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
目的:探讨多巴胺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小儿肺炎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发热、喘息、肺部啰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结论:多巴胺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显著。
作者:陈习云;黄丽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氟西汀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配合氟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HAMD、HAMA评分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氟西汀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宇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胆囊后三角与胆囊三角入路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胆囊后三角入路,对照组给予胆囊三角入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胆囊后三角手术入路方式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可在一定程度上躲避毗邻血管,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降低术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定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介入术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颅内血肿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软通道微创介入疗法,对照组采取硬通道微创介入疗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情况、再出血率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QOL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介入术治疗颅内血肿同硬通道相比,两者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软通道微创介入疗法并发症概率较低,可有效提升颅内血肿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单春格;周艳宏;李鹏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颅内巨大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手术治疗的32例颅内巨大脑膜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切除0级6例,Ⅰ级12例,Ⅱ级10例,Ⅲ级3例,Ⅳ级1例。术中出血<800 mL 17例,800~1600 mL 8例,>1600 mL 7例。无死亡病例,术后症状好转。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颅内巨大脑膜瘤的佳方法。
作者:郑水顺;李榕;林瑞生;汪伟巍;陈海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婴儿感染性肺炎的效果。方法:收治感染性肺炎患儿11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基本指征改善指标(吸痰次数、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能明显提高婴儿感染性肺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宋飞;李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及不同耳浴法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结核性中耳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辅助治疗,试验组采用异烟肼加利福平混合滴耳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干耳、用药后骨膜愈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乳突手术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抗结核治疗联合异烟肼加利福平混合滴耳液辅助治疗结核性中耳炎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黄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优缺点。方法:将5892份血液标本按检测方式分为酶联组(2946份)和胶体金组(2946份),酶联组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胶体金组采用胶体金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酶联组标本呈阳性197份(6.69%),胶体金组标本呈阳性195份(6.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在进行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中,均属于较可靠的方式,两者都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巧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治前列腺增生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导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
作者:李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现已经成为医院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当今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时期,医院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也要向网络化发展,因此,加强医院综合档案管理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和自己的工作实际对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进行分析,对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探讨,并对现代化医院档案工作的筹建措施进行总结。
作者:李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呼吸内科重症患者3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及住院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住院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卿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收治慢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社区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不良反应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P<0.05)。结论:社区慢性胃炎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社区康复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过圣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按照急诊护理流程给予护理,对比两组的急救效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抢救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救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教育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较大。
作者:潘小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HPV在妇女健康体检中的意义。方法:收集健康体检妇女500例,以流式荧光杂交法进行HPV 26种亚型感染筛查。结果:HPV总感染率15%(75/500);共查出26种亚型,HPV16型感染率高,为33.33%(25/75);HPV 感染高峰年龄40~49岁,高危感染率98.67%,低危感染率1.33%;单一感染率86.67%,多重感染率13.33%。结论:HPV在妇女健康体检中的意义重大,对于HPV分型检测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吴跃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外伤性肝破裂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外伤性肝破裂患者36例,对患者在明确腹腔内出血后或明确肝脏破裂后立即给予急诊手术,根据肝脏破裂范围以及临床症状的不同,行对应手术治疗。结果:治愈33例,死亡3例,死亡率8.33%。结论:外伤性肝脏破裂病情变化急速,尽早采用手术治疗,控制相关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建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质化护理服务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给予优质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化护理服务可以有效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作者:蒋连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析中医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继发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RA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分别施治。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传仁;许素贞;陈启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起搏器植入术后起搏参数、起搏器故障及功能设置情况。方法:收集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156例老年高龄患者的资料,对起搏参数和起搏器故障进行分组比较,讨论起搏器常用的功能设置。结果:80岁以上老年组出院前及随访中心室感知均低于80岁以下老年组,出院前心室阻抗高于80岁以下老年组,80岁以上组心房及心室阈值增高更明显,心房感知降低更多;设定A-V间期优化、频率应答、自动阈值夺获及静息频率是常用的起搏优化处理功能,需给予个体化的设置。结论:只要术中操作规范,严格掌握起搏参数,术后坚持随访,定期程控,优化设置,老年起搏治疗能够大限度地发挥功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其预后。
作者:杨天睿;郭涛;苗云波;段靳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社区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门诊输液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在社区门诊输液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丁志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肝脏乏血供转移灶宝石能谱成像(GSI)的表现特点。方法:选取肝脏乏血供转移灶患者12例,共46个转移灶,通过GSI浏览器获得碘基图像、HU衰减曲线和佳对比噪声比(CNR)相对应的单能量图像。比较单能量图像和混合能量图像(140 kVp)质量的差异。结果:肝脏转移灶佳CNR相应单能量水平以68 keV居多。动脉期和门静脉期68 keV图像的质量主观评分、图像噪声和CNR均高于混合能量图像(P<0.05)。动、门静脉期肝脏转移灶的平均碘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8 keV图像能明显提高乏血供转移灶与正常肝组织的对比。肝脏乏血供转移灶门脉期的碘浓度高于动脉期,HU衰减曲线的斜率也大于动脉期。
作者:张东雯;周茂义;李丽新;徐爱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