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HL3研究进展

夏文戎;王金凤;徐东刚

关键词:FHL3, LIM结构域, 蛋白质类, 转录因子, 肌动蛋白类, 细胞周期, 细胞骨架
摘要:4个半LIM结构域蛋白3(four and a half LIM domain protein 3,FHL3)是LIM蛋白质超家族的一个成员,主要存在于骨骼肌中.它含有4个半LIM结构域,并通过这些LIM结构域与肌分化因子MyoD、肌动蛋白、转录因子MZF-1、细胞周期调节因子CDC25B等多种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对成肌细胞分化、细胞骨架结构、骨骼肌形成以及某些基因的表达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FHL3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深入开展FHIS的研究将可能为人类治疗某些疾病提供新思路.
军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FHL3研究进展

    4个半LIM结构域蛋白3(four and a half LIM domain protein 3,FHL3)是LIM蛋白质超家族的一个成员,主要存在于骨骼肌中.它含有4个半LIM结构域,并通过这些LIM结构域与肌分化因子MyoD、肌动蛋白、转录因子MZF-1、细胞周期调节因子CDC25B等多种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对成肌细胞分化、细胞骨架结构、骨骼肌形成以及某些基因的表达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FHL3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深入开展FHIS的研究将可能为人类治疗某些疾病提供新思路.

    作者:夏文戎;王金凤;徐东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融合蛋白P11-A1的构建、表达及生物活性研究

    目的:获得P11-A1融合蛋白并对融合蛋白的生物活性进行分析.方法:将人类栽脂蛋白A1和P11基因进行拼接.然后连接在表达载体pBV220上,将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进行表达,SDS-PAGE分析其表达情况.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Western印迹检测纯化产物.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融合蛋白体外合成高密度脂蛋白(HDL)的能力来测定转酯活性,同时用溶圈法检测融合蛋白的溶栓活性.结果:融合蛋白的表达量为29%;离子交换层析获得纯度约为90%的蛋白;Western印迹显示该重组蛋白能够特异地识别载脂蛋白A1抗体,并且该融合蛋白在浓度为0.28 mg/ml时转酯活性为21.93 nmol/(h·ml),溶栓活性为22.2 U/mg.结论:成功获得具有转酯活性和溶栓功能的P11-A1融合蛋白.

    作者:龙民慧;王园园;朱贺;王旻;邹民吉;马百坤;王嘉玺;徐东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一种新的哲学思考:军事医学系统论

    论文研究目的是构建军事医学系统论.作者研究提出了军事医学系统论的概念,构建军事医学系统论的意义,初步研究勾划了军事医学的系统环境、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系统特征、系统演化等.

    作者:王松俊;雷二庆;吴乐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犬2型腺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初步特性分析

    目的:从长春市某养殖场一病死幼犬子宫中分离、签定病毒并分析其特性.方法:样品处理物接种MDCK细胞,病变细胞培养物进行电镜负染观察,对分离的病毒进行细胞敏感谱和红细胞血凝谱测试,并以特异引物PCR扩增鉴定,进行动物回归试验,检测分离病毒的理化学特性.结果:子宫上皮组织匀浆物能使MDCK细胞发生腺病毒典型病变,电镜观察可见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病毒粒子.病毒增殖能被5-碘脱氧尿苷(5-IUDR)所抑制,对乙醚、胰酶不敏感,对酸(pH 3.0)和热(50℃)有一定抵抗力,能凝集人和大鼠红细胞但不凝集豚鼠红细胞,用犬腺病毒(CAV)特异性引物可扩增出与CAV-2阳性对照相同大小的核酸片段.分离病毒经口鼻接种SN效价为0的2月龄以下幼犬.可使其全部发病,其中3只死亡.结论:从病死幼犬子宫分离获得一株腺病毒,PCR扩增证明其为犬腺病毒2型,命名为CC0710.动物回归试验表明,该病毒毒性较强.

