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毅晖;罗健康;程丹
目的:探索在创伤患者中应用瑞芬太尼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收治创伤患者7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均分两组,对照组患者35例给予芬太尼镇痛、镇静,观察组患者35例给予瑞芬太尼镇痛、镇静,观察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后30 min、60 min、120 min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创伤患者镇痛、镇静中应用瑞芬太尼能够提高镇痛、镇静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郭文龙;周源;潘沐勇;王清;李奉奇;卿晨;王双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根据不同疗法分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前者给予单纯阿立哌唑治疗,后者给予阿立哌唑联合音乐治疗,研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阿立哌唑联合音乐治疗,能获得满意疗效,同时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使用该种疗法.
作者:孙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脑血栓患者选择氯吡格雷+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收治脑血栓患者50例,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25例选择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25例选择氯吡格雷+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终就两组脑血栓患者用药效果、血流变指标以及用药安全性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脑血栓患者用药效果(72.00%)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提升程度显著(P<0.05);同对照组脑血栓患者血流变指标对比,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P<0.05);两组脑血栓患者均未呈现出明显用药反应.结论:医疗人员对于脑血栓患者选择氯吡格雷+疏血通注射液加以治疗,其用药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指数均有保障,并且可以将血流变指标显著改善,从而促进脑血栓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付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前CT设备不断出新,其检查在公众人群的疾病筛查及疾病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就低剂量CT成像的必要性及其在各器官检查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张云轩;信亚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家庭病床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探讨.方法:收治家庭病床患者77例,对患者病历资料收集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4年1月-2015年12月选择中医治疗的为29.87%.2016年1月-2016年12月选择中医治疗70.13%.经比较,2016年度选择中医治疗的患者人数显著高于2014-2015年度.2016年前患者满意度73.91%,2016年度为94.44%.经比较,2016年度患者满意度高于2016年之前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家庭病床使用,可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江向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超声引导下行颈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颈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颈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25例,在高频超声引导下开展颈脊神经后内侧支的阻滞治疗,应用C臂机进行查验.观察分析患者痛觉、温觉方面的改变(标准:症状改变或减退为有效,否则为无效)和VAS评分,讨论临床效果.结果:25例颈椎小关节患者共行穿刺68次,统计有效65次,无效3次.后续采用C臂机查验,穿刺准确率94.12%(64/68);与治疗前对比,各观察点的VAS分数均有明显下降(P均<0.05).患者治疗后2 h有效率96.00%(24/25),15 d后有效率80.00%(20/25).观察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均未出现血管内注射、硬膜外注射、局部血肿、神经功能性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给予颈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超声引导下颈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的方案,能显著改善症状,降低疼痛程度,安全准确,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100例,同时收治同期住院治疗的单纯尿路感染患者100例作对照组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留取清晨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对培养出的病原菌以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性试验.结果:观察组检出大肠埃希菌52株,粪肠球菌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铜绿假单胞菌7株,肺炎克雷白菌3株,真菌3株,混合感染20例.对照组检出大肠埃希菌80株,粪肠球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铜绿假单胞菌3株,肺炎克雷白菌5株,真菌1株,混合感染5例.在大肠埃希菌感染和混合感染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未发现耐药(P>0.05),而在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头孢他啶、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米卡星耐药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细菌多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混合感染,远远高于单纯尿路感染耐药率,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未发现耐药.
