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福榕;李慧灵;刘秀英;潘建基
对1997年1月至2000年11月收治的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肺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庆涛;王翠微;贾中耀;刘莲花;李玉鹤;柳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PET)在头颈部癌瘤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37例头颈部恶性肿瘤,临床疑复发行FDG PET显像(19例全身显像,18例局部显像),其中34例同期行CT或MRI检查,后诊断依靠病理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37例患者中FDGPET显像阳性25例,其中3例假阳性;阴性12例,其中假阴性2例.FDG PET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1.7%、76.9%和86.5%,CT或MRI检查的分别为68.2%、75.0%和61.8%.在19 例FDG PET全身显像中,11例除头颈FDG异常浓聚外,6例还发现有远地转移.结论评价头颈部癌瘤复发,FDG PET比CT或MRI有更高准确性.
作者:陈应瑞;李伟雄;辜梅新;谢松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其发生率占颅内肿瘤的15%~20%,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王青;黄明刚;肖崇本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胸段食管癌术后由于其原发灶切除、胃提入胸腔所致解剖结构的改变,术后瘤床照射范 围不易确定.笔者根据胸段食管癌未手术者胸部CT检查,测量肿瘤中心区域及可能外侵范围,旨在对胸段食管癌术后瘤床照射范围提供参考.
作者:李兴保;冯正富;姚金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软组织肉瘤多发病于中青年患者,以四肢、躯干和腹膜后为常见部位.病变常呈隐匿性进展 ,可广泛侵犯局部组织.虽然组织病理学和发病部位可以不同,但软组织肉瘤具有总体相似 的自然病程和治疗方法.手术(包括广泛切除术或截肢)是可切除的软组织肉瘤的主要治疗 手段,而术前或术后的辅助放射治疗可以缩小手术范围、降低局部复发率和保全肢体功能 [ 1].对于发生在躯干或腹膜后区、肿瘤局部广泛累及、疗后复发或其他原因不能切除或不能 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放射治疗则成为主要的、有时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但是,多数的软组 织肉瘤对常规射线反应性较差,单一放射治疗对不能手术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仅为25%~38% [2],临床上有时甚至看到在光子放射治疗同时病灶继续生长的情形.
作者:张玉晶;刘新帆;殷蔚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约占原发性肺癌的20%.临床上一般将S CLC简单地分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imited 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LSCLC)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extensive 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ESCLC).ESCLC的病变范围超出一侧胸腔,治疗以化疗为主辅以姑息性放射治疗.LSCLC的病灶范围较为局限,在全身化 疗消灭远处微小转移灶的基础之上联合局部放射治疗,有可能使部分患者得到长期生存,LS CLC中位生存期介于14~16个月之间.LSCLC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局部放射治疗的观点已得 到肯定,但放射治疗的剂量、照射靶区、分割方式、总疗程时间、放射治疗加入时机以及与化疗联合的方式等一系列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刘慧;陈明;崔念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常规二维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存在以下局限性:不能有效地将剂量集中到靶区内,周围器官受量较高,总剂量难以提高,60Gy左右的剂 量不足以控制中等敏感的NSCLC;模拟定位片和二维治疗计划系统(TPS)难以准确界定靶区 和危及器官体积;不能提供危及器官受到不同剂量水平照射的真实情况及其与放射损伤之间 的关系;能够在有限层面上满足靶区和解剖要求的照射野并不能保证满足其他未显示层面上 的剂量学要求.Dillman等[1]的研究表明,常规技术使20%的放射野未能包全肿瘤 .1959年 Takahasi[2]首先提出适形放射治疗的概念,即高剂量区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病变的形状一 致,正常组织受量显著减少,称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 on therapy,3DCRT).由于三维影像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3DCRT在近10余年得到了很快发 展,它包括三维影像的获得、靶区确定、危及器官确定、照射野设计和剂量安排、计划评价 、计划优化、计划证实、计划实施等一系列步骤,整个过程必须有严格的措施来保证治疗质 量.
