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数据信息化背景下我国肿瘤登记工作的思考

魏文强;赫捷

关键词:肿瘤登记, 大数据, 信息化, 监测, 防控
摘要:恶性肿瘤是影响中国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肿瘤登记是制定肿瘤防控政策、评价防控效果的基础性工作.中国肿瘤登记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近60年的发展,至今已初步建成覆盖全国的肿瘤登记及监测随访网络,登记地区覆盖人口占2017年全国人口数的31.51%.然而,中国肿瘤登记工作在登记处数量及分布、登记数据的深度和广度、登记数据时效性和可获得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肿瘤登记工作的发展指明方向.未来几年内,依托现代信息化技术,规范肿瘤登记工作的流程,制定肿瘤登记数据标准规范,推进恶性肿瘤大数据的资源建设,完善多源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肿瘤登记数据的实时上报、动态监测和多维呈现,是解决传统监测手段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中华肿瘤杂志相关文献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灌注治疗专家共识

    膀胱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75%的膀胱癌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率高.膀胱灌注治疗可以降低膀胱癌复发和进展的风险.根据近年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和中国学者对膀胱癌诊治研究的不断深入,本共识对当前国内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膀胱灌注治疗进行了探讨,包括膀胱灌注的适应证、禁忌证、灌注治疗的形式和常用药物等.

    作者:中国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协作组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肺部磨玻璃结节的处理原则和共识及手术技巧

    肺部磨玻璃结节(GGN)是一种影像学表现,可能是肺部恶性肿瘤或良性病变.GGN的影像学表现多样,目前对于肺部GGN的诊疗仍存在争议.大量临床研究明确了GGN随访的安全性,并提出更长的随访间隔时间和更严的手术或活检指征.在临床工作中,GGN的大小、实性成分大小和动态随访变化均为判断手术介入时机的因素.GGN的诊疗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如抗生素的使用、PET-CT检查、贴近胸膜的纯GGN和进入GGN的血管均是值得注意的问题.GGN的肺段切除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医师接受,通过理论学习和经验积累,外科医师能很好地掌握解剖性肺段切除.

    作者:王群;蒋伟;王琳;奚俊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乳腺癌随访及伴随疾病全方位管理指南

    近年来,随着对乳腺癌筛查的重视以及乳腺癌诊疗技术的提高,我国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时间显著延长.乳腺癌患者术后治疗及随访过程中,由于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或乳腺癌患者年龄、激素水平等自身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种种问题,已成为乳腺癌患者管理的新难题,其不仅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转化为疾病复发和死亡风险.乳腺癌患者的管理不应局限在乳腺癌诊断治疗的过程和乳腺癌这一单学科,而是全程跟踪、整体干预,这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大限度减少疾病对患者将来可能带来的各方面影响,提升患者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均有重大意义.基于当前中国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及随访现状,根据相关文献及指南起草乳腺癌随访及伴随疾病全方位管理指南,包括随访路径图、随诊随访管理、伴随疾病及不良反应管理4个部分,旨在规范乳腺癌患者的长期随访,指导临床医师积极处理乳腺癌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的伴随疾病及不良反应,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国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作者:马飞;徐兵河;邵志敏;中国乳腺癌随访及伴随疾病全方位管理指南专家委员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