作者:李小梅;赵远芳;何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通过肠内给予营养支持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肠外给予营养支持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体重、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淀粉酶水平分别为(61.6±7.8)kg、(22.9±3.9)cm、(39.3±4.4)g/L、(133.2±29.7)g/L、(182.6±12.9)IU/L,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58.8±9.3)kg、(23.1±4.1)cm、(33.9±3.5)g/L、(113.4±50.6)g/L、(207.4±13.1)IU/L;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产生的并发症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后,治疗效果显著,各方面水平显著改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王茂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干预要点.方法:选取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00份,调查及统计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原因.结果:给药剂量不合理72.00%,选药不合理14.00%,给药方式不合理9.00%,联合用药不合理4.00%,其他原因1.00%.结论: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主要有给药剂量不合理、选药不合理、给药方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等,需要积极开展对应干预措施,提升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田源;韦凤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指数(BMI)增加对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治妊娠糖尿病孕妇120例,并根据BMI分级标准将入选产妇分成肥胖组(13例)、超体重组(22例)、体重正常组(68例)及低体重组(17例),观察入组产妇的体重变化情况,同时比较四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体重正常组及低体重组产妇的顺产率分别为61.7%及58.8%,显著高于肥胖组及超体重组的23.0%、31.8%,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76.9%,显著高于超体重组的68.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正常组及低体重组产妇的巨大儿发生率分别为7.3%及5.8%,显著低于肥胖组及超体重组的38.4%、36.3%,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指数增加与产妇的妊娠结局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妊娠期间有效的控制体重的增长并主动配合孕前检查,将产前体重指数控制在25以内,可显著减低巨大儿及剖宫产的发生率,对改善母婴结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近年来,建立急危重症三级救治网络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急性胸痛患者而言,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更是一大福音.急性胸痛主要有心源性胸痛、非心源性胸痛两类,按照预后可分为致死性及非致死性,胸痛三联征是诊断的要点.主要就急性胸痛诊断方法、急性胸痛严重等级及信息化技术用于急性胸痛患者三级救治模式等要点进行综述.
作者:范海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致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方法:2015年8月-2018年2月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分析CIN的发生情况以及发生危险因素.结果:60例患者CIN发生率10%,CIN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初始CysC水平高、eGRF水平低、有糖尿病史、造影剂高用量、Mehran评分高.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后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比较高,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造影剂肾病,其中Mehran评分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可用于术前评价,以实现危险因素的控制,大可能减少造影剂肾病.
作者:王和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小儿创伤骨科术后创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小儿创伤骨科患儿60例,均分为两组,都给予分子暖疗氦氖激光治疗机治疗,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家长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性护理在小儿创伤骨科术后创面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心理状况,减轻了疼痛感,提高了康复速度,值得应用.
作者:周红芳;聂稀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实施微创经皮肾镜去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上尿路结石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予以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上存在上尿路结石患者,予以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所需时间,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SBAR沟通模式对提高年轻护士交班能力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5月以后入院的危重患者护士交接班采用自制SBAR模式交接班指引单,与2017年5月以前使用传统交接班报告的护士交接班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自制的SBAR模式交接班指引单,明显提高了年轻护士的交班能力,减少科室因交接不清引起的不良事件.结论:SBAR模式应用于护士交接班对年轻护士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作者:王芮;皮丽仙;石晓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贫血治疗中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收治妊娠期贫血患者1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饮食和营养干预、普通铁剂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饮食和营养干预联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比较两组妊娠期贫血治疗效果;贫血纠正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铁蛋白,治疗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妊娠期贫血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贫血纠正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红细胞、血红蛋白、铁蛋白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血红蛋白、铁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和营养干预联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妊娠期贫血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纠正贫血,改善血清学指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为加强骨科病房仪器设备的管理,保障各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将6S管理法运用到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中,对仪器设备进行规范化的管理.6S管理加强了仪器设备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张玉兰;刘春;张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社区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240例,通过社区自我管理模式下的健康教育的方式开展日常宣教工作,评价自我管理效果.结果:经过健康教育,240例患者中患者全面掌握了糖尿病健康知识188例,规范管理率78.3%,血糖指标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的工作中,采用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方式,能够指导患者掌握糖尿病基本知识,进行自我管理,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吴茹英;陈海英;鲁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并总结解决对策.方法:收治外科患者106例,随机分两组,各53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护理风险的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15.09%),护理满意度(88.68%)高于对照组(77.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护理中潜在的风险较多,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护理风险的发生,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α糜蛋白酶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试验组给予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α糜蛋白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听力变化.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鼓室压、语频气导听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α糜蛋白酶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袁外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