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 主管单位:湖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湖南省护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6-6411
  • 国内刊号:43-1229/R
  • 影响因子:0.70
  • 创刊:2001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42-319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护理学
当代护士(中旬刊)杂志   2001年9期文献
  • 不同肠内营养输注方法比较

    普外科危重病人及发生术后并发症者常需辅以管饲治疗.近年来我们采用连续经泵滴注肠内营养液,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临料分组普外科危重及术后并发症患者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15~68岁,平均40.5岁,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例.均置空肠营养管.

    作者:黄梅兰;陈思曾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疼痛病人的护理

    疼痛是由创伤、炎症、急性缺血、恶性肿瘤、手术后等多种原因引起,是人体对机体内外各种伤害性刺激的一种生理反应.剧烈的疼痛还会干扰正常的生命活动而危害机体.因此,对疼痛病人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在周围静脉中的应用及体会

    通过75例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在周围静脉中的应用,观察留置针与无针输液接头的同时应用能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延长、并发症减少.因堵塞而拔出留置针的发生率为零,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无针输液接头所具有正压作用无需对留置针再封管,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减少输液中的污染,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无针密闭输液接头的流速明显高出其它周围静脉输液,为抢救危重病人提供了分秒必争的条件.其次无针密闭输液接头的使用无需再使用针头连接留置针,避免了医务人员被针头扎伤的意外感染.无针密闭输液体现了静脉护理中的革新.

    作者:陆川;王秀芳;金红兵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几种不同肌注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臀部肌注法为护理操作中常用技术之一,我们通常用的肌注方法为臀大肌注射法.但在临床实践工作中,许多护理工作者通过不断摸索,总结了不少经验.现将有关特殊注射法介绍如下:

    作者:夏贵荣;陈正凯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门诊输液病人的护理

    门诊输液病人流量大,停留时间短,病种复杂,我们针对以上特点,将心理护理,加强巡视,重视观察,健康教育融为一体,取得了佳效果,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1心理护理是使病人满意的基石1.1初次输液病人,都是在经过看医生,划价、取药等步骤之后步入输液室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我们针对不同年龄、不同阶层患者的心理活动,采取不同的接待方式.对老年人尊重在先,帮助解决疑虑心理.对青年人尽量寻找共同语言,使其产生兴趣相投感.对儿童以和蔼可亲、主动接近,鼓励性语言消除其陌生、恐惧感,以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作者:简春晴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1例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来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已成为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高危病人的优先选择,以往的开胸植入ICD系统手术操作繁琐,并发症多,非开胸植入ICD系统的应用降低了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提高治疗和护理质量[1],我院于1999年5月收治1例冠心病、室速、室颤、阿-斯综合征患者,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非开胸首次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ICD系统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君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1例磷霉素钠致过敏性休克

    磷霉素钠系一新型的广谱抗生素,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早期合成,使细菌的细胞壁合成受到阻抑而导致其死亡,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肠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败血症、腹膜炎、脑膜炎、骨髓炎等.极个别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我院于2000年月救治1例过敏性休克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鹤敏;杨晓建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1例气管切开术后合并主动脉漏大出血的经验教训与体会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合并主动脉漏大出血,在临床上实属少见,现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于1996年8月2日患脑干出血,因病情危重行气管切开,在我院外治疗.护理20余天,由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于8月23日转我院神经内科治疗.入院时,病人神志清楚,气管切开术后,呼吸26/分,咳嗽,痰较多且粘稠,四肢强直性瘫痪,二便失禁.在院外,家人自行吸痰,并且用一次性塑料导管尖端剪断直接在气管内吸痰.来我院后,护士在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操作吸痰时,发现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吸出,但未引起重视,于8月25日病人咳嗽后突然出现气管内大出血,呈喷射状,经多方积极抢救无效患者死亡.

    作者:孙岩;张婕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1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护理

    颈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如牵引、针灸、电疗以及药物治疗等使症状明显好转,甚至可以治愈,但也有一部分脊髓压迫症状渐进性加重,经非手术疗法无效者,须采取手术疗法.我院骨科今年成功地开展了1例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椎体间隙植骨融合术,手术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德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1例帆状胎盘病例的分析及护理

    帆状胎盘的患者在临床上很少见,此症对母体影响不大,而胎儿死亡率达60%~80%,[1]在我院发现的首例帆状胎盘的患者,其新生儿未能幸免.