    目的 汇总分析各省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15年恶性肿瘤登记数据,估算全国2015年恶性肿瘤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整理各省501个登记处上报的2015年肿瘤登记数据,通过数据质量的审核和评估,以符合标准的368个登记处数据为基础,按地区(城乡)、性别、年龄别及不同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层,结合全国人口数据,估算全国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数据.标准人口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果 纳入分析的368个登记处共覆盖人口309553499人(其中城市148804626人,农村160748873人).病理诊断比例为69.34%,只有死亡证明书比例为2.09%,死亡发病比为0.61.据估计,全国2015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92.9万例,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85.83/10万(男性305.47/10万,女性265.21/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简称中标率)为190.64/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简称世标率)为186.39/10万,累积率(0~74岁)为21.44%.城市地区发病率为304.96/10万,中标发病率为196.09/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为261.40/10万,中标发病率为182.70/10万.全国2015年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约233.8万,死亡率为170.05/10万(男性210.10/10万,女性128.00/10万),中标死亡率为106.72/10万,世标死亡率为105.84/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11.94%.城市地区死亡率为172.61/10万,中标死亡率为103.65/10万;农村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66.79/10万,中标死亡率为110.76/10万.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女性乳腺癌等,前10位发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76.70%.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等是主要的肿瘤死因,前10位死亡约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83.00%.结论 中国癌症负担总体仍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癌症负担的城乡差异及男女性别差异明显,癌谱呈现发达国家癌谱与发展中国家癌谱共存的局面,癌症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作者:郑荣寿;孙可欣;张思维;曾红梅;邹小农;陈茹;顾秀瑛;魏文强;赫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miR-1231在胰腺癌患者血浆和胰腺癌细胞外泌体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miR-1231在胰腺癌患者血浆和胰腺癌细胞外泌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在湖南省肿瘤医院确诊为胰腺癌的患者16例,选取16例同期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16例胰腺癌患者和16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浆外泌体中miR-1231的表达,分析外泌体中miR-1231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胰腺癌细胞系MIA PaCa-2、PANC-1、SW1990、AsPC-1和BxPc-3以及正常胰腺上皮细胞(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和原代人正常胰腺上皮细胞)外泌体中miR-1231的表达.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胰腺癌患者血浆外泌体中miR-1231的表达水平为1.06±0.46,低于健康志愿者(2.30±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231在Ⅰ~Ⅱ期和Ⅲ~Ⅳ期胰腺癌患者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515±0.531和0.848±0.224,miR-1231在有、无远处转移的胰腺癌患者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757±0.278和1.236±0.461,miR-1231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患者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水平为0.838±0.261和1.337±0.5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胰腺癌患者血浆外泌体中miR-1231在不同年龄、性别、有无吸烟史、糖链抗原19-9(CA19-9)浓度和肿瘤部位的胰腺癌患者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不同淋巴转移情况、不同远处转移情况和不同临床分期的胰腺癌患者血浆外泌体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1231在胰腺癌细胞外泌体中的表达水平为0.142±0.135,低于正常胰腺上皮细胞(1.127±0.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腺癌患者血浆和胰腺癌细胞外泌体中miR-1231的低表达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外泌体中miR-1231的表达可能成为胰腺癌新的诊断标志物或预后因子.

    作者:陈石林;马敏;阎磊;熊书晗;刘卓;李莎;刘腾;尚松;张玉颖;曾辉;谢海龙;左朝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技术要点与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食管癌是我国高发肿瘤之一,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的重要因素之一.胸腹二野食管癌引流区各站淋巴结完全清扫是改善食管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也是进行准确术后病理分期和制定术后治疗方案的基础.由于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尤其右侧后返神经旁淋巴结是胸段食管癌转移率高的区域,因此,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是食管癌胸部淋巴结清扫重要的步骤.但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会导致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及肺部并发症增加等系列问题.因此,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得失是胸外科医师关注多和为纠结的问题之一,文章就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的技术要点和相关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作者:毛友生;赫捷;高树庚;薛奇;袁立功;赵越;丁宁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大数据信息化背景下我国肿瘤登记工作的思考

    恶性肿瘤是影响中国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肿瘤登记是制定肿瘤防控政策、评价防控效果的基础性工作.中国肿瘤登记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近60年的发展,至今已初步建成覆盖全国的肿瘤登记及监测随访网络,登记地区覆盖人口占2017年全国人口数的31.51%.然而,中国肿瘤登记工作在登记处数量及分布、登记数据的深度和广度、登记数据时效性和可获得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肿瘤登记工作的发展指明方向.未来几年内,依托现代信息化技术,规范肿瘤登记工作的流程,制定肿瘤登记数据标准规范,推进恶性肿瘤大数据的资源建设,完善多源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肿瘤登记数据的实时上报、动态监测和多维呈现,是解决传统监测手段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作者:魏文强;赫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40例外科干预的M1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

    目的 探讨行手术干预的M1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40例M1b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6例.采用Kaplan-Meier法、log 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40例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0%、40.0%和22.5%,中位生存时间为31.5个月.行原发肿瘤切除术和转移灶局部治疗的患者23例,其中位生存时间为41.5个月,高于仅行原发肿瘤切除术者(13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5.5个月)和开胸探查活检术者(4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4.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胸腔积液、有无脑寡转移灶、是否术后接受化疗和靶向治疗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 行手术治疗的M1b期NSCLC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较长,极个别患者甚至可获得长期生存,筛选合适的患者接受原发灶切除和转移灶局部治疗可能给患者带来极大益处.

    作者:潘越;王亚龙;王永岗;王大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解读食管癌根治术胸部淋巴结清扫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中食管癌胸部区域淋巴结清扫基于淋巴结数目或分组

    2017年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发布了《食管癌根治术胸部淋巴结清扫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是国内先发表的关于食管癌胸部淋巴结清扫的规范化指导意见,对胸部淋巴结清扫数目和分组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推荐.文章主要针对食管癌胸部区域淋巴结清扫中,应以淋巴结分组还是个数为标准这一争议问题,对共识做出解读,以期为食管癌根治术中胸部淋巴结清扫的标准提供参考.

