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东;曹慧
目的 观察毫火针加铺棉灸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8例患者随即分成2组,治疗组除基础治疗(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外,并用毫火针取皮损局部点刺,并随后施以铺棉灸;对照组仅予基础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疼痛强度(VAS)评分、恒定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带状疱疹综合疗效评分等.结果2组急性期带状疱疹经治疗后各症状均明显减轻,但治疗组在结痂的时间、脱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的持续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 01).结论毫火针结合铺棉灸能明显促进水泡的结痂及皮损的愈合,减轻神经痛,疗效优于西药基础治疗组.
作者:周祎;廖淑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联合止血敏用于治疗老年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烧伤整形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0例,观察组48例.观察组患者予以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游离植皮联合软化瘢痕乳膏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评估其创面修复效果、止血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创面修复总有效率(89. 58%)明显高于对照组(57. 5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 98, P=0. 00); 观察组创面出血量及出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 58%)明显低于对照组(32. 5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99, P=0. 04);观察组患者满意度(75. 00%)明显高于对照组(55. 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88, P=0. 04).结论皮肤组织扩张术联合止血敏在老年烧伤患者的瘢痕整形中疗效显著,且安全性更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周为军;纪郁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通过对建德地区的18例恙虫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的病史、仔细的皮肤科体格检查尤其是皮肤焦痂的发现有助于早期本病的诊断,多西环素治疗有效.
作者:胡建锋;蓝志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穴位注射与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方法将10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54例)与肌肉注射组(52例).穴位注射组取双侧曲池穴和足三里穴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1 mL, 1次/周;肌肉注射组为卡介菌多糖核酸臀部肌肉注射1 mL,隔日1次;2组均口服依巴斯汀10mg,1次/d.2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开始后于第1、2、3、4周及治疗后4、8周随访对并评估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4周后比较,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为87. 04%;肌肉注射组总有效率为73. 0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满意,为治疗慢性荨麻疹提供了新的选择,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籍晓明;高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本共识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在复习了《寻常型银屑病(白庀)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2013年版)》、《中成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专家共识(2014)》、《中国银屑病治疗专家共识(2014年)》基础之上,查阅大量资料后,经过专家们反复讨论,形成了2017版银屑病中医治疗专家共识.本共识的目的在于规范中医治疗银屑病的诊疗行为.参与本共识编写的专家有刘红霞、杨志波、李铁男、刘巧、周冬梅、李元文、张理涛、段逸群、范瑞强、陈晴燕、周小勇.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富马酸卢帕他定片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开放性临床研究,所有符合入选标准的受试者均口服富马酸卢帕他定片10mg/次,1次/d,连续服用28d,分别于治疗后第14天、第28天随访,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入选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30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第28天的总积分分别为(36. 86±7. 56)、(14. 83±8. 06)、(8. 16±8. 03),经统计学分析, 治疗后第14天、第28天疗效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第28天与第14天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01); 患者治疗后第14天、第28天的有效率分别是70%、93. 3%,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其中1例患者出现口干、嗜睡、乏力的不良反应.结论富马酸卢帕他定片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作者:张小艳;常贵珍;周婉婷;夏笛;嬴双;王晋;张理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胸部影像学的差异,提高临床医师对AIDS合并肺结核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56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胸部CT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肺结核的影像学检查常呈多肺野、多肺段受累,表现为多样化和不典型.结论AIDS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存在差异.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多为渗出性或粟粒性病变,且病变分布范围常位于中上肺野,临床医师和影像科医师应对表现不典型的肺结核患者引起警惕.
作者:李轶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转移因子联合伐昔洛韦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1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0. 3 g/次,2次/d;观察组联合口服转移因子胶囊治疗,6 mg/次,3次/d.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检测CD+4、CD+3、CD+8以及CD+4/CD+8等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0. 00%(5/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 53%(12/51)(P<0. 05),观察组的治愈率为88. 00%(44/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 78%(31/51)(P<0. 05);治疗后,2组的CD+4、CD+3以及CD+4/CD+8均明显升高(P<0. 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 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转移因子联合伐昔洛韦对尖锐湿疣患者具有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且可有效预防复发,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安全有效,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叶艳芬;李洁华;种树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左上肢阵发性灼痛、麻木1个月,不能握拳2 d.于2014年11月25日来我科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上肢出现阵发性灼痛,疼痛能忍,夜间加重,肢体活动无异常,无麻木感,于威海市二院神经内科就诊,行颅脑CT、胸部拍片等检查,未见异常,给予洛索洛芬钠等药物治疗,疼痛无缓解.3d后自感左上肢麻木、胀痛,起散在、不规则片状红斑,其上见密集针尖大暗红色小丘疹、丘疱疹、水疱,无破溃,见图1.再次到该院皮肤科就诊.患者发病1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既往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系统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尿常规检查无异常.诊断为:带状疱疹.
作者:雷旭光;薛令合;张锐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C02激光对尖锐湿疣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其与白细胞介素(IL)-2的相关性.方法招募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55例)采用(CO2激光治疗后,口服中药3个疗程.对照组(55例)仅用(CO2激光祛除疣体.1个月评价临床有效率,治疗后痊愈患者每个月(第1、2、3、4、5、6个月)随访1次,共计半年观察复发情况.110例患者中80例检查外周血IL-2.同时招募正常志愿者20例.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测量外周血IL-2.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0. 91%(50/55),对照组有效率87. 27%(48/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联合治疗组复发率15. 22%(7/46),对照组复发率33. 33%(1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正常志愿者比较,尖锐湿疣患者IL-2降低(P<0. 05);治愈组IL-2高于复发组(P<0. 05)IL-2预测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0. 832,灵敏度71. 7%,特异度80. 0%.结论C02激光联合中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IL-2预测复发的诊断效能中等.
