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及健康管理研究进展

唐晓旭;邓晓霞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药物治疗, 健康管理
摘要:2型糖尿病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增长趋势.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成年人患病率已从1990年约5%增长到2006年约8%,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29.5%,且超过40%的成年人处于高血糖状态[1].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男女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0.6%和8.8%,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5.5%[2].2型糖尿病在我国死亡原因中居第9位,而与糖尿病有关的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在我国死亡原因中居首位[3].此外,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本身,以及伴发的慢性并发症还可引起生活质量下降[4].现就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及健康管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人民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16排螺旋CT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2例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是一种极为少见的胰腺肿瘤,占胰腺外分泌肿瘤的1%~2%,由于其临床症状不典型,不易与胰腺其他肿瘤鉴别,术前误诊率较高.2008年以来,我们采用16排螺旋CT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娟;张燕群;王吉;李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运用循证医学做好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

    近年来,我们坚持运用循证医学的概念,做好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并取得可喜成绩.现报告如下.1 进行循证医学管理干休所老干部进入“双高期”,具有脏器功能减低、免疫功能低下、肢体活动障碍、多种疾病并存及医疗保健难度大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一方面,我们对老干部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家庭是否和睦、居住条件、经济收入、营养状况、心理卫生、社会交往、生活满意度和体格检查等进行调查,摸清老干部的健康状况.

    作者:陈鸿翔;訾艳丽;胡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做好警卫官兵医疗服务的探讨

    近年来,我们卫生所在警卫官兵医疗服务实践中,探索出强化“三种意识”、把握“三个环节”、建立“三种机制”的服务模式,较好地完成了警卫官兵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病、健康教育等工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芙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无偿献血血型初筛差错的原因与对策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输血医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独立学科.其专业性强,专业范畴已扩大到成分输血、治疗性单采及血液免疫等领域,对血液的需求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无偿献血血型初筛是血液常规检测的必检项目之一,但由于主客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血型初筛的差错时有发生,给后续工作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为了解血型初筛差错发生规律,并寻找相应对策措施,我们对2009年8月-2010年11月无偿献血16675例血型初筛差错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我们输血科工作流程实际和多年的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秋丽;周俊;杜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氟保护漆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应用现状

    1 牙本质过敏症概述牙本质过敏症是指暴露的牙本质受到机械、化学、温度及渗透压等外界刺激后产生的一种特殊酸痛症状.其特点是发病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遇到刺激迅速激发,停止刺激后症状迅速消失;40岁以上人群高发.相关研究[1]报道,牙本质过敏症的发病率为8%~57%,我国有40%以上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牙本质过敏症,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包括牙体楔状缺损、牙周萎缩所致牙根暴露、牙体外伤所致牙本质暴露,以及严重磨耗、洞型制备、洗牙、牙周刮治、调颌、金属冠活髓牙预备等.

    作者:于林凤;王美霞;王治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关于军队中医药师承教育模式的探讨

    中医药两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一直依赖家传师授的师承教育模式,而现代我国中医药人才教育以院校教育为主.对中医药师承教育模式与院校教育模式进行利弊比较,从而扬长避短,有效融合,才能有利于现代中医教育特别是高层次教育的发展.

    作者:邓军将;陈俊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队属医院药房开展药学服务的做法与体会

    队属医院门诊药房担负着为基层广大官兵提供药学服务的任务,其工作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保障水平.近2年来,我院门诊药房通过采取认真核查处方、开展合理用药咨询等措施,增进了药师与患者的感情.现就我们开展药学服务的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卵巢恶性肿瘤23例诊治分析

    在女性恶性生殖系统肿瘤中,病死率高的是卵巢恶性肿瘤.虽经积极治疗,但晚期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20%左右[1].2007年11月-2009年10月,我们共收治卵巢恶性肿瘤2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尹善德;王蔼明;夏松云;贾晓宁;董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甲状腺功能状况观察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方法:选择SLE 75例,分为抗双链DNA抗体与抗核小体抗体双阳性组、非双阳性组,另选择健康志愿者70例为对照组.比较其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T3(FT3)、游离T4(FT4)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以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阳性率.结果:SLE患者总体T3、T4、FT3、FT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抗双链DNA抗体与抗核小体抗体双阳性者T3、T4、FT3、FT4水平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也显著低于非双阳性组(P<0.05);TSH水平各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抗双链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双阳性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非双阳性组(P<0.05).结论:SLE患者甲状腺激素降低,抗双链DNA抗体与抗核小体抗体阳性者降低更显著.

    作者:李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CT仿真结肠镜诊断老年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11例

    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们采用CT仿真结肠镜(CTVC)诊断老年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11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老年结直肠癌11例中,男7例,女4例;年龄69~81岁,平均73岁.其中降结肠癌4例,低位直肠癌4例,乙状结肠癌3例.1.2方法检查前2~3天禁食,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患者每天口服液状石蜡、聚乙烯二醇肠道清洁剂,检查当天早晨给予清洁灌肠.肠镜下活检确诊恶性肿瘤部位,镜身不能通过肠腔狭窄段,遂于2~6 h内行CTVC检查,避免第2次清洁肠道给患者带来不适.

