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答记者问

关键词:国务院, 法制, 负责人, 乳品质量, 安全监督, 管理条例, 婴幼儿奶粉, 乳制品, 企业诚信缺失, 秩序混乱, 行业, 问题回答, 事件, 市场监管, 生命健康, 生产流通, 存在, 部门配合, 温家宝, 总理
摘要:2008年10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日前,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为什么要制定条例?答: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给婴幼儿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危害,给我国乳制品行业带来了严重影响.这一事件的发生,暴露出我国乳制品行业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一些企业诚信缺失,市场监管存在缺位,有关部门配合不够等.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食品安全危险性信息交流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有关国际食品安全危险性信息交流策略的可行性,提出建立中国食品安全危险性信息交流的思考模式.方法 以资料分析为主的描述性对比.结果 由于危险性信息交流在食品安全实际工作中存在种种误区,使之常常没有发挥应有的强大作用.就危险性信息交流的一般策略、食品安全紧急(突发)事件期间的危险性信息交流策略进行了归纳总结.结论 建立科学有效的食品安全危险性信息交流系统应转变传统模式,将之纳入危险性分析整体框架中;注重公开、民主、多向的信息交流.

    作者:赵丹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生物提取物防治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和绝经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多种动物、植物体内的提取物(乳源活性肽、大豆异黄酮、白藜芦醇和海洋鱼寡肽等)可以起到防止骨丢失的功效,为此对近期生物提取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韩晓龙;李宁;李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0号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解读《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

    为正确理解餐饮业食品采购索证管理规定,便于有效贯彻执行.对<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的制定依据、背景情况、制定原则和主要内容进行论述.我国应广泛开展<规定>的宣传培训,督促餐饮单位建立统一、规范化的采购和进货验收台账制度,切实提高餐饮卫生安全.

    作者:徐娇;李泰然;马朝辉;左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四川地震灾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需求

    目的 探讨四川地震灾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需求.方法 在地震灾区工作和走访相关工作人员.结果 确定了快速开展食品卫生监督监测的条件和装备、食品卫生快速检验箱和快速检测车的基本设备、应急状态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配置.结论 保证食品安全是灾区重要的公共卫生任务之一,而快速检测设备是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保证.

    作者:徐进;杜春明;李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000-2007年上海市副溶血性弧菌致集体性食物中毒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上海市副溶血性弧茵致集体性食物中毒的特征.方法 收集整理2000-2007年上海市集体性食物中毒资料,对由副溶血性弧茵所致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年间副溶血性弧茴致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起数和涉及患者人数分别占同期食物中毒事件起数和患者人数的57.4%和56.0%.5~10月是上海市副溶血性弧菌致集体性食物中毒的多发期,7、8、9月为高峰.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生熟交叉污染(58.6%)和加工人员污染(18.6%).主要中毒食品是混合食品(71.4%,如盒饭和桶饭)、畜禽肉加工制品(16.4%)和水产品(8.6%).宾馆饭店是首要责任单位(33.6%),其次是集体供餐中的外送盒饭(21.4%)和单位集体食堂(20.5%).结论 副溶血性弧茵是上海市集体性食物中毒的首要致病原,应在高温季节对餐饮和集体供餐单位加强预防生熟交叉污染的培训和监督.

    作者:田明胜;郑雷军;彭少杰;李洁;张磊;戚柳彬;赵宇翔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1号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地震重灾区的食品来源及卫生特点

    目的 为震后的食品安全与卫生决策提出建议.方法 对四川汶川震后食品的运输、保存、分发等方面进行观察、了解及分析.结果 地震初期、中期和后期的食品来源不一,不同主副食品、饮用水等的卫生特点也各不同.结论 地震是众多自然灾害的一种,由其引起的食品卫生问题与其他灾害不尽相同.提出了对救灾食物的储备、调运及分发过程中常见存在问题的看法.

    作者:高志胜;周群霞;陈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031号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某市集体食堂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对某市集体食堂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预防控制集体食堂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莱市2001-2007年发生的集体食堂食物中毒进行分析,相关资料录入电脑,用SPSS 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2001-2007年某市集体食堂发生食物中毒65起,中毒人数1 785人.②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发生数和中毒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高峰季节是每年的5-11月份.③细茵性食物中毒占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75.38%,以副溶血性弧菌和奇异变形杆茵为主;植物性食物中毒以四季豆为主.④中毒人群具有进食场所和进食餐次的高度聚集性,但年龄、性别和职业无特异性.⑤潜伏期短12 min,长2 670 min,平均670 min;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晕为主.⑥引起集体食堂中毒食物依次为凉拌菜、四季豆、烧鸭和白切鸡.⑦经营单位半数以上没有卫生许可证,相当部分的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且大部分厨房环境、设施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结论 某市集体食堂食物中毒存在高峰季节、高危食品,加强对政府部门、企业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持久广泛宣传是好的预防办法.

