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疗效分析及评价50例

刘琨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治疗, 疗效, 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疗效及评价.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针对患者的出血部位和血肿量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直视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同时选取同期的患者50例作对照组,并对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方法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当中有着显著疗效,应根据患者的出血部位以及血肿量来确定手术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疼痛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疼痛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5例,应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33例,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行疼痛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出院时、出院1个月的VAS评分,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出院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各项生活指标均提升,干预组患者提升水平大于对照组,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6.9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8.12%,两组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疼痛护理可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进行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升,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阿雯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序贯疗法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序贯疗法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老年肺部感染患者7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5例.参照组采用静脉滴注方法,试验组采用序贯疗法.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试验组患者较参照组有显著的效果,其不良反应发生率(5.71%)明显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86%),比参照组治疗方法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可有效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肖华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360例,平分两组,实施常规护理作对照组,风险管理的患儿作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纠纷事件发生情况及静脉输液穿刺疼痛情况评分.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2.78%,和对照组的11.1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FLACC、Wong-Bake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在常规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开展风险护理管理,大大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减轻患儿穿刺痛苦,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

    作者:任明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护理对策.方法:收治进行维持性血液净化的患者80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分析两种护理方式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方式的护理满意度(95.0%)显著优于对照组(62.5%)(P<0.05).结论: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状况,制定不同的护理对策,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疏导、陪伴和鼓励,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作者:张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不同内固定疗效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治疗的患者84例,将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方式的患者纳入参考组(n=41),将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方式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43).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短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392,P=0.0187);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037,P=0.0293);观察组负重活动时间短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944,P=0.007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823,P=0.0194);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230,P=0.0391).观察组患者优良42例,差1例;参考组患者优良34例,差7例.结论: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方式效果更佳,可加快患者功能恢复.

    作者:朱家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患者80例,其中肝血管瘤33例,原发性肝癌25例,肝转移瘤22例,所有患者均使用以色列Briiiiance CT进行检查,扫描电压120 kV,电流100 mA,层厚5~10 mm,pitch=1.0.造影剂为碘海醇,剂量100 mL,以高压注射器实施单向肘静脉注射,速率2.5~3 mL/s,25~30 s后扫描肝动脉期,60~70 s后扫描门静脉期,经3 min后扫描延迟期.结果:①肝血管瘤表现:肝血管瘤33例,其中典型32例,动脉期及门脉期的边缘表现为点状、结节状以及云絮状且显著强化,病灶随着强化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存在,且不断向中央扩散,延迟期表现为等密度或是稍高密度.患者表现不典型强化方式呈多样性1例.②原发性肝癌表现:原发性肝癌25例,其中典型23例,表现一过性的结节样强化,且呈现迂曲增粗型肿瘤血管影,而门脉期病灶的密度不断降低,且比肝实质密度偏低,患者延迟期表现为低密度变化.③肝转移瘤表现:肝转移瘤22例,均表现典型,而门静脉期表现为边缘连续性环状强化.结论: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患者创伤小,重复性好,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礼强;宋星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腹腔内压对徒手置入螺旋型鼻肠管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腹腔内压(IAP)对徒手置入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探讨置管的佳时机.方法:回顾分析ICU收治的徒手置入螺旋型鼻肠管患者15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初始腹IAP值分A、B、C、D、E 5组.记录12 h、24 h、36 h、48 h螺旋型鼻肠管到达屈氏韧带以下25 cm处的例数,比较不同水平IAP对螺旋型鼻肠管置管成功率的影响.结果: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置管后12 h、24 h C组成功率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 h、48 h C组成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随着IAP增高,置管成功率下降.C组与D组比较,置管后24 h、36 h、48 h D组成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E组比较,各时间点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P的高低对螺旋型鼻肠管的置管成功率产生明显影响.随着IAP升高,徒手置入螺旋型鼻肠管的成功率明显降低.早期置管(IAP≤20 mmHg时)可提高徒手置入螺旋型鼻肠管的成功率.IAP是影响徒手置入螺旋型鼻肠管成功率的因素之一.

