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外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100例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同时给予胞二磷胆碱1.0 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疏血通6 mL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连续治疗2周.对照组睡前口服普伐他汀10 mg,1次/d,连续治疗2周.结果:观察组治疗24 h平均收缩压(205.6±4.3)mmHg,24 h平均舒张压(102.9±4.5)mmHg;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121.3±9.5)mmHg,24 h平均舒张压(83.6±6.6)mmHg.对照组治疗前24 h平均收缩压(205.4±4.2)mmHg,24 h平均舒张压(102.4±4.2)mmHg;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144.9±11.1)mmHg,24 h平均舒张(96.9±4.8)mmHg.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相比较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下降速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接受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失评分(25.5±6.9)分,治疗后(17.9±6.1)分;观察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失评分(25.7±7.2)分,治疗后(14.4±3.1)分.比较接受治疗前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明显降低,与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观察组,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是治疗高血压伴脑梗死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建锋;汤晓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收治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实施针对性预防对策和常规对策.结果:观察组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2.0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95.28±1.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后,再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可取得显著效果.
作者:舒新红;冯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吗啡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吸氧,给予10 mg硝酸甘油+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20 mg+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观察组常规吸氧的同时给予吗啡3~5 mg+2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15 min后视病情追加治疗,吗啡总量不超过15 mg.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呼吸频率、pH、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啡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贾海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术后口服结晶型硫酸氨基葡萄糖对缓解髌骨软化症患者症状的疗效.方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治疗后予以结晶型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分析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辅助口服结晶型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髌骨软化症,对于膝关节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较常规治疗好.
作者:李层;涂杨茂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根除幽门螺杆菌在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需口服阿司匹林的患者120例,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60例,随访期1~6个月,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内镜下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能有效降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患者消化道症状及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肖娴;吕广武;于小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分别通过经伤椎单侧固定以及跨伤椎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收治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50例,按照患者例数进行分组,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获得的手术指标以及VAS、JOA评分、Cobb角变化情况和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获得的手术指标均比对照组患者高,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患者更显著.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获得的Cobb角情况比对照组患者更优良.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8.0%,对照组为2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通过经伤椎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刘天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致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方法:2015年8月-2018年2月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分析CIN的发生情况以及发生危险因素.结果:60例患者CIN发生率10%,CIN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初始CysC水平高、eGRF水平低、有糖尿病史、造影剂高用量、Mehran评分高.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后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比较高,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造影剂肾病,其中Mehran评分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可用于术前评价,以实现危险因素的控制,大可能减少造影剂肾病.
作者:王和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实施微创经皮肾镜去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上尿路结石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予以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上存在上尿路结石患者,予以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所需时间,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比较暖宫七味散及优思明对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人工流产术后患者随机平均分对照组(A组)、优思明组(B组)、研究组(C组),A组给予口服头孢氨苄缓释片+缩宫素鼻喷雾剂,B组给予口服头孢氨苄缓释片+缩宫素鼻喷雾剂+优思明,C组给予口服头孢氨苄缓释片+缩宫素鼻喷雾剂+暖宫七味散.分别于人工流产术后7 d、14 d、21 d、30 d、45 d随访,观察子宫出血时间、子宫出血量、术后第21天子宫内膜厚度、正常月经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子宫出血时间A组(7.00±3.13)d,B组(5.27±2.10)d,C组(4.97±1.72)d,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1天子宫内膜厚度A组(5.15±2.43)mm,B组和C组分别为(5.67±1.94)mm、(7.52±2.77)mm,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年龄、妊娠天数、妊娠次数、术后子宫出血量、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暖宫七味散可缩短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出血时间,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服用方便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杨俊;明芳;高彩云;卢芳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盆腔炎患者86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具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
作者:钟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抑郁症患者给予小组心理护理干预后对其健康教育效果以及个人情绪产生的影响.方法:收治抑郁症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抑郁症护理模式的研究.对照组(36例):选择普通护理模式完成临床护理;观察组(36例):选择普通护理+小组心理护理模式完成临床护理.终就两组抑郁症患者健康知晓评分以及抑郁程度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抑郁症患者健康知晓评分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提升(P<0.05);同对照组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护理人员选择小组心理护理方式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对于健康教育效果的提高以及个人情绪的改善可以作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抑郁症患者的病情改善.
作者:李秀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持续有创血压监测(IBP)在PICU危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PICU病房危重患儿100例,分别在有创血压监测的同时进行无创血压监测(NBP),比较两种方法监测数据的差异.结果:有创血压监测组收缩压明显高于无创血压监测组(P<0.05),但两组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无创血压监测方法相比,持续有创血压监测PICU危重患儿的血压更加准确有效,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沈洁;蒋萍;李玥璐;刘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真空静脉采血在护理中的问题和防范对策.方法:收治接受血液检验的住院患者100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所有患者进行真空静脉采血,并对患者在采血过程中发生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给予观察组患者行采血过程的防范措施.对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采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包括溶血、晕针、皮下淤血以及血流不畅等,实施防范措施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对照组高,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上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空静脉采血中出现的护理问题非常多,将防范措施运用在采血过程中有助于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采血有关并发症的出现概率,因此,可以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作者:田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从2013年3月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以来,一直到2017年2月28日,该感染病已经波及湖南、福建、安徽、广东、浙江与江苏等省,对人类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人感染H7N9禽流感高发于冬春季节,且大多数患者存在禽类接触史,现阶段尚未研制出疫苗对其预防.主要针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预防控制对策进行探究.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析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中应用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92例,应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明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家庭病床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探讨.方法:收治家庭病床患者77例,对患者病历资料收集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4年1月-2015年12月选择中医治疗的为29.87%.2016年1月-2016年12月选择中医治疗70.13%.经比较,2016年度选择中医治疗的患者人数显著高于2014-2015年度.2016年前患者满意度73.91%,2016年度为94.44%.经比较,2016年度患者满意度高于2016年之前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家庭病床使用,可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江向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奋乃静片联合氯氮平片治疗残留阳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残留阳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男60例在已用氯氮平225~450 mg/d剂量不变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用组,联合组给予奋乃静片(16~24 mg/d)合并氯氮平片(225~425 mg/d),单用组给予安慰剂和氯氮平片(250~450 mg/d)治疗,疗程均为12周.选取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和药物不良反应评定量表(TESS)分别对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评估,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均各评定1次.结果:联合组自治疗第8周起PANSS总分及阳性因子分均比治疗前及单用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奋乃静片联合氯氮平片治疗残留阳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明显消除阳性症状,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且依从性好.
作者:张超;张跃坤;何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SBAR沟通模式对提高年轻护士交班能力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5月以后入院的危重患者护士交接班采用自制SBAR模式交接班指引单,与2017年5月以前使用传统交接班报告的护士交接班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自制的SBAR模式交接班指引单,明显提高了年轻护士的交班能力,减少科室因交接不清引起的不良事件.结论:SBAR模式应用于护士交接班对年轻护士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作者:王芮;皮丽仙;石晓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双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C2/3型的疗效.方法:收治股骨髁间骨折C2/3型患者28例,采取双钢板内固定术式,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无感染,28例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好.结论:双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具有固定稳定、骨折愈合快、可早期负重及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的特点.
作者:颜斌;胡建斌;蔡秀华;邓贵生;李贵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抗炎作用.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70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均分两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后对两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RP、TC、TG、IL-18以及hs-CRP改善情况同参照组对比明显更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组间数据经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心病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效果理想,不仅可以使患者的各项指标得以改善,同时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杨琼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