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泪小管断裂双路泪道插管较长期留管的效果

姜涛;姜靖;王传富

关键词:双路泪道插管, 泪小管断裂,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双路泪道插管并较长期留管与常规的单路泪道插管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效果.方法63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32例采用双路泪道插管,并尽量延长留管时间.31例采用常规的单路泪道插管(对照组).留管时间:双路组(157±16.8)天,单路对照组(62±18.4)天,前者明显长于后者(t=21.413,P<0.001).结果随访观察6~12月,泪道冲洗通畅者:双路组31例(96.87%),对照组21例(67.74%),双路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9.273,P<0.01).结论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留管时间长,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双路泪道插管泪小管吻合术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方法.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相关文献
  • 泪点栓塞治疗眼干燥症

    目的探讨泪点栓塞治疗眼干燥症的手术方法,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临床确诊并经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眼干燥症患者,先采用临时性可溶性泪点栓治疗,对其中有效者行永久性泪点栓,栓塞泪点及泪小管.结果栓塞后所有病例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完全消失25例,减轻7例.角膜荧光素着色明显减少,泪液量明显增加,泪液分泌试验由治疗前的平均(2.67±1.32)mm到治疗后的(10.13±2.16)mm.泪膜破裂时间明显延长,术前平均(3.42±0.93)秒,术后平均(8.34±3.58)秒.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采用泪点栓塞治疗眼干燥症可以有效地减少泪液排出,延长泪膜破裂时间,重建泪液平衡,动态地改变眼表面泪液动力学.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及有可逆性等优点.

    作者:黄爱国;翟玉峰;赵东卿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远达性视网膜病变一例报告

    1 病例患者男,28岁.因塌方右眼及胸腹部被掩埋半小时后右眼视物模糊4天,于2002年11月8日入院.患者自诉4天前挖自来水管道时塌方,右眼、右侧面部及全身被掩埋在2m深的沟里,只有左眼及左侧头面部暴露.被人救出时昏迷.神志不清,经现场抢救出现呼吸,右侧眼睑肿,视物模糊.

    作者:曹兰;宋梅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脉络膜脱离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中不放液观察

    目的观察视网膜裂孔冷凝,巩膜环扎外加压手术不放液治疗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对28眼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进行裂孔冷凝,巩膜环扎,外加压,术中不引流视网膜下液,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8眼中一次成功25眼,视网膜下液在1~2天吸收为13眼,3天~1周内吸收为12眼,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结论在成功封闭裂孔后,脉脱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液可自行吸收,手术成功率高,可有效减少放液所带来的并发症.

    作者:游志鹏;姜德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国际眼科杂志》第三届眼科学术大会暨防盲研讨会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三种义眼座血管化的SPECT和组织病理学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兔眶内植入3种不同的羟基磷灰石(HA)义眼座的血管化的时间、程度和生物相容性,探讨义眼座血管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8只.分别行左眼内容摘除+天然HA义眼座(500μm)、天然HA义眼座(200 μm)、国产合成HA义眼座(500μm)植入术.观察3组术后第1,2,3,4,6,8周,4月,8月义眼台血管化过程中SPECT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24例无一例出现暴露.SPECT和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A组术后4周植入物完全血管化;B组和C组术后6周完成.结论3种HA义眼座均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天然较国产合成HA血管化速率快;HA义眼台血管化的速度与微孔孔径有关,500μm较200 μm血管化早.

    作者:易敬林;王文娟;徐荣;王伟科;刘勇;袁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丝裂霉素C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用于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的效果.方法48例(52眼)慢性泪囊炎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将浸有0.4 mg/mL丝裂霉素C棉片置于鼻粘膜及泪囊内侧壁与其接触5分钟,遂继续完成手术步骤.结果本组48例(52眼),经3月~3年随访,治愈49眼(94.2%),好转1眼(1.9%),无效2例(3.8%).结论丝裂霉素C用于泪囊鼻腔吻合术,可抑制吻合口、总泪管开口瘢痕及肉芽组织形成,减少吻合口及总泪管闭塞,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曾益群;胡洋;彭招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壳聚糖复合共混膜培养兔角膜缘上皮及其移植

    目的探讨壳聚糖、胶原、透明质酸钠复合共混膜作为兔角膜缘上皮细胞体外培养载体及其自体移植的可行性.方法活体取兔左眼角膜缘浅层小块,置此共混膜上,常规培养8天.将兔右眼角膜浅层基质分离成囊袋,用3mm环钻去除角膜中央浅表层,将含培养角膜缘上皮细胞的共混膜植入自体角膜囊袋内(6只兔),对照组则植入不含细胞的共混膜(6只兔).术后观察1月.结果角膜缘小块在共混膜上培养生长良好,移植手术后40h,实验组5/6角膜植片荧光素染色阴性;对照组术后4天角膜植片荧光素染色仍为部分阳性.实验组组织学检查显示材料表层上皮完整,AE1/AE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材料部分降解.结论壳聚糖胶原透明质酸钠共混膜可作为培养角膜缘上皮细胞及其移植的载体.

    作者:陈建苏;丁勇;李沁华;徐锦堂;周长忍;赵松滨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YAG激光治疗泪道阻塞的体会

    目的探讨YAG激光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对127眼泪道阻塞行YAG激光治疗.以能量150~170mJ,频率20次/秒对泪道阻塞部位进行激光射击以打通阻塞部位,用药物冲洗,再注入眼膏.3天后作泪道冲洗,以后每日冲洗,直至冲洗无分泌物溢出.结果127眼中有22眼2次行激光治疗,泪道冲洗通畅,3例失败.其余一次治疗成功.总有效率97.64%.结论激光治疗泪道阻塞有良好效果.

