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义;李捷雷;张宏义;刘晓鹏;何晓军;张希东;冯志强;肖梅;李劲松
目的利用人工冷海水制做犬重度体温过低症模型. 方法用人工(12±2)℃冷海水浸泡实验犬. 结果当实验动物的肛温降至(25±0.5)℃时,其心输出量、心率明显下降,PR间期明显延长. 结论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犬的心功能明显减低,符合体温过低症模型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可进行不同的复温方法的比较研究.
作者:毕建立;江朝光;李佳春;谭燕;李功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所谓协同性坏死性蜂窝织炎,是指由于多种细菌参与协同感染引起的皮肤、皮下软组织的广泛炎症、进行性坏死,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脓毒败血症、感染性休克、DIC、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等.本科自1986年9月~2001年11月,共收治20例,就本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张宝良;李兰芝;郭世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引言近年来在急性胰腺炎动物实验研究中发现,腺泡细胞死亡存在两种不同的方式:坏死和凋亡.凋亡很少甚至完全不引起炎症反应[1],而坏死则伴随剧烈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对胰腺具有保护作用,与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2].
作者:周五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疟疾是非洲赞比亚的主要疾病之一,作者在援助赞比亚期间收治的病儿中,80%病例是疟疾.其临床表现具有不典型性、多样性、耐药性等特点.曾收治一例以不全性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小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空肠和回肠出血临床较少见,诊断治疗较困难.本文就我院近10年手术治疗的15例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诊断治疗水平.
作者:王石林;丁映钦;郑爱民;欧阳莒玺;魏学明;戴大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弯管型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总结了2001年1月至2002年6月间用弯管型吻合器对42例低位直肠癌病人保肛吻合手术的应用体会. 结果术后无一例发生吻合口出血、狭窄和吻合口瘘等并发症;且端侧吻合的直肠近端肠管具有一定的粪便储存功能,有效地预防了直肠癌术后的稀便问题.对于拒绝接受miles手术的直肠癌病人,亦可使用弯管型吻合器做低位直肠癌手术,取得了预期的治疗效果. 结论国产弯管型吻合器的长度及弯度均较适宜,手术对于低位直肠的吻合经腹用吻合器做端侧吻合,灵活性明显优于直型吻合器,操作起来十分方便,性能安全可靠,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孙宁东;陈世洪;张永进;施章时;吴烈;陈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病,许多欧美国家的发病率高达20%~40%.在我国,张培华等调查1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8.6%,45岁以上为16.4%.推算现有病人8 000万至1亿例.如1/20病人需要积极治疗,就有400~500万例.大隐静脉曲张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
作者:于柏生;张世国;舒义;成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巨大肝癌外科综合治疗的途径. 方法对巨大肝癌依据肿瘤能否一期切除的原则,能一期切除者不行术前介入治疗,不能一期切除则介入治疗,肿瘤缩小后手术;术中充分游离肝脏,暴露肿瘤,尽可能减少肝门阻断时间,防止术中出血.术后抗炎、支持、保肝、防止应急性溃疡治疗,并预防性介入2~3次. 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一年生存率达90%. 结论对巨大肝癌行综合性外科治疗,是提高其治愈率、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霍中华;任全民;吴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胆总管囊肿发生于先天,早期症状多因合并感染而来院就诊.目前对胆总管囊肿的治疗均采用胆总管囊肿根治术(ROCC),即囊肿切除加胆道重建.该术式要求病人有较好的手术耐受力,而患急症胆总管囊肿病人年龄小,一般情况较差,故难以耐受ROCC.我们采取外引流术,即B超引导下囊肿穿刺引流术或剖腹切开胆总管囊肿置管引流术,待一般情况好转后,再行ROCC.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孟照华;单礼成;宋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在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出现了三多现象,即老年病人、肥胖病人、糖尿病病人增多,而其中糖尿病病人又多是老年肥胖病人.虽然看似肥胖,实际往往伴有营养不良,身体耐力下降.对这类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往往比较困难.本文总结45例糖尿病病人在外科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治疗的体会.
作者:李兰芝;张洁;张宝良;唐志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手术及麻醉等创伤使人体应激激素释放,胰岛素抵抗,血糖异常增高,术后无法正常营养支持.连续静脉输糖可以使人体利用糖能力逐渐增加.为寻找降低术后糖代谢异常的有效方法,我们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分组,观察术前输糖对术后血糖和胰岛素的影响.