    作者:张洋;袁子国;姜秋杰;刘晔;崔艳;张守峰;扈荣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海洋放线菌和真菌野生株及其突变株的分离培养与抗肿瘤活性筛选

    目的:从海泥样品中分离培养并筛选获取野生型与突变型药源微生物抗肿瘤活性菌株.方法:通过单菌落挑选与划线培养,分离纯化野生菌株;利用核糖体工程抗性筛选技术.筛选获得抗生素抗性突变株;用K562细胞,采用MTT法测试发酵样品的抗肿瘤活性.结果:从天津塘沽驴驹河渤海湾潮间带海泥样品中分离得到放线菌126株、真菌29株,其中,在100μg/ml样品浓度下抑制率大于20%的放线菌17株、真菌3株,在1000μg/ml样品浓度下抑制率小于5.5%的无活性放线菌19株.以1000μg/ml样品浓度下抑制率为4.8%的无活性放线菌野生株L8-5x为原始茼,经抗性筛选获得链霉素抗性突变株78株,其中在100μg/ml样品浓度下抑制率大于25%的活性突变株2株.结论:所获野生型与突变型抗肿瘤活性菌株为后续新药筛选提供了药源微生物活性菌株.由无活性菌株转化获取活性突变株的研究结果表明,已分离得到的大量无活性菌株也是可转化获取药源活性突变株的很好资源.

    作者:孙玉雯;崔承彬;韩小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Pten缺失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活性氧和氧化损伤水平的研究

    目的:研究Pten缺失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抗氧化能力、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脂质以及DNA氧化损伤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检测、ROS荧光发光分析、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舍量检测和γ-H2AX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分别比较Pten+/+ MEFs与Pten-/- MEFs细胞SOD活力、ROS、MDA和γ-H2AX水平的差异.结果:Pten-/- MEFs细胞中SOD活力明显减弱,ROS、MDA和γ-H2AX水平均显著增高.结论:Pten可能通过调控细胞抗氧化能力影响ROS水平,从而拮抗脂质和DNA氧化损伤以及由此产生的染色体不稳定性.

    作者:苟巧;米粲;胡迎春;李刚;吴德昌;霍艳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具有过滤净化超压和负压防护功能的车用生物防护系统研究

    目的:研制一种既具有过滤净化超压防护功能又具有过滤净化负压防护功能的车用生物污染防护系统.方法:通过综合集成设计过滤净化超压防护装置、过滤净化负压防护装置、防护控制装置和监测报警装置,实现对生物污染的有效防护,并实时监测过滤器的工作状态,及时发出失效报警.结果:试验表明,该系统既能使车辆内部实现不低于300 Pa的超压,同时对生物气溶胶的平均过滤效率不低于99.95%;又能使车辆内部实现不高于-70Pa的负压,同时对生物气溶胶的平均过滤效率不低于99.93%.结论:该系统既能使车辆安全通过生物污染区运送伤病员,也能使车辆在运送生物污染伤病员或传染病员时保护沿途环境不受污染.

    作者:刘亚军;徐新喜;王政;刘志国;谭树林;崔向东;郝丽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输液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植入式输液港是一种可以完全植入体内的静脉输液器材,在国外初为解决某些患者不宜植入长期中心静脉导管,于1983年正式在欧洲市场上推出.

    作者:乙苏北;王岩;康娜;卢燕;陆勤;张贺;李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丙型肝炎病毒逃避宿主固有免疫的分子机制

    丙型肝炎病毒(HCV)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80%的新发感染发展为慢性感染,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疗效不尽如人意,这些现象提示HCV已建立了一系列抵抗机制对抗宿主的免疫反应和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近年来研究发现,病毒可通过干扰模式识剐受体TIJR3、RIG-I介导的信号通路和干扰素信号通路以及干扰素刺激基因等多个水平的逃避机制,抵抗宿主的抗病毒反应.本文对HCV封闭模式识别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干扰宿主固有免疫以建立持续感染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

    作者:何竞;张贺秋;凌世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河南新乡2008年手足口病病原分离鉴定及病毒基因组特征

    目的:对2008年分离自河南新乡手足口病患者粪便标本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同相关毒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和进化分析,以了解新分离病毒基因组序列特征及可能的传播来源.方法:将手足口病患者粪便标本接种敏感细胞进行分离传代培养,制备抗原片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采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鉴定,将病毒基因组分为8个片段进行RT-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PCR测序.通过末端重叠序列拼接成全长病毒基因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绘制进化树.结果:测序获得的3株EV71病毒基因组全长均为7 405 nt,VPI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100%.Blast分析表明F3(F8)-Henan-08毒株均与安徽阜阳2008年分离的EV71毒株同源性高,而F4-Henan-08毒株与我国台湾省2004年分离的EV71毒株同源性高.序列进化分析表明,新分离毒株属于C4基因亚型.结论:新分离的河南EV71毒株与安徽阜阳分离的毒株可能具有相同来源.