    作者:林海;张冠峰;王翠玲;陈夏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震区任务部队食品卫生保障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 总结震区任务部队食品卫生保障经验,为履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部队的卫生保障提供依据.方法 在现场调查了解灾区和任务部队食品卫生现状的基础上,确定震区任务部队食品卫生保障的关键点,针对性采取综合保障措施.主要做法:(1)提高认识,确保震区任务部队食品卫生监督质量;(2)明确责任,运级负责,使食品卫生监督保障主动化;(3)就地从简,完善震区任务部队食品卫生保障制度;(4)严把食品采购、运输、加工和储藏关;(5)建立军地联动的食品卫生监督应急机制.结果 基于以上做法,震区任务部队未发生任何食品卫生相关事故.结论 结合灾区和任务部队实际,针对性采取食品卫生综合保障措施,可确保震区任务部队食品卫生安全.

    作者:刘兵;周林;袁健;王涛;石胜刚;刘显胜;辛鑫;杨得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8号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自然灾害卫生保障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的思考与实践

    在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等)发生的一段时期内,在卫生保障中,食品安全包括饮水安全是其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灾害原因,有可能使以往生产化学物质的企业设备或库房受到破坏造成泄漏,也有可能使以往使用农药、鼠药等有害物质的用户的存物散落污染饮水和食物,以及灾后为防止瘟疫形成或瘟疫传播而有意施撒投放的杀虫剂、灭鼠药在不留意时污染食物和饮水,还有微生物及其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因此,在自然灾害发生时,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应以预防常见食物中毒检测项目为主.

    作者:王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033号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汶川地震灾后过渡期主要食品卫生问题及对策

    对汶川地震灾后过渡期的主要食品卫生问题,如灾民安置点集中供餐的卫生问题、无证流动摊贩、学校和工地的集体食堂及食物中毒隐患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贾旭东;韩宏伟;李宁;张俭渡;樊永祥;严卫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 液相色谱法》国家标准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北京地区居民叶酸膳食摄入量的研究

    目的 评价北京地区居民叶酸膳食摄入现状,为今后的膳食干预指导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利用2002年北京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调查人数为3 664A.,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 d 24 h回顾法.结合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食物叶酸含量,计算北京地区人群的叶酸撮入量.结果 北京地区居民平均叶酸摄入量为241.5±124.4 μg/(标准人·日),主要来源于蔬菜、谷类和蛋类食物;城区居民高于郊区居民;男性高于女性;大多数人的叶酸摄入水平只达到RNI的50%~65%;7~10岁组的叶酸撮入水平高,18岁及以上年龄组人群的摄入水平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北京地区多数居民叶酸膳食摄入量不能满足RNI,建议更多关注18岁及以上人群.特别是郊区居民和中老年人叶酸的膳食供给,必要时通过其他途径补充.

    作者:刘玲玲;张正;薛颖;李可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开展全国奶站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和畜牧兽医(农牧)厅(局、委、办)、工业生产行业主管部门、公安厅(局)、卫生厅(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为迅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婴幼儿奶粉事件处置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8]36号)要求和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农业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对奶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决定在全国开展对奶站的专项整治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005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资料分析

    目的 研究2005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覆盖地区食源性疾病暴发的趋势和特征.方法 对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5年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年,14个监测地区共上报485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累计发病10 179人,死亡45人.在病原清楚的暴发事件中,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多,分别占42.4%和58.2%;有毒动植物引起的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分别占30.3%和25.6%;化学物引起的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分别占23.2%和9.2%.结论 由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目前我国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副溶血性弧菌是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

    作者:刘秀梅;陈艳;郭云昌;王竹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地震灾后食品卫生问题及应对策略初探

    通过讨论地震灾后食品存在的卫生问题对特大地震灾后的饮食卫生工作提出应对策略.采取现场情况汇总、综合分析等方式,总结灾后食品卫生存在问题.提出了在灾区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指导、现场速测、宣传培训、构建网络等防止集体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周群霞;李延平;严隽德;高志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