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练,用字规范,文稿附图量不限,提倡多附图像清晰的图。临床病例分析可以图像为主,并贯穿文字说明和评析,视频为10~40 min。当报告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实验的委员会(单位性、地区性或国家性)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2. 文题:力求简明且反映出文章主题,一般不超过20字,所有文章均须附英文文题。
3. 作者:投稿时须注明作者单位全称、所在地、邮政编码及E-mail地址。作者依次排序,每篇不宜多于6名。集体署名的文章须明确对该篇文章负责的关键人物,指定通讯作者。
4. 关键词:2-5个,参照MeSH及中医药主题词表,词间空2格。各关键词之间用“;”分隔。
5. 摘要:论著稿应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须包括四要素: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s)。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笔者”等术语。英文摘要上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省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
6. 各层次标题:正文分材(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三部分,或临床资料、讨论两部分。各节段内层次序号一般用“分层排序法”,即按一、1、(1)、①逐级标明,以示区别。
7. 医学名词:已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
8. 图表:表格采用三线表,取消竖线,不用斜线,并注明图(表)题。图表应少而精。照片背面注明图号、图题、图注,每3张图单独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张图片均应有必要的图题及说明性文字置于图的下方,并在注释中标明图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中箭头标注应有文字说明。大体标本图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特殊染色方法和高、中、低倍数。图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采用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像素/英寸,并应经过剪切后充分显示关键部分。说明文字应简短,不应超过50个字,所有的图在文中相应部分应提及。
9. 量值单位: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应用》一书。
1O. 数字:按GB/T15836-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执行。对百分数范围和偏差数不能只写后面一个单位,如l% ~2%不能写成1—2%,(10+1)mg不能写成10+1mg。面积和体积要写出各因素的单位,如1 cm* 2 cm*3 cm不能写成1*2*3cm。
11. 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有关规定执行。
12. 缩写词: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首次出现处先用其全称,再在圆括号内注明其中文或英文缩写,请按《医学缩略语词典》要求书写。
13. 动态图像: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文中应标记为“动态图×”,每个文件名均应与文中的名称相符,如“动态图×”。视频资料要求图像和声音清晰稳定,剪接顺畅,保持可能获得的最高清晰度模式,视频文件采用AVI格式。
14. 参考文献:仅限于作者亲阅的主要文献,以正文中出现顺序编序。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写3名后再加“,等”。期刊为:作者、文题、刊名、年,卷(期):起讫页。书籍为:著者、书名、卷数、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讫页。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他汀类药物通常是耐受性良好的降脂药,但也有可能导致肌病,即他汀性肌病.他汀性肌病的病因学不甚清楚,但潜在的机制包括干扰甲羟戊酸途径产物、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凋亡和蛋白降解基因表达改变以及遗传倾向等.因此,要求在开始他汀降脂治疗前对危险因素进行充分的评价,在治疗期间及时发现肌肉症状,如发现显著异常事件则应及时停药.
作者:苏克江;Wei Zhang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在脑梗死患者中,约有20%的患者是因心脏栓子脱落导致,其50%的心源性栓子是由心房颤动造成,而仅有0.5%的栓子来源于黏液瘤[1].因此,心房黏液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心脏栓子源,由其引起的脑栓塞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神经内科其他类型疾病.我院就诊治过1例脑梗死患者,经心脏超声证实心房黏液瘤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原因.
作者:赵斌;钟池;王振华;逄迎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脑梗死急性期因受到时间窗及适应证等的限制,大多数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药物溶栓治疗,而且药物溶栓治疗的疗效有限.超声溶栓已逐渐用于脑梗死的治疗,包括急性期溶栓、助溶治疗以及恢复期治疗.业已证实,超声联合药物溶栓能提高血管再通率.文章就超声溶栓的机制及其发展做了综述.
