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市海淀区食品致病菌监测分析

韩喜荣;刘伟;关晶玉;马平焕;毕欣;翟凡;王宏韬

关键词:食品, 食品污染, 安全管理
摘要:目的作为北京市食品污染物监测分站,监测北京市海淀区食品中的5种致病菌.方法按《食品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有关章节检验.结果共检测样品309件,检出36株致病菌,检出率为11.65%,其中检出沙门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李斯特菌15株,未检出副溶血弧菌、O157:H7;生畜(禽)产品共检测109件,致病菌检出率为22.02%;生奶共检测30件,致病菌检出率为16.70%,全部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熟肉制品共检测70件,致病菌检出率为10.00%.结论生畜(禽)产品及生牛奶仍然是主要被致病菌污染食品,对于由此造成的熟肉制品的二次污染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2003年江苏省食物中毒高发原因重点分析

    为了解2003年江苏省食物中毒发生起数比往年有大幅度上升的原因,对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并作了全面的分析,后提出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与建议.

    作者:严隽德;王春明;高志胜;周群霞;徐跃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阪崎肠杆菌的生物学性状与健康危害

    阪崎肠杆菌是肠杆菌科的一种,1980年由黄色阴沟肠杆菌更名为阪崎肠杆菌.阪崎肠杆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和菌血症,死亡率高达50%以上.目前,微生物学家尚不清楚阪崎肠杆菌的污染来源,但许多病例报告表明婴儿配方粉是目前发现的主要感染渠道.阪崎肠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及其对人群的健康危害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被报告.

    作者:裴晓燕;刘秀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4年第17号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保健食品快速筛选试验--细胞毒性方法的确定

    为建立保健食品的快速安全性评价方法,用CHO和V79两个细胞系对三七进行了MTT法、中性红吸收法、集落形成法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用BalB/c细胞、CHL细胞、SL-7细胞3个细胞系对川芎用上述3种方法进行了细胞毒性试验.结果发现:用CHO和CHL细胞系,中性红吸收法做出的细胞毒性结果比较稳定可靠.

    作者:隋海霞;高芃;张立实;仲伟鉴;严卫星;刘长喜;徐海滨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年第16卷总目次索引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口保健食品批准目录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小麦和麦麸中呕吐毒素限量标准相关问题的复函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4年第16号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北京市海淀区食品致病菌监测分析

    目的作为北京市食品污染物监测分站,监测北京市海淀区食品中的5种致病菌.方法按《食品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有关章节检验.结果共检测样品309件,检出36株致病菌,检出率为11.65%,其中检出沙门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李斯特菌15株,未检出副溶血弧菌、O157:H7;生畜(禽)产品共检测109件,致病菌检出率为22.02%;生奶共检测30件,致病菌检出率为16.70%,全部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熟肉制品共检测70件,致病菌检出率为10.00%.结论生畜(禽)产品及生牛奶仍然是主要被致病菌污染食品,对于由此造成的熟肉制品的二次污染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韩喜荣;刘伟;关晶玉;马平焕;毕欣;翟凡;王宏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卫通[2004]13号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世卫组织西太区委员会第55届会议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委员会第55届会议于2004年9月13日至9月17日在上海召开,会议就非典、禽流感、艾滋病、食品安全、血液安全、烟草控制等议题进行讨论和磋商.该会议的目的是审议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的工作并确定今后的卫生工作方向和重点,100多名代表,包括来自西太区32个成员的卫生部长出席了会议.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长吴仪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任大会主席.

    作者:樊永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食品中多氯联苯分析前处理技术进展

    样品前处理是食品中多氯联苯分析的关键步骤,近几年在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提取、净化和分离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提取、加速溶剂萃取等使样品的提取时间缩短并减少了溶剂用量.自动净化装置以及新型高效液相色谱柱等新的净化、分离手段使这一过程大为简化.

    作者:李敬光;吴永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卫生部关于阜阳劣质奶粉等重大食品违法案件查处情况的通报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卫通[2004]11号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用昆明小鼠定量测试河豚毒素的研究

    为建立昆明小鼠定量测定河豚毒素(TTX)方法,选用雄性昆明小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TTX致昆明小鼠的LD50为0.165μg,TTX剂量在0.45~2.56 μg之间与昆明小鼠平均死亡时间成线性关系;当河鲀鱼样品提取液TTX浓度低于0.45μg/ml时,腹腔注射1 ml提取液致小鼠平均死亡时间大于4 min,在此范围内与ICR小鼠进行比较,毒素检测结果基本一致.此外对该传统实验方法进行了无需小鼠体重校正、利用平均数计算等项改进.用昆明小鼠定量测试河豚毒素既方便又可靠.

    作者:张理;谢克勤;赵金山;于丽华;邢金川;李培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国际食品安全官方网(INFOSAN)--沙门菌的异常来源

    沙门菌病的食源性暴发通常与消费被污染的动物性食品如蛋类、禽肉或者是与被粪便污染的鲜活产品有关.但是,近年来,有报道一些与以往这些食品来源不同的特殊食品引起的沙门菌病.这些特殊食品大多货架期长(一年以上),并多为即食食品.通过以下这两个近发生的事件,希望能引起所有负责食品安全的官方机构的注意,并关注这些沙门菌特殊来源对健康造成的潜在危害.

    作者:李燕俊;冉陆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分析和评定影响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建立数学模型.方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999).结果当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为15.8 mg/kg时,合成不确定度为0.78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1.6 mg/kg.结论掌握亚硝酸盐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能帮助检验人员确定测定结果的可靠程度,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解联合;汪琦;刘敏红;葛光英;刘平;韩秀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天津市蓟县2001年~2003年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案卷分析

    为提高蓟县食品卫生执法水平,加大执法力度,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寻求对策,对蓟县2001年~2003年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案卷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王志才;李克成;孙永明;董晓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关于印发《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方法(试行)》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