    作者:白柳;杨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碳酸氢钠加压输液致皮肤坏死1例

    在临床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中,静脉加压输液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操作.在治疗过程中,液体外渗时有发生,若不加强责任心和提高技术水平,就会给病人增加一定的痛苦和额外的经济负担.现将1例碳酸氢钠加压输液致皮肤坏死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浅谈基层医院在进行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我院从去年开始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发现健康教育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蒋宁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接诊护士做好住院患者初步健康教育的体会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病人能否满足健康教育的需求,取决于护士有无健康教育的意识和履行教育职责的能力.现将住院接诊护士在做好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几点体会浅述如下:

    作者:李爱琴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护理与健康教育的语言艺术

    健康教育的涵义,就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健康医学模式的发展,向人们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病房或病、损、残患者的家庭,健康教育更应贯彻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通过健康教育,使他们减轻心理负担,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主动配合治疗、锻炼和护理,促进健康,重返社会.健康教育工作能否取得成功,语言的艺术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作者:廖淑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试论现代护理本科生的素质教育

    护理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一个新兴的高层次教育,是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结果.1983年天津医学院建立护理系,1985年后我国相继有12所医科院校增设了护理本科教育,至今已有10多年历史.我校(原湖南医科大学)从1995年招收第一届护理本科生,至今已为社会输送了2届近60名高级护理人才.认真研究当代护理本科生素质状况,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是现代医学模式对高级护理人才的基本要求.

    作者:杨宇燕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护理程序在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护生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开始,是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带教老师如何做好带教工作,帮助她们完成实习任务至关重要.

    作者:李春尧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临床带教重在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实践,创新能力是衡量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抓住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培养新时期坚强、果断、敢于拼搏、敢于创新的护理人才的关键.因此,老师应更新带教观念,提高带教意识,具体从三方面着手.

    作者:李珊瑚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护理系本科生临床实习评价方法的探讨

    对目前的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的评价方法提出质疑,并提出改革建议.认为现行的临床实习方法尽管能对学生的基本技能及护理理论知识进行好的评价,但不适应开展整体护理的需要.改革的着眼点在于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以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习情况,以适应时代发展对高等护理人员提出的期望和要求.

    作者:曾淑贤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护生生产实习质量控制的研究

    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护生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适应整体护理工作.按照整体护理的要求,对护生生产实习质量控制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与对照组成绩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与同届县级医院实习生成绩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生产实习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岳亮;朱艳平;蒋淑桃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住院患者陪护需求调查分析

    根据现代护理框架理论设计调查表,对167例住院病人陪护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医院开展整体护理提供全面补偿护理,但仍有63.47%的患者希望有亲人陪伴;并且表明对陪护的需求受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健康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陪护率应是一个相对数率,而不能受到绝对率的限制.

    作者:马嫦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皮肤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对策

    为使整体护理工作能有效开展,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通过对100例皮肤科住院患者的调查分析认为: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善于自我学习提高健康教育能力,抓住患者心理提高健康教育有效性,关注学科动态为患者提供新信息是皮肤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

    作者:周洁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国内首例临床活体小肠移植受体手术配合体会

    小肠属于高免疫源性器官,又是有菌的空腔脏器,移植术后通常会发生严重的排斥反应及感染,因此小肠移植是各大脏器移植中困难的一种,活体小肠移植因取部分小肠,手术操作难度更大,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德、英、日几个国家开展此手术,共计不过10例,成功者仅为6例.我国至1997年底共施行小肠移植4例,均为尸体供肠的小肠移植,且无1例获得长期存活.而活体小肠移植目前尚未见报道.我院于1999年5月20日成功地施行了国内首例血缘关系者活体小肠移植手术,至今已健康存活25个月.

    作者:方丹;王宇;段宝玲;边冬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肿瘤患者发热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通过对150例恶性肿瘤伴发热患者的分析总结,找出其各种不同的发热原因,同时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法并进行分析,总结出不同的护理对策,如按时给药,控制感染,同时作好并发症护理,可有效地控制肿瘤患者的发热.

