他病的一个合并症状,其病因、病机尚不十分清楚,故西医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胡学军老师对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多有独到之处.他治疗慢性咳嗽,常采用双向调节法,效果不错,笔者有幸随师坐诊,耳濡目染,现将其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作者:贺海霞;胡学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应用护理程序组织护理查房及效果评价

    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查房,能反映护士对护理程序掌握的程度,体现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于护理管理者对护士运用护理程序的每个步骤的评价,评价护理程序实施效果[1].整体护理查房对于提高护理学科建设和加强对病人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近5年时间我院护理部共下科室对86次护理查房组织考核小组进行质量评价,通过每次查房不断完善质量评价标准,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雷秋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认知干预对颅骨牵引术后患者体位适应性的影响

    颅骨牵引适用于颈椎骨折和脱位患者,颅骨牵引术后需长期卧床,并且骨钉置于颅骨两侧,为保持有效牵引,需维持胸骨上凹、下颌、牵引绳为一直线,头颈部不能随意活动,处于绝对被迫卧位,因此牵引术常使刚刚经受意外创伤的患者对强迫体位产生强烈的不适感,从而影响术后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李可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恶性肿瘤患者精神因素与营养状况关系调查分析

    恶性肿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患者术前往往伴有蛋白质-热卡失衡,机体将不断利用内源性物质(如肌糖原、脂肪等)来满足机体和肿瘤不断增长对热卡、蛋白质等能量物质的需求.与此同时,手术、创伤等应激反应使患者机体代谢紊乱的状况进一步加重,致使机体营养不良,造成组织器官功能的损害,降低患者对手术、化疗、放疗等的耐受性.本研究通过调查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和营养状况,探讨焦虑、抑郁水平和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以便为临床护理营养支持提供依据.

    作者:黄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肿瘤科急症的回顾性调查与护理措施

    呼吸循环衰竭、高热、消化道大出血、心血管急症(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是肿瘤科常见的4类急症,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居于各类急症之首,若此类急症抢救或护理不当又极易导致医患矛盾.因此,调查研究其24h内分布规律,对于调配护理资源、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能、确保护理质量、杜绝医疗事故发生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笔者现将2001~2009年我院肿瘤科4类急症发生的时间分布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并采用圆形分布统计方法进行统计,以此研究急症之日分布规律,探讨与其相应的护理措施,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良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疼痛是骨科术后常见的一种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不利于患者的伤口愈合.目前临床上对于骨科术后病人在进行镇痛治疗的同时,护理干预已作为一种有效措施被广泛用于临床.现笔者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许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内科常见疾病中医证治国际标准(草案)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常见的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导致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和胰升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的代谢紊乱,严重时导致酸碱平衡失常.其特征为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减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临床上早期无症状,至症状期才有多食、多饮、多尿、烦渴、消瘦或肥胖、疲乏无力等症状,久病者常伴发心脑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

    作者:蔡光先;戴飞跃;宁泽璞;陈志鹏;谭英;常小荣;曾序球;兰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医药标准化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标准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标准化、规范化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一门学科成熟度的标志.中医药标准起草和制定的过程是对中医药学术进行整理、研究和提升的过程,对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标准化战略已成为中医发展的战略之一.本文试图总结前段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成绩,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作者:蔡光先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