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亭;徐华
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占相当高的比例.导管相关性菌血症(CRB)患病率为4%~43%.发病率为0.02%~0.66/100 d.结合本科经验,对CRI预防及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张宝良;王忱;张洁;郭世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手术及麻醉等创伤使人体应激激素释放,胰岛素抵抗,血糖异常增高,术后无法正常营养支持.连续静脉输糖可以使人体利用糖能力逐渐增加.为寻找降低术后糖代谢异常的有效方法,我们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分组,观察术前输糖对术后血糖和胰岛素的影响.
作者:崔勇;张宝良;王忱;李兰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2年2月,对20名肝癌患者,采用射频热凝固(PRFA)结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取得较好的短期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林旭明;张宝良;李兰芝;崔勇;张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膜型1-金属蛋白酶在胃癌组织的表达以及与胃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了47例胃癌组织MT1-MMP的表达.采用秩和T检验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结果 MT1-MMP在正常胃组织中几乎不表达(1/15),而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42/47).进展期胃癌表达(41/42)明显高于早期胃癌(1/5)(P<0.01).肠型胃癌(24/28)和弥漫型胃癌(12/12)均高表达MT1-MMP,但弥漫型胃癌的表达更显著(P<0.01).浆膜侵袭组表达(32/33)与非浆膜侵袭组(10/14)的差别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组(31/32)与非淋巴结转移组(11/15)的差别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MT1-MMP表达定位在胃癌侵袭生长的边缘区,其中以瘤细胞为主,部分基质细胞也表达.分布形式主要有两种.带状分布主要见于肠型胃癌的粘膜、粘膜下层以及肠型胃癌和弥漫型胃癌的肌层侵袭.弥漫性分布多见于弥漫型胃癌的全层侵袭. 结论 MT1-MMP表达促进胃癌的胃壁侵袭和淋巴结转移,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表型的有用指标.
作者:周晓武;欧阳莒玺;王石林;朱晓全;郑爱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引言近年来在急性胰腺炎动物实验研究中发现,腺泡细胞死亡存在两种不同的方式:坏死和凋亡.凋亡很少甚至完全不引起炎症反应[1],而坏死则伴随剧烈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对胰腺具有保护作用,与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2].
作者:周五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 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990年1月~2002年1月间163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外科手术治疗情况. 结果 163例其中行肝叶切除59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53例,胆总管切开取石+U形管引流5例,胆肠吻合+肝叶切除或胆总管取石92例.肝门部肝胆管狭窄整形66例.术后残留结石31例,术后经胆道镜取石16例,其余15例中有7例再次手术行肝叶切除治愈.有18例术后常有上腹隐痛或发烧. 结论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常需要联合手术治疗,去除病灶,解除梗阻,畅通引流是外科的治疗原则.三者缺一不可,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常常有不同程度的肝叶纤维化、肝萎缩和肝胆管狭窄并存.手术必需切除病变肝叶,狭窄整形及胆肠内引流联合进行.
作者:陈世洪;孙宁东;张永进;陈小平;王卫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疟疾是非洲赞比亚的主要疾病之一,作者在援助赞比亚期间收治的病儿中,80%病例是疟疾.其临床表现具有不典型性、多样性、耐药性等特点.曾收治一例以不全性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小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研究表明:凝血机制与肝功能密切相关,肝脏合成和调节大多数凝血和纤溶因子.门静脉高压症(PHT)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首次出血死亡率高达50%,手术治疗是控制出血和预防其再次破裂出血的有效手段,但手术是否会诱发DIC的发生与发展,已日益受到诸多学者的重视.本文旨在探讨肝硬化合并PHT的不同Chlid分级患者围手术期血小板数、凝血因子和纤溶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孟照华;单礼成;于柏生;米文宁;唐传秀;石敏;李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所谓协同性坏死性蜂窝织炎,是指由于多种细菌参与协同感染引起的皮肤、皮下软组织的广泛炎症、进行性坏死,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脓毒败血症、感染性休克、DIC、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等.本科自1986年9月~2001年11月,共收治20例,就本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张宝良;李兰芝;郭世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胆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种类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将1998年1月至2002年6月间69例住院病人胆汁培养阳性的73株需氧菌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为70.4%,在分离株中,大多数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肠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较为敏感,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 结论引起胆道感染的常见的需氧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肠球菌,治疗时应根据药敏选择抗生素,必要时联合用药.