    作者:韩剑峰;安康;刘洪;陈浩利;于曼;张勇朝;司炳银;杨再维;秦成峰;赵世方;秦鄂德;林小军;祝庆余;常国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乳杆菌电转化的研究进展

    乳杆菌在食品、工业、微生物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益生菌,既可向体外生物反应器方向开发,又可作为潜在疫苗的抗原递送载体.由于乳杆菌属革兰阳性菌,细胞壁厚,重组质粒电转化效率低,甚至不能实现转化,影响了它作为基因工程受体菌的应用.笔者研究了近年来有关乳杆菌的电转化方案,总结了影响电转化效率的因素,如细胞壁预处理、电转缓冲液、电击参数、培养基、孵育时间以及菌体密度、质粒用量、热击条件等,并根据自己的试验结果提出优化方案,为乳杆菌在疫苗及生物反应器等领域的遗传开发研究提供较全面的借鉴.

    作者:曹晓梅;张虎成;李曼;陈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基于迭代方法的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图像自动双阈值分割

    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试验分析中,彗星图像的自动分析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多个彗星指标,这有助于提高彗星试验的分析速度和试验结果的准确度、可比度.彗星轮廓的合理分割是后续分析各项指标的前提,由于彗星尾部灰度值较低且与背景对比度差,导致彗星轮廓自动分割的困难.本文在分析彗星图像特点和比较现有分割方法的基础上,对传统迭代阈值分割方法进行了改进,并推广至双阈值迭代分割.测试结果表明,迭代双阅值分割方法具有快速、可靠、分割效果理想等优点,可以较好地实现彗星图像的自动分割.

    作者:闫学昆;张洪涛;陈英;张学清;倪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J2小分子化合物能有效抑制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采用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aGVHD)模型,对小分子化合物(J2)体内免疫抑制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以近交系C57BL/6(H-2Kb)小鼠作为供者,BALB/c(H-2Kd)小鼠作为受者,给予受者鼠8 Gy 60 Co全身照射.4~6 h后行骨髓细胞与脾细胞移植.通过对受体鼠基因型的检测、aGVHD发生的基本特征、生存期以及器官组织的病理学分析,对J2可能的预防或治疗作用做初步评估.结果:建立的异基因骨髓移植动物模型具有aGVHD的基本特征,可用于免疫抑制化合物的体内评价.与未给药对照相比,J2口服喂药能够有效延长aGVHD小鼠的生存时间,并能减轻aGVHD所导致的皮肤、肝、小肠以及脾脏等组织病理损伤,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效应.结论:小分子化合物J2在体内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功能.

    作者:张磊;冯健男;崔健;于鸣;孙瑛勋;李松;沈倍奋;肖鹤;黎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布-加综合征支架植入术后血栓形成的监测和溶栓治疗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支架植入术后彩超监测血栓形成并行导管溶栓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期间180例布-加综合征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的病历以及随访资料.结果:180例布-加综合征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中,有血栓形成者21例(11.67%),其中彩超监测发现20例(95.24%),经及时导管溶栓治疗后效果良好,漏诊1例.结论:布-加综合征支架植入术后应该常规彩超监测以期及时发现血栓并行导管溶栓治疗,提高疗效.

    作者:于淼;邓梨平;李家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志贺毒素B亚单位及其模拟表位的制备和免疫保护效应

    目的:对重组表达的StxB和预测的模拟表位肽进行免疫保护效应评价.方法: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基因工程菌,IPTG诱导表达重组StxB,经复性后进行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同时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StxB的表位相关参数进行分析,预测StxB可能的抗原表位.以纯化的StxB和合成的模拟表位肤免疫小鼠后攻毒,评价StxB及其模拟表住肽的免疫保护效应.结果:表达并制备了90%以上纯度重组StxB;发现p14和p17多肽易形成转角和无规卷曲的柔性区段,可及性、极性和亲水性较强,是可能的抗原表位.免疫保护试验显示,经重组StxB和合成多肽免疫的小鼠发病延迟.症状减轻,存活率显著提高.结论:重组StxB和预测的模拟表住肽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为亚单位疫苗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包士中;史晶;蔡昆;侯晓军;高翔;刘吴;荫俊;王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例烟雾病术后并发下肢软瘫高压氧治疗的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患者为男性,9岁于2007年1月12日入院,诊断为烟雾病.入院后进行各项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于2007年1月25日上午行左侧脑硬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第3天患者右侧下肢呈软瘫.考虑系病情进一步发展,颅内缺血、缺氧所致.

