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华
目的了解深圳市孕产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探索阻断艾滋病(AIDS)母婴传播的方法.方法采取政府行为,建立监测网络,对全部首次做孕期检查的孕产妇免费进行HIV检测及规范化的干预措施.结果 2002年、2003年的监测率分别为95.09%、95.12%;孕产妇HIV感染率分别为0.002%、0.009%.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孕产妇AIDS预防知识知晓率从项目实施前的28.5%~58.6%上升到实施后的85.6%~100.0%(P< 0.001%).结论深圳市孕产妇的HIV感染率远低于云南等省,但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建立监测网络,免费对首次孕期检查的孕产妇做HIV检测并实施预防性干预,以阻断HIV垂直传播的方法是成功可行的.
作者:刘益民;刘利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尖锐混庞(CA)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临床表现多样,易复发.
作者:曹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浙江省1993~2002年淋病的流行情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浙江省1993~2002年淋病疫情进行统计,有关数据进行线性相关、回归分析和χ2检验.结果 1993~2002年共报告淋病病例228 748例,发病率上升到1999年后进入相对较快的下降期(t=2.459,P<0.05),构成比随年份变化下降显著(r=-0.9850,tr=16.146,P<0.01);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91∶1,且波动较大;高发年龄段为20~39岁,以20~29岁尤为显著(χ2=35.41,P<0.01);重点人群是农民、个体、工人和无(待)业者;非婚性接触为主要的传播方式.结论浙江省淋病疫情被有效遏制,但还未稳定控制,应继续加大防治力度.
作者:严军华;许亚平;沈云良;俞国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方法,对244例UU阳性、86例Mh阳性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做药物敏感试验,检测UU与Mh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对UU、Mh敏感的药物分别是普那霉素(90.91%)、交沙霉素(86.06%)、强力霉素(72.73%).对红霉素、氧氟沙星、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2.42%、48.79%和45.15%.结论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UU与Mh)感染可首选普那霉素、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不宜选用红霉素、氧氟沙星和四环素治疗.
作者:曹志翔;朱希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某女,27岁,因2次胎死宫内,要求体检就诊.3年前,患者因停经5个月,出现无明显诱因的阵发性腹痛伴阴道流血,后淋漓不尽而住院.体检:T37.8℃,BP15/10kPa,神志清,精神好,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
作者:袁中霞;李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男性无临床表现、要求进行健康体检者感染性病的状况.方法选择326例有不洁性生活史,无自觉症状和体征,要求健康体验的男性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检查生殖器部位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检出性病79例,感染率为24.23%;检出皮肤病103例,占31.60%.结论把性病检测列入健康普查和健康体检内容很有必要.
作者:何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编者按:中国防冶艾滋病、性病监测、检测年会于2004年2月24~27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是第一次将艾滋病、性病监测和检测年会合并召开的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2003年的工作,研究讨论了2004年工作的重点;会议邀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结核病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麻风病指导中心及卫生部专家委员会的专家等做了学术报告.卫生部贷款办公室、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联合国儿童基金项目官员、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官员也应邀出席了会议.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检测人员及部分省中心领导约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体现了我国对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重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体现了我国政府在艾滋病防治与疫情监测工作中,与国际社会广泛合作的开明态度.会议同时还进行了有关问题的培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沈洁主任在会上做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总结了2003年的工作,指出了2004年工作的重点,现摘录如下.
作者:沈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兰州市自1993年从劳务输出回国人员中检出1例艾滋病病毒 (HIV) 抗体阳性者以来, 截止2002年12月, 已累计检出HIV/AIDS 40例.仅2001年就检出HIV/AIDS 9例, 占总检出数的22.5%; 2002年检出HIV/AIDS 18例, 占总检出数的45.0%.现对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如下.
