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市宝安区预防与控制HIV/AIDS母婴传播的研究

刘益民;刘利共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孕产妇, 母婴传播, 控制
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市孕产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探索阻断艾滋病(AIDS)母婴传播的方法.方法采取政府行为,建立监测网络,对全部首次做孕期检查的孕产妇免费进行HIV检测及规范化的干预措施.结果 2002年、2003年的监测率分别为95.09%、95.12%;孕产妇HIV感染率分别为0.002%、0.009%.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孕产妇AIDS预防知识知晓率从项目实施前的28.5%~58.6%上升到实施后的85.6%~100.0%(P< 0.001%).结论深圳市孕产妇的HIV感染率远低于云南等省,但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建立监测网络,免费对首次孕期检查的孕产妇做HIV检测并实施预防性干预,以阻断HIV垂直传播的方法是成功可行的.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相关文献
  • 左卡尼汀在AIDS治疗中的应用

    左卡尼汀(L-carnitine),又称左旋肉碱,是动物体内的一种内源性物质,在人体可以合成,在脂肪氧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基本功能是运载长链脂肪酸通过线粒体内膜,进行β-氧化,从而产生能量.骨骼肌和心肌主要依靠这种途径获得能量.另外它还可以清除血液和组织中的有机酸、氨等有毒废物.左卡尼汀在体内以游离形式或同酰基结合形式存在.左卡尼汀缺乏,可表现为总的左卡尼汀缺乏,也可表现为游离左卡尼汀缺乏或其中的某一种酰基结合左卡尼汀缺乏.左卡尼汀缺乏将产生能量供应障碍及脂肪酸代谢的各种中间酸性产物累积中毒,会出现心肌病变、心律失常、疲劳等症状.商品左卡尼汀既可用于补充体内左卡尼汀不足,也可有利于肌病、心脏病、肝病等治疗[1].目前研究发现艾滋病(AIDS)患者接受AZT(叠氮胸苷)治疗同时补充左卡尼汀,对于减轻AZT引起的多方面不良反应具有积极的作用[2]。

    作者:韩俊艳;檀德宏;杨荣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阳泉市煤矿工人AIDS的认知及行为危险因素

    目的了解阳泉市矿区一线职工有关艾滋病(AIDS)的知识、态度及行为(KAP),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基线资料和指导依据.方法选择阳煤集团矿区的734名一线男性职工,问卷调查与定性访谈相结合,了解其AIDS知识知晓率、相关态度、意识的正确率,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及非婚性行为的发生率等.结果 AIDS知识总知晓率为42.4%,其高低与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来自城镇或农村、多长时间回家1次密切相关.对AIDS病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抱正确态度的占22.9%,对非婚性行为持较宽容态度的占15.3%,调查对象初次性交的平均年龄为23.7岁,80.7%的人初次性交中未使用安全套.在过去3个月中,有过性交经历的占61.8%,其中使用过安全套的11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5.9%.7.5%的人自报曾有过非婚性行为,2.9%的人有多性伴侣行为.其婚姻状况、对非婚性行为的态度、对多性伴侣行为的态度,是影响非婚性行为/多性伴侣行为的主要因素.定性调查的结果显示,工人平时上班的时间非常紧张、劳累,业余生活单调,住单身宿舍的以未婚和离开家的居多;工资平均1 000元左右;对婚前性行为持较开放的态度;对AIDS认识不清,安全套使用率很低.结论①调查地区煤矿一线工人AIDS知识水平低,尤其缺乏AIDS预防知识;②人群的性观念发生了改变,对非婚性行为持越来越宽容的态度,发生非婚性行为的可能性趋于增大;③安全套的推广力度应加大.

    作者:叶少东;张孔来;卫焕章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湖南省大学生AIDS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为高校开展艾滋病(AIDS)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湖南省7所高校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AIDS知识比较贫乏,对AIDS的相关态度认识不足,对待婚前性行为认同或无所谓者高达49.7%.结论当前在大学生中开展全面系统的AIDS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作者:张劲松;谢仁桃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WHO批准联合使用新的AIDS药物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吸毒 卖淫嫖娼人员AIDS/STI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艾滋病/性传播感染(AIDS/STI)在高危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对236名吸毒、卖淫嫖娼人员进行AIDS/STI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贺泽刚;杨国富;李伯祥;叶青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三联法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观察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性疾病,其发病率较高,治疗方法较多,但复发率较高.用重组人白介素-2局部封闭、肌肉注射联合CO2激光(三联)治疗CA,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尚爱民;徐文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安徽省城市居民HIV/AIDS知识态度及其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目的了解城市居民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3个级别的5个城市中,采取连续抽样的方法,对979名居民进行拦截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特征、艾滋病病毒(HIV)/AIDS知识、对待HIV感染者的态度和接触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情况.结果 9.6%的人基本知识得分为满分,11.0%的调查对象无错误认识,有22.9%的人对待HIV/AIDS持积极态度.流动人群、文化程度低、女性、未婚和≤18岁者AIDS知识薄弱;报纸和电视是有效的健康教育途径.结论充分发挥报纸和电视在居民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居民AIDS知识水平.

