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建
目的:研究经颅磁刺激(TMS)对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突触素表达和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TMS 组与假刺激组成年大鼠各32 只,于MCAO/再灌注(MCAO/R)120 min 后3 周内接受TMS 与假刺激处理.在处理不同时间段检测梗死灶周围突触素(SY38)免疫阳性产物表达,透射电镜下观察刺激21 d 后缺血侧脑皮质缺血半暗带血管、神经细胞和突触变化.另设正常组6 只,假手术组6 只,检测脑内SY38 免疫阳性产物表达.结果:在刺激1 d 和3 d 后,两组SY38 免疫阳性物质表达均持续降低,刺激7 d 后逐渐恢复升高.与假刺激组各对应点相比,TMS 组在刺激7 d 、14 d 和21 d 后梗死灶周围SY38 免疫阳性物质表达显著增高(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提示,刺激21 d 后TMS 组的神经元整体细胞超微结构缺血性损伤好于假刺激组,线粒体肿胀程度较轻,血管周围结构紧密完整,突触界面曲率相对更大,突触间隙变窄,突触后致密物质增厚.结论:长程TMS 可以上调脑梗死周围区SY38 的表达,减轻缺血周围区毛细血管和神经组织损伤,促进突触超微结构的重建和功能增强,提示TMS 有助于促进缺血脑损伤的恢复,促进脑组织神经网络重建和脑可塑性增加是其可能的机制之一.
作者:赵合庆;刘晶;余锋;戴永萍;李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额叶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表达和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SAH 模型.54 只成年健康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SAH 组(n=24)和尼莫地平处理组(n=24),其中SAH 组和尼莫地平处理组随机均分为1 、3 、5 和7 d 等4 组(n=6).尼莫地平处理组于二次注血后30 min 时经股静脉注入尼莫地平2 mg/kg ,此后每天经腹腔注射尼莫地平2 mg/kg .HE 染色光镜下观察基底动脉病理学变化,测定内径;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额叶TGF-β 1 表达.结果:SAH 组和尼莫地平处理组基底动脉内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而SAH 组与尼莫地平处理组无显著差异.SAH 1 d 时,TGF-β 1 表达增加,3 d 时达高峰,5 d 和7 d 时显著低于1 d 和3 d 时(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SAH 组相比,尼莫地平处理组1 d 和3 d 时TGF-β 1 表达无显著差异,5 d 和7 d 时显著增加. 结论:SAH 后额叶TGF-β 1 表达发生改变,与脑血管痉挛有关,提示TGF-β 1 参与了脑血管痉挛的病理学过程.尼莫地平可能通过增加SAH 后脑组织中TGF-β 1 表达对缺血脑组织起着保护作用.
作者:马建华;印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大量研究提示,他汀类药物除有降低胆固醇作用外,还有许多非降脂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他汀类药物神经保护的机制.动物实验提示,他汀类药物具有增加NO 、扩张血管、拮抗炎症因子、抗氧化损伤、抗血栓、促进缺血后血管再生、神经再生和突触形成等多种有益效应.
作者:张静芳;李焰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亚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Fractalkine(FKN)浓度的变化.方法:45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OCSP 分型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组、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组、后循环梗死(POCI)组和腔隙性梗死(LACI)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发病1 ~3 d 、7 d 、14 d 和28 d 时血清FKN 浓度,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分析FKN 浓度与相应时间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3 个月时Barthel指数(BI)的相关性.结果:各种亚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FKN 浓度均升高,TACI 组为显著;在不同时间点,血清FKN 浓度变化大致为TACI >PACI >LACI >POCI ,与相应时间点NIHSS 评分呈正相关,与3 个月时BI 呈负相关.结论:血清FKN 浓度的变化可能提示急性脑梗死各OCSP 亚型患者炎症损伤的差异,并影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患者3 个月时的转归.
