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孙涛;徐军;马泽
目的 定量对比分析在前颞下锁孔人路中开放脑神经池前后至上岩斜区的显露面积和操作角度.方法 采用导航工具,在20侧尸头标本上,测量并对比开放脑神经池前后上斜坡、脑干腹外侧显露面积,后岩床襞、基底动脉(BA)显露长度以及至BA顶端的操作角度.结果 开放脑神经池后上斜坡、脑干腹外侧显露面积为(136.7±19.8)mm2、(222.8±25.8)mm2;后岩床襞、BA显露长度为(11.5±0.6)mm、(10.3±2.0)mm以及至BA顶端的垂直操作角度(13.7±1.7)°,均有显著增加(P<0.05).至BA顶端的水平操作角度前后无显著增加(P>0.05).结论 开放脑神经池后能够增加上岩斜区的显露面积和操作角度.
作者:王昊;周范民;张荣;钟平;谭德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岩静脉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的保护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2004年6月至2007年10月进行的听神经瘤手术33例为观察对象,其中4例手术中岩静脉被电凝处理,29例保护良好.结果 29例岩静脉保护良好的术后未发生小脑出血性梗死,4例电凝处理岩静脉的都发生小脑出血性梗死并水肿,1例死亡,3例经后颅窝减压后恢复良好.结论 岩静脉在听神经瘤手术中应尽可能保护良好.否则需在术后做好再次后颅窝减压手术的准备.
作者:奚健;袁贤瑞;王君宇;刘景平;蒋星军;陈风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y刀治疗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A)的效果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96例y刀术后满2年的脑CA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疗效和影响疗效的闪素.结果 平均随访4.3年,2例死亡,2例再行手术治疗.病灶再出血者6例,33例癫痫者症状消失或改善,23例病灶缩小,大多数临床症状消失和改善,41例出现腩水肿,5例症状加重.结论 y刀治疗CA安全、有效、微侵袭;其疗效与脑CA的部位、病程、体积、照射剂量相关;控制周边剂量<15Gy,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和较低的并发症.
作者:张红赘;赵洪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患者 男,33岁.因1年前无诱因出现头痛、视力下降,无小便增多,尤性功能改变.于2006年12月在本院就诊.查体:左眼视力0.8、右眼视力0.6,无其他神经阳体体征.行头部CT检查示:鞍内偏右见一不规则钙化灶,大小约10.7mm×8mm,蝶窦顶壁变薄,考虑肿瘤钙化可能性较大.
作者:刘子彪;陈春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额叶癫痫的术前评估特征,观察远期手术疗效.方法 分析68例额叶癫痫患者的术前评估结果,总结症状学特征、MRI、发作闻期 SPECT、头皮video-EEG、颅内电极EEG检查的定位价值;应用Engel标准进行术后效果分级,随访2-6年,观察术后的远期疗效.结果 不同评估方法口可提供准确定位信息的比例分别为:症状学特征38%,MRI40%,发作间期SPECT 28%,头皮video-EEG44%,颅内电极EEG81%.常见的病理改变为皮质发育不良44%(30/68).Engel I级的60%(41/68),II级的12%(8/68),Ⅲ级的10%(7/68),Ⅳ~V级的18%(12/68).癫痫灶定位局限于额叶的病例疗效相对好于M时累及其他脑叶的病例(P<0.05).出现短期并发症10例,长期并发症2例.结论 应用术前综合评估方法,有助于准确定位癫痫灶的位置和范围,手术切除癫痫灶疗效稳定.
作者:张国君;遇涛;李勇杰;王玉平;蔡立新;朱宏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颅内蛛网膜囊肿约占非创伤性颅内占位性病变的1%,绝大多数蛛网膜囊肿患者无症状,也不需治疗,但是头部受到撞击时,则有可能继发硬膜下血肿或硬膜下积液[1].另外,极少患者也可自发出现硬膜下血肿或积液.我院1992至2005年收治10例上述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强;张建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颅骨成型头架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头架塑型组78例,徒手塑型纽106例,比较术后两组颅骨的CT三维币建图片及其美容效果.结果 应用头架组的塑型效果明显优于徒手塑型组.应用头架塑型组术后患者均对头颅外观满意.结论 颅骨成型头架能够解决钛网修复体与健侧的对称性问题,满足了广大颅骨缺损患者对于美脱的需求.
作者:孙建营;张春阳;石瑞成;张震军;苏里;赵志军;赵立军;董艳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听神经瘤是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之一,占小脑脑桥角(CPA)肿瘤的80%,肿瘤起源于内听道段的前庭神经鞘,好发于中年人,小儿罕见,全切除肿瘤可终身治愈.