    作者:陈硕;游宾;李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食管下段胃多发癌一例

    患者男,54岁,因反复嗳气,进食哽噎3个月入院. 患者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史4年,双侧肋骨骨折史21个月余,间歇性腹泻10个月余. 入院查体腹部无阳性体征. 癌胚抗原为21.47 ng/ml. 超声胃镜检查示,贲门区域狭窄明显,超声内镜无法通过,行超声内镜下活检,未见肿瘤细胞. CT 检查示,食管下段至贲门处壁增厚,厚处约16 mm,食管管腔狭窄,食管及贲门轮廓不光整,增强后增厚的食管壁、胃壁黏膜和浆膜显示不清,高度不均匀强化,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CT值分别约为126、140和100 Hu;胃窦部胃壁增厚,厚处约17 mm,增强后见黏膜层及浆膜层连续,未见明显破坏中断,增厚的胃壁见高度不均匀强化,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CT值分别约为127、160和110 Hu. 此外,肝胃间隙可见多发增大的淋巴结,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图1). 诊断为食管下段及贲门部增厚、胃窦部增厚伴强化(黏膜下为主)和淋巴瘤、平滑肌源性肿瘤及炎性病变等待除外. 患者拟行全身麻醉胸腹联合切口食管下段胃切除术,术中探查可见肿瘤累及贲门、胃窦部及下段食管,胃体部分基本正常,切除胃窦部分肿瘤组织,快速病理示分化差的癌. 探查食管下段受肿瘤累及,未行全胃切除及空肠食管吻合术,于距屈氏韧带以远端30 cm处行空肠造瘘术,术中诊断食管下段胃癌.

    作者:高启贤;李小芹;郭盛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肺腺鳞癌的临床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肺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7年7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133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33例患者中,男64例,女69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生存情况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133例患者中,吸烟81例(60.9%),可明确腺鳞癌成分含量62例(以腺癌为主45例,以鳞癌为主17例).55例患者就诊时已出现淋巴结转移.全组患者均接受过至少1种肿瘤驱动基因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率为50.8%(67/132),K-ras突变率为8.6%(11/128),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率为4.2%(2/48).性别、吸烟状态和腺鳞癌成分比例与患者的EGFR突变状态均有关(均P<0.05).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8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9%、23.3%和9.0%.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24).结论 肺腺鳞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早期诊断和基于驱动基因的个体化治疗有利于改善肺腺鳞癌患者的生存状况.

    作者:周生余;薛奇;应建明;胡兴胜;杨建良;林华;石远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国原研抗肿瘤新药物的临床试验

    随着政策扶持、新药研发能力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临床试验平台建设不断加强和完善,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多个国产原研抗肿瘤新药相继上市,为中国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本文对近年来中国原研抗肿瘤新药的试验研究进行回顾,重点介绍原研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取得的成果.

    作者:石远凯;孙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鼻咽原发和鼻咽受累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

    目的 探讨鼻咽原发和鼻咽受累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5年6月初治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鼻咽原发NK/T细胞淋巴瘤(鼻咽原发组)89例,鼻腔原发累及鼻咽NK/T细胞淋巴瘤(鼻咽受累组)113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情况和预后.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鼻咽原发组和鼻咽受累组患者具有相似的临床病理特征,颈部淋巴结受侵比例均较高,分别为55.1%和42.5%(P=0.076);鼻咽原发组和鼻咽受累组患者乳酸脱氢酶升高比例分别为28.1%和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Ⅰ~Ⅱ期患者中,鼻咽原发组和鼻咽受累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8.8%和5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8);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5.6%和4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1).全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3.2%和5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1);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0.7%和4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0).鼻咽原发组患者初始化疗后的完全缓解率为43.8%,高于鼻咽受累组的19.6%(P=0.006);鼻咽原发组和鼻咽受累组患者初始放疗后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3.4%和6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9).在Ⅰ~Ⅱ期鼻咽原发组患者中,放疗±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5%和33.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6.7%和3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Ⅰ~Ⅱ期鼻咽受累组患者中,放疗±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7.4%和33.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9.3%和1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鼻咽原发组和鼻咽受累组患者的复发进展模式相似,均以远处结外器官复发进展为主,其次为淋巴结.结论 鼻咽原发和鼻咽受累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似,化疗的近期疗效不同.

    作者:刘伟欣;刘跃平;金晶;王淑莲;房辉;任骅;宋永文;陈波;卢宁宁;李宁;唐源;亓姝楠;唐玉;王维虎;李晔雄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食管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指导价值

    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提高了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和病理分期的准确性,降低了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率,但该术式创伤大,并发症多,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延长,并严重影响术后辅助治疗.因此,选择适合行三野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极为重要.由于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特殊的解剖位置,其有潜在作为食管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前哨淋巴结的可能性.现就胸段食管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对颈部淋巴结清扫的指导价值进行分析.

    作者:袁立功;毛友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华肿瘤杂志

中华肿瘤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