作者:潘旭东;王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异常改变,分析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至2012年来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197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患者经颅脑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并于发病的0.5~1天内做常规床旁心电图检查,其中有128例患者在1~3周内进行2~4次心电图复查,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异常心电图128例,总异常率达65.1%,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包括复极异常、节律异常、传导异常、房室异常,其中又以复极异常中的ST-T改变在心电图异常者中所占比例高,占47.7%,其次是心律失常,占25.0%.脑干出血组心电图异常率高(83.3%),蛛网膜下腔出血组次之(80.6%),小脑出血组低(22.2%),不同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异常发生与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定部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水、电解质失衡及脑、心血管病变存在共同病理基础因素有关,对于各种心脏异常的发生,临床医师应根据心电图检查所见,给与足够的重视,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张朝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脑卒中后感染及其发病机制,尤其是脑卒中诱导的免疫抑制这一概念是目前一个研究热点.白介素10(IL-10)作为一个抑制性细胞因子在脑卒中后免疫抑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白介素10在脑卒中后的产生及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
作者:马嘉;闫福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溶血磷脂酸(LPA)对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表达、核移位及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的影响,探讨LPA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水平LPA(0~10μM)刺激人THP-1细胞4 h,或以LPA 1μM处理THP-1细胞不同时间(0~8 h),Westernblot检测THP-1细胞核蛋白NF-κB p65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核移位,酶联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α水平。将细胞予NF-κB抑制剂咖啡酸苯乙酯(CAPE))20 mg/L预处理1 h后, LPA 1μM处理4 h后,酶联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TNFα水平。结果 LPA以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THP-1细胞NF-κB p65表达,促进NF-κB p65转位到核内,并促进TNF-α分泌,CAPE抑制NF-κB后可显著抑制TNF-α分泌。结论 LPA可显著促进THP-1细胞N F-κB的表达和活化,促进炎性因子TNFα的释放,N F-κB信号途径部分介导了LPA致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牛建平;周志斌;宋叶华;林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正常人体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CCA)分为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eid artery,ICA )和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ECA)两支,分别供应颅内段与颅外段区域.如果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会影响到正常的脑部血供,存在脑缺血的风险,严重时有脑卒中甚至死亡可能.动脉硬化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尤其是颈动脉分叉处,而90%的颈动脉狭窄都是动脉硬化引起的.颈动脉窦是颈动脉上特别的一个结构,有学者发现颈动脉窦的外侧壁面是粥样斑块的高发区[1].
作者:陶钧;李克;刘永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颅内动脉瘤(A)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IA的发生机制涉及解剖、组织、分子生物学、血流动力学和免疫学诸方面。加强对IA的发生机制研究,可以促进IA的临床研究。IA的神经影像学检查能发现临床上无症状的IA(AIA)。IA的神经影像学检查是IA诊断的主要手段,也决定着采用何种治疗方案。IA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对减轻破裂造成的严重后果及预防再破裂具有重要意义[1]。因此,要广泛地开展IA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在有IA家族史的人群中。IA的神经影像学检查项目有多种,各有优缺点,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相机选择。CTA具有无创、简捷、诊断率高等特点,应成为选择的重点。
作者:涂雪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在2007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年会新闻发布会上,英国南安普敦总医院Edwards 等的一项研究结果得出了这样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罹患卒中的风险较普通人群高67%,表明在英国类风湿关节炎每年可多引起1 000 例卒中.
作者:李宏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与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评价三七通舒胶囊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三七通舒胶囊,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随访1年,观察脑梗死复发率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中有7例发脑梗死,对照组中有6例发脑梗死.两组患者脑梗死复发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但三者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三七通舒胶囊与阿司匹林相比均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相同的预防脑梗死复发的作用,但前者消化道症状更轻微.
作者:邢红艳;张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中华脑血管病(电子版)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你好,请问中华脑血管病(电子版)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请问中华脑血管病(电子版)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急急,中华脑血管病(电子版)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请问一下,中华脑血管病(电子版)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中华脑血管病(电子版)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