    作者:杜峻峰;刘涛;白雪;陈纲;陈光;魏晓军;于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药品调剂中易发生的差错与对策

    医院药剂科作为药品采购、存储、调配、供应部门,其药品调配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为此,我们对近几年药品调剂中发生的差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莉;要林青;陆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足月儿胆红素脑损伤37例分析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临床常见症状,约2/3的新生儿在出生后早期出现黄疸,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在足月儿的发生率为10.5%[1].高胆红素血症导致的脑损伤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是儿童听力障碍、视觉异常和智能落后的重要原因.2002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共收治胆红素脑损伤足月儿3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郭志梅;刘芳;周春风;杜志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口腔颌面战伤流行状况与分类救治研究进展

    口腔颌面部为人体表面裸露部分,在战斗中极易遭受创伤.随着高爆碎片炸弹、地雷、炮弹和导弹的普遍使用,颌面部的弹片伤已显著多于枪弹伤.在近几十年局部战争中,颌面战伤发生率显著上升,部分地区甚至已达20%.早期、及时正确处理颌面战伤对我军战时卫勤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军需要收集历次战争口腔颌面创伤资料,分析口腔颌面战伤流行规律,以采取合理的专科救治方案,正确制定卫生勤务计划,总结卫生勤务保障经验,改进卫生勤务工作,从而保持我军战斗力.

    作者:李广文;王军;李刚;郭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关于非战争军事行动官兵心理危机干预的思考

    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以及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灾害,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也给受灾群众带来难以磨灭的心理冲击.军队是参与灾后救援的主要力量,官兵的心理应激反应引起了军队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近期,我们对军队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心理危机的干预进行了思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东君;王春雨;付学峰;张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维和二级医院麻醉33例分析

    2009年7月-2010年3月,我们在维和二级医院共实施了33例手术麻醉,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 本组33例,均为男性;年龄21~56岁,平均32岁.其中硬膜外麻醉22例,臂丛麻醉3例,蛛网膜下隙麻醉3例,全麻加臂丛麻醉3例,颈丛加臂丛麻醉2例.

    作者:贺雅琳;梁华;田晓琳;张光鑫;蒙跃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官兵口腔疾病150例分析

    2010年4-5月,我院野战医疗队在参加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为驻地官兵提供医疗保障任务中,共接诊口腔疾病15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 抗震救灾官兵150例中,男135例,女15例;年龄18~48岁,平均25岁.其中18~29岁102例,占68.0%;30~39岁40例,占26.7%;40~48岁8例,占5.3%.

    作者:吉治宏;杨永德;白建伟;刘全权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百草枯急性中毒患者早期血液生化指标变化观察

    目的:观察百草枯(PQ)急性中毒患者早期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将PQ急性中毒82例按照1个月内是否死亡分为病死组32例和存活组50例.比较两组中毒后第1、第3和第5天血清淀粉酶(AMY)、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及尿素氮(BUN)水平的变化.结果:病死组第3天死亡7例,第5天死亡14例,服毒量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两组年龄、性别比差异不显著(P>0.05).病死组第1、第3、第5天AMY、ALT、Cr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第3、第5天TBil、BUN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PQ急性中毒患者早期血清中AMY、ALT、TBil、Cr及BUN水平的高低有助于判断中毒的严重程度.

    作者:长征;张锡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预防性套扎治疗重度食管静脉曲张63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内镜设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疗法(ES)、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疗法(EVL)等方法凭借其近期疗效良好、降低出血及再出血发生率、显著提高生存率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常用方法.但对于未发生过上消化道出血的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性套扎治疗尚存疑义.2006年3月-2009年2月,我们采用预防性套扎治疗重度食管静脉曲张63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媛;付金鹏;肖时湘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及健康管理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增长趋势.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成年人患病率已从1990年约5%增长到2006年约8%,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29.5%,且超过40%的成年人处于高血糖状态[1].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男女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0.6%和8.8%,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5.5%[2].2型糖尿病在我国死亡原因中居第9位,而与糖尿病有关的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在我国死亡原因中居首位[3].此外,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本身,以及伴发的慢性并发症还可引起生活质量下降[4].现就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及健康管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唐晓旭;邓晓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龄患者膀胱镜手术全麻40例分析

    2009年以来,我们采用右旋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用于高龄患者膀胱镜手术全麻,效果较好.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 择期行膀胱镜手术40例,均为男性;年龄80~83岁.其中膀胱肿瘤26例,膀胱结石14例.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28例,冠心病和糖尿病病史各23例.

    作者:谢林波;刘永勤;李军;陈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人民军医杂志

人民军医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