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隐性巩膜裂伤一例

张小平;杨国华;姚勇

关键词:隐性, 左眼, 意识丧失, 维吾尔族, 生命体征, 入院前, 眼科, 疼痛, 视力, 检查, 患者, 光感, 查体
摘要:患者,男40岁,维吾尔族,于入院前16小时抓羊时被羊头抵伤左眼,当即感觉左眼疼痛,视物不见,无意识丧失.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全身检查无异常.眼科情况:视力:右:0.5,左:光感.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相关文献
  • 简便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体会

    泪小管断裂是眼科急症[1],作者于1996~2001年共收治外伤所致泪小管断裂25例,吻合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李进凯;阎磐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睑缘良性新生物的高频电灼治疗

    生长于睑缘部的良性新生物,手术切除易破坏睑缘的正常结构,造成睑缘畸形、术后长期异物感、流泪等并发症.我们采用高频电灼的方法,治疗11例睑缘良性新生物,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金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眼科临床药理学》简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冷凝联合810激光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目的探讨冷凝联合810激光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2例中11例严重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实行分段性治疗,先行赤道部巩膜外冷凝,7天后再行睫状体810激光光凝.另1例直接行810激光光凝,术后前房积血、渗出、反应重.结果所有病例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一次治疗眼压控制10例,占83.33%,2例接受二次治疗.术后眼压控制且视力提高者占75%.讨论赤道部巩膜外冷凝联合810激光睫状体光凝是一种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丹;蔡明高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尿激酶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治疗早期滤过泡失效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有部分患者的滤过泡(简称滤泡)于术后早期即失去滤过功能,主要表现为滤泡局限或消失,眼压升高.

    作者:白国际;王冬来;崔艳琨;张庆峰;王连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颅脑损伤合并眼外伤108例

    急性颅脑损伤常合并眼外伤,由于病情复杂需与脑外科配合尽早处理.我院自1990~2001年4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684例,其中合并眼外伤108例,占15.85%.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时英;马效工;李晋;吴国夷;鞠燕;李顺利;尚继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外伤性青光眼

    病例报告患者 35岁,男性,不慎被高尔夫球棒碰伤右眼而就诊,查视力仅为数指,前房积血3 mm,瞳孔散大,眼压50 mmHg(1 mmHg=0.133 kPa),裂隙灯检查见多处瞳孔括约肌撕裂,晶状体后囊小片浑浊,未见虹膜震颤,由于前房积血,房角镜检查困难.

    作者:李志华;庞辰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抗青光眼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青光眼是一种致盲率很高的眼病,如何提高青光眼的手术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78例小梁切除的青光眼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罗涣涣;穆翔;张发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自制异物钩摘出角膜深层异物的体会

    目的观察自制异物钩摘出角膜深层异物的效果.方法采用自制的角膜异物钩(系用一次性5号注射针头制成,以下简称异物钩),摘出角膜深层异物106例,随访3年.结果 106例中视力1.0者54例占50.9%,0.6~0.8者21例占19.8%,0.3~0.5者19例占17.9%,0.1~0.2者12例占11.3%.并发症:外伤性葡萄膜炎1例,角膜炎8例.后遗症:角膜薄翳9例,角膜白斑3例.结论自制异物钩制作简单,易于掌握,效果较好,适于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张贵明;张改秀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渗糖误注入球后一例

    患者,女,50岁.住院号184986.因右眼视物不见3月余,于1995年9月18日就诊,门诊以右眼老年性白内障收入院.入院后检查,右眼视力为手动/30cm,晶状体呈均匀灰白色浑浊,眼底不能窥入,眼压正常.于1995年9月22日在局麻下行右眼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作者:王永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

    随着超声乳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已应用于临床.我们自1998年10月~2001年12月施行这种三联手术,对其中随访1年以上、资料完整的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剑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手术联合虹膜修补术

    目的报告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手术中对伴有虹膜损伤者同期行虹膜修补术19例19眼.方法虹膜根部断离用10-0尼龙线褥式缝合于角膜缘内侧;虹膜缺损或瞳孔散大用10-0聚丙烯线于瞳孔缘作间断缝合.结果 19例术后瞳孔均接近圆形,大小适中.出现前房出血1例,瞳孔区纤维渗出膜3例,虹膜后粘连4例,角膜水肿2例.结论 应用虹膜修补术,在白内障术中进行,可恢复瞳孔的功能.

