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一男
目的:探讨老年非瓣膜病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预防脑梗死的作用。方法:收治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100例,分两组。a组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b组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评价脑梗死率、不良出血事件发生率、病死率。结果:a组脑梗死发生率10.00%,高于b组的2.00%(P<0.05)。结论:老年非瓣膜病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预防脑梗死的作用确切,可有效降低脑梗死发病率。
作者:石向江;欧阳泽伟;刘鹏;贺琳;罗参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前,在临床工作中,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越来越多,术后康复对他们的长期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快速康复,为临床提供探讨。
作者:李昀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肩难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肩难产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肩难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琴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优化后的护理工作模式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方法:收治精神疾病患者80例,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护理工作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护理工作模式显著提高患者、家属、医生的满意度,提升精神科护理服务水平和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管琴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本文阐述了作为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如何坚持公共卫生属性,着力实施“一法两纲”,在履行职能、认真落实各项妇幼公共卫生管理指标上,结合本院实际的具体做法和成效。
作者:朱继文;王荣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安全性。方法:收治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高压氧治疗和常压氧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和残疾情况的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比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显著,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有效保证,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残疾率。
作者:段景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20例,对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为感染因素、围产期因素及 ABO 溶血,分别占50.8%、29.2%、5.0%。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为感染及围产期因素,预防的主要措施是积极防治感染,加强围产期保健,降低围产期危险因素。
作者:丁春杰;曹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白内障患者120例(140眼),进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然后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对患者的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于术后第1个月和3个月时,患者的各项指标出现明显的恢复,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治疗白内障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许振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医院环境因素、医疗设备因素、患者因素等。本文总结了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意义、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和防范措施,阐明加强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作者:阿依古力·阿力木;努尔比娅·吐拉木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8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X线诊断,观察组接受放射影像技术诊断。结果:观察组异物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史万旭;牛树国;冯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淄博市张店区“四小”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公共场所卫生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测方法》进行采样,空气检测主要用仪器法,饮具和公共用品用涂抹法。结果:公共场所空气合格率97.5%,茶具合格率100%,公共用品合格率99.7%。结论:要继续加大“四小”监督检测力度,力争创建一个安全卫生的公共场所。
作者:彭春玲;褚铁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和分级,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找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制定改进计划,进行系统和流程的再造。统计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例数、分级情况及护理纠纷例数,并进行对比。结果:采用根本原因分析后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例数由68例增加至83例;0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例数由15例增加至39例;Ⅲ级以上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由35例下降到11例(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引入根本原因分析法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护理管理者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作者:彭惠;许义芳;袁娟娟;方红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产科阴道分娩助产的作用。方法:收治阴道分娩产妇50例为循证护理组,给予常规陪产护理基础上加循证护理模式,收治同期阴道分娩产妇50例,只给予常规全程陪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循证护理组产程、大出血发生率和总满意度均优于全程陪产组(P<0.05)。结论:产科阴道分娩助产过程中,在全程陪产护理基础上加以循证护理措施可有效缩短产妇产程,降低大出血发生率,同时提升产妇护理满意度。
作者:杜学燕;杨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喉罩全麻与静脉全麻在较大患儿手术中应用的利弊。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患儿4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喉罩全麻,B组静脉给予氯胺酮全麻。结果:B组患儿出现SPO2下降,术中体动例数明显较A组多(P<0.05),且B组苏醒时间也较A组长(P<0.001)。结论:喉罩全麻在较大患儿手术中应用较静脉全麻明显具有优势,发生SPO2下降及术中体动患儿少,手术医生满意度高,且苏醒情况明显优于静脉全麻。
作者:程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清开灵软胶囊治疗高龄患者感冒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收治高龄感冒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给予清开灵软胶囊,对照组给予盐酸吗啉胍片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下降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开灵软胶囊治疗高龄患者的感冒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魏东风;周宏雷;李海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居民健康档案是记录居民健康状况的系统化文件或资料库,系统、全面的居民健康档案有助于社区服务人员掌握所在社区居民健康状况,了解社区居民主要的健康问题,更好地开展有针对性的疾病管理。本研究分析社区医生在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水平。
作者:范爱琴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分析膝关节镜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屈膝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膝关节屈膝畸形患者178例,平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膝关节镜配合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膝关节镜下清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MMT(徒手肌力检查)、AROM(主动关节活动度)及Muller稳定性等各项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前后MMT、AROM及Muller稳定性等各项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屈膝畸形效果显著,安全,可行性高。
作者:胡振勇;成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妇产科的医疗纠纷发生频率较高。本文总结了妇产科医疗纠纷发生的常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作者:程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手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脑外伤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通过脑室腹腔分流术与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术后3~6个月实行颅骨修补。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并发症发生率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0%,并发症发生率2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给予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同时可减少不良反应情况。
作者:汤伟强;许如东;徐昊;朱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69例,先以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而后以动态心电图再次检查,对所有患者24 h心律变化进行检测。结果:69例患者其房/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等项目在两次不同心电图检查中,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可对患者任意时间点冠脉缺血情况和心电信号进行更准确精细的监测,因而更具优势。
作者:谢春苹 刊期: 2016年第16期