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雄;周和政;金中秋
患者,女,20岁,因左眼自幼外斜并视物时歪头,于2001年5月2日收入院.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双眼0.8.眼前段及眼底未见异常.左眼睑裂宽度6mm,角膜映光法检查左眼外斜20°,无垂直斜视,外转不能,内转时睑裂明显缩小.代偿头位:面向右侧偏斜.入院诊断:左眼球后退综合征.入院后于5月3日在表麻下行左眼外直肌后徙术.表麻后做牵拉实验,外转时内直肌明显抵抗.于角膜缘做梯形结膜切口,分离暴露外直肌见附着点无异常,肌纤维弹性好,无挛缩.于近止端处做双套环缝线,在缝线前面剪断肌肉,后徙8mm缝合于浅层巩膜,观察眼位正.做内直肌解剖探查未见附着点及肌肉异常.缝合球结膜,涂抗生素眼膏包双眼.次日检查,左眼睑裂较前增大,眼位正,外转不能,内转时睑裂缩小较前减轻,无代偿头位,无复视.
作者:王超庆;苏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双氯芬酸胆碱(diclofenac acid-choline,DAC)滴眼液的抗炎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按用药浓度随机分为3组,以斑蝥酊为刺激剂,造成化学性眼外伤的炎症模型.每组家兔均为右眼滴入此滴眼液为用药眼,左眼滴入生理盐水为对照眼.观察各组用药眼对角膜、虹膜、结膜化学性外伤性炎症的治疗效果.结果0.50 g/L、1.00g/L和2.00g/L 3种浓度的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消除炎症反应积分评价,用药眼与对照眼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1.00g/L和2.00 g/L与0.50 g/L滴眼液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1.00g/L与2.00g/L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1.00g/L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可作为临床应用较适宜的浓度的参考.
作者:张小莉;闫素清;刘洁;李逊霞;刘利娥;韩立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为抗非典型性肺炎(SARS)用过氧乙酸消毒引起眼部损伤,病例报告如下:患者,女,45岁.主诉双眼眼疼,流泪畏光6小时.6小时前只戴口罩未戴防护眼镜应用过氧乙酸原液配制消毒剂,约半小时.检查发现:双眼眼睑痉挛,畏光,流泪.视力均为1.2,双眼球结膜均轻度充血,角膜大片点状浑浊,荧光素染色呈点状着色.前房深浅正常,未见浮游物.双眼眼压正常.眼后段未见异常.
作者:马红蕾;孔祥端;马景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男,6岁.左眼被折断的温度计扎伤6小时于2000年3月7日急诊入院.视力检查不合作.左眼混合性充血,角膜中央偏下方见一长约4mm穿孔伤口,其周围角膜水肿.前房浅,6点处前房内可见数个细小汞金属颗粒.并有纤维素样渗出.晶状体透明.入院后左眼滴1%毛果芒香碱缩瞳.急诊全麻下手术.在手术显微镜下缝合角膜伤口后,前房角镜检查前房角异物情况.于6点钟角膜缘做切口进入前房,切口长约5mm.注入甲基纤维素,使前房充盈.用7号注吸针头吸取前房内细小汞颗粒,大部分被吸出.对于较大的汞颗粒用细小的虹膜恢复器轻轻接触之,使之分裂成更小的颗粒而被完全吸出.术后第1天检查,前房闪光(+),瞳孔中等度散大,虹膜无粘连.晶状体透明,前囊完整.术后1年检查,视力左眼0.5,角膜中央偏下方陈旧性穿孔伤瘢痕.晶状体透明.眼底正常,眼球B超检查未发现异常.
作者:王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后房人工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内及人工晶状体再复位的手术方法及时机.方法对6例后房人工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内经玻璃体切除术.4例取出行缝线固定法睫状沟植入;2例前囊支撑直接再植入于睫状沟.并随访观察手术疗效.结果6例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稳固,视力均在0.5以上,好视力0.8.结论人工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后,应尽早手术.玻璃体切除术处理人工晶状体脱位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利用前囊支撑直接再植入,或取出后以缝线固定法再植入.
作者:马建军;郑红梅;蔡明高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女,35岁,因右眼胀痛,视物模糊伴恶心呕吐4天,以右眼继发性青光眼于1998年11月19 日住院.患者1995年6月右眼有外伤史.1995年 10 月曾因右眼急性葡萄膜炎住院治疗.本次入院时查体:右眼视力:0.4,左眼视力:1.2.右眼压:50.68mmHg(1mmHg=0.133kPa),左眼压:14.73mmHg.右眼结膜轻度充血,角膜轻度水肿,偏颞下方见约2mm线状浑浊,棕色KP(+),房水闪光(-),瞳孔药物性缩小,直径1 mm.
作者:陈茜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变化过程,探讨迟发性急性葡葡膜炎的发病机制.方法成年大耳白兔20只,完成右眼透明晶状体乳化吸出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在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采耳静脉血,用聚乙二醇比浊法测定循环免疫复合物;并在裂隙灯下观察眼内炎症反应情况.结果术后循环免疫复合物显著升高(t'=15.07,P<0.01),并在术后2~4周内维持较高水平.早期眼内炎症反应在术后2周内基本消失.结论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急性葡萄膜炎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急性葡萄膜炎症反应.