作者:陈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Merkel细胞癌的规律及其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4例的治疗体会和国内外文献的复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例中2例发生局部复发,3例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2例出现远地转移,1例死亡,与文献报道的结果相似.结论 Merkel细胞癌有明显的局部复发及早期转移倾向.Ⅰ期病例强调术后放射治疗,Ⅱ期病例应术后放射治疗加化疗,Ⅲ期病例做化疗和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
作者:宋永文;刘新帆;王小震;李晔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192Ir高剂量率腔内加体外放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 118例宫颈癌患者采用192Ir高剂量率腔内加体外放射治疗,开始体外全盆腔照射,5次/周,2Gy/次,盆腔平面中心剂量26~40Gy,2.5~4.0周完成;然后中间挡铅,4个野照射, 4次/周,2Gy/次,宫旁剂量20~25Gy;同时腔内治疗,1次/周,6Gy/次,剂量为36~42Gy.结果全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1%和72.0%,Ⅱ、Ⅲ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80.6%和58.7%(P>0.05).早期放射性直肠反应发生率为13.6%,膀胱反应发生率为5.9%;晚期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15.3%,膀胱炎为4.2%,直肠阴道瘘为0.9%.结论 192Ir高剂量率腔内加体外照射治疗宫颈癌疗效肯定,应用方便,副作用少.
作者:周陈华;吕伟超;陈华津;王晓云;叶鸿;陈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放射敏感性鼻咽癌细胞(CNE1、CNE2)中ATM/PI3K区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和荧光标记的双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dNTP)循环测序方法,对不同放射敏感性的鼻咽癌细胞系CNE1、CNE2中ATM/PI3K关键区域进行突变检测.结果所测CNE1、CNE2中的ATM/PI3K区序列中没有发生突变.结论鼻咽癌细胞系CNE1、CNE2内在放射敏感性的差异可能由ATM/PI3K区基因突变以外的因素所决定.
作者:王宏梅;伍新尧;夏云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由于其肿瘤组织得到大剂量的破坏性照射而周边重要脏器得到严格保护的 剂量学特点而应用于临床,特别适用于外照射后肿瘤未控或局部复发患者.由于现代影像学 设备的局限性,无法精确提供肿瘤与正常组织分界(脑组织肿瘤尚可),放射治疗医生在确 定大体肿瘤体积(GTV)过程中常常感到非常棘手;靶区定义的不确定性,有时甚至是毫米 间的差异而导致治疗的失败(有并发症的治疗或无并发症的复发).笔者旨在通过2个组医 生确定的GTV之间的差异,说明现有影像学设备的局限性及严格掌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适应证的重要性.
作者:崔晓利;王佩国;姜之馨;肖建宇;王金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循证医学依据大样本的随机性研究材料或荟萃分析结果,是证明某种疗法有效性和安全性较 为可靠的依据,即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需要遵循的金标准.作为头颈部癌的治疗模式,手术 、放射治疗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手术与放射治疗如何配合,是术前放射治疗还是术后放射治疗? 哪些患者需要术后放射治疗?手术与放射治疗的时间间隔是否影响预后?放射治疗时间的长短对预后有否 影响?超分割放射治疗和加速分割放射治疗是否较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改善了晚期头颈部癌的局部控制率及 预后?化疗在头颈部癌治疗中的作用如何?是诱导化疗有效,还是同步化疗有效等等,都是 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尽管头颈部癌的循证医学研究与人体其他部位如胸部、腹部肿瘤 相比较少,而且一些研究目前仍有一定的争议,但多数研究还是对一些问题得出了明确的结论,值得我们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遵循.