    作者:曲波宏;刘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LC-MS/MS同时测定6种CYP450探针药物及快速评价小鼠CYP450同工酶活性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小鼠全血中6种CYP450探针药物,即咖啡因(CYP1A2)、甲苯磺丁脲(CYP2C)、奥美拉唑(CYP2C)、右美沙芬(CYP2D22)、氯唑沙宗(CYP2E1)和咪达唑仑(CYP3A11)的方法,并采用cocktail法快速评价药物对CYP450同工酶的影响.方法: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样,离心后取上清,LC-MS/MS检测.选取地塞米松作为药酶诱导剂,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咖啡因、甲苯磺丁脲和氯唑沙宗的线性范围均为20~4000 ng/ml,咪达唑仑、奥美拉唑和右美沙芬的线性范围均为1~200 ng/ml.6种探针药物的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方法回收率均大于90%.地塞米松表现出对小鼠CYP450有诱导作用.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cocktail法快速评价整体动物主要CYP450亚型酶的活性.

    作者:王丹;刘萍霞;张振清;阮金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miRNA参与的动物发育调控研究进展

    动物的发育是一个严格受控的复杂过程,需要在时空上精确控制相关基因的表达.miRNA通过抑制靶mRNA翻译或使之降解失稳从而在转录后降低基因的活性.近期的实验研究表明,miRNA在动物发育的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调控功能,并表现出特有的调控模式.本文对miRNA参与动物发育过程的调控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鹏;伯晓晨;王升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神经系统特异性剪接因子NOVA研究进展

    神经-肿瘤腹侧抗原(NOVA)是第一个在哺乳动物中发现的组织特异性剪接因子,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其KH结构域(KH domain)与靶基因mRNA前体中的YCAY基序(YCAY motif)结合,调控可变剪接过程.根据其与靶标结合位置的不同,NOVA作为剪接调节因子具有双重作用,既可以增强剪接,也可以抑制剪接.NOVA作为剪接因子特异性地调控了神经突触中一组功能密切相关的基因.

    作者:韩冷;李稚锋;任长虹;孟祥勋;张成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人MAVS小干扰RNA质粒的构建及稳定干扰MAVS细胞株的筛选

    目的:构建人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itochondrial antiviral signaling protein,MAVS)的小干扰RNA真核表达质粒,并筛选出稳定干扰MAVS的细胞株.方法:根据文献报道的序列和载体的黏性末端,设计合成2条针对MAVS的DNA序列,退火后连接到载体pSUPER.retro.neo+gfp上,经测序分析正确后,质粒命名为psiMAVS.用脂质体转染质粒到MCF-7细胞中,经G418加压筛选稳定表达MAVS小干扰RNA的细胞株,用免疫印迹检测细胞中MAVS的表达情况,将干扰效果好的细胞株命名为MCF-7/siMAVS,再用荧光素酶试验检测MCF-7/siMAVS细胞对外源MAVS或poly(dA-dT)诱导干扰素-β(IFN-β)转录的情况.结果:免疫印迹结果证实建立的稳定细胞株MCF-7/siMAVS能够有效干扰MAVS的表达,并在外源MAVS或poly(dA-dT)存在的情况下,抑制IFN-β的转录活性.结论:构建了表达MAVS小干扰RNA的质粒psiMAVS.筛选出稳定干扰MAVS表达的细胞株MCF-7/siMAVS,为深入研究MAVS在先天免疫中的作用提供了平台.

    作者:贾永侠;赵帆;马红芳;李力;黄蓓;郑子瑞;宋婷;魏从文;何湘;张艳红;钟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军事医学杂志

军事医学杂志

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