    作者:高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羟基磷灰石植入物眼窝成形及装钉术

    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HA)植入物眼窝成形及二期钻孔装钉术的疗效.方法将同期HA植入物眼窝成形37例37眼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21例采用HA植入物眼窝成形及二期钻孔装钉术;B组16例采用单纯HA植入眼窝成形术,未行二期钻孔装钉术.比较分析两组术后义眼活动度及并发症.结果经随访3~48月(平均19.6月),A组疗效满意,仅1例上睑沟凹陷,B组义眼活动度差,出现各种并发症11例.结论HA植入物眼窝成形及二期钻孔装钉术疗效明显优于未装钉者,是矫正眼窝凹陷和改善义眼活动度的理想手术方法.

    作者:刘永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82例(90眼)翼状胬肉,随机分成A、B两组.A组42例(46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上皮移植术;B组40例(44眼),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后随访6~24月.结果A组2例(2眼)复发,复发率4.35%;B组17例(19眼)复发,复发率43.18%.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供体角膜缘区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角膜缘上皮移植术能有效预防翼状胬肉的复发.

    作者:周友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贫困山区开展规模化白内障手术的体会

    目的探讨在贫困山区规模化开展白内障摘出手术的初步经验.方法对2002年10月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108例(124眼)的工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24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较好恢复.脱盲率93.24%,脱残率84.68%.结论贫困山区条件很差,但因地制宜,准备充分,技术过硬,优化操作,还是可以规模化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的.

    作者:范云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42例体会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方法很多.手术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是近些年常用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可迅速、准确找到近泪囊侧泪小管断端,而且能够正确地吻合泪小管两断端,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成哲;金龙山;崔仁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KTP激光治疗泪小管炎报告

    1 病例两患者均为女性,一名62岁,为上泪小管阻塞伴炎症,发病3月;另一名56岁,为下泪管阻塞伴炎症,发病2月.表现为相应部位的红肿,有大量的黄色脓液,清理后几分钟又溢出脓液.此外还伴流泪.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均无明显疗效.应用KTP激光打通泪小管,先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再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混合液冲洗,然后0.4%的丝裂霉素冲洗,后用典必殊眼药膏注射到激光部位.

    作者:田小波;谢湘华;曹晖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逆向剥离胬肉联合丝裂霉素C的观察

    1998年6月~2002年12月对81例翼状胬肉施行逆向剥离胬肉联合丝裂霉素C敷创面,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1例(87眼)原发性翼状胬肉.其中单眼75例(75眼),双眼6例(12眼),单眼内外侧3例;男性35例(35眼),女性46例(52眼);年龄36~78岁.手术全部由作者一人完成.

    作者:陈凤芬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尼莫通高压氧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治疗

    目的观察尼莫通(Nimotop)及高压氧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疗效,探索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新的有效方法.方法将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63例(71眼)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加尼莫通;高压氧联合尼莫通3种方法进行治疗,观察视力恢复程度,判断疗效.结果尼莫通组和高压氧联合尼莫通治疗组视功能恢复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91.67%,常规治疗组有效率为45.83%.尼莫通组和高压氧联合尼莫通治疗组分别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尼莫通或高压氧联合尼莫通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有良好疗效.

    作者:周凤;刘春民;赵铁英;曾健;张国明;秦波;陈青山;刘如恩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右上泪小管异物误诊一例

    1 病例患者,女,50岁,农民.于2003年7月16日来我院眼科就诊.患者自述,右上睑内眦处长一约高粮米粒大小的肿物3月余,近日内眦部结膜充血,伴异物感、流泪等症状,在当地卫生所给予0.25%氯霉素滴眼液滴眼及红霉素眼药膏涂眼,青霉素钠80万U肌注每日2次,治疗1周,病情无好转,前来我院眼科诊治.

    作者:陈福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泪小管断裂双路泪道插管较长期留管的效果

    目的观察比较双路泪道插管并较长期留管与常规的单路泪道插管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效果.方法63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32例采用双路泪道插管,并尽量延长留管时间.31例采用常规的单路泪道插管(对照组).留管时间:双路组(157±16.8)天,单路对照组(62±18.4)天,前者明显长于后者(t=21.413,P<0.001).结果随访观察6~12月,泪道冲洗通畅者:双路组31例(96.87%),对照组21例(67.74%),双路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9.273,P<0.01).结论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留管时间长,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双路泪道插管泪小管吻合术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方法.

    作者:姜涛;姜靖;王传富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LASIK术后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体化切削

    目的探讨再次手术中运用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体化切削(topogrophy-guided customized ablation,TOGCA)治疗首次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屈光过矫、欠矫或回退及其它屈光不正残留的疗效.方法运用小光斑高速飞点激光扫描系统对首次LASIK术后残留屈光不正19例(21眼)行TOGCA,以实施再次LASIK.结果手术后1年,3眼裸眼视力为0.6~0.8(14.29%),18眼裸眼视力≥1.0(85.71%).全部病例屈光度均在±1.00 D以内.结论再次LASIK术中运用TOGC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晓燕;朱靖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眼用开睑冲洗器的设计与应用

    在进行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科手术时,往往需要有人另外用水冲洗眼球,有时深感不便.而现有的开睑器是用不锈钢丝弯折加工而成,临床应用的功能单一.为此,我们自行设计了一种眼用开睑冲洗器,是由无毒塑料一次成型而成(图1).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志传;刘夫玲;张国文;郑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28例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手术行Ⅰ期或Ⅱ期植入前房人工晶状体,随访3月~5年.结果28例术后矫正视力≥1.0者10眼,0.5~0.9者15眼,0.3~0.4者3眼,术后未出现青光眼或大泡性角膜病变等并发症.结论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基层医生掌握此项技术,将有利于提高白内障技术水平及面对手术中的困难.

    作者:李俊宁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