    作者:张洪波;许娟;朱鹏;柔克明;吴尊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血浆病毒载量不一定能说明HIV在阴道分泌物中散播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艾滋病2例报告

    例1: 男性,28岁,未婚,待业,中越边境静脉吸毒者.全身皮肤瘙痒,伴低热、咳嗽、腹泻2个月就诊.查体:T38℃,恶液质样消瘦,全身皮肤呈灰褐色贫血貌.眼内眦及口角发红、浸渍、皲裂,表面糜烂呈乳白色,基底湿润,上有散在丘疹鳞屑.外耳道、颈部、腋窝、大腿内、指(趾)间散在浸润红斑,压之不褪色,无压痛.大部分指(趾)甲灰变残缺分离,全身多处淋巴结明显肿大,稍压痛.化验:B型血,血象:白细胞3.9×109/L(中性粒细胞45%,单核细胞7%,淋巴细胞48%),红细胞2.60×1012/L,红细胞比积0.158,血红蛋白67g/L.皮屑及甲屑真菌镜检可见假菌丝及成群芽孢.转内科诊疗确诊为右侧Ⅲ型肺结核伴胸腔积液,急性肠炎伴腹水.

    作者:许文庆;王莉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深圳市宝安区预防与控制HIV/AIDS母婴传播的研究

    目的了解深圳市孕产妇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探索阻断艾滋病(AIDS)母婴传播的方法.方法采取政府行为,建立监测网络,对全部首次做孕期检查的孕产妇免费进行HIV检测及规范化的干预措施.结果 2002年、2003年的监测率分别为95.09%、95.12%;孕产妇HIV感染率分别为0.002%、0.009%.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孕产妇AIDS预防知识知晓率从项目实施前的28.5%~58.6%上升到实施后的85.6%~100.0%(P< 0.001%).结论深圳市孕产妇的HIV感染率远低于云南等省,但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建立监测网络,免费对首次孕期检查的孕产妇做HIV检测并实施预防性干预,以阻断HIV垂直传播的方法是成功可行的.

    作者:刘益民;刘利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以社区为基础的静脉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行为特征研究

    目的了解凉山彝族自治州某地静脉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的行为特征.方法以社区为基础调查静脉吸毒人群人口学和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行为情况.结果在静脉吸毒的379人中,曾经共用注射器具的247人(65.2%);近3个月使用别人用过的注射器具吸毒的166人(43.8%).本人静脉注射转变到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吸毒的平均时间为363.73天,其中87人(35.2%)首次静脉注射吸毒即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彝族吸毒人群从本人静脉吸毒转变到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吸毒的时间短,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吸毒的次数,以及近3个月使用别人用过的注射器具吸毒的次数,高于其他吸毒人群.低文化水平吸毒人群从本人静脉吸毒转变到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吸毒的时间短,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吸毒的次数,以及近3个月使用别人用过的注射器具吸毒的次数,高于其他吸毒人群.结论针对彝族和低文化水平吸毒人群开展干预,以改变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的高危行为.

    作者:陈康林;姜正清;阮玉华;陈显煌;宋本莉;秦光明;孙乔;刘刚;李崇行;张建华;龚煜汉;刘石柱;何益新;邵一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淋病流行株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定位分析

    目的了解淋病流行株的耐药性,并对其耐药基因进行定位分析.方法 2000~2001年从广东省湛江地区分离到98株淋病流行株,采用K-B法测定淋球菌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应用碱裂解法提取相应菌株的质粒,选择NG4、NG31、NG43、NG70菌株作质粒的接合及消除试验,对耐药基因进行定位.结果 98株淋病流行株对环丙沙星、四环素、氯霉素耐药率分别为82.65%、69.39%、50.00%;质粒总检出率为91.84%,42.5kb、39.5kb、7.4kb、4.2kb质粒分别占11.22%、41.82%、59.16%、67.32%.NG31、NG43能通过接合将对四环素和氯霉素的耐药性传递给受体菌,而通过质粒消除又可恢复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环丙沙星的耐药性通过接合及消除未见改变.结论湛江地区淋病流行株耐药形势严峻,耐药基因定位显示,淋球菌对四环素和氯霉素的耐药由质粒介导,对环丙沙星的耐药则由染色体介导.