    作者:吴满庭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手指末节再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我国断指再植技术,成活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末节完全离断再植难度大,其中术后的细心观察与精心护理是再植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之一,我院自1996年共实施末节手指末节再植手术31例,其中成活30例,失败1例,成活率为97.8%,现将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娄淑彩;李梅红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人造血管在股浅静脉包瓣术中应用的护理

    我科自1997年2月至1999年10月,应用人造血管替代大隐静脉片作包瓣术的包瓣材料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5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方法和护理过程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病人25例,左下肢15例,右下肢10例,男20例,女5例,平均年龄48岁(21~70岁),病程1~29年,平均23年,1条肢体曾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小腿曲张静脉分段结扎术,但术后不久又再度复发.

    作者:尤雪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为寻找气管切开术后病人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及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128例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一般护理,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并发症如术后大出血、脱管、术后切口感染、拔管困难、颈部皮肤勒伤、食物返流等的防治、护理措施.经分析得出结论,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刘佩娥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9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of Pregnancy,ICP)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常发生于妊娠后半期,临床上以皮肤瘙痒,生化以胆汁淤积为特征.其早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高,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1].为了提高孕产妇生活质量,降低早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作者对本院98例ICP病人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护理措施.

    作者:陈桂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手术治疗的护理

    食管裂孔疝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的疾患,主要病理为食管裂孔扩大,环绕食管之膈肌角薄弱,致使腹段食管、贲门和胃底随腹压增高经宽大的裂孔而进入纵膈,共结果是胃内容物向食管返流.食管粘膜经常受胃酸刺激,继而发生食管炎、溃疡出血,乃至食管疤痕狭窄.其临床表现为:呕吐(可以自然溢出或喷射性)、呕血、黑便、咳嗽、气促、营养不良,贫血等.根据解剖缺陷及临床表现可分为四型:Ⅰ型-滑脱疝,Ⅱ型-食管旁疝,Ⅲ型-混合疝,Ⅳ型-多器官型,以Ⅰ型多见[1].我院自1991年1月至2000年2月共收治先天性食管裂孔疝63例,其中手术治疗27例,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袁望香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浅低温人工冬眠疗法的应用及护理

    总结36例危重症患者实施浅低温人工冬眠疗法的并发症及护理.结果表明:早期、足够降温是救治脑损害危重症成功的关键.正确掌握冬眠药物的应用可有效防止寒战的发生.当肛温降至32℃左右时,易引起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故有自主呼吸的患者,肛温应维持在34℃以上.及时纠正患者的低血钾及酸碱失衡,对预防心律失常尤其重要.治疗结束后,应采用自然复温方法,首先撤去冰袋、冰帽及冰毯机,待其自然复温,再逐渐减少冬眠药物直至完全撤除.防止体温反跳、寒战及脑损害加重.

    作者:李石荣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肾移植是目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移植获得成功后,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术前的特殊性及器官移植的现状,术后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若不能及时发现、及早处理,会影响到移植肾的存活,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将我们对154例次的肾移植患者的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沈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护理

    为了提高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手术成功率,术前必须细致、充分地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术后应认真实行各项护理措施.通过对23例病人从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方面进行治疗护理,治愈15例,好转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饶郁霞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自控镇痛治疗术患者的护理观察

    由于手术后疼痛,晚期癌症的疼痛,分娩疼痛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疼痛,使人类越来越清地的认识到疼痛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病变及给病人带来的危害,自控镇痛技术(PCA)的临床普遍使用,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回顾2000年我科接受自控镇痛治疗术的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作者:何琼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呼吸道异物患儿的抢救及护理

    呼吸道异物是儿科常见危急重症之一,尤以1~3岁多见.幼儿因牙列未出齐,咀嚼功能欠佳,咳嗽反射不健全,进食时好跳、跑、做游戏或哭闹,以致食物随气流呛入呼吸道.异物如不及时取出,易引起肺炎、肺不张、心衰等各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我科自1998年5月~2001年3月收治此类患儿90例,经积极抢救治疗及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抢救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李向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植入式化疗泵患者的临床护理

