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辨别药物导致耳蜗毒性和前庭毒性的客观方法

陈曦;孙建军

关键词:辨别, 药物, 耳蜗毒性, 前庭毒性, 前庭功能损害, 前庭诱发电位, 脑干诱发电位, 方法, 听力损失, 前庭损害, 检查, 耳声发射, 毒性作用, 组织学, 行为学, 实验, 评价, 内耳, 病变
摘要:目前了解到有些药物对内耳有毒性作用,如引起耳蜗病变,导致听力损失。我们可以用脑干诱发电位(ABR)、耳声发射等方法直接检查发现,但如造成前庭功能损害,就只能通过行为学和组织学的方法进行检查,而上述方法也不易发现早期的前庭损害。本文作者通过实验了解前庭诱发电位(VsEP)在评价前庭功能方面的作用。……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良性发作性头位眩晕症的临床研究

    良性发作性头位眩晕症(BPPV),是主诉旋转性眩晕患者中比例高的疾患。文章对BPPV发病经过、自觉症状、眼震所见、缓解时间等进行了研究。 1999年4月~2000年3月底1年内,主诉眩晕初诊患者619例,经详细问诊和多项检查及眼震诱发试……

    作者:张来虎;汪月月;凌贤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圆窗微导管在梅尼埃病治疗中的应用

    经鼓室应用庆大霉素治疗梅尼埃病正成为一种越来越普及的方法。采用中耳药物缓释装置可以较精确地在耳部用药并使该治疗标准化。报道应用圆窗微导管(round window microcatheter)行小剂量庆大霉素治疗梅尼埃病患者的结果。首先为27例确诊为梅尼埃病的患者(14男,13女;22~70岁,平均41岁;平均病程……

    作者:李明栋;刘兆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梅尼埃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

    梅尼埃病是一种自发性内耳疾病,伴有波动性听力缺失,一过性眩晕和耳鸣。自从McCabe(1979)首先描述为“自身免疫性感觉神经性听力缺失”至今已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内耳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该领域已有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报道,认为梅尼埃病的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相关,但其病理机制还不完全明确,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内耳中免疫系统攻击的靶抗原。近来研究着重强调:该病的发病与免疫性或慢性炎……

    作者:曹文枫;曹海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水通道蛋白-2及加压素的调控——水通道蛋白-2在内淋巴囊的表达和调控

    水通道蛋白-2(AQP2)是一种加压素调控的四聚体通道蛋白,是水转运的特异性通道,主要表达于肾脏集合管主细管腔侧(顶端)的细胞膜上和细胞质内。研究发现不论是人类还是大鼠的内耳组织,水通道蛋白-2仅在内淋巴囊表达,其它内耳组织则未见表达;而AQP2是肾脏尿液的重吸收,充血性心衰的水潴留等生理、病理机制的重要环节。这个发现无疑对有关内耳水代谢疾病的研究,如梅尼埃病,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AQP2在肾脏和内淋巴囊的特异性表达,进一步揭示了耳肾相关的机制,也提示了内淋巴囊在耳肾相关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陈婷;张榕;林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潜水运动中的内耳减压病

    在潜水运动中,由于中耳腔气压平衡障碍,外界气压增加导致中耳腔气压相对降低,多数潜水运动员有中耳气压伤的经历。内耳气压伤相对较少,发病率大约0.5%,主要为圆窗膜破裂,外淋巴瘘,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或前庭功能障碍。随着参加潜水运动人数的增加,因潜水引起的内耳减压病也随之增加。机理主要是组织内小气泡形成,以及血液气栓形成,造成组织机械损……

    作者:陈贤明;甄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迟发性内淋巴积水的临床含义及手术治疗的研究和文献综述

    迟发性内淋巴积水(DEH)早于1975年报道,由Schuknecht命名并将DEH分为同侧性、对侧性或双侧性。同侧性DEH的特点是有类似梅尼埃病样眩晕症状,而且这些症状在同侧耳发生耳聋后,经若干年后的间歇期才出现。对侧性DEH则在聋耳对侧出现梅尼埃病综合征症状,典型者包括进行性和波动性听力下降,……

    作者:袁晖;杨蓓蓓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贝尔氏麻痹患者泪液和唾液单纯疱疹病毒分泌及其动态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法的引进,尤其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的广泛应用,许多报道证实贝尔氏麻痹与单纯疱疹病毒(HSV)有密切关系,该文对贝尔氏麻痹患者泪液和唾液HSV分泌及其动态进行了研究。 血清中抗HSV IgG抗体阳性,偶血清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IgG抗体价无明显变动,以发病16……

    作者:张来虎;凌雪蓉;凌贤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髓鞘蛋白P0致敏豚鼠无听觉功能障碍迹象

    有资料表明梅尼埃病、特发性感音神经性聋和突聋等病人血清中内耳组织30kDa蛋白的抗体活性升高,Cao(1996)等人认定此蛋白是周围神经髓鞘糖蛋白P_0,特异性表达于周围神经系统施旺细胞,其氨基酸序列具有种间高度保守性。在内耳,P_0蛋白主要在螺旋神经节和螺旋器表达。该作者用猪坐骨神经分离、纯化并……

    作者:朱鹏;龚树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非典型和难治性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前庭迷路的高分辨三维磁共振成像

