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霞;田小园;赵忠媛
目的:探讨临床骨科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收治骨科疾病患者104例,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骨科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价值显著.
作者:杨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剂对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从手术室送检的被检测抗体能表达的正常组织或肿瘤冰冻切片标本6例,分别为常见的组织或肿瘤6种,置于6种不同冰冻固定液,分别对6种固定剂制作完成的冰冻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EAF固定剂与丙酮固定剂、EAF固定剂与AAF固定剂、EAF固定剂与95%酒精固定剂,以及甲醇固定剂与丙酮固定剂之间对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AF固定剂的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效果优于其他固定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EAF固定剂进行冰冻切片制作,可获得佳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
作者:岳灵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支球囊保护技术在分叉病变PCI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分叉病变患者68例,随机平分两组,均接受PCI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分支导丝保护技术,观察组则应用分支球囊保护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并发症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一般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CI术中,分支球囊保护技术可以将手术的成功率有效提高,降低并发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作者:陈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应用于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消化内科参加规范化培训的规培生87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案例教学方式,MDT组给予多学科综合诊治的教学方式.3个月后进行理论考试和临床考核,并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MDT应用于消化内科临床教学的效果.结果:MDT组规培生的理论成绩、临床实践能力、综合能力评分以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DT应用于消化内科临床教学显著提高了规培生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水平,有效提高了规培生的综合能力,并且规培生对该模式的满意度也较高.
作者:张秋月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多媒体课件辅助PDG教学法在妇科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妇科实习学生71例,随机分成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以板书、挂图为主要教学方法,试验组采取多媒体课件辅助PDG教学法进行带教.结果: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PDG教学法,学生认可率>90.0%.结论:多媒体课件辅助PDG教学法在妇科见习教学中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得到广大见习生的认可.
作者:李翠芬;刘燕燕;袁秀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无痛胃镜术中应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方法:收治实施无痛胃镜术治疗的患者80例.对舒芬太尼组给予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地佐辛组应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体动、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意识消失时间、术后疼痛评分;麻醉效果满意度.结果:地佐辛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显著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地佐辛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度显著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无痛胃镜术应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苏醒时间,减少丙泊酚用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张慧伟;卢文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46例,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采用20 mg/d辛伐他汀治疗,乙组采用40 mg/d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 mg/d辛伐他汀在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治疗中效果更佳,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郝丽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GM1)在糖尿病神经病变(DPN)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4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使用GM1的治疗组和甲钴铵注射液的对照组,疗程均3个月.对治疗前后四肢主要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变化进行检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MNCV和SNCV、血清NO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GM1可使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获得有效改善.
作者:石清;张冉;杨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深静脉导管胸腔置入配合雷火灸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收治胸腔积液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和观察组.对照a组为常规胸腔穿刺组,对照b组为深静脉导管胸腔置入组,观察组为深静脉导管胸腔置入配合雷火灸组.结果:在穿刺次数、积液吸收时间、拔管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方面,对照b组和观察组均优于对照a组(P<0.05);对照b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静脉导管胸腔置入配合雷火灸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显著.
作者:孙雪龙;赵维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的病因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收治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进行病因分析,并将患者分为保守组和手术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发病原因包括随年龄增长出现动脉硬化、血管黏膜萎缩导致肠壁狭窄、免疫力低下等.手术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和生活质量均优于保守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的病因和患者机体特点相关,及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薛光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宫血宁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月经过多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月经过多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服用药物,观察组采用宫血宁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月经量及血红蛋白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月经量明显偏少,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偏高(P<0.05).结论:宫血宁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月经过多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丛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讨论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肝胆外科的实习学生90例,随机平分3组.A组采用PBL+CBL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B组采用LBL的教学方法,C组采用PBL的教学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A组学生在理论知识、病理分析和肝胆科基本技能及总成绩方面显著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教学结束后学习兴趣提高、知识理解能力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和对该教学方法认可的学生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的实际教学中采用PBL+LBL的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使得肝胆外科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杨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行前列腺汽化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与意义.方法:收治行前列腺汽化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术前行全身麻醉,观察组术前行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苏醒后不同时间段认知功能障碍发生人数并采用智能状态检查法(MMSE量表)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麻醉后4 h、6 h及24 h,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4 h、8 h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硬膜外麻醉较全身麻醉的麻醉药物残留对中枢神经功能影响较小,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好,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概率较低.
作者:刚桂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细菌耐药性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收治老年住院患者70例,进行病原菌检测、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革兰阴性菌检出率较高(71.35%).各类病原菌对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较高.结论:多数病原菌对喹诺酮类和头孢类耐药性较高,只有充分掌握病原菌耐药性的趋势和变化,才能保证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作者:冯雪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对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有效干预对策加以探索.方法:收治使用中成药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患者130例,对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干预对策.结果:导致该类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存在于多个方面,其中用量不当、配伍不当等均是相关性因素.本组患者中出现过敏反应65例,出现肾毒性反应37例,出现心律失常20例,其他8例.结论:导致使用中成药治疗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为保证中成药综合治疗效果,需要采用针对性干预措施.
作者:宋志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放射CT血管造影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冠状动脉疾病患者79例,随机分为1 mm组和3 mm组.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1 mm组检出小钙化斑块和钙化斑块患者比例显著高于3 mm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放射CT血管造影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余光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调查眼科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选择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2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局部用药(滴眼)中,选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基本合理.全身用药(静脉注射)中,仍存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用于手术预防性应用的情况.手术预防性应用时间合理率得到极大提高.结论:我院眼科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以局部用药为主,辅以全身用药.眼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有待提高.
作者:王艳;周克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使用乳糖酶治疗小儿原发性和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乳糖不耐受的小儿232例,分3组.A组使用乳糖酶治疗,B组使用无乳糖配方奶治疗,C组原饮食结构不变;3组均使用金双歧、整肠生、蒙脱石散、复方丁香开胃贴等治疗;对于感染性腹泻、病毒感染的患儿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对细菌性感染的患儿使用抗生素,观察疗效.结果:乳糖酶治疗小儿乳糖不耐受疗效显著,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两组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乳糖酶治疗跟无乳糖配方奶治疗相比,患儿的依从性高,更易于接受.
作者:苑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与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发生率关系.方法:收治老年精神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跌倒情况.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率和损伤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跌倒发生率.
作者:李新华;李风雨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额颞叶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额颞叶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血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和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颅内压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颅内压、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于额颞叶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血肿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侯红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