作者:崔勇;张宝良;王忱;李兰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利用腹腔镜探查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6例,其中胆漏2例,出血2例,胆囊管残端残余结石1例,胃穿孔1例.5例成功,1例改剖腹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师龙生;唐增杰;王文杰;谢金敏;武阳;董万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膜型1-金属蛋白酶在胃癌组织的表达以及与胃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了47例胃癌组织MT1-MMP的表达.采用秩和T检验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结果 MT1-MMP在正常胃组织中几乎不表达(1/15),而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42/47).进展期胃癌表达(41/42)明显高于早期胃癌(1/5)(P<0.01).肠型胃癌(24/28)和弥漫型胃癌(12/12)均高表达MT1-MMP,但弥漫型胃癌的表达更显著(P<0.01).浆膜侵袭组表达(32/33)与非浆膜侵袭组(10/14)的差别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组(31/32)与非淋巴结转移组(11/15)的差别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MT1-MMP表达定位在胃癌侵袭生长的边缘区,其中以瘤细胞为主,部分基质细胞也表达.分布形式主要有两种.带状分布主要见于肠型胃癌的粘膜、粘膜下层以及肠型胃癌和弥漫型胃癌的肌层侵袭.弥漫性分布多见于弥漫型胃癌的全层侵袭. 结论 MT1-MMP表达促进胃癌的胃壁侵袭和淋巴结转移,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表型的有用指标.
作者:周晓武;欧阳莒玺;王石林;朱晓全;郑爱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非功能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对7例非功能胰岛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肿瘤位于胰头部3例,胰体部2例,胰尾部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胰体胃切除+脾切除3例,局部切除1例.病理证实恶性4例,良性3例,其中4例行免疫电镜检查.7例全部一期治愈出院. 结论体症、B超、CT是发现本病的主要手段,将病理学检查和肿瘤生物学行为结合起来判定良恶性,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洪义;李捷雷;张宏义;刘晓鹏;何晓军;张希东;冯志强;肖梅;李劲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因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目前手术方法较多,远期疗效不尽满意.作者自2000年7月~2002年5月,采取保留胃冠状静脉与奇静脉侧支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照华;单礼成;宋平;谭学仕;于柏生;米文宁;张世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占相当高的比例.导管相关性菌血症(CRB)患病率为4%~43%.发病率为0.02%~0.66/100 d.结合本科经验,对CRI预防及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张宝良;王忱;张洁;郭世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对其病程演变认识加深,疗效不断提高.然而,对已确诊的SAP病人采取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以及何时手术一直有争论.本文对我院1993年1月至2002年1月5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手术的指征和时机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晓军;李捷雷;张洪义;冯志强;唐维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性,11岁.因视物模糊20天,伴头痛、胸闷、多汗17天入院.来诊前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视神经乳头炎、病毒性心肌炎,经治疗无缓解,并发现血压持续性升高伴阵发性加重,高达190/130 mmHg,转诊我院.入院查体:T 37.2℃,P100/min,R26/min,BP 190/130 mmHg.精神不振,面色苍白.眼底检查:视网膜下大量灰白色渗出物,部分簇状分布,散见点片状出血.入院后经酚妥拉明静脉点滴,血压渐降至正常.
作者:韩玉亭;徐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31岁,因间断性头痛两月,进行性左眼视力下降半月于2002年6月16日入院.查体:左眼视力光感,眼裂不对称,眼球固定居中;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直径5.5mm,右侧3.5mm,左侧直、间接光反射消失,辐辏反射障碍,左侧面部感觉减退.头部CT示:鞍区软组织影,骨质破坏明显,内有钙化,累及中颅窝、左侧海绵窦及眶尖部,左侧视神经孔扩大,鞍隔膨隆,垂体柄受推移,增强明显强化.头部MRI提示:鞍区以蝶窦为中心较广泛的骨质破坏,蝶窦内有等T1 、等T 2信号为主的软组织肿块,其间有坏死区,病变向上破坏鞍底、前床突,向后破坏鞍背、斜坡.
作者:刘建平;黄永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小儿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临床一直沿用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从1992年腹腔镜在我国推广以来,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也有了新的变化,成人的腹股沟疝因有腹壁和内环上的缺损,腹腔镜手术时需填入涤纶网片进行修补缺损,而小儿的疝无须修补缺损,故手术更加简便.为观察该手术方法的远期临床效果,我们选择了1993~1995年间治疗的40例小儿腹股沟疝进行了随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李兰芝;张宝良;扬飞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