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颈背痛为主要表现的疟疾一例

刘小宇

关键词:疟疾, 儿科学
摘要:疟疾是非洲赞比亚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具有不典型性、多样性、耐药性等特点.作者曾收治一例以颈背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儿,现报告如下.
空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胰腺外伤一例报道

    患者,男性,23岁,车祸致全身多处复合伤2 h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8.1℃,脉搏88/min,呼吸20/min,血压80/60 mmHg.痛苦面容,神清语晰,轻度躁动.右额、颜面及四肢多处皮肤挫伤出血,其中额部一长约10 cm裂口,深达骨膜.腹平坦,中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轻度肌紧张,叩诊浊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存在.腹穿抽出不凝血5 ml,血常规:WBC 19.2×109/L,N 0.92,RBC 4.14×1012/L,HGB 112 g/L,HCT 0.36.腹部B超:腹腔积血(少量).

    作者:夏传生;刘晓军;王义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胆汁细菌学检验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胆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种类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将1998年1月至2002年6月间69例住院病人胆汁培养阳性的73株需氧菌及其对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为70.4%,在分离株中,大多数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肠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较为敏感,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 结论引起胆道感染的常见的需氧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肠球菌,治疗时应根据药敏选择抗生素,必要时联合用药.

    作者:何晓锋;曹晋桂;焦力群;冯晓玲;吴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普外科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的营养治疗

    在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出现了三多现象,即老年病人、肥胖病人、糖尿病病人增多,而其中糖尿病病人又多是老年肥胖病人.虽然看似肥胖,实际往往伴有营养不良,身体耐力下降.对这类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往往比较困难.本文总结45例糖尿病病人在外科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治疗的体会.

    作者:李兰芝;张洁;张宝良;唐志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弯管型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弯管型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总结了2001年1月至2002年6月间用弯管型吻合器对42例低位直肠癌病人保肛吻合手术的应用体会. 结果术后无一例发生吻合口出血、狭窄和吻合口瘘等并发症;且端侧吻合的直肠近端肠管具有一定的粪便储存功能,有效地预防了直肠癌术后的稀便问题.对于拒绝接受miles手术的直肠癌病人,亦可使用弯管型吻合器做低位直肠癌手术,取得了预期的治疗效果. 结论国产弯管型吻合器的长度及弯度均较适宜,手术对于低位直肠的吻合经腹用吻合器做端侧吻合,灵活性明显优于直型吻合器,操作起来十分方便,性能安全可靠,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孙宁东;陈世洪;张永进;施章时;吴烈;陈小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围手术期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及纤溶变化的临床意义

    研究表明:凝血机制与肝功能密切相关,肝脏合成和调节大多数凝血和纤溶因子.门静脉高压症(PHT)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首次出血死亡率高达50%,手术治疗是控制出血和预防其再次破裂出血的有效手段,但手术是否会诱发DIC的发生与发展,已日益受到诸多学者的重视.本文旨在探讨肝硬化合并PHT的不同Chlid分级患者围手术期血小板数、凝血因子和纤溶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孟照华;单礼成;于柏生;米文宁;唐传秀;石敏;李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肝癌术后消化道出血的诊疗体会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共施行肝癌切除术56例,其中3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占5.36%,经及时诊治而愈,报告如下.

    作者:霍中华;顾春林;吴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及治疗准则

    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占相当高的比例.导管相关性菌血症(CRB)患病率为4%~43%.发病率为0.02%~0.66/100 d.结合本科经验,对CRI预防及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张宝良;王忱;张洁;郭世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射频多弹头治疗肝癌的疗效观察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情进展快,预后较差,平均生存期仅3~4个月,目前治疗肝癌主要方法仍是肿瘤切除,但中晚期肝癌往往手术无法切除,采用全身化疗、介入、栓塞等方法,效果不佳.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射频技术治疗肝癌,造成癌组织坏死,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我院自1999年5月采用用射频多弹头(RF)行肝癌原位灭活治疗中晚期肝癌68例,其癌肿直径均大于5 cm,下面仅就其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孟照华;马宽生;单礼成;许胜贤;宋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和指征的探讨

    随着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对其病程演变认识加深,疗效不断提高.然而,对已确诊的SAP病人采取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以及何时手术一直有争论.本文对我院1993年1月至2002年1月5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手术的指征和时机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晓军;李捷雷;张洪义;冯志强;唐维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1例严重并发症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证明,LC因其独特的微创外科优点,为广大患者所接受.现将我院开展LC的情况向大家汇报如下.