作者:罗京伟;徐国镇;高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蛋白表达与放射治疗疗效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9例食管癌放射治疗前食管镜活检组织VEGF和PCNA基因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食管癌放射治疗前临床病理资料及放射治疗预后的相关关系.结果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食管癌VEGF与PCNA表达与性别、分期及癌组织分化程度等临床因素无显著相关关系;总体生存率多因素分析显示VEGF表达水平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未显示VEGF表达与食管癌放射治疗后局部控制率相关;PCNA表达与食管癌放射治疗后局部控制率和总体生存率无显著相关.VEGF与PC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 VEGF蛋白表达可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状况,且与食管癌放射治疗后总体生存率相关,值得深入研究.虽然PCNA表达与食管癌放射治疗后局部控制率和总体生存率无显著相关,但由于病例数较少,须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作者:汪洋;何少琴;施学辉;李小秋;陆宏芬;施达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X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可以使肿瘤靶区受到高 剂量的照射,周围正常组织得以保护.SRT脑部肿瘤国内已有报道,采用3DCRT尚未见报道 .我院从1997年8月至2001年12月共治疗36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导如下.
作者:郭福榕;李慧灵;刘秀英;潘建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口腔黏膜损伤是常见的急性放射毒副反应,口腔反应不仅给患 者带来了痛苦,而且还影响进食,严重时可造成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甚至中断治疗.笔 者采用自制漱口液治疗50例鼻咽癌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患者,有效地减轻了口腔黏膜反应 ,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德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泰索帝是从植物taxus baccata的针叶中提取出来并经过半合成改造而成的,其基本核与泰 素相似,只是在侧链有所不同,与泰素无完全的交叉耐药性,但对微管的作用与泰素相比有 质和量的差别.有关泰索帝放射增敏作用的研究非常有限,且结论不同.笔者通过成克隆分析法研究泰索帝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的放射增敏作用.
作者:唐秋;李光;顾菲;艾春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方根式、一维式和面积周长比3种方法计算的电子束矩形照射野输出因子的精确性和可行性.方法用电离室法对不同大小限光筒不同能量下8个特定矩形照射野输出因子实测和用3种方法计算,比较此3种方法与实测值偏差.结果(1)同一能量下,面积周长比法偏差较大,一维式和方根式偏差较小;(2)电子束限光筒大小、射线能基和矩形照射野大小对3种方法计算的矩形照射野输出因子有一定影响.结论面积周长比法计算矩形照射野输出因子偏差较大,建议不予采用.一维式和方根式法精度较高,一维式法优于方根式法,而方根式法更适合于临床.
作者:陈英海;杨月琴;邓涛;常成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科在乳腺切线位的治疗中,使用了2种真空负压垫[美国MET-TEC公司提供(MT-VL -G40 );深圳奥沃公司提供]对患者进行体位固定.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射线经真空垫后入射的 一侧,患者皮肤出现早期反应,而对侧未经真空垫入射的皮肤颜色则无明显改变.我们对使用 真空负压垫后的浅表部位的相对吸收剂量进行了测试.现将测量结果与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钱渡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例1 男性,25岁.2000年10月因右胸痛就诊我院.无外伤史,血生化检查无异 常.胸片及胸部CT示右侧胸腔大量积液,右侧前胸壁及右侧胸膜可见软组织块影.胸腔穿刺液为血性渗 出液.病理穿刺示小圆细胞恶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示Vimentin、NSE 、S-100 阳性,CD9 9、UCHL-1、L-26、LCA(leukocyte common antigen)、EMA(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 n)、CK(cytokeratin)、Syn(syndecan)均为阴性.病理诊断为Askin瘤-原发于胸部的原始神 经外胚层瘤(PNET).放射治疗前予以胸腔穿刺抽胸水及胸腔化疗2次,2000年11月6日第1次抽出暗红色血性液体1650ml后胸腔注射顺铂60mg,2000年11月14日第2次胸腔引流出 暗红色血性液体2460ml后胸腔注射阿霉素50mg加顺铂60mg.2000年11月7日起予以右侧 全胸膜外照射DT40Gy,20分次,28d完成.放射治疗结束后复查胸部CT示未见明显好转,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2001年6月死亡.
作者:邵雨卉;张大昕;彭莉华;章青;徐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一般认为疗程是影响放射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1-4].近年来,人们采用加速 超分割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所需的放射治疗剂量.笔者分析了本院182例鼻咽癌超分割放射治疗的初步结果.
作者:何霞云;何少琴;环素兰;付慈熹;刘泰福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