作者:徐华香;习长青;王莉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分析枸地氯雷他定与依巴斯汀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一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2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枸地氯雷他定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递减疗法治疗,依巴斯汀组采用依巴斯汀递减疗法治疗.治疗10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总积分、炎性介质水平以及组胺水平.停药后对2组患者随访4周,记录2组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枸地氯雷他定组的有效率为77. 77%(49/63),与依巴斯汀组的74. 60%(47/6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枸地氯雷他定组和依巴斯汀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总积分以及组胺水平均明显降低(P<0. 05),但2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枸地氯雷他定组和依巴斯汀组治疗后的炎性介质水平均明显降低(P<0. 05),但2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枸地氯雷他定组的复发率为7. 94%(5/63),明显低于依巴斯汀组的19. 05%(12/63, P<0. 05); 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递减疗法和依巴斯汀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基本相当,但与依巴斯汀相比,枸地氯雷他定降低复发率的效果明显更佳.
作者:王福东;曹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寻常型银屑病(PV)患者外周血Th9及白细胞介素(IL)-9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PV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1月在本院就诊的PV患者104例(PV组)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外周血Th9细胞水平.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2组外周血IL-9水平.比较2组外周血Th9及IL-9的水平.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PV患者外周血Th9及IL-9的水平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V组患者外周血Th9及IL-9水平明显升高(P<0. 01).中度分级PV患者外周血Th9及IL-9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分级患者(P<0. 01);重度分级PV患者外周血Th9及IL-9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分级患者(P<0. 0l).活动期PV患者外周血Th9及IL-9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P<0. 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V患者外周血Th9及IL-9水平与PASI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V患者外周血Th9及IL-9水平明显升高,可能是临床评价该病病情的有效指标之一.
作者:高淑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清热活血方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1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清热活血方联合阿维A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阿维A胶囊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 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 4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 64%,明显低于对照组34. 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经过治疗2组患者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积分均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患者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使用清热活血方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且患者依从性好,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作者:王峰娟;周鹏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医学护肤品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120例的疗效.方法将诊断明确的240例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予润燥止痒胶囊2g/次,口服3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全疗程配合外用保湿剂薇诺娜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2次/d.疗程均为8周.在8周内进行疗效观察,并于首诊日、治疗后第14、28、56天进行皮肤屏障功能测定.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5. 0%,对照组为64. 1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试验组的起效时间和皮损消退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P<0. 01),并且试验组患者经皮水分丢失(TEWL)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WCSC)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良好,且能加快修复皮肤屏障功能.
作者:贾雪平;郑双进;姚莹;张斌;居兴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病,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黄褐斑具有一定的优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总结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分为内治法、外治法两个部分,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
作者:张秀君;刘栋;聂振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患者的效果与初步机制.方法2013年1月-2017年6月现在在我院诊治的难愈性皮肤溃疡患者72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按1:1的比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水胶体敷料治疗,2组都治疗观察21 d.结果随着治疗的进行,2组创面面积都呈现缩小的趋势(P<0. 05),观察组治疗第3、7、14与21天的创面面积都小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瘙痒与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P<0. 05),观察组治疗后的瘙痒与疼痛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 0%和86. 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SOD值高于治疗前,MDA值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SOD与MDA值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水胶体敷料治疗难愈性皮肤溃疡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缓解瘙痒与疼痛症状,加快创面的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患者机体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作者:张丽君;赵欣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检测白细胞介素(IL)-33、IL-38在不同病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血清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集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22例)、静止期(20例)、退行期(21例)患者及32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采用竞争性免疫抑制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不同病期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血清IL-33IL-38表达水平.结果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血清IL-33 [(69. 08±11. 54) pg/mL]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静止期[(58. 18±16. 38) pg/mL]、退行期[(54. 65±14. 81) pg/mL]、健康对照组[(60. 85±14. 11)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静止期、退行期、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期、静止期、退行期IL-38[(40. 70±9. 17) pg/mL, (84. 54±17. 59) pg/mL, (78. 88±14. 32) pg/mL]水平与健康对照组[(139. 81±23. 35)p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静止期、退行期血清IL-38水平显著高于进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静止期血清IL-38表达水平高于退行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IL-33、IL-38可能参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
作者:宋延枫;王秀敏;廉信;宋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苦参素穴位注射联合液氮冷冻对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多发性跖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苦参素穴位注射联合液氮冷冻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用液氮冷冻.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愈显率分别为88. 89%和72. 22%,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复发率分别为635%和31. 48%, 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苦参素穴位注射联合液氮冷冻可提高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减少复发.
作者:葛进满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药喷雾联合红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0例和对照组210例,分别予中药喷雾+红光、蒸馏水热喷+紫外线治疗,二者均予静脉滴注注射用喷昔洛韦针0. 25 g/次、2次/d,口服甲钴胺片0. 5 mg/次、3次/d,外涂喷昔洛韦乳膏4次/d、夫西地酸软膏2次/d,2组患者疗程均为1周.比较2组的有效率、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3个月后遗留神经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2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 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 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随访3个月,治疗组患者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中药喷雾联合红光治疗可缓解病人疼痛,改善患者症状,加快病患恢复速度,且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较长时间(3个月)内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因此将喷昔洛韦针结合中药喷雾联合红光治疗可显著提高带状疱疹治疗效果.由于该治疗方法缩短了疗程,加快了床位周转,且简单易行,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沈玉萍;林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在皮肤组织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老化等的特性.RES直接抑制很多组织的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干扰素(IFN)-α、IFN-β等的释放,可通过激活AMPKα-SIRT1通路,抑制NF-κB及凋亡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作者:肖碧环;吴严;高兴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