作者:于春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一、资料与方法自1997年1月至2007年8月共手术治疗126例侧裂区脑挫伤病人.男89例2,女37例;年龄平均35岁.交通事故伤115例,坠落伤9例,打击伤2例.受伤到手术时间1-4h.入院后行CT和MRI检查,侧裂区损伤合并硬膜下血肿123例,硬膜外血肿11例,蛛网膜卜腔出血126例.对冲伤108例,直接暴力伤18例,79例中线移位>0.5cm,环池消失.本组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行血肿及坏死腩组织清除去骨瓣减压术,43例行内减压术.术中见侧裂区脑挫伤、脑内小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侧裂区血管周围呈黑褐色、肭搏动差,甚至有的受伤侧人脑组织已没有弹性.切开脑组织时深部已没有新鲜出血,只是褐色血液渗出.术后复查CT同侧大脑半球顶枕叶大面积梗死21例,对侧3例.
作者:杨国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颞枕经小脑幕人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可行性.方法 对18例经颞枕入路切除的岩斜区脑膜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全部病例均在术前行MRI检查.结果 18例于术患者,肿瘤直径<3.0cm4例;3.0-4.5cm5例;>4.5 cm 9例,大径可达到7.6 cm×7 cm X7 cm.全切8例,次全切9例,大部分切除1例.偏瘫2例,面瘫1例.听力减退1例,无脑脊液耳漏、失语.1例死亡.结论 颞枕经小腩幕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具有可行性,可以使鞍旁海绵窦区、上中斜坡、岩骨背侧小脑脑桥角区暴露充分,利十该区域占位性病变的手术治疗.
作者:赵江;孟庆虎;于春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运动障碍性疾病立体定向手术中脑出血危险因素,以降低脑出血并发症.方法 对689例运动障碍性疾病进行了立体定向脑深部刺激术(DBS)和毁损术,共有853个靶点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丘脑底核(STN)刺激术188个,丘脑腹中间核(Vim)刺激术5个,苍白球内侧部DBS 2个,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PVP)478个,Vim毁损术180个.结果 术后无症状性脑出血14例,症状性脑出血10例.有高血压病史患者脑出血发牛率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病史患者.在微电极记录2-4条针道的手术靶点中,脑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微电极记录1条针道的脑出血发生率.DBS、PVP及Vim毁损术靶点脑出血发生率分别为0.5%、3.6%及3.3%,前者发生率明显低于后两者.结论 高血压病史是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并发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微电极记录针道数与脑出血发生率成明显正相关,脑深部刺激术是较毁损术更安全的外科治疗方法.
作者:胡小吾;姜秀峰;周晓平;王来兴;郝斌;金爱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患者 女,55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5个月,偶有小便失禁人院.入院查体:T、P、R、BP正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卜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阴性.左侧肋缘下、右侧脐下浅感觉减退.
作者:董海明;赵黎明;姚文刚;张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分析枕叶癫痫患者手术中联合选择性海马切除的手术治疗效果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0例向颢叶内侧传导的枕叶癫痫病例,统计患者的发病、检查及手术治疗情况,并介绍相关手术体会.17例(85%)为部分性发作继发强直.痉挛性发作为主,9例有颢叶先兆或口咽自动症,PET检查中9例有颞叶的代谢异常,MRI及MRS共发现有海马异常13例;脑电图确定癫痫灶位于枕叶外侧皮层8例.内侧皮层6例,枕颞交界区6例,发作期脑电图均显示明显向颢叶传导.手术均行枕叶致痫灶切除和经颞底海马结构切除术.结果 癫痫发作Engle分级示:I级16例,Ⅱ级2例,Ⅲ级2例.出现视野损害3例;推理智商无明显变化15例,下降4例,改善1例.结论 向颞叶传导为主的枕叶癫痫常可以有颢叶的先兆或自动症,并有影像学的异常,手术联合枕叶致痫灶切除和经颞底海马结构切除术,手术效果好.
