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红;黄金中;杜江
目的探讨鼻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临床治疗结果,就临床分期与预后的关系进行讨论3方法就60例鼻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CT)资料,采用Ann Arbor临床分期,结合放疗为主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Ⅰ期、Ⅱ期、ⅢⅡ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2.86%(13/14),41.67%(10/24)和11.11%(2/18);4例临床Ⅳ期病人均在1年内死亡;60例病人的1年、2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1.67%(49/60),61.67%(37/60),51.67%(31/60)和41.70%(25/60).结论鼻部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临床分期与预后关系密切;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作者:姜元芹;雷胜;章志勇;雷衍凡;潘桂华;张宜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转化生长因子-β 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 1)和胰岛素对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鼻中隔软骨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代谢和35S-Na2SO4掺入的检测比较不同浓度TGF-β 1和胰岛素对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的增殖以及软骨基质蛋白多糖合成的影响,观察TGF-β 1和胰岛素对软骨细胞表型的影响.结果在15%血清的培养条件下,TGF-β 1和胰岛素均能显著促进软骨细胞增殖,且在各自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呈量效关系,联合作用效果累加;TGF-β 1、TGF-β 1和胰岛素联合作用促使软骨基质蛋白多糖的合成量明显提高;TGF-β 1使传代软骨细胞去分化提前.结论一定浓度的TGF-β 1、胰岛素和TGF-β 1+胰岛素对体外培养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具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
作者:李景红;黄金中;杜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突发性耳聋发病原因可能与病毒感染(病毒性耳蜗炎)和血液粘度增高、椎基底动脉硬化造成管腔狭窄等有关,这些因素均可危及耳蜗的血液供给,使Corti's器缺血缺氧引起突聋[1,2].
作者:严瑞珍;张鹏;卢二永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比较鼻内镜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后藻酸钙敷料(Sorbalgon Tamponade Strips)与金霉素油纱条填塞术腔的效果,以寻求更好的鼻腔、鼻窦填塞材料.方法对53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在鼻内镜手术后应用藻酸钙敷料随机填塞一侧鼻腔,金霉素油纱条填塞另一侧鼻腔作为对照.观察及评价填塞与抽取时,两侧鼻腔的出血量、疼痛及鼻粘膜水肿情况;并对两侧鼻粘膜进行光镜观察及比较.结果应用藻酸钙敷料填塞止血效果好,填塞及抽取时出血少(P<0.01);鼻腔疼痛轻(P<0.01);术后鼻腔粘膜水肿轻(P<0.05).填塞藻酸钙敷料的鼻腔,术后第三周鼻粘膜炎性细胞浸润程度与填塞金霉素油纱条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藻酸钙敷料是较理想的鼻腔手术后填塞止血材料.
作者:刘颖;郑春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于2002-12-11上午门诊局麻下行双侧扁桃体挤切术,麻醉药物为1%利多卡因注射液10毫升,0.1%肾上腺素注射液3滴.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无副损伤,少量出血约20毫升,术后静滴抗生素.术后10小时患者自觉咽痛,有轻度憋气感,后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作者:范永久;刘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1980年5月至2002年8月间共行扁桃体剥离摘除手术1215例,其中12例出现原发性大出血,男3例,女9例,年龄22~56岁,平均36.5岁.其中3例合并月经不规律;2例合并高血压,BP:140~150/90~95mmHg,长期服用降血压药物;1例合并鼾症.术前均行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四项检查,均无异常.
作者:吕建刚;梁巧瑾;程耀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咽瘘是喉切除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也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据报道,其发生率为5.9~37.6%[1].其发病多为综合因素引起,处理比较困难.本文对26例咽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咽瘘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咽瘘发生的原因与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斌;陈伊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1岁.因持续声嘶40年,进行性加重4年,偶见痰带血丝,伴气急半年入院.无吞咽困难,无咽痛.从事油漆工35年,无烟酒嗜好,家族史无异常.体格检查:平静时有吸气期呼吸困难、轻度喉鸣、三凹征,不能平卧.
作者:陈鸣;杨蓓蓓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下鼻甲肥大的正确处理涉及诸多方面.本文对下鼻甲手术的历史、相关基础研究、手术方式、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就下鼻甲手术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者:葛文彤;周兵;王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在气管插管全麻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手术中,常常遇到声门暴露困难的情况,我科根据现有的设备和条件采用了三种不同方法摘除声带息肉或小结,报告如下.