    作者:郭世宏;雷世奇;朱映芳;谷安琪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硅胶片巩膜层间填充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目的通过手术巩膜层间填充硅胶片防止巩膜滤瓣瘢痕形成,促进房水引流,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方法对难治性青光眼13例(14眼)施行硅胶片巩膜层间填充,术后观察眼压.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8月,眼压低于21 mnHg者占54%.结论用硅胶片作为人工房水引流装置,填充于巩膜下,术后能有效地控制难治性青光眼的眼压,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杜成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微波工作者晶状体变化的调查

    随着微波技术在电子工业、国防、通讯、医药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接触微波的人员也相应增多,微波辐射对人体的损伤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为了解微波辐射对眼晶状体的变化,我们对某单位微波作业者的晶状体作了调查分析.

    作者:谯俊华;那天云;李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泪小管断裂修复术的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性泪小管断裂修复术的方法,总结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外伤性泪小管断裂28例,其中10天以内接诊泪小管断裂距泪点7mm以内采用直视法,用医用硅胶管修复15例.10天以上接诊泪小管断裂距泪点7mm以上者采用弯针法或泪道切开法,应用医用硅胶管修复13例.结果 28例中26例成功,2例失败.结论无论新鲜的或陈旧性的泪小管断裂,不管应用何种方法,只要准确无误地寻找到断端并进行正确的吻合,术后留置时间准确,都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周江莉;张炬;陈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单眼严重化学伤自体环形球结膜移植治疗

    目的观察自体环形球结膜移植治疗单眼严重化学伤的效果.方法在患者的健眼从角膜缘开始取4~5mm宽的环形球结膜,移植到受伤眼相应部位,观察17例,移植后球结膜的生长情况及视力的恢复情况.结果球结膜全部成活,受伤眼角膜部分地恢复透明,视力进步.结论这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较药物治疗为好,并发症少.

    作者:陈美霞;邓奋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研究

    新生儿泪囊炎是小儿常见眼病.发病原因及机制目前认识基本一致,但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各家报道不一.我们从1992年开始采用自行研制的小儿泪道探通冲洗器治疗新生儿泪囊炎350例420眼,获得了满意效果,并对治疗时机提出了新的看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苗保庆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VEP和ERG在视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在意外事故的损害中,视神经损伤约占0.3%~5%[1].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治疗的关键.近年来,利用VEP和ERG联合检查,在判断视神经损伤的程度和预后估计,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毋海燕;卢建香;李宪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外伤所致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原学及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外伤所致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发病情况及疗效与病程的关系.方法对1999~2002年收治的主要由眼外伤所致的57例真菌性角膜溃疡病例,分析发病与季节的关系,总结用碘酊烧灼+局部二性霉素B、氟康唑滴眼液治疗的效果.结果 9~11月份发病多;眼外伤是其主要致病原因,治愈24例占42.11%,发病10日内就诊者治愈率61.9%,21天后就诊者仅11,11%,说明疗效与病程密切相关.结论男性农民为真菌性角膜溃疡高危人群,应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王新月;郭娟;孙声桃;安美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LASIK患者术前焦虑度与术后满意度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LASIK患者术前焦虑度与术后满意度的相关性.方法 LASIK 138例,分为A(正常)、B(有焦虑情绪或轻度焦虑)两组,术后随访其疗效及满意度.结果术后1年272眼裸眼视力<0.5、0.5~0.8、>0.8者,分别为4.04%、8.82%、87.1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佳矫正视力增加及相同者、下降1~2行者,下降2行以上者,分别为75.00%、18.01%、6.99%,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疗效表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者,分别为11.76%、81.99%、6.25%,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相关性分析,rs=-0.76,P<0.05,相关系数有统计意义.结论 LASIK患者术前焦虑度与术后满意度相关;缓解其焦虑情绪,可提高对疗效的满意度.

    作者:刘美光;王传富;马轶群;生晖;刘韶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