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3年江苏省食物中毒高发原因重点分析

严隽德;王春明;高志胜;周群霞;徐跃建

关键词: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研究, 数据说明, 统计
摘要:为了解2003年江苏省食物中毒发生起数比往年有大幅度上升的原因,对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并作了全面的分析,后提出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与建议.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卫生部关于禁止在豆制品中添加滑石粉的批复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世卫组织西太区委员会第55届会议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委员会第55届会议于2004年9月13日至9月17日在上海召开,会议就非典、禽流感、艾滋病、食品安全、血液安全、烟草控制等议题进行讨论和磋商.该会议的目的是审议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的工作并确定今后的卫生工作方向和重点,100多名代表,包括来自西太区32个成员的卫生部长出席了会议.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长吴仪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任大会主席.

    作者:樊永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卫生部关于阜阳劣质奶粉等重大食品违法案件查处情况的通报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通告卫通[2004]13号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小麦和麦麸中呕吐毒素限量标准相关问题的复函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食品中多氯联苯分析前处理技术进展

    样品前处理是食品中多氯联苯分析的关键步骤,近几年在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提取、净化和分离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提取、加速溶剂萃取等使样品的提取时间缩短并减少了溶剂用量.自动净化装置以及新型高效液相色谱柱等新的净化、分离手段使这一过程大为简化.

    作者:李敬光;吴永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4年第17号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用昆明小鼠定量测试河豚毒素的研究

    为建立昆明小鼠定量测定河豚毒素(TTX)方法,选用雄性昆明小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TTX致昆明小鼠的LD50为0.165μg,TTX剂量在0.45~2.56 μg之间与昆明小鼠平均死亡时间成线性关系;当河鲀鱼样品提取液TTX浓度低于0.45μg/ml时,腹腔注射1 ml提取液致小鼠平均死亡时间大于4 min,在此范围内与ICR小鼠进行比较,毒素检测结果基本一致.此外对该传统实验方法进行了无需小鼠体重校正、利用平均数计算等项改进.用昆明小鼠定量测试河豚毒素既方便又可靠.

    作者:张理;谢克勤;赵金山;于丽华;邢金川;李培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北京市海淀区食品致病菌监测分析

    目的作为北京市食品污染物监测分站,监测北京市海淀区食品中的5种致病菌.方法按《食品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有关章节检验.结果共检测样品309件,检出36株致病菌,检出率为11.65%,其中检出沙门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李斯特菌15株,未检出副溶血弧菌、O157:H7;生畜(禽)产品共检测109件,致病菌检出率为22.02%;生奶共检测30件,致病菌检出率为16.70%,全部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熟肉制品共检测70件,致病菌检出率为10.00%.结论生畜(禽)产品及生牛奶仍然是主要被致病菌污染食品,对于由此造成的熟肉制品的二次污染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韩喜荣;刘伟;关晶玉;马平焕;毕欣;翟凡;王宏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赭曲霉毒素A分析方法进展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曲霉属和青霉属的某些菌种产生的一种具有致癌、致畸、免疫抑制和肝肾毒性的有毒代谢产物,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制定了食品中OTA的相关法规和标准,而准确、可靠、灵敏的分析OTA方法是法规标准实施的重要依据.有机溶剂与酸(或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是提取食品中OTA的常用溶剂系统;含有OTA提取液的净化手段包括液液分配、固相柱萃取和免疫亲和层析等;反相液相色谱配荧光检测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机是分析OTA的常用方法,本文就OTA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李凤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产保健食品批准目录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国际食品安全官方网(INFOSAN)--沙门菌的异常来源

    沙门菌病的食源性暴发通常与消费被污染的动物性食品如蛋类、禽肉或者是与被粪便污染的鲜活产品有关.但是,近年来,有报道一些与以往这些食品来源不同的特殊食品引起的沙门菌病.这些特殊食品大多货架期长(一年以上),并多为即食食品.通过以下这两个近发生的事件,希望能引起所有负责食品安全的官方机构的注意,并关注这些沙门菌特殊来源对健康造成的潜在危害.

    作者:李燕俊;冉陆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自制兔血浆纤维蛋白原琼脂培养基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观察

    为提高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效率,用自制兔血浆纤维蛋白原琼脂培养基(RPF琼脂培养基,在Baird-Parker琼脂培养基中添加兔血浆纤维蛋白原)与Baird-Parker琼脂检测了25份从市场上挑选的食品,部分样品人工添加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比较了二者的检测结果.在定性试验中,添加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1~15号样品,二者均为阳性结果,在10份自然样品中兔血浆纤维蛋白原琼脂检出3例,Baird-Park琼脂检出2例,定量试验结果表明,二者相关系数为r=0.98,使用RPF琼脂可以节省2/3检测时间.基于兔血浆纤维蛋白原琼脂技术的准确性和高效率,建议推广使用.

    作者:赵贵明;刘沛;边凌淳;张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卫生部关于开展食品卫生许可专项整顿工作的紧急通知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卫生部门的作用探讨

    为处理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过总结南京汤山食物中毒时卫生部门所遇到的问题,探讨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充分发挥卫生部门的作用,供各级卫生部门参考.

    作者:高志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食品中亚硫酸盐测定方法的改进

    为改进GB/T 5009.34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SO2标准溶液的配制改为先测定固体试剂NaHSO3中SO2的纯度,而后根据已知的SO2纯度直接称取NaHSO3配成SO2标准溶液.显色剂中使用0.27%的甲醛溶液和0.15 mol/L的盐酸溶液,显色剂用量1.0 ml,大吸收波长580 nm.该试验除NO-2及S2-外,其他共存物质及添加剂等均无干扰,在样品溶液中加入H2O2作为校正空白消除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呈色物质及背景颜色的干扰.改进后的方法SO2标准溶液的配制简捷,灵敏度是国标法的1.6倍,小检出量为O.1μg,样品低检测浓度为0.2mg/kg,回收率为90.0%~110.0%,RSD范围为0.5%~3.2%.反应速度、显色体系的稳定性及可操作性等大为提高.该方法适用于食品中SO2的测定.

    作者:张文德;郭忠;孙仕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4年第16号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分析和评定影响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建立数学模型.方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999).结果当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为15.8 mg/kg时,合成不确定度为0.78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1.6 mg/kg.结论掌握亚硝酸盐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能帮助检验人员确定测定结果的可靠程度,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解联合;汪琦;刘敏红;葛光英;刘平;韩秀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卫生部关于食品用二氧化碳监督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