    作者:马泽;李常兴;孙澍彬;樊翌明;李国明;吴志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HIV感染自然史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自20世纪80年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世界各国开展了大量HIV感染自然史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准确估计人群中HIV感染流行率、艾滋病(AIDS)发病率及相关死亡率等提供了依据.目前开展的研究多针对HIV-1感染[1-2],也有针对HIV-2[3]或HIV-1/2[4]感染.目标人群可以是某个(些)国家和地区注册的或纳入相关研究的HIV感染者[5],也可以是在某个(些)特定人群中检出的HIV感染者:如吸毒者[6]、同性恋者[6]、暗娼[7]和受血者[8]等。

    作者:张丽芬;吕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24例AIDS疑病症的诊治

    艾滋病(AIDS)疑病症,俗称AIDS恐惧症,是近年来AIDS咨询常见的问题之一,属继发性疑病症,是在有明显诱因或躯体疾病的基础上伴发的疑病状态.往往在发生高危行为后,虽未感染艾滋病病毒(HIV),但伴有或不伴有某些相关症状,而深信自己患有AIDS,主要是对AIDS知识的缺乏及宣传的误导,造成认知障碍.患者多同时伴有疑病人格,精神、心理障碍.病人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由于人们的误解而加重精神负担,常伴有焦虑或抑郁.严重者有自杀倾向.对本院2002年收治的224例艾滋病疑病症患者进行分析,并对其心理特征、诊断分级标准及治疗原则进行讨论,以指导诊治工作.

    作者:屈文妍;王建平;杨民;闫会文;王克荣;郭丽珠;徐克沂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性病门诊326例男性健康体检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男性无临床表现、要求进行健康体检者感染性病的状况.方法选择326例有不洁性生活史,无自觉症状和体征,要求健康体验的男性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检查生殖器部位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检出性病79例,感染率为24.23%;检出皮肤病103例,占31.60%.结论把性病检测列入健康普查和健康体检内容很有必要.

    作者:何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CO2激光联合干扰素和左旋咪唑治疗尿道口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CA)是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其发病呈上升趋势,在性病中占第2位.CA一般多生长在外生殖器和肛门周围,可一处单发或多处并发.1997~2002年笔者采用CO2激光联合干扰素和左旋咪唑治疗尿道口CA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生殖器部位HSV-Ⅱ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生殖器部位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21例生殖器部位可能有HSV-Ⅱ感染者采集了临床资料,并应用荧光探针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对其进行了HSV-Ⅱ脱氧核糖核酸(DNA)定量检测,并分析了其中136例HSV-Ⅱ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21例生殖器部位可能有HSV-Ⅱ感染者中,确诊136例为生殖器部位HSV-Ⅱ感染者(61.5%),71.3%(97/136)患者表现为水疱、脓泡、糜烂、溃疡或结痂等典型生殖器疱疹(GH)皮损,10.3%(14/136)患者表现为红斑、丘疹或皲裂等非特异性皮损,8.1%(11/136)患者表现为宫颈糜烂、阴道炎等女性生殖道炎,6.6%(9/136)患者表现为男性尿道炎,2.2%(3/136)患者表现为前列腺炎,1.5%(2/136)患者为无症状的女性.还检测了10例既往有生殖器疱疹(GH)病史的无症状男性的精液标本,未发现HSV-Ⅱ阳性者.结论生殖器部位HSV-Ⅱ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从潜伏感染、亚临床感染、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及不典型皮损到典型的GH皮损,构成一个临床症状轻重不一的系谱.

    作者:曾跃斌;张仁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知道自己感染状态的HIV阳性人群的危险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到2002年底,全世界有约6千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大多数人处在性活跃年龄段[1].同样,中国报告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中,大多数也处在性活跃年龄段,而且男女比例悬殊[2].为此,了解HIV阳性人群的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设计干预措施、控制HIV的性传播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已知感染状态的HIV阳性人群的危险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计国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进一步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

    编者按:中国防冶艾滋病、性病监测、检测年会于2004年2月24~27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是第一次将艾滋病、性病监测和检测年会合并召开的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2003年的工作,研究讨论了2004年工作的重点;会议邀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结核病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麻风病指导中心及卫生部专家委员会的专家等做了学术报告.卫生部贷款办公室、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联合国儿童基金项目官员、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官员也应邀出席了会议.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测检测人员及部分省中心领导约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体现了我国对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重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关心与支持;体现了我国政府在艾滋病防治与疫情监测工作中,与国际社会广泛合作的开明态度.会议同时还进行了有关问题的培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沈洁主任在会上做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总结了2003年的工作,指出了2004年工作的重点,现摘录如下.

    作者:沈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1/AIDS患者对HIV-1 Vpu的抗体反应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