    植入式化疗泵是70年代初由美国Blacukecr设计并应用于临床实践的,70年代后期始用于肝癌的区域性化疗,近几年来亦用于腹部的晚期癌肿及伴有远处脏器转移的患者.该泵能以一定的速度向癌肿组织区域性释放化疗药物,以提高肿瘤部位化疗药物的浓度,该泵的应用为区域性化疗开辟了新途径,对晚期癌肿患者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科自1994年12月~2000年12月开展此项手术共306例,经过临床治疗及精心的护理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南菁;孙巧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骨折病人的康复指导

    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0年1月间共收治骨折病人198例.由于正确的处置,给予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功能锻炼指导,促进了骨折的愈合,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病人生活自理能力,现报导如下:

    作者:梁小媚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新式剖宫产术后护理改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新式剖宫产术后护理改进对产妇早期恢复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观察记录1998年1~12月开展新式剖宫产并实施护理改进后234例产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后自主排尿情况及泌乳情况,并与1997年同期常规切口剖宫产并实施常规护理的220例产妇术后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新式剖宫产术后护理改进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较改进前显著提前,拔尿管后能自主排尿者明显增多,产后2~3天的泌乳量明显增加.结论:对新式剖宫产术后护理改进有利于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早期恢复和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

    作者:李艳;李仁慧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也谈关于血压测量中的几点理论依据

    贵刊2001.2期刊载<关于血压测量中的几点理论依据>一文,令人受益匪浅.这里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1血压(Biopd Press)的形成血压是指血管内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血压的形成,首先是心血管系统内有血液充盈,即平均充盈压.形成血压的另一基本因素是心脏射血.对于动脉而言,仅有心室肌收缩作功,而不存在外周阻力,射出的血将全部表现为动能,而不可能使血压升高.可见,动脉血压的形成还与外周血管阻力有关.

    作者:汪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肝病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

    出血是肝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可以导致病人的死亡,其出血的原因之一是患者凝血机制的异常.对279例肝病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进行测定,同时进行了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谷丙转氨酶(ALT)、总肝红质(TB)检测.

    作者:刘雨筱;陈俊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士长:今天我们请科护士长来我科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进行护理查房,该病本科少见,查房的目的是请科护士长对我们的护理提出指导意见,让大家掌握本病的护理问题、护理要点.下面请负责护士介绍病情.

    作者:梅其桂;黄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影响整体护理深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如何将整体护理进一步纵深发展引向,通过对影响整体护理深入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传统护理模式的制约、护理队伍知识结构的限制、护理人员相对不足和人力资源利用不合理、护理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等是阻碍整体护理进一步深入发展的主要原因.为使整体护理实践达到一个更高、更深入的层次,必须从重视护理观念的转变、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学术水平、完善后勤支持系统、完善管理体系以及重视整体护理理论和实践的科学研究等方面着手,进一步促进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

    作者:姜燕;李乐华;李美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五步蛇咬伤标准护理计划的设计与应用

    五步蛇咬伤是本地区夏秋季较多见且较严重的疾病.五步蛇毒系血液毒,被咬伤后症状严重且并发症多,病程长,危险性大,伤后5~7天仍有可能死亡.咬伤部位多见于四肢,尤以下肢为常见.1主要临床表现1.1局部症状:血液毒具有强烈的溶组织、溶血或抗凝作用,故被五步蛇咬伤后局部症状较严重,伤处有剧烈疼痛,出血不止,肿胀明显,并迅速向肢体近端扩散、皮肤渐变紫绀,并有皮下出血,瘀斑及水泡(多为血性),局部有淋巴管和淋巴结炎.严重者发生患肢软组织坏死及并发化脓性或厌氧性感染及肢体坏死.

    作者:李德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法制的逐步健全以及卫生法规的不断完善,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日渐突出,已到了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程度.在护理人员对病人实施护理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许多的法律问题,处理不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护理人员了解有关的法律知识、掌握如何处理有关的法律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病人和护士的切身利益.应用法律手段对各种护理活动进行调整和规范,不仅是法制建设的需要,也是护理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作者:许艳玲 刊期: 200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