作者:翁柏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检测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分泌物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并分别与慢性鼻炎患者和正常对照者鼻分泌物中NO水平进行比较.方法测定了5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和40例慢性鼻炎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鼻分泌物NO水平.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体内NO合成较正常对照组及慢性鼻炎患者高.结论NO参与了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过程,对其机理的研究有利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作者:高金建;金建新;杨继红;郑晓群;黄加云;陈波蓓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我科自1996年~2002年采用穿刺负压引流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56例,取得满意疗效.56例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
作者:洪建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哺乳动物嗅感觉神经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取成年家兔的嗅区粘膜,用胰酶和胶原酶消化法进行嗅感觉神经细胞的分离与原代培养,并应用抗神经微丝蛋白(NFP)抗体、抗嗅觉标记蛋白(0MP)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同时采用甲苯胺蓝神经特异性染色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从嗅粘膜分离以及原代培养得到的嗅感觉神经元,光镜、电镜下为典型的双极神经元,OMP、NFP阳性,神经元特异性染色阳性.分离的嗅感觉神经元可在体外存活数小时,其细胞形态、生存数量和存活时间均能满足体外实验的基本要求.结论本实验在家兔建立了较稳定、可靠的嗅感觉神经细胞分离和原代培养方法.为深入开展嗅感觉神经细胞的离体研究,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材料来源和技术保障.
作者:魏永祥;韩德民;蔡贞;杨凌;刘小超;羡慕;张晓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49岁.因左耳听力下降,伴耳鸣半年余,就诊于耳鼻咽喉科.检查见双耳鼓膜完整,标志清楚.纯音测听显示右耳平均听阈为20dBHL以内,左耳低频平均听阈为25dBHL~30dBHL,中高频均为20dBHL以内;声导抗测试双鼓室图呈A型曲线,蹬骨肌反射测试:刺激右耳1000Hz时同侧90dBHL引出,对侧为85dBHL引出;刺激左耳1000Hz时同侧110dBHL、对侧120dBHL大输出均未引出;进一步做疲劳试验:右耳阴性,左耳2000Hz 3分钟下降35dBHL,4000Hz3分钟下降40dBHL,呈强阳性.
作者:孙玉兰;莫玲燕;刘辉;陈雪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先天性耳前瘘管在感染期切除已有报道[1,2],本文对我院1995年3月至2000年5月56例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病人采用大梭形切口,切除瘘管并行整形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孙志强;张琴;杨世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0岁.自幼发现眉间无痛肿物,渐增大2年于2002-11-30入院.查体:双眉正中可扪及一肿物,约2 cm×2cm×2 cm大小,质偏硬,边界尚清楚,无压痛,活动度较差,似与深部组织粘连.临床初步诊断:眉间纤维瘤.
作者:吴寒冰;牛建瑛;陈仁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鞍鼻畸形在临床工作中多见,手术本身并不复杂,尤其采用单侧鼻翼前内缘切口进路,弯眼科剪锐性分离,材料植入,方法简便快捷,术后疤痕隐蔽,效果好,临床上已经广泛开展,但是由于目前广泛采用的硅胶材料仍然不能使每一位使用者都免于排斥反应,成为困扰医生施术的主要问题.
作者:李长清;李胜玉;刘军;朱春华;唐少松;孙焕平;王风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16蛋白表达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16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或缺失.结果p16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癌和甲状腺滤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甲状腺髓样癌和未分化甲状腺癌组织的表达率(P<0.05).I期p16蛋白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Ⅲ、Ⅳ期(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p16蛋白的表达率(92.6%)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64.7%)(P<0.05).高分化组p16蛋白的表达率(903%)高于低分化组(61.5%)(P<0.05).结论p16蛋白参与了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与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临床判定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林方才;高庆云;陈瑞新;张德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鼻中隔偏曲类型多样,程度不一,多采用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治疗.我科于2001年~2003年采用显微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78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广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因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于2003-03-06在全麻插管下行内窥镜下全组鼻窦开放加鼻中隔矫正术.
作者:杨静;范雪梅;李天佐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