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机制(RASFF)简介及2004年度预警通报分析

吴志刚

关键词:European Union, 食品, 动物饲料, 综合预防
摘要:简要介绍了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机制(RASFF)的成立背景及运行机制和主要内容,对2004年RASFF的所有通报及与我国大陆出口食品有关的信息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我国出口欧盟食品需关注的问题.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卫通[2005]2号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测定茶叶中27种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多组分残留气相色谱法

    为了更有效地对我国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监管,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茶叶中20种有机氯和7种拟除虫菊酯农药多残留的气相色谱法.试样中农药残留在超声波振荡条件下用乙腈提取,提取液经氮气流浓缩和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色谱柱为HP-5小口径石英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 μm).农药的添加水平在6.0~228 μg/kg范围时,在绿茶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1.2%~115%,相对标准差为3.42%~18.9%;在花茶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1.1%~121%,相对标准差为3.55%~19.2%.方法的检测限范围为0.12~6.0 μg/kg.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成本低,能满足农药多残留快速扫描的分析要求.

    作者:蒋定国;方从容;杨大进;王竹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HACCP在米粉生产中的应用

    为研究米粉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高米粉的安全性.进行了米粉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分析,对米粉生产而言,主要危害包括: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品质危害.关键控制点包括:原料质量控制、大米浸泡、复蒸、烘干、分装.将HACCP应用于米粉的生产过程,是确保米粉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作者:邓全道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卫生部关于干辣椒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有关问题的批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益生菌与益生元对人体肠道正常菌群的调节作用

    为了解益生菌与益生元对人体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选择符合试验要求的成年志愿者,分别食用益生菌和益生元,其中益生菌组150人,益生元组200人,男女各半.结果表明: 益生菌与益生元均可增加人体肠道内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均可使肠道内肠杆菌数量下降.但益生菌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增加的数量及肠杆菌和拟杆菌降低的数量均高于益生元组,说明在该试验条件下,益生菌组的效果要好于益生元组.

    作者:杜春明;王春波;郭云昌;刘秀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家庭式托幼机构食品卫生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为了解目前家庭式托幼机构食堂的卫生状况,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采用抽查全市卫生监督检查文书和现场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鹤壁市23家家庭式托幼机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家庭式托幼机构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是无证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基础卫生设施不健全,环境卫生不符合要求,卫生管理混乱等.针对发现的问题,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应的卫生管理法规、技术规范和发证标准,严格发证审批程序,加强日常监督监测,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

    作者:刘智勇;袁俊英;田宝;韩春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热解糖梭菌致蘑菇罐头膨胀变质的实验分析

    为探讨罐头食品发生酸败变质的原因,对从膨胀酸败的软包装蘑菇罐头中分离出的嗜热性厌氧芽孢菌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以及耐热、耐酸、毒理等特性的实验.该菌为热解糖梭菌,适生长温度为55 ℃,专性厌氧,按商业无菌检验常无法检出.在55 ℃厌氧条件下能分解多种糖产酸产气,故在含糖的罐头中可引起膨胀变质,无毒性但具有较强的酸败性.实验结果提示,罐头在加工过程中应严格进行杀菌,杀菌后,立即通风冷却,切忌堆放,尽快使温度降至43 ℃以下,保证达到商业无菌.销往非热带地区的罐头也应进行55 ℃保温实验.

    作者:马长利;张志新;郝子成;边瑞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5年第3号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保健食品中荷叶碱的含量

    为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电喷雾质谱(HPLC-UV-ESI/MS)联用测定保健食品中荷叶碱的方法,以乙腈和0.1%三乙胺水溶液作流动相,在反相C18柱上梯度淋洗,以质谱定性,紫外定量进行检测.结果在0.2~20 μg/ml范围内峰面积和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7.3%.该方法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保健食品中的荷叶碱.

    作者:陈波;罗旭彪;姚守拙;王竹天;杨大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5年第4号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卫生部关于保健食品监管职能有关问题的批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卫生部关于2004年全国重大食物中毒情况的通报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食品中非食用色素酸性橙Ⅱ

    为保证食品安全,建立了一套检测食品中非食用色素酸性橙Ⅱ的方法.以甲醇+0.02 mol/L醋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484 nm用紫外检测器检测,其重复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91%,回收率在91.75%~103.24%范围内,本方法适用于食品中合成色素与非食用色素酸性橙Ⅱ的同时测定.

