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2005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覆盖地区食源性疾病暴发的趋势和特征.方法 对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5年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年,14个监测地区共上报485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累计发病10 179人,死亡45人.在病原清楚的暴发事件中,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多,分别占42.4%和58.2%;有毒动植物引起的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分别占30.3%和25.6%;化学物引起的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分别占23.2%和9.2%.结论 由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目前我国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副溶血性弧菌是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
作者:刘秀梅;陈艳;郭云昌;王竹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为震后的食品安全与卫生决策提出建议.方法 对四川汶川震后食品的运输、保存、分发等方面进行观察、了解及分析.结果 地震初期、中期和后期的食品来源不一,不同主副食品、饮用水等的卫生特点也各不同.结论 地震是众多自然灾害的一种,由其引起的食品卫生问题与其他灾害不尽相同.提出了对救灾食物的储备、调运及分发过程中常见存在问题的看法.
作者:高志胜;周群霞;陈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在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等)发生的一段时期内,在卫生保障中,食品安全包括饮水安全是其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灾害原因,有可能使以往生产化学物质的企业设备或库房受到破坏造成泄漏,也有可能使以往使用农药、鼠药等有害物质的用户的存物散落污染饮水和食物,以及灾后为防止瘟疫形成或瘟疫传播而有意施撒投放的杀虫剂、灭鼠药在不留意时污染食物和饮水,还有微生物及其毒素对食品的污染.因此,在自然灾害发生时,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应以预防常见食物中毒检测项目为主.
作者:王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和畜牧兽医(农牧)厅(局、委、办)、工业生产行业主管部门、公安厅(局)、卫生厅(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为迅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婴幼儿奶粉事件处置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8]36号)要求和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农业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对奶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决定在全国开展对奶站的专项整治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2008年10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日前,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条例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为什么要制定条例?答: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给婴幼儿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危害,给我国乳制品行业带来了严重影响.这一事件的发生,暴露出我国乳制品行业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一些企业诚信缺失,市场监管存在缺位,有关部门配合不够等.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有关国际食品安全危险性信息交流策略的可行性,提出建立中国食品安全危险性信息交流的思考模式.方法 以资料分析为主的描述性对比.结果 由于危险性信息交流在食品安全实际工作中存在种种误区,使之常常没有发挥应有的强大作用.就危险性信息交流的一般策略、食品安全紧急(突发)事件期间的危险性信息交流策略进行了归纳总结.结论 建立科学有效的食品安全危险性信息交流系统应转变传统模式,将之纳入危险性分析整体框架中;注重公开、民主、多向的信息交流.
作者:赵丹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和双酚A哺乳期联合暴露对sD雌性大鼠的子宫增生效应及其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雌激素受体(ERn和ERS)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母鼠及其仔鼠随机分至4组,即阴性对照组、大豆异黄酮组(每公斤体重150 mg,i.g.)、双酚A组(每公斤体重150 mg,i.g.)、联合暴露组(每公斤体重150 mg大豆异黄酮+每公斤体重150 mg双酚A,i.g.).母鼠在产后第5至11天给予受试物,仔鼠在出生后5至11 d(PND5-PND11)通过母乳暴露受试物.在PND12处死部分雌性仔鼠.刺余雌性仔鼠观察阴门开口时间和动情周期,并于PND70处死.剥离子宫并称重,病理学检查;利用Western blol方法 测定下丘脑、垂体、卵巢和子宫的ERα和ERβ表达.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ND12时,大豆异黄酮组和双酚A组大鼠子宫体重比显著增加(P<0.05),联合暴露组子宫体重比亦显著增加(P<0.05),但其幅度略低于大豆异黄酮组和双酚A组.PND70时,各组大鼠的子宫体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豆异黄酮组、双酚A组和联合暴露组的阴门开口时间和动情周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ND12和PND70时,大豆异黄酮组、双酚A组和联合暴露组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和子宫的ERαERβ表达有部分增强或减弱.结论 哺乳期大鼠大豆异黄酮和双酚A联合暴露时,可促进雌性仔鼠的子宫发育,但两者并未表现出协同作用;这种子宫增生效应在生命后期消失.大豆异黄酮和双酚A的子宫效应可能与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和子宫组织中ERα和ERβ表达的调节有关.
作者:刘兆平;张晓鹏;张文众;宋雁;向钱;王伟;李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和绝经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多种动物、植物体内的提取物(乳源活性肽、大豆异黄酮、白藜芦醇和海洋鱼寡肽等)可以起到防止骨丢失的功效,为此对近期生物提取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韩晓龙;李宁;李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对三聚氰胺毒理学安全性资料包括代谢、急性毒性、遗传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致癌性、人群可能暴露水平、危险性评估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晓鹏;李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通过讨论地震灾后食品存在的卫生问题对特大地震灾后的饮食卫生工作提出应对策略.采取现场情况汇总、综合分析等方式,总结灾后食品卫生存在问题.提出了在灾区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指导、现场速测、宣传培训、构建网络等防止集体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周群霞;李延平;严隽德;高志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对汶川地震灾后过渡期的主要食品卫生问题,如灾民安置点集中供餐的卫生问题、无证流动摊贩、学校和工地的集体食堂及食物中毒隐患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贾旭东;韩宏伟;李宁;张俭渡;樊永祥;严卫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覆盖地区2004年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4年食源性疾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年,13个监测地区共上报612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累计发病14 980人,死亡48人.在病原清楚的事件中,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多,分别占47.5%和71.0%;化学物引起的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分别占30.3%和15.2%;动植物引起的暴发事件数和患者数分别占21.5%和13.4%.副溶血性弧茵是主要的微生物性病原.结论 微生物性食源性痰病仍是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发现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陈艳;刘秀梅;樊永祥;王茂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北京地区居民叶酸膳食摄入现状,为今后的膳食干预指导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利用2002年北京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调查人数为3 664A.,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 d 24 h回顾法.结合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食物叶酸含量,计算北京地区人群的叶酸撮入量.结果 北京地区居民平均叶酸摄入量为241.5±124.4 μg/(标准人·日),主要来源于蔬菜、谷类和蛋类食物;城区居民高于郊区居民;男性高于女性;大多数人的叶酸摄入水平只达到RNI的50%~65%;7~10岁组的叶酸撮入水平高,18岁及以上年龄组人群的摄入水平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北京地区多数居民叶酸膳食摄入量不能满足RNI,建议更多关注18岁及以上人群.特别是郊区居民和中老年人叶酸的膳食供给,必要时通过其他途径补充.
作者:刘玲玲;张正;薛颖;李可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证乳品质量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奶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乳品,是指生鲜乳和乳制品.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法律对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