    作者:黎琳;刘家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对儿科临床诊断意义的探讨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对儿科临床诊断意义.方法:2016年4月-2018年5月收治初步诊断肺炎或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056例,均接受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①MP-Ig滴度<1:40、1:40、1:80、1:160、1:320、1:640、≥1:1280,IgM符合率分别为91.01%、9.42%、12.89%、22.51%、61.61%、72.31%、93.03%.②随访患儿248例,MP-Ig滴度级差1~2的131例样本,第1次检测,阴性129例,阳性2例;第2次检测,阴性126例,阳性5例.MP-Ig滴度级差≥3的117例样本,第1次检测均呈阴性;第2次检测,阴性7例,阳性83例,未检27例.结论: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可辅助儿科疾病诊断,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杨戎;李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探究42例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1月-2018年6月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4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智能发育、运动发育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促进了患儿智能发育和运动发育,值得应用.

    作者:陈厚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式及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1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血压,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率以及护理满意率.

    作者:张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激素治疗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激素治疗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更年期综合征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未采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激素治疗,分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更年期Kupperman评分(8.6±2.3)分,对照组(19.1±2.3)分,且观察组MRS评分无症状和轻度患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采用激素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自制痛风药酒外用治疗痛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自制痛风药酒外用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痛风患者128例,随机分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64例,在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自制痛风药酒外用治疗的观察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2.19%(59/64)高于对照组的76.56%(49/64),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的白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分别为(0.19±0.07)μg/L、(29.19±7.45)mg/L、(23.12±6.45)mm/h,和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优,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患者使用自制痛风药酒外用治疗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宗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全程护理在降低急诊危重患者医疗护理风险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在降低急诊危重患者医疗护理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危重症患者5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抢救成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其抢救成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全程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就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从而有效降低护理风险,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小琼;陈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PBL联合CBL教学用于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程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PBL联合CBL教学用于病原生物、免疫学基础课程中的价值.方法:2017年3-7月,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方法,将我职业技术学校临床专业学生(50名)均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实行PBL+CBL教学,乙组实行传统LBL教学,研究两组教学情况.结果:甲组和乙组平均成绩、调查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乙组成绩及格率、成绩优良率对比,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PBL+CBL教学应用于病原生物和免疫学基础课程中,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处理问题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梳理能力等,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张艳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探究免疫增强剂联合化疗对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免疫增强剂联合化疗对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9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仅通过化疗治疗;观察组49例,联合应用免疫增强剂与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免疫球蛋白与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Ig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矽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辅以免疫增强剂,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增强其机体免疫功能,具备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欧阳成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两组,每组39例.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提高患者就诊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宁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运动疗法配合肌电反馈治疗慢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配合肌电反馈治疗慢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2粒/d,3次/d,并进行运动疗法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和平衡感觉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肌电反馈治疗,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法(EMGBFT)治疗,治疗6次/周,每次每块肌肉训练10~15 min,10次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在疼痛症状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及AOFAS总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配合肌电反馈治疗慢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宫腔粘连患者7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子宫探针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采取阴道超声诊断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宫腔粘连诊断例数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复杂性宫腔粘连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宫腔粘连具有更高的诊断率与检出率,操作简单、无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刘天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分析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方法: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儿分为孟鲁斯特纳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40)和单独布地奈德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5.0%(38/4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的77.5%(31/40)(P<0.05),但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10.0%(4/40)、2.5%(1/40)vs 5.0%(2/40)、7.5%(3/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较单独布地奈德治疗显著,且不会提升患儿的不良反应率及复发率.

    作者:宋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思密达治疗成人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成人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急性腹泻患者70例.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均给予基础性治疗:维持电解质平衡、适当补充盐水、饮食调整等;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大便好转时间、止泻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大便好转时间及止泻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35例(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例(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思密达)可显著改善成人急性腹泻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