    作者:肖白曼;刘宁;朱正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食品安全重大课题简介

    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级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机构,是全国营养与食品安全业务技术指导中心,主要承担国民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两大领域的相关国家任务和科学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营养、食品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修订;参与处理国家重大营养与食品安全问题和突发事件;针对我国不同时期出现的营养与食品安全问题组织承担科技攻关研究,为国家营养和食品安全政策的制定、国民的饮食营养改善和食用安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作者:张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海马酶法提取物的抗疲劳作用

    为了解海马酶法提取物的抗疲劳作用,制备一次性运动疲劳模型小鼠和递增运动量疲劳模型小鼠,(后者的制备方法是:小鼠给予体重3%的负荷进行游泳,每天定时1次连续4 d,第 1天游泳时间30 min,然后每天递增10 min).测定上述2种疲劳小鼠的血乳酸、血清尿素氮和后肢骨骼肌脂质过氧化程度.结果表明,海马酶解提取物(Enzymatic extracts of hippocampus, EEH)即可减少运动时乳酸、尿素氮和过氧化物的产生,又能促进运动后3者的清除;EEH的作用与机体的运动状态有关,随着运动量的增加和疲劳程度的加重,EEH的作用也增强.此外,对于正常小鼠,EEH可延长其在缺氧、寒冷以及缺氧合并寒冷条件下的生存时间,延长游泳时间.EEH的上述作用均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在本试验条件下EEH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

    作者:彭汶铎;陈启亮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PCR快速检测研究

    为建立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针对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的多个相对稳定的转基因元件,包括35S、NOS、EPSPS、Cry1A、NPTⅡ等基因,同时选定植物本身固有的基因:大豆Lectin、玉米IVR、油菜Napin基因作为内源参照指示基因,设计、筛选出9对引物分别组成多重PCR,结合高灵敏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组成快速检测体系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检测,1~2 d能完成整个检测过程.经测试:该检测体系稳定可靠、灵敏准确、特异性好,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是一种进行转基因食品检测的良好技术模式.

    作者:冯家望;吴小伦;王小玉;黄云君;薄清如;陈静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卫生部关于王老吉凉茶有关问题的批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机制(RASFF)简介及2004年度预警通报分析

    简要介绍了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机制(RASFF)的成立背景及运行机制和主要内容,对2004年RASFF的所有通报及与我国大陆出口食品有关的信息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我国出口欧盟食品需关注的问题.

    作者:吴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梅州市盐焗禽类食品防腐剂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梅州特产盐焗禽类食品中防腐剂的添加情况,监督和指导生产厂家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促进梅州市盐焗禽类食品质量的不断提高,采集生产厂家及市场销售的盐焗禽类食品,按GB/T 5009.29─2003<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方法>检测防腐剂,按GB 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共检测78份样品,检出苯甲酸钠48份,含量为0.04~0.6 g/kg,检出率61.5%;检出山梨酸7份,含量0.04~0.48 g/kg,超标6份,含量0.12~0.48 g/kg,超标率7.7%.盐焗禽类食品中存在违禁加入苯甲酸和山梨酸超标的现象,应加强监督监测.

    作者:黄玉玲;罗萍;邹启荣;陈梅秀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酒中痕量铅

    为测定酒中的痕量铅建立了痕量铅的断续流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方法.采用酸洗活性碳脱铅处理K3Fe(CN)6,使空白值大大下降,改善了方法检出限.对K3Fe(CN)6-KBH4-HCl铅烷发生体系的条件、共存元素的干扰进行了研究,并分别测定了白酒、葡萄酒、啤酒等样品中的痕量铅,加标回收率为98.6%~102.8%,RSD值(n=6)为0.2%~2.9%,方法检出限为0.12 μg/L.本法准确、灵敏、简便,完全符合痕量分析要求.

    作者:高舸;唐莉嘉;陶锐;刘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