作者:何晓锋;曹晋桂;焦力群;冯晓玲;吴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在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出现了三多现象,即老年病人、肥胖病人、糖尿病病人增多,而其中糖尿病病人又多是老年肥胖病人.虽然看似肥胖,实际往往伴有营养不良,身体耐力下降.对这类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往往比较困难.本文总结45例糖尿病病人在外科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治疗的体会.
作者:李兰芝;张洁;张宝良;唐志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疟疾是非洲赞比亚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具有不典型性、多样性、耐药性等特点.作者曾收治一例以颈背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小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颅骨宽度的不同对脑内核团X坐标值的影响,为术中靶点定位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在西藏高原通过测量1048例颅骨宽度和427例脑内核团的X坐标值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 结果颅骨宽度与Vim靶点X坐标值(r=0.233,P<0.01)和PVP靶点X坐标值(r=0.252,P<0.001)呈显著性正相关,随着颅骨宽度的增大,Vim和PVP靶点X坐标值也随之增大. 结论颅骨大小的变化可直接影响核团坐标的定位.
作者:黄永安;尹欣;尹震;马宏伟;武琛;黄承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因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目前手术方法较多,远期疗效不尽满意.作者自2000年7月~2002年5月,采取保留胃冠状静脉与奇静脉侧支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照华;单礼成;宋平;谭学仕;于柏生;米文宁;张世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共施行肝癌切除术56例,其中3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占5.36%,经及时诊治而愈,报告如下.
作者:霍中华;顾春林;吴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弯管型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总结了2001年1月至2002年6月间用弯管型吻合器对42例低位直肠癌病人保肛吻合手术的应用体会. 结果术后无一例发生吻合口出血、狭窄和吻合口瘘等并发症;且端侧吻合的直肠近端肠管具有一定的粪便储存功能,有效地预防了直肠癌术后的稀便问题.对于拒绝接受miles手术的直肠癌病人,亦可使用弯管型吻合器做低位直肠癌手术,取得了预期的治疗效果. 结论国产弯管型吻合器的长度及弯度均较适宜,手术对于低位直肠的吻合经腹用吻合器做端侧吻合,灵活性明显优于直型吻合器,操作起来十分方便,性能安全可靠,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孙宁东;陈世洪;张永进;施章时;吴烈;陈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胆总管囊肿发生于先天,早期症状多因合并感染而来院就诊.目前对胆总管囊肿的治疗均采用胆总管囊肿根治术(ROCC),即囊肿切除加胆道重建.该术式要求病人有较好的手术耐受力,而患急症胆总管囊肿病人年龄小,一般情况较差,故难以耐受ROCC.我们采取外引流术,即B超引导下囊肿穿刺引流术或剖腹切开胆总管囊肿置管引流术,待一般情况好转后,再行ROCC.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孟照华;单礼成;宋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小儿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临床一直沿用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从1992年腹腔镜在我国推广以来,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也有了新的变化,成人的腹股沟疝因有腹壁和内环上的缺损,腹腔镜手术时需填入涤纶网片进行修补缺损,而小儿的疝无须修补缺损,故手术更加简便.为观察该手术方法的远期临床效果,我们选择了1993~1995年间治疗的40例小儿腹股沟疝进行了随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李兰芝;张宝良;扬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男性,23岁,车祸致全身多处复合伤2 h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8.1℃,脉搏88/min,呼吸20/min,血压80/60 mmHg.痛苦面容,神清语晰,轻度躁动.右额、颜面及四肢多处皮肤挫伤出血,其中额部一长约10 cm裂口,深达骨膜.腹平坦,中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轻度肌紧张,叩诊浊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存在.腹穿抽出不凝血5 ml,血常规:WBC 19.2×109/L,N 0.92,RBC 4.14×1012/L,HGB 112 g/L,HCT 0.36.腹部B超:腹腔积血(少量).
作者:夏传生;刘晓军;王义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自1991年以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1 000余例,同时附带行阑尾切除(LA)120例,效果良好,无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师龙生;唐增杰;武阳;司宝宏;王文杰;谢金敏;董万宝;王岩岗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