作者:徐晓华;李振东;李文华;麦卫华;罗金凤;李静;罗世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B 超在海绵状血管瘤(CH)手术中的作用.方法:28 例皮质下CH患者在开颅后应用B 超进行病变定位,实时辅助显微切除病变,并判断病变的切除程度.结果:病变定位准确,所有CH 均被全部切除,未出现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随访均未复发.结论:术中B 超操作简便,对皮质下病变定位准确,安全经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功;杨晨;田颜龙;王启弘;徐斌;冷冰;宋冬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在1~3 岁的幼儿中,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高达4 %~8 %.一些病例报告表明,健康儿童缺铁性贫血与缺血性卒中存在某种联系.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回顾总结47 例复杂性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经验和教训,以便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47 例复杂性颅内动脉瘤中,显微外科手术夹闭瘤颈37 例,颅内外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动脉瘤孤立术5 例,动脉瘤切除载瘤动脉缝合术2 例,动脉瘤切除后近远端载瘤动脉端端吻合术2 例,动脉瘤包裹术1 例.结果:Glasgow 转归评分良好35例,中度残疾6 例,重度残疾2 例,死亡4 例.结论:复杂性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仍是显微神经外科的难题,应根据不同病例选用多种治疗方案.
作者:陈劲草;于加省;何跃;陈坚;雷霆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ACoA)动脉瘤经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夹闭的手术技术、安全性和相对适应证.方法:总结27 例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治疗的ACoA 动脉瘤临床资料,着重阐述手术方法、术中动脉瘤破裂处理及手术适应证.结果:27 例动脉瘤全部一次手术夹闭成功,但其中有5 例术中动脉瘤破裂,3 例合并脑积水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 例死亡.27 例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19 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CT 血管造影随访显示夹闭良好.结论:眶上锁孔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ACoA动脉瘤的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方法.
作者:田新华;张俊卿;陈锷;陈陆馗;黄延林;孙瑾;杨芳裕;李泉清;邓志鸿;刘禹冰;张峰林;康俊龙;林锦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本指南旨在为急性自发性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综合性推荐意见.方法:通过Medline 正式检索截止2006 年8 月的相关文献,并将撰写委员会已知相关问题的其他论文作为补充,用证据表合并资料.采用美国心脏协会卒中委员会的证据水平分级标准对每项推荐意见进行分级.由5 位同行评议专家和卒中委员会领导委员会成员对指南草案进行发表前审阅.预期本指南在3 年内完全更新.结果:本文陈述了脑出血的诊断、动脉血压和颅内压增高的处理、脑出血内科并发症的治疗以及复发性脑出血的预防等方面的循证指南.对重组Ⅶ因子延缓早期出血的近期试验进行了讨论.对自发性脑出血治疗的各种外科手术方法提出了推荐意见.后,对脑出血患者的撤销治疗和临终问题进行了分析.
作者:Joseph Broderick;Sander Connolly;Edward Feldmann;Daniel Hanley;Carlos Kase;Derk Krieger;Marc Mayberg;Lewis Morgenstern;Christopher S. Ogilvy;Paul Vespa;Mario Zuccarello;王玉洁;刘娟;白璇;李新辉;孙虹;姚志成;张慧;牛英翔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CVT )是一种相对少见的静脉性缺血性卒中综合征.据2005 年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报道,成年人群CVT 的年发病率为(3~4 )/100 万,儿童为7/100 万.其中75%为女性,可能与妊娠、口服避孕药导致CVT发生有关.目前,我国的CVT 发病率以及男女比例尚无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报道.
作者:魏东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在2007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年会新闻发布会上,英国南安普敦总医院Edwards 等的一项研究结果得出了这样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罹患卒中的风险较普通人群高67%,表明在英国类风湿关节炎每年可多引起1 000 例卒中.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美国南加州大学肾病/高血压系的Campese 在美国心脏协会2007 年科学会议上介绍,在有或无慢性肾病、代谢综合征或2 型糖尿病的患者中,阿托伐他汀治疗卒中患者可以保护肾功能.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病密切相关,但其确切病因仍不清楚.1948 年开始的Framingham 心脏研究致力于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希望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来减少或延缓其发生.50 多年来,全世界展开了各种相关研究,总结了大量相关危险因素,并将之划分为不可干预(如年龄、种族)、传统(如血脂、血压)以及新型(如同型半胱氨酸)危险因素.
作者:潘元美;李焰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