    良性突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常见的眩晕原因,它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仅一小部分患者罹患持久型及对各种治疗均无效,此种持久型可能有不同的潜在病理生理学而不仅是通常认为的管道结石学说。研究了5例对各种治疗无效,且伴有不典型眼球震颤患者进行丁内耳高分辨三维磁共振图像的检查。该……

    作者:吕春雷;李兆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辨别药物导致耳蜗毒性和前庭毒性的客观方法

    目前了解到有些药物对内耳有毒性作用,如引起耳蜗病变,导致听力损失。我们可以用脑干诱发电位(ABR)、耳声发射等方法直接检查发现,但如造成前庭功能损害,就只能通过行为学和组织学的方法进行检查,而上述方法也不易发现早期的前庭损害。本文作者通过实验了解前庭诱发电位(VsEP)在评价前庭功能方面的作用。……

    作者:陈曦;孙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眼震图描记法:伸颈性恶心

    一位54岁妇女因伸颈性恶心一年就诊。描述颈部舌动时便立刻产生恶心。持续约1~2分钟。自幼起乘气车不能看书,乘火车无碍。当快速起床时便感短暂眩晕但无耳鸣或耳胀感,无耳聋家族史。 眼震描记检查:未见自发性位置性扭颈或全直性……

    作者:崔珑;郭玉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内淋巴囊高浓度类固醇插入术的手术侵害伴眩晕经过

    通常梅尼埃病多采用保守治疗,难治病例考虑手术。现今广泛采用的有内淋巴囊松解术,前庭神经切断术,类固醇和庆大霉素鼓室内注入法等,治疗效果需长期观察。 对药物治疗无效梅尼埃病20例,手术行20mg水溶性强的松龙块囊内腔插入,即内淋巴囊高浓度类固……

    作者:张来虎;汪月月;凌贤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HIV感染疾患合并两侧颜面神经麻痹

    文章报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颜面神经麻痹1例。患者男,37岁。主诉两侧颜面麻痹。于1990年前后,发生婚外异性间性交。其后3~4天发热38~39℃。1995年时又婚外异性间性交。自1998年春前后出现全身倦怠感,未见体重减轻和盗汗。同年8月3日夜间发热38~39℃,持续3天,伴全身倦怠感、暧……

    作者:张来虎;凌贤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梅尼埃病与行为特征

    以往对梅尼埃病与紧张状态相关性研究的报告尚不多见。1997年山下先生通过对梅尼埃病行为特征的调查,提出具有A型性格的梅尼埃病患者易发生紧张反应。为此把易发生紧张状态的行为特征做为指标,采用包括紧张因素、行为特征、紧张缓解因素等项内容的问卷,来量化分析紧张状态与梅尼埃病的关系。 研究对象正常对照组为某企业职员150例。病例组选择病史2年以内的门诊就诊的梅尼埃病患者21……

    作者:杨玲;程继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圆窗膜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圆窗膜是位于中耳与内耳之间的唯一的膜性结构,被称之为第二鼓膜。圆窗膜由三层膜结构组成:外层为中耳粘骨膜延续的上皮细胞,中间层为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内层为被覆鼓阶的细胞层延续,其在维持正常听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圆窗膜破裂后对听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尽管圆窗膜具有三层结构,其仍具有半透膜性质,临床治疗中利用这一特性而采用鼓室内给药治疗内耳疾病。

    作者:鲁海涛;龚树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梅尼埃病患者的醛固酮测评

    自从1938年起,内淋巴积水作为梅尼埃病的基本病理组织学基础已经被普遍接受。经动物研究已发现给予外源醛固酮可以导致内淋巴积水。心理压力可以经常产生梅尼埃病的症状。通过下丘脑的传递,心理压力导致垂体前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增加,随之肾上腺皮质生成糖皮质激素(皮质醇和皮质酮)和盐皮质激素(醛固酮)增加。该作者探讨是否会象……

    作者:李钧;李兆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上半规管裂——压力敏感机制的绒鼠模型

    上半规管裂综合征患者在外耳道、中耳或颅内压力变化时会发生眩晕和眼震,原因在于上半规管骨质缺损。本文旨在研究上半规管裂综合征迷路压力敏感性的机制,并建立手术修复的绒鼠模型。该作者观察上半规管开窗前后、开窗修补术后外耳道压力变化时绒鼠前庭传入神经激动值的变化,结果发现上半规管开……

    作者:朱雅颖;王正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多参数评价冷热试验

    冷热试验是评价前庭功能常用方法之一。通过眼震电图(ENG)可量化各眼震参数,如反应时间、反应高潮期大频率(Fmax)、大慢相速度(Vmax)等。其中Vmax是反映前庭功能敏感的指标,为目前诊断单侧轻瘫(UW)、优势偏向(DP)的标准。但ENG检查费用昂贵、操作复杂、费时。为寻求一舞种简便、经济又能反映前庭功能状态的方法,用Frenzel's镜观察眼震,记录反应时间及Fmax,并与ENG记录的Vmax进行……

    作者:赵宇;周光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Harold Schuknecht与耳病理学

    作者:李进让;孙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Epley手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应用Epley手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21例,其中女14例,男7例,病程2天至12年,21例中,右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5例,左侧6例。治疗方法:病人取仰卧垂头位,向患侧转45°,脸朝上,头及躯体向对侧转动,直至脸朝下,头位与中线成45°,与原仰卧位成135°,保持每种头位6~20秒,然后坐起,治疗过程中用50Hz振动器放于患侧乳突后。治……

    作者:朱德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主管: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