作者:张建华;盖秀花;许国强;杜耀武;刘卫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进行前房冲洗、玻璃体切除和玻璃体腔内注药及其它综合治疗.结果11眼眼内炎症得到控制,1眼因炎症不能控制而行眼内容摘除.8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目前临床上对白内障摘出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首选方法是前房冲洗和早期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入适量广谱抗生素,术后配合中西药物综合治疗.
作者:庄雪梅;闻祥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通常需球后、球周或结膜下麻醉,这些常规的麻醉方法完全可靠,但有严重并发症出现的可能[1].随着术者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时间的不断缩短,我们采取耳穴压豆麻醉配合表面麻醉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54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松兆;尤怡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是一种先天性眼肌麻痹中常见的类型,本病多发于幼儿期,其临床表现为上斜视、代偿头位、面部发育不对称,Bieschowshy征阳性.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现将我院采取不同术式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雅文;应亚坤;李洪阳;王鹤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眼外伤及眼表疾病新方法.方法应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42例48 眼,包括角膜裂伤、角膜碱烧伤、翼状胬肉及角膜缘鳞癌等眼表疾病等.随访7月~2年,回顾性评价疗效.结果术眼移植片成活良好,无新生血管长入,48眼均无复发,视力增进,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可靠,无排斥反应.
作者:李汉钊;段直光;林跃生;何亚妮;许寿芬;李桂香;李明芝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VEP、ERG在眼挫伤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无屈光间质障碍的眼挫伤患者68例68眼,除行常规视力、裂隙灯和眼底检查外,予行VEP、ERG检查.结果对伤后视力下降,矫正不佳,常规检查又未能查出明显异常者,VEP或ERC均有异常.结论VEP、ERG联合应用是眼挫伤后早期诊断及视功能评价的客观检测手段.
作者:仪立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对126例(126眼)翼状胬肉在手术显微镜下行翼状胬肉切除并行自体结膜移植术,术后随访观察2~36月.结果123例治愈,3例复发,复发率2.38%.结论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是一种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雷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后段眼内异物的后路摘出法及经玻璃体摘出法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后段眼内异物126例(126眼)中36眼行伤后初期清创缝合联合后路异物摘出术,90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术,其中晶状体切除玻璃体切除32眼,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激光24眼,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20眼,玻璃体切除联合C3F8填充14眼.结果126眼均成功摘出异物.术后视力≥0.5者占30.16%,0.2~0.4者占37.3%,0.05~0.1者占14.29%.后路异物摘出术后发生PVR 6眼占16.67%,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术后发生PVR 5眼,仅占5.56%.结论后路异物摘出适用于异物较小,晶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或轻度浑浊者.提倡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术.
作者:吴护平;洪荣照;黎新;蔡锦红;刘昭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男,82岁,因右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于2001年2月15 日入院.拟行抗青光眼手术.术前检查:视力:0.2(矫正不提高),眼压:43.38 mmHg(1 mmHg=0.133 kPa),前房角镜检查为开角,视野呈管状(约10°),眼底C/D=0.8×0.8,全身检查及心电图、胸透、肝、肾功能、血糖等报告均无异常.入院后第4天在局麻下行右眼小梁切除术.
作者:包玉霞;阿其拉图;刘万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外因性眼内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6例26眼由眼球穿孔伤及白内障手术所致外因性眼内炎的治疗结果.治疗方法有玻璃体腔注药及玻璃体切除术.结果随访4~32月,平均7月,26眼中25眼(96.2%)炎症得到控制,22眼(84.6%)视网膜在位.视力提高20眼(76.9%),不变3眼(11.5%),下降3眼(11.5%).玻璃体切除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7眼,4 眼再次行玻璃体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结论玻璃体腔注药和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外因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根据病情变化的需要,及时行玻璃体切除术十分重要.
作者:季迅达;沈丽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随着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手术的广泛开展,术后人工晶状体因多种原因脱位于玻璃体腔的病例时有发生.我院1995年5月~2000年5月收治人工晶状体脱位于玻璃体腔13例经行玻璃体切除脱位的人工晶状体摘出术,随访6~18月,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祁玉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自体睫毛脱落,可进入结膜囊或进入泪点,也可插入睑板腺开口处形成睫毛异物.后一种情况,临床较罕见.近几年来,我科门诊诊治1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运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下泪小管断裂是常见的眼睑外伤并发症.其吻合术中常用的聚乙烯硬膜外麻醉导管因在操作中有不便之处,有时插管难以到达鼻泪管,且易滑脱,间接影响泪道的再通.因此从1994年起应用自制带管芯的硬麻管对21例下泪小管断裂进行吻合修复,对周围组织及泪道粘膜损伤小,插管可达鼻泪管或下鼻道,不易滑脱,保留时间长,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康刚劲;乔一平;郭梦翔;刘玉林;申远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额肌瓣转移悬吊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41眼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采用上睑皮肤双切口,分离额肌瓣,经眶隔和眼轮匝肌之间的隧道向下转移,固定在上睑板上缘.结果随访6月~7年.全部病例达标准治愈.结论该术式为矫治具有额肌功能的任何上睑下垂,特别是重度上睑下垂的佳手术方式.
作者:何旭红;杨彩霞;彭远光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