作者:梁树立;李安民;姚世斌;赵明;张敏;孙雅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感染性颅内动脉瘤(infectious intraeranial aneurysm)是感染造成脑血管肇破坏后所形成的动脉瘤,在颅内动脉瘤中少见,占颅内动脉瘤的2%-6%[1].由于感染性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原因、动脉瘤特点及处理方法与先天性动脉瘤均不同,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翔;游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周嗣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糖尿病性上肢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 应用腕管正中神经显微减压术及肘管尺神经显微减压、肌下转位术治疗15例糖尿病性上肢周围神经病患者(25侧手28根神经).结果 平均随访37个月.15例糖尿病性上肢周围神经病患者25侧手部麻木、疼痛症状术后100%缓解,手部力弱、运动功能不良症状术后缓解率60 %(15/25),随访期间症状复发1侧手正中神经(3%,1/28).并发症:手术切口愈合不良3处(11%,3/28).结论 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是治疗糖尿病性上肢周围神经病的有效方法,其改善手部感觉障碍的疗效好于改善运动功能不良的疗效.
作者:张黎;于炎冰;林朋;徐晓利;许骏;任鸿翔;刘江;李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央沟区病变继发癫痫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总结35例首发症状为癫痫的中央沟区病变,应用长程脑电图、偶极子、皮层电极定位致病灶;MRI结合术中皮质体感诱发电位、皮质刺激术定位脑功能区,显微镜下脑沟人路,保护脑功能区,病变切除后功能区残余癫痫波应用脑皮层热灼.结果 术后随访1-3年,疗效达到Engel I级31例、Ⅱ级4例、没有Ⅲ、Ⅳ级患者.术后3个月肢体功能障碍较术前改善23例,不变7例,加重5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准确定位致痫灶和功能区,脑沟入路皮质下切除病变,配合功能区残余癫痫波皮层热灼,能保护肢体功能、控制癫痫的发作.
作者:王道奎;宋仁兴;王寿先;闰红梅;王增武;王喆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后正中椎板切除联合胸(腹)腔镜手术切除胸腰椎管哑铃形肿瘤的方法与可行性.方法 应用半椎板切除联合胸(腹)腔镜技术一期对4例胸腰椎管哑铃形肿瘤施行了手术.先通过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再经胸(腹)腔镜切除胸腹腔椎旁肿瘤.结果 肿瘤全切3例,次全切1例.手术耗时4-6h,出血量100-200ml.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3年未见肿瘤生长或复发.结论 后正中入路联合胸(腹)腔镜手术一期切除胸腰椎管哑铃形肿瘤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王振宇;梁正;修典荣;刘彬;陈晓东;张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DS)在颅内动脉瘤央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频率20MHZ、探头直径1mm的MDS对133例患者共141个脑动脉瘤术中监测,记录夹闭动脉瘤前后的瘤体内血流信号、载瘤动脉及其主要邻近血管的声频信号和血流速度.术后全部病例行DSA检查,与术中MDS监测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手术夹闭全部动脉瘤.42例(31.6%)患者术中应用MDS定位动脉瘤或判断载瘤动脉走向.初次夹闭瘤颈后MDS显示,11个动脉瘤夹闭不全,16例发生载瘤动脉或邻近血管狭窄,调整瘤夹至瘤体内无血流信号、载瘤动脉及邻近血管恢复正常血流动力学特征.瘤夹调整率:大脑中动脉40.9%,颈内一后交通动脉段14%,颈内动脉其他段15.2%,前交通动脉段14.3%.术后复查DSA未见瘤体残留及瘤周血管狭窄.结论 MDS是一种无创、快捷、可信赖的术中监测技术,对动脉瘤定位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高卫真;周彩芳;万杰清;周正文;崔华;殷玉华;王勇;江基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urgical technique of endoscopic transnasal biopsy for the diagnosis of cavernous sinus lesions.Methods Ten patients with cavernous sinus lesions were diagnosed by endoscopic transnasal biopsy.Retrospectively the clinical data of 10 patients were reviewed.Results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with this technique WSS 100%.Postoperative results included:5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received radiotherapy,1 pauent with meningioma underwent yknife treatment,and 1 patient received antifungal therapy.2 patients with benign lesion and 1 patient underwent local radiotherapy were followed.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cluded:one patient with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njury was treated by interventional ballon occlusion and one with transient eerebrospinal leakage.Conclusion Endoscopic transrmsal biopsy is an effective.safe and mini-invssive approach for the diagnosis of cavernous sinus lesions.
作者:刘海生;张秋航;陈国强;王世杰;左焕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一、资料与方法我院1997年10月至2007年12月收治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3127例,其中210例第一次术后继发颅内血肿,发生率为6.72%.210例中,男118例,女92例.病人车祸伤124例,高处坠落伤45例,击打伤41例.210例病人均经颅脑CT复查,示继发性颅内血肿,均再次开颅行血肿清除术.其中硬膜下血肿120例,硬膜外血肿78例,脑内血肿12例.
作者:庞传金;黄启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