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虹
目的:探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CTTM)在骨科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收集在骨科实习的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11-2012级学生71例,随机分成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中心教学法,试验组采用CTTM进行带教.结果:试验组在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综合答辩、总成绩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30例,满意率83.3%;试验组满意34例,满意率97.1%.结论:CTTM教学方法的实施提高了骨科见习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对骨科见习教学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余颖锋;谢文伟;姚汉刚;李再学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深静脉导管胸腔置入配合雷火灸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收治胸腔积液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和观察组.对照a组为常规胸腔穿刺组,对照b组为深静脉导管胸腔置入组,观察组为深静脉导管胸腔置入配合雷火灸组.结果:在穿刺次数、积液吸收时间、拔管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方面,对照b组和观察组均优于对照a组(P<0.05);对照b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静脉导管胸腔置入配合雷火灸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显著.
作者:孙雪龙;赵维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剂对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从手术室送检的被检测抗体能表达的正常组织或肿瘤冰冻切片标本6例,分别为常见的组织或肿瘤6种,置于6种不同冰冻固定液,分别对6种固定剂制作完成的冰冻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EAF固定剂与丙酮固定剂、EAF固定剂与AAF固定剂、EAF固定剂与95%酒精固定剂,以及甲醇固定剂与丙酮固定剂之间对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AF固定剂的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效果优于其他固定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EAF固定剂进行冰冻切片制作,可获得佳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
作者:岳灵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经验.方法:收治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5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精神健康、活动、身体疼痛、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和总健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是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的重要措施.
作者:丁倩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细菌耐药性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收治老年住院患者70例,进行病原菌检测、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革兰阴性菌检出率较高(71.35%).各类病原菌对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较高.结论:多数病原菌对喹诺酮类和头孢类耐药性较高,只有充分掌握病原菌耐药性的趋势和变化,才能保证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作者:冯雪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成像在诊断胃肠道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胃肠道肿瘤且已行纤维胃、肠镜检查确诊并有活检病理诊断拟手术治疗的患者58例进行MSCT三维成像,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耻骨联合水平,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容积重组等.结果:58例患者CT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胃、肠壁增厚、管腔狭窄及腔内肿块.其中单纯胃肠壁增厚16例,腔内肿块6例,胃肠壁增厚伴腔内肿块36例.CT对恶性肿瘤的检出率达到了96.4%.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的较为理想的胃肠道病变检查方法,能良好地显示胃肠道的解剖特征及病变的准确位置,并清楚显示了病变与周围组织和脏器之间的关系及有无远处淋巴结转移.
作者:李长庆;任学彦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社区血脂管理对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患者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社区血脂管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管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血脂管理应用在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患者中可有效控制其血糖与血脂水平,效果可观.
作者:赵文霞;田小园;赵忠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对临床使用血脂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100例患者进行疗效观察.方法:使用血脂康胶囊590 mg,2次/d,通过直接观察的方式来监测100例患者使用药物后1个月和2个月的血脂、血糖等指标.结果:高脂血症患者使用血脂康胶囊治疗1个月后就能收到调节血脂的疗效,使用2个月后治疗效果更加明显.结论:治疗高脂血症所使用的血脂康胶囊是对人体较为安全并且治疗效果较显著的药物.
作者:黄朝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调查眼科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选择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2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局部用药(滴眼)中,选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基本合理.全身用药(静脉注射)中,仍存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用于手术预防性应用的情况.手术预防性应用时间合理率得到极大提高.结论:我院眼科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以局部用药为主,辅以全身用药.眼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有待提高.
作者:王艳;周克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免疫指标及疗效.方法:收治过敏性紫癜患儿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孟鲁斯特钠片治疗,研究组采用孟鲁斯特钠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IgA、IgM、C3及IL-6等指标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血清免疫指标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与孟鲁斯特钠联合使用,能有效降低IgA、IgM、C3及IL-6等血清免疫指标,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胡小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与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发生率关系.方法:收治老年精神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跌倒情况.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率和损伤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跌倒发生率.
作者:李新华;李风雨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中是否植骨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中采用植骨治疗,观察组术中不采用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和跟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时是否植骨对手术效果并无明显影响.
作者:池晓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健脾止咳汤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咳嗽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止咳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止咳汤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显著.
作者:何建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的病因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收治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进行病因分析,并将患者分为保守组和手术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发病原因包括随年龄增长出现动脉硬化、血管黏膜萎缩导致肠壁狭窄、免疫力低下等.手术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和生活质量均优于保守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的病因和患者机体特点相关,及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薛光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多媒体课件辅助PDG教学法在妇科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妇科实习学生71例,随机分成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以板书、挂图为主要教学方法,试验组采取多媒体课件辅助PDG教学法进行带教.结果: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PDG教学法,学生认可率>90.0%.结论:多媒体课件辅助PDG教学法在妇科见习教学中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得到广大见习生的认可.
作者:李翠芬;刘燕燕;袁秀英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讨论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肝胆外科的实习学生90例,随机平分3组.A组采用PBL+CBL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B组采用LBL的教学方法,C组采用PBL的教学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A组学生在理论知识、病理分析和肝胆科基本技能及总成绩方面显著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教学结束后学习兴趣提高、知识理解能力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和对该教学方法认可的学生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的实际教学中采用PBL+LBL的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使得肝胆外科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杨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详细探究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影响因素.方法:收治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收治肝硬化合并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后,进行干预和治疗,分析临床表现和疗效.结果:对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病因以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观察组的症状较明显,数据分析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包括不良饮食习惯、饮酒过量等;冠心病、高血压属于其较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作者:刘万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上颌前突采用Tip-Edge plus差动直丝弓技术(TP术)和滑动杆与横腭杆联合MBT直丝弓技术(S+MBT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上颌前突患者80例,随机分成联合组与常规组.常规组行TP术治疗,联合组行S+MBT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①联合组治疗后的上颌中切牙相对突度低于治疗前及常规组(P<0.05),两组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常规组有效率95.00%,联合组9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术与S+MBT术在上颌前突治疗中效果均显著,S+MBT术对上颌中切牙相对突度的改善效果优于TP术.
作者:黄赤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清热散治疗儿童复发性麦粒肿的疗效.方法:收治儿童复发性麦粒肿46例(50只眼),平分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中药方剂清解散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的91.3%.结论:中药清解散治疗儿童复发性麦粒肿较单纯西药治疗显著,且不易复发.
作者:杨金岗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使用乳糖酶治疗小儿原发性和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乳糖不耐受的小儿232例,分3组.A组使用乳糖酶治疗,B组使用无乳糖配方奶治疗,C组原饮食结构不变;3组均使用金双歧、整肠生、蒙脱石散、复方丁香开胃贴等治疗;对于感染性腹泻、病毒感染的患儿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对细菌性感染的患儿使用抗生素,观察疗效.结果:乳糖酶治疗小儿乳糖不耐受疗效显著,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两组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乳糖酶治疗跟无乳糖配方奶治疗相比,患儿的依从性高,更易于接受.
作者:苑赟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