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藏
目的:观察并分析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对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120例,分两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管理方法进行疾病治疗干预,观察组则采取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水平改善程度、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采取必要措施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开展综合性治疗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高血压症状,强化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段一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调查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生活状况,为改善其生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患者150例,通过问卷调查其生活状况。结果:成都社区老年人经济来源主要是离退休养老金,休闲娱乐方式以聊天为主,体检次数以若干年1次为主。骨质疏松组和骨质疏松骨折组比较仅在休闲娱乐方面有差异。结论:老年人生活消费支出偏低,生活娱乐略显单调,合并的慢性疾病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更需要社区工作人员的对其身心关怀。
作者:王梅;王文志;熊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神经科眩晕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治眩晕患者80例,设计好眩晕调查表,进行全面调查。结果:80例患者中眩晕病因及眩晕持续时间各不相同。中枢性眩晕15例,周围性眩晕65例。结论:综合医院神经科眩晕患者以周围性眩晕为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比例较高。
作者:袁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20例,对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为感染因素、围产期因素及 ABO 溶血,分别占50.8%、29.2%、5.0%。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为感染及围产期因素,预防的主要措施是积极防治感染,加强围产期保健,降低围产期危险因素。
作者:丁春杰;曹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并发症。方法:收治肠息肉患者147例,行内镜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肠息肉患者的便血症状明显改善(P<0.05),但其他症状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的手术方式包括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经内镜黏膜下切除术(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的手术方式为活检钳咬除手术(P<0.05);肠息肉术后复发与息肉大小、息肉病理特征、性别相关(P<0.05)。结论: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李永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和分级,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找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制定改进计划,进行系统和流程的再造。统计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例数、分级情况及护理纠纷例数,并进行对比。结果:采用根本原因分析后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例数由68例增加至83例;0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例数由15例增加至39例;Ⅲ级以上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由35例下降到11例(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引入根本原因分析法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护理管理者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作者:彭惠;许义芳;袁娟娟;方红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并提出策略。方法:以上海市普陀区长风街道白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新形势下该中心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结果:该中心具备历史悠久、有一批特色医疗、有一定基础的学科和人才队伍、业务发展迅速的内部优势;存在人员职称偏低、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流失较大、个别岗位招录困难、职工收入偏低等内部劣势;该中心的外部机会包括社区卫生综合改革深化、“医联体”支持、“老龄化”问题对社区卫生工作需求增大;面临其他单位的人才竞争、人员流失问题等外部威胁。结论:新形势下该中心要大力发展社区卫生重点学科;制定人才吸引政策,重视骨干力量培养;稳步推进绩效工资改革,合理调整人员结构,提升人才队伍专业技能;建立合理的财政补偿机制。
作者:陈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聚甲酚磺醛阴道栓对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收治宫颈糜烂者患者78例,用聚甲酚磺醛阴道栓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82.05%。结论:聚甲酚磺醛阴道栓对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可治疗宫颈糜烂,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谢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胸腺肽α1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李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比较不同放置温度及放置时长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标准检测环境下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以此结果为标准结果,对不同存放温度及不同存放时长血红蛋白进行测定,与标准结果比较。结果:只有存放温度在4℃,时长不超过4 h 的情况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其他的存放温度(-20℃、25℃和37℃),存放时长只能达1 h,差异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是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佳保存温度,而4 h是标本保存的长时长。
作者:石晓芳;卢相琴;黑希兴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CTGF、VEGF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烟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健康非吸烟者、健康吸烟者各100例,COPD合并肺心病非吸烟者、COPD合并肺心病吸烟者各100例,比较4组患者的CTGF与VEGF水平。结果:健康非吸烟者的VEGF及CTGF的蛋白表达均低于健康吸烟者及COPD并肺心病非吸烟者(P<0.05);健康吸烟者的VEGF及CTGF的蛋白表达均低于COPD合并肺心病吸烟者(P<0.05);COPD合并肺心病非吸烟者VEGF及CTGF的蛋白表达均低于COPD合并肺心病吸烟者(P<0.05)。结论:COPD患者的VEGF及CTGF均高于正常人,吸烟是COPD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引起重视,合理干预以控制病情。
作者:卞维仕;田锋;林祥辉;康振兴;武善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6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达阿托品化时间平均(3.31±1.43)h。成功救治62例,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96.8%。结论:对急性有机磷中毒实施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昌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53例,行磁共振检查,对医学影像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共计189个股骨头发生病变,0期25个,Ⅰ期63个,Ⅱ期26个,Ⅲ~Ⅳ期39个。关节面异常,发生塌陷,骨质被破坏,关节间隙变小。结论:磁共振技术在诊断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疾病方面特异性与敏感性较强,图像显示清晰。
作者:秦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社区自我管理项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知识、信念及行为结果的影响。方法:收治T2DM患者84例,分两组,干预组实施以家庭为背景的自我管理项目,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水平、健康信念,自我效能情况。结果:自我管理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健康知识得分、健康信念各维度评分、自我效能及其各维度评分、血糖控制情况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干预组在干预前后各项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自我管理项目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水平。
作者:刘海燕;朱雪姣;李颖杰;王艳颖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探讨并归纳造成肝功能损害的常见原因,引起人们对肝功能损害的重视。方法:收治肝功能损害患者100例,观察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结果:100例患者在入院进行病情诊断和治疗后,其治愈率达到93%。结论:虽然造成肝功能损害的因素很多,但由生物因素和化学因素造成的肝功能损害却是为常见的原因,虽然肝功能损害的治愈率较高,但应以预防为主,防止漏诊。
作者:解瑞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小儿哮喘患儿90例,分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消炎、平喘等常规治疗,同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吸入混悬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睡前口服孟鲁司特,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的82.2%(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症状恢复快,疗效好。
作者:迪力那尔·阿西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高校医院药房应用规范化管理手段有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服务模式的转变。通过合理应用药品信息管理系统,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严格药品的购入以及普通药品、特殊药品和新入药品的管理控制,提高药师的技术水平以及服务意识,转变高校医院药房的服务模式,实现现代化、规范化的管理,促进了药房服务水平的提高。
作者:李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伴发疾病对腹腔镜辅助胃切除术后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预示因素。方法:收治胃癌患者530例,行腹腔镜辅助胃切除术,评价各种伴发病对手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心脏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肝病、肾功能障碍、限制性肺功能障碍与手术后并发症显著相关。结论:胃癌经腹腔镜辅助胃切除术的患者,存在心脏疾病和肝病是手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朱海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评析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溶栓后介入治疗的临床干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6例,分两组,各93例,对照组单纯给予 PCI 临床干预,观察组先实施静脉溶栓,而后实施择期 PCI。对比两组的冠脉再通率、支架植入成功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CI后冠脉再通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溶栓后行PCI介入治疗可显著提升冠脉再通率,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作者:苗秀兰;左溢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显微修复对比常规修复治疗指屈肌腱Ⅱ区损伤的临床优势。方法:收治指屈肌腱Ⅱ区损伤患者98例(164条肌腱),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9例(82条肌腱),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治疗组采用显微修复,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优良率8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3%(P<0.05)。结论:显微镜下修复手术治疗指屈肌腱Ⅱ区损伤有助于保护肌腱的血运与营养,可有效预防肌腱粘连,改善患者手部功能。
作者:王学成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