    作者:师龙生;唐增杰;谢金敏;王文杰;司宝宏;武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非功能胰岛细胞瘤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非功能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对7例非功能胰岛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肿瘤位于胰头部3例,胰体部2例,胰尾部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胰体胃切除+脾切除3例,局部切除1例.病理证实恶性4例,良性3例,其中4例行免疫电镜检查.7例全部一期治愈出院. 结论体症、B超、CT是发现本病的主要手段,将病理学检查和肿瘤生物学行为结合起来判定良恶性,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洪义;李捷雷;张宏义;刘晓鹏;何晓军;张希东;冯志强;肖梅;李劲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急性协同性坏死性蜂窝织炎诊治探讨(附20例报告)

    所谓协同性坏死性蜂窝织炎,是指由于多种细菌参与协同感染引起的皮肤、皮下软组织的广泛炎症、进行性坏死,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脓毒败血症、感染性休克、DIC、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等.本科自1986年9月~2001年11月,共收治20例,就本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张宝良;李兰芝;郭世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胃癌组织中膜型1-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

    目的探讨膜型1-金属蛋白酶在胃癌组织的表达以及与胃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了47例胃癌组织MT1-MMP的表达.采用秩和T检验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结果 MT1-MMP在正常胃组织中几乎不表达(1/15),而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42/47).进展期胃癌表达(41/42)明显高于早期胃癌(1/5)(P<0.01).肠型胃癌(24/28)和弥漫型胃癌(12/12)均高表达MT1-MMP,但弥漫型胃癌的表达更显著(P<0.01).浆膜侵袭组表达(32/33)与非浆膜侵袭组(10/14)的差别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组(31/32)与非淋巴结转移组(11/15)的差别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MT1-MMP表达定位在胃癌侵袭生长的边缘区,其中以瘤细胞为主,部分基质细胞也表达.分布形式主要有两种.带状分布主要见于肠型胃癌的粘膜、粘膜下层以及肠型胃癌和弥漫型胃癌的肌层侵袭.弥漫性分布多见于弥漫型胃癌的全层侵袭. 结论 MT1-MMP表达促进胃癌的胃壁侵袭和淋巴结转移,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表型的有用指标.

    作者:周晓武;欧阳莒玺;王石林;朱晓全;郑爱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老年患者术前输糖对手术后糖代谢的影响

    手术及麻醉等创伤使人体应激激素释放,胰岛素抵抗,血糖异常增高,术后无法正常营养支持.连续静脉输糖可以使人体利用糖能力逐渐增加.为寻找降低术后糖代谢异常的有效方法,我们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分组,观察术前输糖对术后血糖和胰岛素的影响.

    作者:崔勇;张宝良;王忱;李兰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泌尿道螺旋CT仿真内窥镜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泌尿道螺旋CT仿真内窥镜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53例临床怀疑泌尿道病变的患者,都经纤维膀胱镜或/和手术证实.应用螺旋CT采集排泄期的图像作CTVE成像,双盲法与轴位、多平面重组(MPR)、三维重建(3D)图像及纤维膀胱镜所见对照分析. 结果 CTVE能清楚地显示泌尿道腔内的各种正常解剖结构;CTVE对膀胱腔内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及侵犯范围的显示均与纤维膀胱镜基本一致;膀胱癌的检出率为94.7%,2个<5 mm的肿瘤CTVE显示清楚,而轴位图像未显示;CTVE检测膀胱壁增厚和膀胱外侵犯的状况、显示肾盂、输尿管病变的效果明显不如轴位、MPR及3D图像. 结论 CTVE对膀胱病变的显示和诊断是一种较可靠的、非侵袭性的方法,但对肾盂、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不大,必须结合轴位和MPR图像才能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