作者:古丽萍;李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自20世纪80年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世界各国开展了大量HIV感染自然史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准确估计人群中HIV感染流行率、艾滋病(AIDS)发病率及相关死亡率等提供了依据.目前开展的研究多针对HIV-1感染[1-2],也有针对HIV-2[3]或HIV-1/2[4]感染.目标人群可以是某个(些)国家和地区注册的或纳入相关研究的HIV感染者[5],也可以是在某个(些)特定人群中检出的HIV感染者:如吸毒者[6]、同性恋者[6]、暗娼[7]和受血者[8]等。
作者:张丽芬;吕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解广州地区1998~2002年淋球菌对环丙沙星敏感性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对每年分离的淋球菌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对1998~2002年在广州市性病监测中心就诊的性病患者中分离到的603株淋球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环丙沙星的敏感率由1998年的12%降至2002年的零敏感,而耐药率由1998年的56.5%上升至2002年的98%.结论广州地区流行的淋球菌的耐药情况日趋严重,喹诺酮类药物的高耐药率表明已不再适宜被推荐为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有必要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并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以保证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徐晓;罗权;曹文苓;张锡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阳泉市矿区一线职工有关艾滋病(AIDS)的知识、态度及行为(KAP),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基线资料和指导依据.方法选择阳煤集团矿区的734名一线男性职工,问卷调查与定性访谈相结合,了解其AIDS知识知晓率、相关态度、意识的正确率,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及非婚性行为的发生率等.结果 AIDS知识总知晓率为42.4%,其高低与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来自城镇或农村、多长时间回家1次密切相关.对AIDS病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抱正确态度的占22.9%,对非婚性行为持较宽容态度的占15.3%,调查对象初次性交的平均年龄为23.7岁,80.7%的人初次性交中未使用安全套.在过去3个月中,有过性交经历的占61.8%,其中使用过安全套的11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5.9%.7.5%的人自报曾有过非婚性行为,2.9%的人有多性伴侣行为.其婚姻状况、对非婚性行为的态度、对多性伴侣行为的态度,是影响非婚性行为/多性伴侣行为的主要因素.定性调查的结果显示,工人平时上班的时间非常紧张、劳累,业余生活单调,住单身宿舍的以未婚和离开家的居多;工资平均1 000元左右;对婚前性行为持较开放的态度;对AIDS认识不清,安全套使用率很低.结论①调查地区煤矿一线工人AIDS知识水平低,尤其缺乏AIDS预防知识;②人群的性观念发生了改变,对非婚性行为持越来越宽容的态度,发生非婚性行为的可能性趋于增大;③安全套的推广力度应加大.
作者:叶少东;张孔来;卫焕章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数与外周血各组份间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粒细胞百分数(GR%)、淋巴细胞百分数(LY%)、LY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HIV/AIDS患者抗凝外周血513份,在6小时之内检测其血细胞分类和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与WBC、HGB、PLT、LY%、GR%和LY的相关性.结果 CD4/CD8全部倒置,其中CD4/CD8<1者达94.7%;CD+4细胞数<500/mm3与HGB(r=0.160,P<0.01)、PLT(r=-0.014,P<0.01)、GR%(r=-0.281,P<0.01)、LY%(r=0.321,P<0.01)、LY((r=0.494,P<0.01)相关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CD+8细胞数与WBC数(r=0.112,P<0.05)、HGB(r=0.131,P<0.01)、GR%(r=-0.526,P<0.01)、LY%(r=0.569,P<0.01)、LY(r=0.904,P<0.01)相关均有显著性;200/mm3<CD+4细胞数<500/mm3与LY(r=0.279,P<0.01)、PLT(r=0.192,P<0.01)相关有显著性,CD+4细胞数<200/mm3与LY(r=0.262,P<0.01)、LY%(r=0.279,P<0.01)、GR%(r=-0.294,P<0.01)相关有显著性.结论 HIV/AIDS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数与外周血中HGB、LY%、LY呈正相关,与GR%呈负相关.CD4/CD8与HGB、PLA、LY相关无显著性.
作者:肖瑶;张可;裴丽健;王鹏;张辉;冯基刚;吴昊;蒋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到2002年底,全世界有约6千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大多数人处在性活跃年龄段[1].同样,中国报告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中,大多数也处在性活跃年龄段,而且男女比例悬殊[2].为此,了解HIV阳性人群的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设计干预措施、控制HIV的性传播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已知感染状态的HIV阳性人群的危险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计国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左卡尼汀(L-carnitine),又称左旋肉碱,是动物体内的一种内源性物质,在人体可以合成,在脂肪氧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基本功能是运载长链脂肪酸通过线粒体内膜,进行β-氧化,从而产生能量.骨骼肌和心肌主要依靠这种途径获得能量.另外它还可以清除血液和组织中的有机酸、氨等有毒废物.左卡尼汀在体内以游离形式或同酰基结合形式存在.左卡尼汀缺乏,可表现为总的左卡尼汀缺乏,也可表现为游离左卡尼汀缺乏或其中的某一种酰基结合左卡尼汀缺乏.左卡尼汀缺乏将产生能量供应障碍及脂肪酸代谢的各种中间酸性产物累积中毒,会出现心肌病变、心律失常、疲劳等症状.商品左卡尼汀既可用于补充体内左卡尼汀不足,也可有利于肌病、心脏病、肝病等治疗[1].目前研究发现艾滋病(AIDS)患者接受AZT(叠氮胸苷)治疗同时补充左卡尼汀,对于减轻AZT引起的多方面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作用[2]。
作者:韩俊艳;檀德宏;杨荣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艾滋病(AIDS)被称为21世纪的瘟疫,正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各地蔓延,且至今还没有找到强有力的能够杀死艾滋病病毒(HIV)的药物.非洲被认为是AIDS发源地,目前世界上80%的HIV阳性人群分布在非洲,尤以撒哈拉沙漠以南为重.笔者之一曾参加援外医疗队,回国后对临床观察的妊娠合并AIDS死亡病例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英;王嘉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