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菊;吴士杰;袁庆;张辉
恶性青光眼发病率较低,但对视力的损害很大.常见于滴匹罗卡品眼液及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治疗上有一定困难.常导致手术失败、视力丧失.我科近2年来对7例(10眼)恶性青光眼施行前段玻璃体切除及前房成形术,获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苗云坤;袁援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普遍开展的今天,如何预防细菌性眼内炎,作者采用庆大霉素浸泡人工晶状体的方法进行预防.报告如下:一般资料:随机分为两组,用药组:326例418眼中,男192例251眼、女134例167眼,年龄4~89岁(平均58.6岁);包括老年性白内障341眼,外伤性白内障21眼,先天性白内障12眼,无晶状体眼6眼,老年性白内障伴糖尿病28眼,萄葡膜炎继发性白内障3眼,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3眼,电击性白内障3眼,后发性白内障1眼.
作者:张贤文;梁祖忠;黄洁成;马成;程杰;吴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一期后囊截开时对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浑浊的预防作用.方法 对33眼在植入人工晶状体后进行一期后囊截开,术后随访5月~4年.结果 24眼(72.72%)术后保持中央视轴区基本透明.23眼(69.7%)术后视力达0.3以上,16眼(48.48%)达0.5以上.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一期后囊截开虽不能完全阻止后发障形成,但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后囊浑浊的发生.
作者:梁健毅;莫梓坚;赵卫民;陈旺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外伤术后或白内障术后,因后囊破裂,术中前房玻璃体切除不完全,嵌入切口.由于玻璃体牵拉而致瞳孔变形,甚至引发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近期我们用JYZ-1A型YAG激光机进行玻璃体牵拉带切除,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管润溪;管润农;管学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科自1997年1月始,采用自体角膜缘上皮的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简称胬肉)9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96例,男79例,女17例.年龄:36~67岁.职业:渔民71例,工人19例,干部6例.患病时间:3~26年.
作者:黄筱鸣;钟松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患者,女,47岁,产房护师.于1999年4月9日下午4时,协助技师修理紫外线灯管,用酒精棉球清洁4支30W亮着的灯管,持续约10分钟.于次日凌晨3时起,出现双眼疼痛难忍,自用抗生素眼液、人乳滴眼未能减轻,即来眼科就诊.
作者:张礼宝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患者张×,女,45岁.因右眼流泪2月,于1999年4月24日在某医院诊治,行右眼泪道冲洗时,术者在操作过程中致使冲洗针头从弯曲处断裂,断端进入右眼下泪小管内,约1小时后来我院诊治.眼科检查:右眼外眼正常,下泪小点及泪小管无裂伤,无出血,断端针头全部进入下泪小管内无外露,在内眦部结膜面的内眦角下方稍有隆起.
作者:王晓红;李炳太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患者,女,40岁,汉族,右眼视力下降2周,于1999年5月8日入院.视力右眼0.6,左眼1.2.右眼睫状充血(++),角膜透明,KP(+),房闪(++++),可见絮状渗出.右眼前房颢侧虹膜表面自前房角长出一肿块约3×5 mm,粉红色,边界清晰,与虹膜未见明显粘连.
作者:张书林;赵红霞;黎铧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在我国,基层医院能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为数不多.我院系县级医院,自1997年1月起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现将初步体会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997年1月至1999年1月共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126例168眼.其中男71例89眼,女55例79眼.
作者:张龄洁;麻张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玻璃体手术治疗眼球穿孔伤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86例(87眼)眼球穿孔伤行玻璃体手术的资料,随访近期眼部情况.结果 成功67眼(77%),失败20眼(23%).外伤后14~30天内行玻璃体手术成功率(88%)高.术前视力<0.02者手术成功率(72%)比术前视力≥0.02者成功率(89%)低.术前合并视网膜脱离者成功率(68%),低于无视网膜脱离组(89%).结论 眼外伤后14~30天内行玻璃体手术为佳时间.术前视力好者预后佳.术前合并视网膜脱离者预后较差.
作者:张艳琼;王文吉;陈钦元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肌联合术治疗麻痹性内斜视的作用.方法 25例麻痹性内斜视应用内直肌边缘切开术减弱拮抗肌力量,应用外直肌与上、下直肌联合术加强麻痹肌.结果 术前第一斜视角+30.375°(+66.25△),术后1周残余度数+6.25°(+12.15△),残余以内斜<10△为良好,良好率为88%.外转范围5.57±0.535°.结论 外直肌与上、下直肌联合术可使眼球有一定的外展功能.
作者:董敬民;曹木荣;马跃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眼科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传统手术方式,治愈率达90%以上.但仍有少数手术失败者.我院在1995年6月至1997年6月对41例(41眼)慢性泪囊炎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用鼻内窥镜辅助检查及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亚军;杜秀琴;王志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B超检查在眼外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50例眼外伤B超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50眼中阳性表现错综复杂,其中玻璃体病变326眼、外伤性视网膜脱离60眼、眼内异物35眼等.结论 B超扫描对眼外伤的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屈光间质浑浊或疑有眼内异物时更是简便有效而必不可少的,明显优于光学检查及传统的X线定位法.
作者:梁素云;徐承慧;罗勤;李音;潘晓燕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爆裂性眼眶骨折系指眼前段遭受巨大致伤物撞击,致使眶内压骤然升高,眼眶薄弱部位骨壁断裂,眶内容物嵌入骨折处,引起复视、眼球隐没、眼位改变、眼球运动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眼眶骨折,通常发生在眶下壁和内侧壁[1].
作者:韩姬;邢健强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患者,男,73岁.右眼老年性白内障于1997年9月在当地医院行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一直感右眼胀痛,视物模糊,用药不详.1998年5月来我院门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强光感/眼前,角膜雾状浑浊,大泡样改变,角膜中央穿孔,人工晶状体下襻脱出眼外(图1),眼内结构窥不清.
作者:姜涛;黄振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随着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普遍开展、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的广泛应用,真菌性眼内炎的病例逐渐增多.作者迂到1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发生的真菌感染,报告如下:
作者:庄槿;沈建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外滤过术后白内障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58例外滤过术后白内障(5级核)行非超声乳化摘出.结果 58例术后视力均得到提高,术前、术后的眼压无显著性差异,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外滤过术后的白内障,尤其是高龄患者且为5级核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只要方法得当,同样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丁相奇;周瑞雅;郭素梅;雷智;王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眶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时机及处理方法.方法 观察对比早期与晚期手术的效果,探讨手术方法.采用下睑整形切口或眶内下切口,解除组织嵌顿,植入硅橡胶,重建眶下壁或眶内壁,恢复眼眶容积,矫正眼球内陷.结果 早期手术病例粘连程度轻,嵌顿组织较晚期手术易复位,眼球内陷及眼肌功能改善也好于晚期手术者.结论 伤后2周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王富彬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每年夏秋收割季节,因谷类异物所致眼伤而就诊者较多,作者在门诊曾遇上穹窿部谷类异物滞留37例,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7例中,男23例(62.2%),女14例(37.8%).大年龄50岁,小年龄5岁,平均26.6岁.右眼伤16例(42.3%),左眼伤21例(56.7%),全部为单眼伤.
作者:邵铁军;张秀萍;郭春溪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292例(315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第1天视力≥0.8者占32.38%,第3天时为51.41%,后囊破裂占8.22%,角膜浑浊占5.14%.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占0.68%.结论 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为后囊破裂,较严重的并发症为角膜浑浊,损害大者为眼内炎.
作者:罗涣涣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