    作者:王东;张挽时;熊明辉;喻敏;李相生;徐家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多种畸形合并马凡综合征及急腹症时的外科处理(附1例报告)

    患者吴某,女,28岁,因急性腹痛,伴反复干呕天入院,既往于出生40天后因膈疝行疝修补术,查体急性痛苦表情,面色苍白,四肢瘦长,身高172 cm,体重49 kg.末梢循环较差,腹痛呻吟不止,抬入病房,答话无力,右眼视力失明,左眼视力0.4,左胸廓较右侧凹陷,左胸骨旁Ⅱ肋间可闻Ⅱ~Ⅲ收缩期杂音,左肺呼吸音较弱,右肺呼吸音正常,腹呈舟状不对称,剑突下至脐部中点可见局限性隆起包块,触之囊性感,压痛阳性无明显振水音,肠鸣音弱,双侧髂前上棘明显隆起.

    作者:孟照华;于柏生;成鹏;米文宁;张世国;舒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合并肝癌的门脉高压患者TIPS治疗适应证及临床结果

    目的评价肝癌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88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TIPS术病例中,36例术前伴有肝癌(4.06%).Child A级9例,B级11例,C级16例.31例患者术前已行至少2次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TACE).癌肿已被较好控制.5例患者为急诊TIPS.肝内肿块经由增强CT确认不在穿刺分流道33例,3例居常规穿刺分流道.前者采用经典TIPS方法,后者采用经腔静脉避绕法向门静脉分支穿刺. 结果 36例合并肝癌的TIPS分流道建立均获成功.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腹水得到有效地控制.27例肝癌患者用TACE及经皮无水乙醇病灶注射已有效控制,平均术后生存率4.5年. 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同时伴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IP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褚建国;孙晓丽;黄鹤;朴龙松;陈肇一;杨淑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腹腔镜探查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

    我院利用腹腔镜探查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6例,其中胆漏2例,出血2例,胆囊管残端残余结石1例,胃穿孔1例.5例成功,1例改剖腹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师龙生;唐增杰;王文杰;谢金敏;武阳;董万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误诊为斜坡脊索瘤的脑结核瘤一例报告

    患者,男,31岁,因间断性头痛两月,进行性左眼视力下降半月于2002年6月16日入院.查体:左眼视力光感,眼裂不对称,眼球固定居中;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直径5.5mm,右侧3.5mm,左侧直、间接光反射消失,辐辏反射障碍,左侧面部感觉减退.头部CT示:鞍区软组织影,骨质破坏明显,内有钙化,累及中颅窝、左侧海绵窦及眶尖部,左侧视神经孔扩大,鞍隔膨隆,垂体柄受推移,增强明显强化.头部MRI提示:鞍区以蝶窦为中心较广泛的骨质破坏,蝶窦内有等T1 、等T 2信号为主的软组织肿块,其间有坏死区,病变向上破坏鞍底、前床突,向后破坏鞍背、斜坡.

    作者:刘建平;黄永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 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990年1月~2002年1月间163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的外科手术治疗情况. 结果 163例其中行肝叶切除59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53例,胆总管切开取石+U形管引流5例,胆肠吻合+肝叶切除或胆总管取石92例.肝门部肝胆管狭窄整形66例.术后残留结石31例,术后经胆道镜取石16例,其余15例中有7例再次手术行肝叶切除治愈.有18例术后常有上腹隐痛或发烧. 结论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常需要联合手术治疗,去除病灶,解除梗阻,畅通引流是外科的治疗原则.三者缺一不可,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常常有不同程度的肝叶纤维化、肝萎缩和肝胆管狭窄并存.手术必需切除病变肝叶,狭窄整形及胆肠内引流联合进行.

    作者:陈世洪;孙宁东;张永进;陈小平;王卫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空军医学杂志

空军医学杂志

主管:空军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空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